① 動物生病了怎麼辦
自然界環境惡劣,加之弱肉強食,受傷生病不可避免,有趣的是它們不但會使用草葯,還會處理外傷。非洲的黑猴、人猿,巴西雨林中的獼猴,當出現嗜睡、食慾不振、大便不暢的症狀時間,它們就會到一個特殊的地方,找到一種向日葵,將它的嫩葉吃下。這種向日葵的葉子里含有一種紅色的油狀物質,能殺死動物腸道內的寄生蟲和真菌。
北美有一種文鳥,在幼鳥出世後,將—種野薄荷的莖葉在巢中。據研究,這種野薄荷散發的香味能殺死一些使小鳥死亡的微生物。鷗椋鳥—旦患上關節炎,便會「自投羅網」鑽到螞蟻堆中,並頻頻振動羽翼,吸引螞蟻到它身上來叮咬。而螞蟻根本不知道歐椋鳥的「詭計」,紛紛往歐椋鳥身上注射蟻酸,這樣,歐椋鳥的關節炎就被螞蟻們治好了。角質蟲一旦遭受細菌感染,就會咬煙葉.以吸收尼古丁,這不僅可以防止微生物擴散.而且能提高健康狀況。
② 生病的野生刺蝟吃什麼
好心的朋友,你可以給它灌服葡萄糖加很少一點鹽即可(葡萄糖鹽水),左旋咪唑一片喂下,在給它加點肉食,生老病死乃世間常態,縱使刺蝟不幸夭折,你也不必難過,人間世事只要盡力,足矣!
③ 野外的動物如果生病了怎麼辦
如果動物在野外生病了,那麼等待它們的將是淘汰和死亡。
如果食草動物生病了,那麼在狼、豹、獅子等食肉動物追趕的時候,它會因為生病而落後,就很可能被食肉動物捉住吃掉了。
如果食肉動物生病了,那麼他沒有力氣去捕食,只要兩三天,就會因為飢餓和疾病,徹底喪失活力,從而死去。
④ .流浪小動物晚上住哪兒,一般吃什麼,生病了怎麼辦
您好,希望可以幫您:
流浪的小動物一般都會在某小區附近找一個紙盒、垃圾桶什麼什麼的易待型「小屋」居住1--2天,馬上就換個地方住。關於吃的,好的時候有些好心人會給個火腿或什麼的吃,運氣不好,就只能吃人類剩下的垃圾了……
不過如果生病了的話,它就會躲到一個易待型「小屋」里冷得打啰嗦。不會採取什麼措施。幸運的話,病沒過多久就會好。不過像現在這么冷的天起來看,一生病,還沒人照顧,很可能會……
從樓主的問題來看,樓主一定是個愛小動物的人!祝您有個屬於自己的寵物!
⑤ 烏龜生病了,不吃東西怎麼辦
建議常喂些蝦既補鈣它們又愛吃,把食物放在水中,龜要是健康的話沒有什麼疾病它自己會去找著吃的。但如果龜病了是會絕食的。你觀察下他的眼睛,四肢,皮膚及腹甲有沒有異樣??養龜最重要的就是水質問題,不要用直接的自來水養龜。仔細閱讀下我的建議,可以避免你走很多養龜的誤區
水龜類龜的餵食:小魚、小蝦、螺絲、生精肉等豐有營養的食物。小龜要把生的小魚、小蝦等切細後喂。不能喂熟的精肉、肥肉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消化不良,要生病的。
換水的話如果你家沒有過濾器那就最好是一天換一次水,餵食也是一天活天喂一次,不要喂的太多,龜沒有飽腹感,維多了會消化不好,造成腿腫的。龜的食量以每個龜的頭部大小來定
只要保持好水質的干凈(水質最好用太陽直射曬過1天以上的水,可以預防龜的白眼病及皮膚方面的水霉病,爛甲病,腐皮病等)和水溫的恆定(水溫保持好可以預防龜得感冒及肺炎等其他疾病)這兩點掌握好龜一般式不容易得病的。
