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裡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淡水中生活的哺乳動物:白鰭豚、河馬、水獺、河狸。
鹹水中生活的哺乳動物:白鯨、白熊、海豹、海狗、海牛、海獅、海豚、海象、虎鯨、藍鯨、抹香鯨、儒艮、小溫鯨、一角鯨、中華白海豚、座頭鯨,海洋哺乳動物主要包括鯨目、海牛目、鰭腳亞目(或鰭腳目)三大類。另外海獺幾乎一生都在海上度過,很少登上陸地也算海洋哺乳動物。
拓展資料:
海洋哺乳動物是海洋中胎生哺乳、肺呼吸、恆體溫、流線形且前肢特化為鰭狀的脊椎動物,又稱海獸。海洋哺乳動物同時具有陸生高等哺乳動物及水生動物特徵,是哺乳類中適於海棲環境的特殊類群,其包括鯨目、海牛目和鰭腳目,多分布在南北兩極到接近赤道的世界各海洋中。
B. 海中哺乳動物有哪些
海洋哺乳動物又稱海獸,目前關於海洋哺乳動物的分類還存在爭議,以前的分類方式似乎不適用了,新的分類方式為:食物全部或者絕大部分來源於海洋,生活於海洋生態系統的哺乳動物即可稱為海洋哺乳動物。
鯨目
鯨是我們最熟悉的海獸了,我們從很小就知道鯨魚不是魚,是哺乳動物。鯨是最早返回海洋的哺乳動物,經過長時間對海洋環境的適應外型接近魚類。鯨的種類約有98種,分為須鯨和齒鯨。須鯨體型很大,共15種,最小的也超過6米,最大的藍鯨體長33米、重達180噸,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動物。
齒鯨種類繁多,最大的齒鯨是抹香鯨,長20米重50噸,最小的是加灣鼠海豚,長1.5米重50公斤。種類最多的兩個科是喙鯨科和海豚科,虎鯨是最大的海豚。還有五種生活在河流里的小型齒鯨稱為淡水鯨(淡水豚),它們是恆河豚、印河豚、亞馬遜河豚、拉普拉塔河豚和白鱀豚。雖然它們可以生活在淡水裡,但依舊歸為海洋哺乳動物。
海牛目
海牛目目前僅存兩科4種,儒艮科1種和海牛科3種,1768年滅絕的斯特拉大海牛就曾是海牛科最大成員。海牛和儒艮很容易混淆,海牛的尾巴是圓形的,像一把蒲扇。儒艮的尾巴是分叉的,類似鯨的尾巴,是上下擺動的,而非魚類的左右擺動。海牛返回海洋的時間比鯨魚晚,身體還未特化為流線型。海牛目成員都是植食性的,以淺海生長的海草和藻類為食。據傳它們是美人魚的原型,海牛和儒艮都會靠在礁石上哺乳幼崽,可能被西方水手看見誤認為是生活在海里的人類。
海獅科
北海獅
海獅科原本是鰭腳目,現歸為食肉目鰭腳亞目。海獅、海豹、海象都是鰭腳亞目,據說它們和陸地上的貓科犬科熊科等食肉目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細齒獸。海獅科分為海獅和海狗,最大的海獅為北海獅,體長可達3.5米,重1噸。海狗皮毛較濃密、光滑,又稱「皮毛海獅」。
海豹科
南象海豹
海豹種類很多,體型最大的海豹科成員為南象海豹,是除鯨之外最大的海洋哺乳動物,雄性南象海豹體長可達6米,重達3.6噸。還有生活在淡水湖裡的貝加爾湖海豹和生活在鹹水湖裡的裏海海豹。
C. 海洋里的哺乳動物有哪些,具有什麼特徵
熱血的、胎生的、以母乳哺育幼獸的海洋動物叫做海洋哺乳動物,也可以稱它們為海洋中的野生獸類。
一般而言,哺乳動物十分適合在陸地上生活,陸地是它們的樂園,可也有一些哺乳類是適於海棲環境的特殊類群,如鯨、海獺、海獅、海豹、海牛等。它們已經適應了海洋生活,一般擁有紡錘型或流線型的體型,但仍然是恆溫動物,用肺呼吸,保留著哺乳動物的特徵。
D. 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海洋中有一類動物,其某些形態結構和生態習性具有陸地哺乳動物的特徵,如呼吸器官為肺,幼仔胎生、需要用母體的乳汁喂養等,在動物系統分類學上這類動物被列為海洋哺乳動物,也稱海獸類。全世界海洋中有哺乳動物近百種,只有極少數種類分布在淡水中。根據其形態結構和生態習性等特徵的不同,海洋哺乳動物又分為鯨、海牛、鰭腳類、海洋鼬類4大類別。
鯨
鯨外形似魚,而且需要長年在海洋中生活,因而也被人們稱為鯨魚。鯨有須鯨與齒鯨之分。須鯨的口腔內無牙齒,但生有許多須板,捕食時主要依靠須板來濾食海水中的磷蝦等體型較小的生物,主要種類有藍鯨、灰鯨、小鰮鯨、馱背鯨等;齒鯨的口腔內生有牙齒,可捕食個體較大的魚類以及頭足類(如烏賊、魷魚)等。齒鯨中體型較大的稱鯨,如抹香鯨、虎鯨(逆戟鯨)等;體型較小的稱為海豚,如寬吻海豚、中華白海豚等。
灰鯨
海牛
海牛類與鯨類一樣,也只能長年在水中生活。其前肢也為鰭狀,後肢也變為扁平的尾鰭,但尾鰭多為團扇形,軀幹部無背鰭。海牛類是海洋哺乳動物中唯一的草食性一族,海牛有些種類可進入河口,在淡水中生活,主要種類有加州海牛、儒艮等。被人們稱為「美人魚」的,就是海牛中的某些種類。
海
鰭腳類
鰭腳類大部分時間在水中生活,但繁殖、換毛、休息時可離開水到陸上生活。為適應水中生活,它們的四肢也變為鰭狀,但大多仍保留著趾和爪的痕跡。鰭腳類又可分為海獅、海象、海豹3個類別。其中,海獅類後肢尚未完全退化,在陸上仍可以用四肢爬行。海象僅有一種,主要生活在北極海域,海獅海豹海象後肢也可以向前彎曲,可用四肢爬行。海豹類的後肢已退化變小,不能向前彎曲,僅可起到協助游泳的作用,海豹在陸上爬行主要依靠前肢。海豹多生活在比較寒冷的高緯度海域,在已知的17種海豹中,僅有1種生活在暖水域,其餘16種均生活在冷水或冷溫性海域中。
