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物們是怎麼保護孩子的
鱷魚媽媽把寶寶含嘴裡
袋鼠媽媽把寶寶裝袋裡
大象媽媽把寶寶看在身邊
鳥媽媽大多築巢保護寶寶
杜鵑媽媽把寶寶養在別人家裡保護寶寶
人媽媽有時靠溺愛來「保護」小寶寶
② 動物們是怎麼保護孩子的
1、動物主要是通過把自己的棲息所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來保護自己後代的,如鳥兒把窩做在樹上,水獺把巢搭在湖中央等。
2、當天敵出現時,動物父母們還會通過恐嚇、吸引天敵注意力等手段來降低敵人對孩子的威脅。
③ 既然鯨魚是哺乳動物 那它怎麼餵奶
鯨魚是哺乳動物,因為他們的小寶寶靠吮吸母鯨胸鰭下的乳頭獲得乳汁而長大。 鯨的妊娠期一般為10~12個月,每胎一仔,少有雙胞胎。在雌鯨生殖孔兩側有乳頭一對,母鯨藉助一特殊的肌肉將乳汁壓成有力的水柱噴入幼鯨口中。幼仔一出生,母鯨便把它們推到水面上,以便能呼吸第一口空氣。此後,幼鯨則圍繞著母鯨的身旁,和母...鯨一起活動。鯨類的哺育期一般為6個月,有的更長。 沒有嘴唇的哺乳動物如鯨,其乳腺區有肌肉,能自動將乳汁壓入幼鯨口腔。
④ 動物為什麼會撫養人類的孩子
動物的確會撫養人類的孩子,但是有一些特點:
1.一般都是雌性動物。雄性動物不具有哺育幼仔的能力。
2.動物撫養人類的孩子,只是在特定的生理時期才會發生。如哺乳期,在哺乳期雌性由於激素的分泌,產生了要哺育幼仔的本能(本能是先天的,這里雌性激素的分泌也是一種主動行為,是進化的結果,本能產生的原因)。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在哺乳期的雌貓會哺育小老鼠,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
動物能哺育人類的孩子,說明了環境對成長的影響,也指出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奠定了我們人類教育的重要意義。
⑤ 動物媽媽如何照顧它們的小寶寶
因為剛出生的小動物都很軟弱,沒有抵抗其他動物侵犯的能力。動物媽媽除了哺乳和餵食外,還教它們學習躲避敵害和覓食。
⑥ 有什麼動物母親是怎樣愛自己的孩子呢
1、貓鼬
一隻雌貓鼬一年產14到20個幼崽平均是4個。小貓鼬出生後會在地洞里待上21天才會出來,這段時間雌貓鼬除外出覓食外,還要不時地進洞哺乳它的小貓鼬。雌貓鼬照顧它們的幼崽同時還要繼續懷孕生子,非常辛苦。
不過,照顧幼崽的工作很多情況下由未成年的雌性貓鼬來承擔,而未成年雌性貓鼬還來不及等到貓鼬媽媽的「疼愛」也很快地變成了「貓鼬媽媽」了。雌貓鼬壽命約13年,它一生中要照顧上百個自己親生或者不是親生的孩子。是不折不扣的愛心母親。
2、紅冠犀鳥
紅冠犀鳥生活在在印尼蘇拉威西島,在那裡它們利用樹洞作為自己的巢穴。紅冠犀鳥的蛋是巨蜥最喜歡的食物之一,為了應對這些捕食者,犀鳥用一種特殊的密封膠——它們的糞便,將巢穴入口通道弄得非常狹窄。
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犀鳥媽媽不得不在長達2個月的孵化期內,不顧飢餓的痛苦和折磨一直待在這個狹窄的小窩里。可以想像一下它的護窩方式,待在一個不斷散發難聞異味的窄小空間里,吃什麼東西的胃口也都沒有了!
3、海象
海象是一種龐大的海洋動物,雌海象一般重達770千克,雌海象的體重在懷孕的11個月里每天都在增加。分娩後的海象媽媽,在辛苦哺育小海象的近一個月時間里,體重會下降約275千克,相當於其自身體重的將近30%。
4、猩猩
聰明的猩猩是「自己動手型媽媽」的最好典範:雌猩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度過,每天晚上,它都會用樹枝和樹葉建一個新巢,它一生中建造的「家」可超過3萬個!猩猩媽媽撫育孩子的時間超過地球上的任何動物,一直要照顧它的寶寶們六七年的時間。
大多數情況下,雄性小猩猩比它們的姐妹更早離開母親,雌性小猩猩和母親待在一起的時間更長,它們需要從母親那裡學習育兒技能。
5、章魚
章魚媽媽一次產卵可超過5萬枚,這些卵孵化出來大概需要40天時間。孵化期間,章魚媽媽會一直待在附近,保護它們免受掠食者的傷害,同時經常輕輕地攪動水流。
為將出生的寶寶們提供足夠的氧氣。為了守護寶寶們,章魚媽媽在這40天之內不會去覓食,它們為下一代奉獻著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⑦ 動物是如何關愛自己寶寶的事
這個我倒是有觀察過貓,貓每天保證它寶寶以下幾點:第 一、避免寶寶們吵架。(貓生的寶寶一般有三隻或四隻)第 二、每天用舌頭為寶寶們洗澡。第 三、每天保證寶寶們能吃飽。第 四、保證寶寶不受傷害。
⑧ 動物怎樣培育自己的動物寶寶
卵生動物是靠父母捕捉食物(如鳥類)或者自己捕食(如雞鴨鵝)
哺乳動物自然是靠母親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