補充:龜龜飼養中容易犯錯的常識
一、水質: 錯誤1:不斷更換水,甚至1天更換多次,認為這樣可以保證水質,殊不知龜龜根本無法適應溫度的不斷變化,造成龜龜消化不良;
解決:一般1天~2天換水1次就足夠了,只要水不發渾,沒臭味就可以了。如果結合過濾系統,基本可以做到長期不換水。
錯誤2:使用自來水直接飼養龜龜,殊不知自來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氣(漂白劑造成,漂白劑用於殺滅水中有害微生物),水質具有強鹼性,造成龜龜腐皮、爛甲、白眼;
解決:自來水飼養龜龜,自來水一定要放在太陽下暴曬3天以上或加入小蘇打,以消除水中的氯氣。
錯誤3:換水後餵食,覺得這樣龜龜吃的食物不至於被水污染,然而卻忘了收拾食物殘渣和吃後拉出了的便便,造成水質污染。
解決:在餵食後半小時換水,換水時要將容器清洗干凈。如果本身水質污染了,可以先換水,但不要加入新水太多,到龜龜腹部就夠了,待餵食完後半小時再換掉這些水。
二、餵食:
錯誤1:食物單一,長期喂龜糧,現在市場上的龜糧大多質量不過關,沒營養還貴,造成龜龜營養不良症,眼睛干澀無光,還以為是白眼病!
解決:多喂不同種類的食物,食物多樣性是龜龜健康的保證。另外可不時添加一些維生素、鈣片、土黴素等。
錯誤2:龜龜能吃多少給多少,造成龜龜生長過快甚至撐死!
解決:半飢不飽時餵食的根本,資料上都說投喂量以龜龜1小時吃完為限,可是那都是飼養場的經驗,我只給我的龜20分鍾的吃飯時間,吃不完,2天後再說。2天內餓了別找我!
錯誤3:為了節約食物,這次吃不完的撈起來,冰凍,下次再喂。導致食物變質,造成龜龜消化不良、中毒;
解決:吃不完的扔掉,沒有其他的辦法,所以投喂量應該多少才合適是要扔幾次後總結出來的,不是體重的百分之多少可以說清楚地。
錯誤4、冰凍的食物,直接扔給龜龜吃,結果吃什麼拉什麼,消化不良。還造成水溫突變,感冒、肺炎,大病連連!
解決:食物一定要解凍到常溫後再喂。
三、飼養環境:
錯誤1:水龜水深不過背,造成龜龜身體部位濕潤不均勻,龜龜成長受限,變成畸形;
解決:水深過背,讓水龜游泳的本性釋放出來。
錯誤2:環境中長期沒有日曬,也不給他們曬太陽。造成龜龜軟甲、軟腿、營養不良。
解決:每周最少1次曬太陽(冬眠除外),早上10點前或下午5點後的太陽。因地區而異,有的地方這個時間可能沒太陽,就自己把握了,主要注意溫度不要太高。中午的太陽下溫度可以達到40幾度的,會把龜曬死的。
錯誤3:半水龜、陸龜窩中使用報紙做墊材。因為印刷報紙的油墨中含重鉛,造成龜龜鉛中毒!
解決:拒絕使用報紙做墊材。
錯誤4:冷天將至,有的龜友已經開始給龜龜准備冬眠的工作了。泡溫水讓龜龜排空體內污物是冬眠准備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很多人對這個溫水沒概念,用熱水器直接放水,手感覺水溫不冷不熱,就給龜龜泡了!導致水溫高出環境溫度許多,造成龜龜感冒、肺炎!