象海豹是鰭腳類中體型最大的種類,雄性象海豹的體長可達5~6米,體重超過3噸。象海豹的最大特徵是成年雄性象海豹都有一個下垂的大鼻子。象海豹的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水中,通常每年只上岸兩次,繁殖和換毛各上岸一次。我國海域只有斑海豹、環海豹和髯海豹。斑海豹每年的冬春季都會從太平洋北部的寒冷海域游到我國遼東半島和渤海海峽水域的岸邊及浮冰上繁殖產仔。環海豹和髯海豹有時也會游到我國海域。
海獅、海狗、海豹、海象外形有什麼區別
海獅、海狗、海豹、海象都屬於海洋哺乳動物中的鰭腳類,其外形上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一個像獸類一樣的頭,體外都生有短而濃密的毛,但身體卻變得像魚一樣細長,四肢也變成近似於鰭狀。四者在外形上的主要區別是:
海獅與海狗的頭上都生有一對不大的外耳廓,後肢可以向前彎曲,在陸上可用四肢爬行。四肢上都不生毛,前肢趾上的爪退化,僅後肢的部分趾上生有爪。北海獅是海獅中比較常見的種類,在動物園和海獸表演場中經常可以看到。海狗又稱海熊,外形與海獅基本相似,但體型略小些,主要種類有北方海狗、阿拉斯加海狗、加拉帕戈斯海狗、澳大利亞海狗、南極海狗等。海狗在我國十分罕見,即使是在動物園中也很少能見到。
海獅(上)和海豹(下)
海象和海豹的頭上均無外耳廓,僅保留外耳孔,四肢上都被覆毛,前後肢的趾上都生有爪。海豹的後肢退化程度較高,短小且不能向前彎曲,但仍保留著後肢的基本形狀。海豹在陸上爬行時只能依靠前肢,後肢僅起著協助游泳的作用。而海象的後肢還可以向前彎曲,協助爬行。此外,成年雄性海象的口部還生有一對近1米的長牙。
海洋鼬類
海洋鼬類僅有海獺一類,常見種類為海獺和海洋獺。在海洋哺乳動物中其體型最小,外形上仍保持著陸地小獸類的形態特徵,四肢發達,僅趾間生蹼,尾部變為扁平的槳狀,利於游泳。海獺類的最大特點是無論休息還是進食總喜歡腹部向上仰卧在水面。海洋鼬類因皮毛質量優良,曾被人類大量捕殺,目前數量已非常稀少,因而被列為珍稀保護動物。
海獺
E. 海洋里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熱血的、胎生的、以母乳哺育幼獸的海洋動物叫做海洋哺乳動物,也可以稱它們為海洋中的野生獸類。
一般而言,哺乳動物十分適合在陸地上生活,陸地是它們的樂園,可也有一些哺乳類是適於海棲環境的特殊類群,如鯨、海獺、海獅、海豹、海牛等。它們已經適應了海洋生活,一般擁有紡錘型或流線型的體型,但仍然是恆溫動物,用肺呼吸,保留著哺乳動物的特徵。
海豹和海獅、海象共同的生活特點是:它們一般在海洋中生活,以魚類為食。不過也有的時候會到岸邊來休息,撫養子女;它們都有流線型的身體,皮下有厚厚的脂肪用來抵禦寒冷的海水;所有的鰭狀肢在水中都可以當作槳來使用。其中,海獅和海狗還是近親呢。它們和海豹的區別為:海獅及海狗的鰭狀後肢可朝向前方,所以能夠在陸地上行走,而海豹則不能。此外,有如小指頭般的耳朵也是海豹所欠缺的特徵。
事實上,海獅可以稱得上為「記憶大師」。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科琳·卡什佳克和羅納德·舒特曼,1991年曾對一頭名叫「里奧」的雌性海獅進行了較為復雜的字母和數字的記憶測試,10年後,他們驚奇地發現,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這頭海獅能利用它超常的記憶力輕而易舉地對付這些「小把戲」。還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就是,美國特種部隊中一頭訓練有素的海獅,曾在1分鍾內將沉入海底的火箭取上來,而人們只要給它一點烏賊和魚作「報酬」,它就高興地滿足了。
海象顧名思義,即海中的大象,在太平洋、大西洋都有它的蹤影。它的軀體巨大而形狀醜陋,皮膚粗糙而多皺紋,眼睛細眯,犬齒突出口外。海象可是海洋中的游泳健將呢,它在水中的表現比陸地上靈敏得多。為了適應海洋生活,海象還有變換體色的本領呢。
海獺是大約1萬年前才入海的「新」成員,小而圓的頭上,長有非常明顯的胡須,小耳朵藏在毛里,樣子看上去就像一隻大老鼠。海獺一天當中約有一半的時間在整理皮毛。通過梳理,既能保持毛皮整潔,又能促進皮脂腺分泌,使毛皮在水中形成一個隔熱屏障。此外海獺還會使用工具,經常從海底撈取石塊放在胸部做砧,在上邊敲碎貽貝的硬殼後取食。
海牛的外形與儒艮(別名美人魚)相似,身體呈紡錘型。它與儒艮的區別在於尾部形狀的不同:海牛的尾巴呈扇形,而儒艮的尾巴是扁平分叉的。海牛習慣晝伏夜出,白天在深海睡覺,晚上出外覓食。它是海洋中唯一食草的哺乳動物,食量大得驚人,因為它每天吃水草的重量相當於自身體重的5%~10%呢。不過你不用擔心它會消化不良!它的腸子長達30米,有利於慢慢地消化和吸收所吃的食物。有趣的是,海牛吃草時像卷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吃過去,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水中「除草機」。
F. 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有哪些
海洋哺乳類包括哺乳綱的鯨目,海牛目及食肉目犬形亞目的部分成員.其中,前兩類終生生活於水中,二後者除特定時期外也多生活於水中.這三類中,只有少數在淡水中生活,所以通稱為海洋哺乳類.這類哺乳動物間沒有進化上的直接連系,鯨目源自陸生偶蹄類,海牛目於陸升長鼻類有著共同的祖先,而海豹總科則更接近熊類動物.所有海洋哺乳類都是陸生哺乳類的後裔,它們出於覓食等需要而進入大海並適應著海洋環境.除海獺類和北極熊在外形上與其陸生近親沒有顯著不同外,其它海洋哺乳類的身體結夠都有很大變化,它們變得於魚類形似:具有適於水生的副肢和流線型的身體. 海洋哺乳類以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為棲地,是重要的環境指示生物.同時,它們的皮(毛),肉,脂等身體分又有這重要的經濟價值. 自18世紀以來,以有兩種海洋哺乳類:巨海牛和加勒比僧海豹因人類活動而滅絕.日本海獅也可能已經絕跡.一些鯨目成員也因人類的亂部而瀕臨絕境,另一些物種,如白暨豚和加灣鼠豚由於棲地的破壞或誤捕而接近滅絕,有於全球邊暖及環境污染,北極熊等北極海獸也遇到類似的問題.保護海洋哺乳類已迫在眉睫! 全世界現生的海洋哺乳類共125種,其中鯨目,須鯨亞目15種,齒鯨亞目70種,食肉目,犬形亞目36種,海牛目4種. 我國產海洋哺乳類鯨目9科24屬35種,食肉目海豹總科2科5屬5種,海牛目1科1屬1種. 海豹總科原為鰭足目,關於它們的分類問題我會在最後作出簡述. 以下是全球海洋哺乳類的名錄,其中有*標記的是在我國境內有記錄的種類. 世界海洋哺乳類名錄.I 海牛目 SIRENIA .海牛科 Trichechidae ...加勒比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 1758 ...非洲海牛 Trichechus senegalensis Link, 1795 ...亞馬遜海牛 Trichechus inunguis (Natterer, 1883) .儒艮科 Dugongidae ...儒艮 Dugong gon (Müller, 1776)* ...巨海牛 Hydrodamalis gigas (Zimmerman, 1780)世界海洋哺乳類名錄.II 鯨目 CETACEA .須鯨亞目 MYSTICETI ..露脊鯨科 Balaenidae ...北大西洋露脊鯨 Eubalaena glacialis (Mülller, 1776) ...北太平洋露脊鯨 Eubalaena japonica (Lacépède, 1818)* ...南露脊鯨 Eubalaena australis (Desmoulins, 1882) ...弓頭鯨 Blaena mysticetus Linnaeus, 1758 ..小露脊鯨科 Neobalaenidae ...小露脊鯨 Caperea marginata (Gray, 1846) ..灰鯨科 Eschrichtiidae ...灰鯨 Eschrichtius robustus (Liljeborg, 1861)* ..須鯨科 Balaenopteridae ...大翅鯨(座頭鯨) Megaptera novaeangliae (Borowski, 1781)* ...小須鯨 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Lacépède, 1804* ...南極小須鯨 Balaenoptera bonaerensis Burmeister, 1867 ...布氏鯨 Balaenoptera brydei Olsen, 1913* ...小布氏鯨 Balaenoptera edeni Anderson, 1879* ...塞鯨 Balaenoptera borealis Lesson, 1828* ...木氏鯨 Balaenoptera omurai Wada, Oishi et Yamada, 2003 ...長須鯨 Balaenoptera physalus (Linnaeus, 1758)* ...藍鯨 Balaenoptera musculus (Linnaeus, 1758)*世界海洋哺乳類名錄.III 鯨目 CETACEA .齒鯨亞目 ODONTOCETI ..抹香鯨科 Physeteridae ...抹香鯨 Physeter macrocephalus Linnaeus, 1758* ..小抹香鯨科 Kogiidae ...小抹香鯨 Kogia breviceps (Blainville, 1838)* ...侏抹香鯨 Kogia sima (Owen, 1866)* ..喙鯨科 Ziphiidae ...鵝喙鯨 Ziphius cavirostrts G Cuvier, 1823* ...阿氏貝喙鯨 Berardius arnuxii Duvernoy, 1851 ...拜氏貝喙鯨 Berardius rdii Stejneger, 1883* ...謝氏塔喙鯨 Tasmacetus shenpherdi Oliver, 1837 ...印太喙鯨 Indopacetus pacificus (Longman, 1926) ...北大西洋瓶鼻鯨 Hyperoodon ampullatus (Forster, 1770) ...南瓶鼻鯨 Hyperoodon pianifrons (Flower, 1882) ...賀氏中喙鯨 Mesoplodon hectori (Gray, 1871) ...特氏中喙鯨 Mesoplodon mirus True, 1913 ...