解決:泡水必須使用加熱棒,先將加熱棒的溫度刻度設定在高於環境溫度3度的刻度上,放入龜龜,水位過背。通上電,讓水溫緩慢上升,到了設定溫度後,讓水溫恆定10分鍾,再次調高設定溫度3度,前後溫差控制在6度內,讓水溫恆定20分鍾。降低設定溫度3度,讓水溫恆定10分鍾,再次降低設定溫度3度,讓水溫恆定20分鍾。泡澡完畢。
如果室內、外溫差很大時,切不可隨意將龜在室內、外間移動,總之就是不能讓龜在短時間內體驗6度以上的溫差。
⑥ 吃生病動物的肉有什麼危害
你好,最好不要吃,特別是病死的禽畜,因為不是很清楚是怎麼病死的,我們也不可能為了吃它而去化驗!而且有的病是人畜共患的,比如禽流感,口蹄疫,等等,還有,把內臟去掉也沒太大的作用,因為如果是病死的禽畜,那麼肉里有一定會有病毒潛伏的,雖然大部分的病毒可以通過高溫處理消滅!但是小心使得萬年船,不要為了一己私利或者貪便宜導致疾病纏身,這在國外叫做食源性疾病,在中國這叫做病從口入! 還是給你看看詳細資料好了! 近幾十年來,人畜共患傳染病在全世界呈多發趨勢,原有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沒有減少,新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又不斷發生。在近30年中,已經確定了30多種新的人類病原體,其中,大多數是新發現的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的病原體,造成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後果。在歐洲國家,原有的彎麴菌、產志賀樣毒素大腸桿菌(V了EC)、沙門氏菌等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仍然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在全世界,由細菌引起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的感染也是人體腸道疾病最常見的原因。其中,沙門氏菌和彎麴菌占所有報告與細菌有關的食物中毒的90%以上。據估計,在全世界的發達國家,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受食源性疾病的影響。其中大多數被認為是由人畜共患的病原體引起的。還有預測,在歐洲,每年將約有1%的居民感染彎麴菌,基於上述的一些原因,並遵照歐盟「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疾病的指令」(2003/99/E(:指令)。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與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病合作中心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合作,對歐洲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來源與流行趨勢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了最新的報告。 1 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主要病原體 1.1 彎麴菌 彎麴菌屬特別是空腸彎麴菌(Campvlobater訶uni)是引起人類急性腸炎和腹瀉的一個重要病原菌,彎曲桿菌病的急性健康影響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惡心和腹瀉。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比較嚴重的威脅和危害。在2006年,彎麴菌病是歐盟報告最多的人的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疾病,共有1.75561例。比2005年有小幅度降低。