傑氏中喙鯨 Mesoplodon europaeus (Gervais, 1855) ...索氏中喙鯨 Mesoplodon bidens (Sowerby, 1804) ...格氏中喙鯨 Mesoplodon grayi von Hast, 1876 ...秘魯中喙鯨 Mesoplodon peruvianus Reyes, Mead et Van Waerebeek, 1991 ...安氏中喙鯨 Mesoplodon bowdoini Anderews, 1908 ...巴氏中喙鯨 Mesoplodon bahamondi Reyes, Van Waerebeek, Cárdenas et Yánez, 1996 ...哈氏中喙鯨 Mesoplodon carlhubbsi Moore, 1963 ...銀杏齒中喙鯨 Mesoplodon ginkgodens Nishiwaki et Kamiya, 1958* ...斯氏中喙鯨 Mesoplodon stejnegeri True, 1885 ...長齒中喙鯨 Mesoplodon layardii (Gray, 1865) ...柏氏中喙鯨 Mesoplodon densirostris (Blainville, 1817)* ..恆河豚科 Platanistidae ...恆河豚 Platanista gangetica (Roxburgh, 1801) ..亞河豚科 Iniidae ...亞河豚 Inia geoffrensis (Blainville, 1817) ..白鱀豚科 Lipotidae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1918* ..弗西豚科 Pontoporiidae ...弗西豚 Pontoporia blainvillei (Gervais et d'Orbigny, 1821) ..一角鯨科 Monodontidae ...一角鯨 Monodon monoceros Linnaeus, 1758 ...白鯨 Delphinapterus leucas (Pallas, 1776) ..海豚科 Delphinidae ...康氏矮海豚 Cephalorhynchus commersonii (Lacépède, 1804) ...智利矮海豚 Cephalorhynchus eutropia (Gray, 1846) ...海氏矮海豚 Cephalorhynchus heavisidii (Gray, 1828) ...賀氏矮海豚 Cephalorhynchus hectori (van Bénéden, 1881) ...糙齒海豚 Steno breaanensis (G Cuvier in Lesson, 1828)* ...大西洋白海豚 Sousa teuszii (Kükenthal, 1892) ...印度洋白海豚 Sousa ptumbea (G.Cuvier, 1829)* ...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 ...土庫海豚 Sotalia fluviatilis (Gervais et Deville, 1853) ...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印度洋瓶鼻海豚 Tursiops ancus (Ehrenberg, 1833)* ...熱帶點斑原海豚 Stenella attenuata (Gray, 1846)* ...大西洋點斑原海豚 Stenella frontalis (G.Cuvier, 1892) ...飛旋原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 (Gray, 1828)* ...克萊門原海豚 Stenella clymene (Gray, 1850) ...條紋原海豚 Stenella coeruleoalba (Meyen, 1833)* ...短喙真海豚 Delphinus delphis Linnaeus, 1758* ...長喙真海豚 Delphinus capensis Gray, 1828* ...弗氏海豚 Lagenodelphis hosei Fraser, 1956* ...白喙斑紋海豚 Lagenorhynchus albirostris (Gray, 1846) ...大西洋斑紋海豚 Lagenorhynchus acutus (Gray, 1828) ...太平洋斑紋海豚 Lagenorhynchus obliquidens Gill, 1865* ...暗色斑紋海豚 Lagenorhynchus obscurus (Gray, 1828) ...皮氏斑紋海豚 Lagenorhynchus australis (Peale, 1848) ...沙漏斑紋海豚 Lagenorhynchus cruciger (Quoy et Gaimard, 1824) ...北露脊海豚 Lissodelphis borealis Peale, 1848 ...南露脊海豚 Lissodelphis peronii (Lacépède, 1804) ...里氏海豚 Grampus griseus (G Cuvier, 1812)* ...瓜頭鯨 Peponocephala electra (Gray, 1846)* ...