彎麴菌是在新鮮的家禽肉中最常檢出的細菌,發現平均有35%的樣品呈現陽性。在活家禽、豬和牛也常發現彎麴菌。 1.2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最常見的致病菌,沙門氏菌病的症狀主要為發燒、頭痛、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一般多由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所引起。沙門氏菌是2006年占第二位報告最多的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病原體,共有160649人感染的病例,與過去3年發生的病例數比較,在統計學上有顯著的降低。沙門氏菌最常見於新鮮的家禽肉和豬肉,分別占所發現陽性樣品的536%和1.0%,在動物中檢出沙門氏菌最常見的是家禽肉與過去幾年比較.產蛋母雞及其繁育雞群的沙門氏菌流行率有顯著降低.被認為是反映了採取的控制措施獲得成功。但是.在肉雞群沒有見到類似的趨勢。 1.3 耶爾森氏菌和VTFEC 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是可以引起急性胃腸炎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為人畜共患病。耶爾森氏菌感染人的病例數從2005年的9533例降低到2006年的8979例。在動物體中.主要是在豬體內發現耶爾森氏菌。 產Vero細胞毒素大腸桿菌(VTEC)又稱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可以引起出血性結腸炎.主要血清型為O157:H7,為人畜共患的病原菌。與2005年3217例比較.2006年共有4916例得到證實的V7EC病例.統計學差異顯著.而2004年有4085例登記的病例.表明從2004年起有降低的趨勢。2005年與2006年的差異主要是由於來自捷克的1558例報告或占增加病例的920k,。2005年捷克沒有報告病例。來自動物部門的數據表明.主要是從牛及其製品中檢出VTEC。 1.4 李氏桿菌 李氏桿菌病是由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與2005年的1427例比較.2006年李氏桿菌病的病例數增加到1583例。此外.在過去的5年中.歐洲的李氏桿菌感染率表現為在統計學上有顯著的增加.由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高死亡率.李氏桿菌病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疾病。對於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孕婦和年齡小於4周的新生兒是一個重大的風險因素.在2006年.與食源性李氏桿菌病暴發有關的平均死亡率為14.2%。與過去的幾年一樣。2006年.李氏桿菌最常見於即食水產食品中.其次是乳酪和其他即食食品。 2 其他人畜共患病的發展趨勢 結核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造成成年人死亡居於首位。牛結核病是由牛分枝桿菌引起的.流行遍布全世界。歐洲牛結核病的流行率最高時曾達50%。與2005年相比.牛結核病的發生略有增加。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茵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傳染病.主要是由於接觸患病的動物和綿羊、山羊、豬、牛等的皮膚、粘膜及消化道分泌物而感染.人感染布氏桿菌後會長期發熱、多汗和頭痛,並引發一系列其他疾病.2006年。牛和羊/山羊布氏桿菌病的發生減少.有一個成員國沒有發生。共報告了1033例人感染布氏桿菌的病例。主要是發生在存在動物布氏桿菌病的國家. 兩種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疾病是旋毛蟲病和棘球蚴病.旋毛蟲病是由於旋毛蟲寄生於人體所致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蟲幼蟲包囊的豬肉或動物肉類而感染。棘球蚴病亦稱包蟲病.是由數種棘球絛蟲的幼蟲一一棘球蚴寄生於綿羊、山羊、馬、豬、駱駝及人的肝、肺等臟器組織中所引起的一種嚴重的人畜共患疾病.2006年.分別造成了231和458人的病例。這些寄生蟲主要是分離自野生動物。 在2006年.沒有人的狂犬病病例報告。而在動物.大多數狂犬病感染發生在波羅地海國家和一些東歐國家。 3 食源性疾病疫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凡是通過攝人食品而進人人體的病原體.使人體罹患的感染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稱之為食源性疾病.即以往所說的「食物中毒」.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食源性疾病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和曰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在2006年,在歐盟各成員國中共報告了5710例食源性傳染病暴發.雖然沙門氏菌是這些暴發最常見的原因.但是。食源性病毒首次成為第二位最經常發生的致病原因.推測在過去的幾年中由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的數量可能被嚴重低估。大多數報告的食源性沙門氏菌暴發都與雞蛋有關.其次肉是最常見的來源. 4 抗生素耐葯性 發現來源於家禽肉、活家禽和豬的彎麴菌分離物對環丙沙星有高水平的耐葯性.其比例從30.6%到56.7%.環丙沙星是治療人彎麴菌病的首選抗生素.因此.對這種抗生素有這樣高水平的耐葯性可能制約治療人的選擇.大多數來源於人的腸炎沙門氏菌分離物對所有被檢測的抗菌葯物都完全敏感。與2005年比較.對萘啶酸、氨苯磺胺和氨苄青黴素的耐葯性分別增加了14.8%、8.0%和8.1%。對環丙沙星的耐葯性在歐盟國家仍處於較低的水平(0.6%)。來源於鼠傷寒沙門氏菌的分離物.39.7%,對4種以上被檢測的抗菌葯物有耐葯性.對氨苯磺胺和鏈黴素的耐葯性分別增加到46.5%和40.1%。鼠傷寒沙門氏菌分離物對環丙沙星的耐葯性為O.7%.萘啶酸是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如環丙沙星)耐葯性增加的一個指標。抗菌劑類葯物被視為對治療人的病例是極為重要的。 5 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 2006年的調查報告再次確定了彎麴菌和沙門氏菌是歐洲兩種最常見的人的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病原菌.盡管2006年報告的發生次數比前幾年有所減少.但是。這兩種病原菌在所有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中仍占絕大多數,並且認為。報告的數字可能只代表了歐盟國家真實病例數的一部分.抗生素耐葯性特別是彎麴菌對環丙沙星的耐葯性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在歐盟.彎麴菌和沙門氏菌兩種病原菌的主要食源性來源是新鮮家禽肉,而雞蛋仍是沙門氏菌最重要的來源。沙門氏菌仍是報告食源性傳染病暴發最常見的原因.但由病毒引起的食源性傳染病暴發出現上升趨勢。李氏桿菌病例也呈增加趨勢.李氏桿菌最常見於即食水產食品和乳酪。旨在降低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危險的控制方案在過去證明是有效的.但這份報告也證實.目前。這些措施仍有改善的餘地.說明在歐盟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的主要來源.有助於確定可以在食品生產鏈的哪些領域中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進一步降低動物源性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發生率。