小虎鯨 Feresa attenuata Gray, 1874* ...偽虎鯨 Psseudorca crassidens (Owen, 1846)* ...虎鯨 Orcinus orca (Linnaeus, 1758)* ...長肢領航鯨 Globicephala melas (Traill, 1809) ...短肢領航鯨 Globicephala marrorhynchus Gray, 1846* ...伊河海豚 Orcaella brevirostris (Owen in Gray, 1866) ..鼠豚科 Phocoenidae ...江豚(新鼠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G.Cuvier, 1829)* ...港鼠豚 Phocoena phocoena (Linnaeus, 1758) ...加灣鼠豚 Phocoena sinus (Norris et Mcfarlang, 1958) ...棘鰭鼠豚 Phocoena spinipinnis Burmeister, 1865 ...眼鏡鼠豚 Phocoena dioptrica Lahille, 1912 ...白腰擬鼠豚 Phocoenoides dalli (True, 1885)世界海洋哺乳類名錄.IV 食肉目(部分) CARNIVORA (in part) .犬形亞目(部分) CANIFORMIA (in part) ..海豹總科 Phocoidea ...海獅科 Otariidae .非澳南海獅 Arctocephalus pusillus (Schreder, 1775) .南極南海獅 Arctocephalus gazella (Peters, 1875) .亞南極南海獅 Arctocephalus tropicalis (Gray, 1872) .瓜島南海獅 Arctocephalus townsendi Merriam, 1897 .胡島南海獅 Arctocephalus philippii (Peters, 1866) .澳新南海獅 Arctocephalus forsteri (Lesson, 1828) .南美南海獅 Arctocephalus ausrtralis (Zimmerman, 1783) .加島南海獅 Arctocephalus galapagoensis Heller, 1904 .北海狗 Callorhinus ursinus (Linnaeus, 1758)* .日本海獅 Zalophus japonicus (Peters, 1866) .加洲海獅 Zalophus californianus (Lesson, 1828) .加島海獅 Zalophus wollebaeki Sivertsen, 1953 .北海獅 Eumetopias jubatus (Schreber, 1776)* .澳洲新海獅 Neophoca cinerea (Péron, 1816) .紐西蘭海獅 Phocarctos hookeri (Gray, 1884) .南美海獅 Otaria flavescens (Shaw, 1800) ...海象科 Odobenidae .海象 Odobenus rosmarus (Linnaeus, 1758) ...海豹科 Phocidae .髯海豹 Erignathus barbatus (Erxleben, 1777)* .港海豹 Phoca vitulina (Linnaeus, 1758) .斑海豹 Phoca largha (Pallas, 1881)* .環斑小頭海豹 Pusa hispida (Schreber, 1775)* .裏海小頭海豹 Pusa caspica (Gmelin, 1788) .貝加爾小頭海豹 Pusa sibirica (Gmelin, 1788) .灰海豹 Halichoerus grypus (Fabricius, 1791) .帶紋海豹 Histriophoca fasciata (Zimmerman, 1783) .天琴海豹 Pagophilus groenlandicus (Erxleben, 1777) .冠海豹 Cystophora cristata (Erxleben, 1777) .加勒比僧海豹 Monachus tropicalis (Gray, 1850) .地中海僧海豹 Monachus monachus (Hermann, 1779) .夏威夷僧海豹 Monachus schauinslandi Matschie, 1905 .南象海豹 Mirounga leonina (Linnaeus, 1758) .北象海豹 Mirounga angustirostris (Gill, 1866) .韋德爾海豹 Leptonychotes weddellii (Lesson, 1826) .羅斯海豹 Ommatophoca rossii Gray, 1844 .食蟹海豹 Lobodon carcinophaga (Hombron et Jacquinot, 1824) .豹形海豹 Hydrurga leptonyx (Blainville, 1820) ..熊總科 Arctoidea ...熊科(部分) Ursidae (in part) .北極熊 Ursus maritimus Phipps, 1774 ...鼬科(部分) Mustelidae (in part) .海獺 Enhydra lutris (Linnaeus, 1758) .海貓獺 Lontra felina (Molina, 1782) 注:食肉目,海豹總科過去被稱做鰭足目,與食肉目相並列,或做為其一亞目而與裂足亞目並列. 有些分類學家認為鰭足類是復系的,無耳海豹接近鼬類,而有耳海豹近於熊類,於是將海豹類化為近熊的海獅總科和近鼬的海豹總科.但應用支序分類法後發現,所有海豹類源自共同祖先,但它們是更近於熊類還是更近於鼬類還有爭議,不過多數學者認為海豹總科於熊有著姐妹關系,而置於熊亞目中.(McKenna,Bell. 1997)
G. 水生哺乳動物有哪些
水生哺乳動物也叫海洋哺乳動物,是哺乳類中適於海棲環境的特殊類群,通常被人們稱作為海獸。是海洋中胎生哺乳、肺呼吸、恆體溫、流線型且前肢特化為鰭狀的脊椎動物。海洋哺乳動物主要包括鯨目 (Cetacea)、鰭腳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Sirenia)。我國現有各種海獸39種。都是從陸上返回海洋的,屬於次水生生物。屬游泳生物。
食草的海獸——儒艮
儒艮
在我國廣東、廣西、台灣等省沿海生活著一種海獸,叫「儒艮」。它們的名字是由馬來語直接音譯而來的,也有人稱它們為「南海牛」。除我國外,儒艮還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周圍的一些國家。人們將它們稱為「海洋中的美人魚」。
儒艮以海藻、水草等多汁的水生植物以及含纖維的燈心草、禾草類為食。儒艮每天要消耗45千克以上的水生植物,所以它們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攝食上。儒艮覓食海藻的動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擺動著頭部。儒艮體長3米左右,體重達400千克左右,行動遲緩,從不遠離海岸。它們的游泳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時2海里左右,即便是在逃跑時,也不過5海里。
儒艮體色灰白,體胖膘肥,油可入葯,肉味鮮美,皮可製革。正因為如此,它們屢遭人類殺戮。如不嚴加保護,它們就會有滅頂之災。目前,儒艮已被我國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深海打撈員——海獅
海獅
海獅吼聲如獅,且個別種頸部長有鬃毛,又頗像獅子,故而得名。它們的四腳像鰭,很適於在水中游泳。海獅的後腳能向前彎曲,使它們既能在陸地上靈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樣蹲在地上。海豹的後肢是橫向後伸,不能朝前彎曲,故不能在陸地上步行。雖然海獅有時上陸,但海洋才是它們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們才能捕到食物、避開敵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它們在海上巡遊覓食。
海豹
海豹
海豹的身體不大,僅有1.5~2.0米長,最大的個體重150千克,雌獸略小,重約120千克。在自然條件下,海豹有時在海里游盪,有時上岸休息,上岸時多選擇海水漲潮能淹沒的內灣沙洲和岸邊的岩礁。例如:在我國的遼寧盤山河口及山東廟島群島等地屢見大群海豹出沒。海豹的潛水本領很高,一般可潛到100米左右,在水深的海域還可潛到300米,在水下可持續23分鍾。它們的游泳速度也很快,一般可達每小時27公里。海豹主要捕食多種魚類和頭足類,有時也吃甲殼類。它們的食量很大。一頭60~70千克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千克魚。
海中智叟——海豚
海豚
過去人們常說,在動物界中猴子是最聰明的動物。但是,事實證明,海豚比猴子還要聰明。有些技藝,猴子要經過幾百次訓練才能學會,而海豚只需二十幾次就能學會。如果用動物的腦占身體重量的百分比來衡量動物的聰明程度,那麼海豚僅次於人,而猴子名列第3。
海豚經過訓練後,不僅可以表演各種技藝,如頂球、鑽火圈等,而且在人的特殊訓育下可以充當人的助手,戴上抓取器可以潛至海底打撈沉入海底中的物品,如實驗用的火箭、導彈等,或給從事水下作業的人員傳遞信息和工具,還能進行軍事偵察,甚至充當「敢死隊」,攜帶炸葯和彈頭沖擊敵艦或炸毀敵方水下導彈發射裝置。
橫行的暴徒——虎鯨
虎鯨
虎鯨屬於齒鯨類。它們體長近10米,重7噸~8噸,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虎鯨膽大而狡猾,且殘暴貪食,是遼闊海洋里「橫行不法的暴徒」。虎鯨的英文名稱有殺鯨兇手之意。不少人曾在海上目睹過虎鯨襲擊海豚、海獅以及大型鯨類的驚心動魄的情景。
潛水冠軍——抹香鯨
抹香鯨