⑦ 兔兔生病了,該吃什什麼
兔子生病症狀及診斷治療
介紹點資料(一定要好好觀察它,不要怠慢了,這只是一點知識,還要去醫院好好檢查):
兔子和人一樣,也會生病。健康的幼兔會自然產生抗體,並學習吃飼料及牧草,BunnyHouse列舉一些常見的症狀,讓大家做初步了解,並可注意身邊的小寶貝:
神經疾病(開腳症)
症狀:
腳或前腳的骨關節出現異常、無法正常支撐身體重量。若是筋骨方面異常的話,會看到它的腳的方向不對,若是神經方面異常的話,會伴隨著異常的動作、類似抽筋的動作。大多數為單腳的股關節脫臼。出生後第一周左右就會有變化,因此只要仔細觀察就可發現。睡覺時經常四腳朝天。要它走路時也只會爬,不會走。正常的幼兔會四處跳來跳去。到了第2周左右、把它放在稍微有點滑的地板上,它也只會滑動而不會走。正常的幼兔都會走。到了3周左右,如果症狀屬輕度的話,並無法馬上發現異常,但腰部會呈現尖狀,因此跟其它正常的幼兔一比較即可看得出來。小時候由於體重輕,故看起來好像不太嚴重,但長大後體重增加,腳就會明顯地往外側彎,最差時甚至無法走路。患有這種障礙的兔子因此大多會非常習慣人類,雖然可能腹部會長褥瘡,但只要給它好的環境,它就會是非常友善的寵物。
口腔疾病(咬合不正)
症狀:
門牙的咬合不正,可以將兔子的嘴唇往上稍提高來確認。下面的牙齒會比上面的牙齒突出,或是牙齒長歪斷掉,門牙後方的小門牙往外突出等。但臼齒的咬合不正並不容易發現。咬合不正唾液流下有時脖子會產生皮膚濕疹。
原因:
因遺傳因素、飲食生活、外傷等造成。
預防及處理:
1 讓飲食生活成為磨蹭臼齒的運動。例如餵食大量牧草或蔬菜等食物。
2 定時請獸醫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早期發現的話,可以在狀況輕微時就解決,甚至治好。飼主自己檢查臼齒時、可以用小指觸摸臼齒(或許有點可怕),讓兔子啃食。如果感到被刺到般的疼痛時就要注意了。
呼吸器官疾病(snuffle鼻炎)
症狀:
是由巴斯德氏菌所引起之感染症狀,副鼻腔若感染的話,或許會出現打噴涕(snuffle),若內耳感染的話,則會引發斜頸。若更進一步內臟感染的話,甚至會造成死亡。因為此名稱已被視為疾病,故以snuffle一詞來進行說明。
一旦感染發病的話,會變得沒有精神。靜止不動的時間會增加。開始打噴涕,且連續打噴涕的次數會變多。通常症狀到這里會停止,身體狀況也會變好,但還是會不斷地打噴涕。有時也會看到斜頸跟白眼球增加。
原因:
細菌感染,壓力加大,抵抗力不夠,室溫環境大幅改變。
預防及處理:
1 食用牧草時所發生的打噴涕與感染snuffle不同,也勿太過緊張。
2 室內濕度的維持,盡量不要改變(攝氏26℃~29℃濕度為40~60%)。巴斯德式菌對紫外線的抵抗力弱,因此採光可說是基本療法,但兔子千萬勿讓陽光直射。確保通風,混濁的空氣對飼主及兔子都不好。
3 平日作基本的籠子的消毒,偶爾噴灑市售有效的消毒劑。(巴斯德氏菌是一種細菌,某些消毒劑經常無效)。
4 提升兔子的體力,讓它增加食慾,可以偶爾餵食穀物或是蔬果或市售專用零嘴。但請適量,以增進食慾為主。
5 接觸自己家中以外的兔子時,飼主本身也要作手部消毒因為也可能造成接觸性感染。
消化器官疾病(下痢)
症狀:
原因各式各樣,但幼兔的急性水溶性下痢(水狀軟便)的處理方法非常重要,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
突然產生水溶性下痢。這時候,它跟身體健康時沒什麼差別。沒多久,動作就變得遲緩,全身縮在一起或是閉上眼睛。下痢呈現深色水狀軟便的狀態。呼吸急促,有時會用力掙扎跳動一下。
原因:
由球蟲、大腸菌等所引起的腸炎。水或食物不幹凈,太甜太酸水分過多,生冷的食物。
處理方法:立刻帶著新鮮的糞便請醫生檢查,並誠實告知食物內容。下痢若持續的話,為了避免屁股跟腳等因下痢弄濕使體溫下降,要鋪上寵物保溫墊,加以保溫。若水份攝取不足的話,就用針筒餵食蔬菜汁補充水份。若發生在幼兔身上,會有脫水的危險。經獸醫師診斷之後,若還是沒有食慾的話,可以利用蔬菜等流質食物強制餵食。
預防方法:
設法找出下痢的真正原因。若原因真是球蟲引起的話,要打掃籠子,保持衛生。若壓力是誘因的話,則要去除壓力。到食慾恢復正常之前,要持續強制餵食流質食物。驅除球蟲,最好在它身體狀況已經恢復大半之後再進行。因為有時候即使檢查之後發現球蟲,卻並不是造成下痢的原因,因此最好不要將球蟲=下痢=死亡混在一起。幼兔學習吃飼料牧草後身體自然會產生球蟲,在抵抗力虛弱時球蟲才會增加並對健康造成威脅,顯微鏡下的牧草纖維也常被直接誤斷為球蟲。
幼小的兔子,盡量勿給予緊迫壓力。例如長時間的移動、飼主頻繁的接觸等等,抱住時頂到腹部。衛生的環境。糞便要每日清掃等。病兔要與同伴暫時分開飼養。
消化器官疾病(毛球症)
症狀:
兔子是一種不會嘔吐的動物,儲存在胃裡的毛因為各種原因而形成球狀,阻塞胃的幽門變成疾病。初期症?會排出形狀不一的糞便。此時的食慾尚無太大改變。慢慢地糞便會變小,接著就排不出糞便。到了只排出小小的糞便時,食慾也已變差,沒有像往常一樣有精神了。到了排不出糞便時,水份跟食物都已經不太攝取了。到了這種況態時,胃腸的蠕動變差,體力也慢慢變差,最壞的情況,在數周後就會死亡。此外,有時候毛球也會引起腸阻塞而發生猝死。
原因:
因肥胖使得胃腸的蠕動變差,或是因為壓力而過度清理身上的毛、或是餵食的方式不當,以纖維質少的顆粒食物為中心,或未餵食牧草,或是體質本身就容易發生(長毛種)等原因。
預防及處理:
如果懷疑是不是毛球症時,首先每天要檢查糞便,觀察糞便的變化。如果糞便變少,或是變小的話,就要將食物換成牧草、蔬菜。會吃牧草的兔子,大約一星期左右僅餵食牧草即可。這時也可以餵食木瓜酵素的木瓜丸。若症狀不見改善的話,就要立刻請教獸醫師。與獸醫討論之後,可以試著餵食新鮮菠蘿汁或是去除毛球的化毛膏。新鮮菠蘿汁可以自己製作,一天餵食3次,每次約5~10ml,但物放置過久。這時也可以餵食由醫師所開的食慾增進劑、增加胃腸蠕動等,與按摩胃腸。為了不讓兔子的食慾變差、體力降低,飼育者要餵食穀物類(小麥、大麥、燕麥等)及或給苜蓿草來增加兔子的食慾。用觸診即確認有大型毛球時,可能就要施以外科手術。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兔子的體力要足夠。每天餵食牧草,控制食量,避免肥胖,飼主徹底進行換毛期的梳毛。
容易發生毛球症的兔子要定期餵食木瓜丸。
消化器官疾病(食慾不良)
症狀:
因某些原因造成食慾變差,體力逐漸下降。最差的狀況,不是因引起食慾不振的原疾病而死亡,而是衰弱致死。食量突然變小,並且持續下去,或是突然不吃東西,幾天後又恢復原狀。周而復始,體力及抵抗力不足。
預防及處理:
猜測發生的原因,懷疑是毛球症、或是臼齒咬合不正時,可以參考本站以上各種疾病參考。不隨便更換食物或牧草。兔子會學習、有時會受到飼主的情緒影響,立刻就不進食,也可訓練成是隨時都可以改變食物或牧草。連精神也變差的話,就要詢問獸醫師。如果有精神的話,不妨再觀察幾天。有些兔子會偶爾用絕食來調整身體狀況。
消化器官疾病(過度肥胖)
症狀:
因食物攝取過量而引起,造成體重增加,是各種疾病產生的導火線。雌兔的胸部出現巨大肉垂、腹部的脂肪是其特徵。可能會造成皮膚病/足底潰瘍/中暑病/毛球症/抑制呼吸或生病時不易治療等負面原因。
預防及處理:
飲食的控制最重要。首先檢查體重。確認現在餵食的食物量,再逐漸減少。慢地將飲食改成以牧草為中心。可以的話,隨時都讓它吃,建議為 Timothy(提摩草) ,Pangulass(盤固牧草),Kentuch blue Hay(肯塔基藍草)等非豆科牧草來替代主食。或者使用減肥兔專用飼料。在醫院檢查肥胖程度會更精準。
泌尿器官疾病(尿路結石)
症狀:
是一種尿路形成鈣結石,阻塞或受傷的疾病。一般排尿會隨結石而產生疼痛,出現食慾變差,靜止不動,縮成一團,磨牙、血尿等狀態。結石傷害尿路後才會出現症狀。首先會因為疼痛而背部蜷縮,腹部有時會出現緊張的狀態。這種情況有時過了一陣子之後就會消失。疼痛一旦加劇,會出現磨牙狀態。尿路受傷後也會出現血尿。而且會立刻變成黑色。若並發膀胱炎的話,還會頻尿。結石若塞處尿道的話,就不會出現想尿尿的動作,甚至完全沒有。全身會變得無精打彩,食慾也變差。
原因:
水分的攝取不足是最大的原因。鈣質攝取過多、或是天生體質的問題。
預防及處理:
它喝了多少水呢?只有飼主最清楚,平日多觀察,有疑似症狀,而獸醫師診斷的結果若為結石的話,可能就要動手術。治療結束後,若不需要醫療的話,可以在自家看護。有些兔子待在陌生醫院中會感到壓力很大,如狗叫貓叫及奇怪的味道。為了增加食慾、可以餵食少量的穀物與蔬菜。如果完全不吃時、也可以餵食一般盒裝的點心,與獸醫師討論,考慮暫時餵食流質食物。疾病告一段落後,要修正飼養場所的問題點,如檢視水壺是否有問題? 如果不喝水的話,要用蔬菜來補充。重新考慮含鈣豐富的食物。
神經疾病(斜頸)
症狀:
耳炎與腦神經障礙時、初期可以看到輕微的脖子歪斜。漸漸地歪斜變大。狀況更嚴重時會在同一地方不停地轉來轉去,眼睛的瞳孔會左右擺動。這時候已經無法自行進食了。耳炎等情況、若是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話,會出現打噴涕流鼻水的現象。
原因:
因外耳炎、中耳炎、腦神經障礙等所引發的脖子歪斜的疾病。平衡器官若受到障害、會無法筆直地前進,或是不停地轉來轉去。
預防及處理:
立刻請教有經驗的,獸醫師。診斷後,以抗生物進行治療。早期治療的話,痊癒的可能性也相對提高。若有其它部分的感染症狀的話,例如打噴涕等,也要進行治療。將食物盤移到較低的地方,讓它容易進食,並暫時停用給水罐,以水盤餵食,無法自己進食時,把水盤或食物盤拿到它的嘴邊幫助它進食,或是把食物跟水送到它的嘴裡。基本上不需要流質食物。盡早與獸醫師一起治療是飼主最重要的事,無法預防。
神經疾病(開腳症)
症狀:
腳或前腳的骨關節出現異常、無法正常支撐身體重量。若是筋骨方面異常的話,會看到它的腳的方向不對,若是神經方面異常的話,會伴隨著異常的動作、類似抽筋的動作。大多數為單腳的股關節脫臼。出生後第一周左右就會有變化,因此只要仔細觀察就可發現。睡覺時經常四腳朝天。要它走路時也只會爬,不會走。正常的幼兔會四處跳來跳去。到了第2周左右、把它放在稍微有點滑的地板上,它也只會滑動而不會走。正常的幼兔都會走。到了3周左右,如果症狀屬輕度的話,並無法馬上發現異常,但腰部會呈現尖狀,因此跟其它正常的幼兔一比較即可看得出來。小時候由於體重輕,故看起來好像不太嚴重,但長大後體重增加,腳就會明顯地往外側彎,最差時甚至無法走路。患有這種障礙的兔子因此大多會非常習慣人類,雖然可能腹部會長褥瘡,但只要給它好的環境,它就會是非常友善的寵物。
預防及處理:
為了避免尿液弄臟身體,地板要鋪上塑料網。此症狀與下半身不遂不同,因此不需要准備輪椅。無法食用盲腸糞時、要額外餵食富含維他命B及蛋白質多的食物。關於褥瘡、可與獸醫師討論,避免變成皮膚疾病。
眼睛疾病(眼疾)
症狀:
眼睛長流出像膿一樣的液體,會出現兔兔用爪抓眼,眼睛一大一小或感覺眼睛張不開。
預防及處理:
兔兔是否患眼病,哪一淚眼病?在沒有經過診療之前,很難敘述如何處置,飼主可以用金黴素或土黴素每日擦拭眼部1~2次,如沒有好轉迅速與醫師聯絡。
皮膚疾病(脫毛)
症狀:
鄰近生產期的前兆,此時可看乳部膨脹與否來判斷,如果已鄰近分娩期,可准備分娩箱,拔毛動作是築巢,此動作一定是母兔且為懷孕的母兔。如為公兔或未交配的母兔,一年大約一次在秋天,稱為季節性脫毛,公兔噴尿反彈也會使自己毛變色或結巴。另一種情形為營養不良或患有皮膚疾病或有疥癬蟲,如飼料營養不平衡,或數兔混飼在一籠,會互相將毛拔下,其原因仍為營養不均衡。
預防及處理:
如懷疑疥癬蟲寄生,應請教獸醫師及時給予驅蟲,與以治療或說不定是其它皮毛疾病。互咬掉毛,要改善除分開飼養外,需注意選擇飼料是否營養充分,必要時給予營養補給品。而分娩箱內的兔毛近來台灣已有牧場用原子棉取代或將平日換毛的毛留下已備需要。實在不知如何判別,請給獸醫師檢查,以免延誤皮膚疾病就診時機。
⑧ 動物生病了,都會如何處理
不同的動物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例如,當貓或狗受傷時,它們就會不停地用舌頭舔舐自己的傷口,幾天後,這些傷口就會痊癒。經過觀察,貓和狗的唾液中含有能使傷口癒合的物質。
當貪嘴的野貓吃壞了肚子,它們會去尋找一種叫做「 藜蘆草」 的植物來吃,吃完後就能把肚子里的東西吐出來。另外,動物學家還發現,獾得了皮膚病後會到溫泉中洗澡;吐綬雞感冒時會吃安息香的樹葉;猩猩在牙疼時會抓一些泥巴塗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