抹香鯨頭重尾輕,宛如巨大的蝌蚪,頭部佔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大箱子。它們的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暢通,且位於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們呼氣時噴出的霧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噴出的。雖然抹香鯨牙齒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長,每側有40~50枚,卻是只有下頜有牙齒,而上頜只有被下頜牙齒「刺出」的一個個的洞。不過,抹香鯨習性與藍鯨截然不同,獵物一旦被它們咬住就難以脫身。它們最喜歡吃深海大王烏賊,因此「練就」了一身潛水的好功夫。
獸中之「王」——藍鯨
藍鯨
藍鯨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人類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為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它的舌頭重約3噸,它的心臟重700千克,肺重1500千克,血液總重量為8~9噸,腸子有半里路長。這樣大的軀體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H. 海洋里有哪些有趣的哺乳動物
海獅最常見且最有代表性的海洋哺乳動物就是鯨,它們品種繁多,其中的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此外,海豹、海象、海豚、海狗、海獅、海牛等也都是典型的海洋哺乳動物。其中,儒艮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美人魚」,是海洋哺乳動物的一種。海獺,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動物。
I. 海里有哪些哺乳動物
如果把半陸棲的哺乳動物也算上,那種類還是比較多的。
全水棲的都是鯨類,共計有90多種。有齒鯨和須鯨之分。
須鯨的口中沒有齒,只有須,包括藍鯨、長須鯨、大翅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溫鯨、小溫鯨、布氏鯨等,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
齒鯨的口中有齒無須,共有50多種,分為幾大類。
一類是海豚,共31種。其中,逆戟鯨(虎鯨)是最大的一種海豚,江豚是最小的一種。虎鯨、小虎鯨、偽虎鯨、瓜頭鯨和2種領航鯨實際上都屬於海豚。再舉幾個海豚種類的例子:白喙斑紋海豚、大西洋斑紋海豚、暗色斑紋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沙漏斑紋海豚、皮氏斑紋海豚、里氏海豚、瓶鼻海豚、膽鼻海豚、大西洋點斑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長吻原海豚、短吻飛旋原海豚、條紋原海豚、短吻真海豚、弗氏海豚、寬吻海豚。還有淡水豚類,如長江江豚、東亞江豚,它們都是鼠海豚的近親。
一類是一角鯨,一共只有2種。
一類是鼠海豚,是最小的鯨類,共有7種。除海洋中的鼠海豚外,江豚前面已經說過了。
一類是抹香鯨,共3種,為抹香鯨、小抹香鯨和倭抹香鯨(擬小抹香鯨)。
一類是喙豚,共5種,印度河豚、恆河豚、白鰭豚、亞馬孫河豚、巴西河豚。
最後一類是劍吻鯨,共19種,如布氏長喙鯨。
須鯨包括4種露脊鯨、7種鰛鯨(包括最大的藍鯨)、1種小露脊鯨。
全水生海洋哺乳動物還有海牛和儒艮。
其他的海洋哺乳動物基本上是半水棲的,就是說,它們生活在海洋中,但要在陸地上繁殖。如海豹(共11種)、海獅(共7種)、海狗(共8種)、海象(只有1種)。
大致就這些了。其實,海獺應該也算。海獺一生中絕大多數時間是在海上度過的。
J. 海洋哺乳動物有哪些
遼闊的海洋,不僅是魚類的世界,還生活著許多種哺乳動物,人們把它們稱為海獸。哺乳動物是動物世界中最高級的一類動物種群,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大約有4600種。
海獅最常見且最有代表性的海洋哺乳動物就是鯨,它們品種繁多,其中的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此外,海豹、海象、海豚、海狗、海獅、海牛等也都是典型的海洋哺乳動物。其中,儒艮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美人魚」,是海洋哺乳動物的一種。海獺,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動物。
鯨生活在海洋里,它的外表看起來像魚,其實它們不是魚而是胎生的哺乳動物。鯨是溫血動物,表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層,能夠保持體溫。為了適應水中的生活,鯨的後肢已經完全退化,前肢變為鰭,所以鯨已經不能適應陸地生活了。鯨用肺呼吸,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寶寶。你目睹過「鯨魚噴潮」嗎?鯨不能在水裡呼吸,它必須經常上浮到水面來呼吸空氣。鯨呼吸不用嘴,而是用頭頂上特殊的噴氣孔。它們到水面上呼吸時,肺部的空氣向空中噴出一團水霧,十分壯觀。鯨是喜歡群居的動物,有些族群的數目多達數千頭,群居依種類、時間或住處的不同而導致數目上的差異。它們聯系相當密切,常常並肩作戰,齊心合力圍捕獵物,鯨群是個團結的集體。大型的鯨會因攝食和繁殖而進行遷徙,它們冬季待在漁產豐富的兩極地區,夏季便遷移到熱帶海洋避寒及繁殖。有些鯨在每年特定的時間內遷徙;有些則根據當地環境而決定是否遷徙;有些則在生活的海域或附近洄遊。鯨是海上天才的「表演家」。它們常追逐在海洋上來往的船隻,圍在船邊跳水、翻騰、沖浪,用尾巴大力拍擊海面,有時會將頭和身體部分露出海面,偵察四周的環境。它們精湛的表演可謂是海上一大奇觀。
座頭鯨與其它鯨相區別的重要特徵就是座頭鯨長達5米的巨大鰭狀前肢,它們鋸齒狀的胸鰭上有黑白兩色的花紋,而且斑紋各異。座頭鯨常生活在海岸附近,以魚類為食。
座頭鯨被譽為「海洋歌唱家」。它在海洋中能發出美妙的聲音,如同歌唱家在歌唱。它們的歌聲節奏明快、聲音悅耳動聽、音律非常規則,不愧為海洋中優秀的「歌唱家」。
到目前為止,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在20世紀初,全世界大約有20萬頭藍鯨,但經過人類100年的捕殺,藍鯨的數量逐漸減少,現在只剩下12萬頭左右。藍鯨巨大的嘴裡竟有幾百條鯨須,這些鯨須從上頜垂下來,它們喝進水,然後閉上嘴,這些鯨須便能將水中的魚蝦及其他小動物過濾出來。藍鯨的食量是非常驚人的。
世界上唯一有長牙的鯨便是雄性獨角鯨。這顆長牙是一顆變異的牙,從上頜伸出來足足有三米長。長牙不僅可以用來捕食獵物,還可以作為有利的戰鬥武器以抗擊外來侵略者。個別雌鯨也有長牙,但長度一般都不超過一米。
虎鯨素有「殺人鯨」、「劊子鯨」之稱,聽了這些名子你也許會不禁心驚膽戰起來。它性情兇狠殘暴,是一種大型齒鯨。它的嘴很大,上下頜各長著20多顆堅硬銳利的牙齒,天生長著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虎鯨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哺乳動物之一。識別虎鯨的方法很簡單,只需看它們的背鰭就行了。雌虎鯨的背鰭與鯊魚的背鰭相似,雄虎鯨的背鰭有的高達1.8米,高聳呈三角形。有人曾在一隻6.4米長的虎鯨胃內,發現了13隻海豚和14隻海豹的殘骸。可見虎鯨食量是多麼的巨大。一貫殘暴兇狠的虎鯨還敢向藍鯨發起進攻,成群的虎鯨將一隻藍鯨團團圍住,大家一起上陣撕咬,不一會兒藍鯨便敗下陣來,再過一會便一命嗚呼了。因此,虎鯨贏得了「海上霸王」的稱號。
白鯨生活在北方的寒冷水域,以甲殼動物和魚類為食。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海面或者淺海中活動,喜歡群居。白鯨有時依靠回聲定位捕食,有時依靠視力。它是一種體形「嬌小」的鯨類,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乳白色的鯨。鯨類世界中,依照發聲的種類來說,座頭鯨的叫聲雖然悅耳動聽,但種類不多,虎鯨也只能發出62種不同的聲音,而白鯨則能發出幾百種不同的聲音。所以,白鯨有「語言大師」的美譽。
全世界共有30多種海豚,而且分布較為廣泛,從溫暖的赤道海洋到寒冷的北極地區,都能聽到海面上海豚歡娛的叫聲。海豚和鯨歸屬同一個大家族。海豚的大腦結構復雜,其智力遠遠超過其他哺乳動物,甚至連黑猩猩也都要甘拜下風。它們十分聰明伶俐,學習能力很強,對落海的弱小動物和人類常常積極地救助。因此,海豚是一種非常惹人喜愛、心地善良的動物。海豚的視力極差,那麼它是怎樣尋找食物,又怎樣識別方向的呢?在渾濁而黑暗的水下,海豚靠回聲定位系統尋找食物、躲避障礙,與同伴交流溝通。它們的前額可發射超聲波,返回的聲波則被下顎骨里的感受器接收。海豚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在海面上,人們常常聽到海豚各種響亮的叫聲,那是它們在向同伴發信號。這些叫聲各不相同,因此含義也就不同,有的是在向同伴自我介紹,有的是在告知同伴發現食物了,有的則是在向同伴求救。可見動物的語言也是十分豐富有趣的。
海豚也是一種會變色的哺乳動物。海豚寶寶的膚色是深灰色的,長大後,全身會變成粉紅色。冬天天氣寒冷的時候,它們會「凍」得發白,而夏天則熱得身體潮紅。當海豚年齡增大時,它們的顏色就會變得越來越白。
海豚媽媽要懷胎一年,海豚寶寶才能出生。在海豚媽媽分娩前,海豚們先將「產婦」包圍起來。因為海豚媽媽分娩時會流出大量的血,引來兇狠的鯊魚,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當惡鯊出現時,一對雄海豚會同時出擊,一個用尖嘴巴猛刺鯊腹;另一個則以銳利的牙齒咬斷鯊魚的咽喉,同心協力將鯊魚置於死地,以保障「產婦」的安全。出生時,小海豚先伸出小小的尾巴,最後探出頭來,這樣是為了避免被海水嗆著。接著海豚媽媽會馬上幫助它的小寶寶游上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剛出生的小海豚牙齒是中空的,成年後才變成實心的。海豚的牙齒是從里往外一層層生長的,猶如樹木的年輪。按照海豚牙齒的年輪計算,海豚的平均壽命為20多歲,最長的可活到40歲。
海豹的身體呈流線型,皮毛密集,且很光滑。它們的耳朵極小,只是兩個小洞而已。它們雖然在陸地上行動遲緩且笨拙,但在水中卻是潛水的行家,在水下最長可待到70多分鍾。只有在繁殖和休息時,海豹才會回到陸地或浮冰上來。海豹在水下可以隨意地快速游泳或擺出優美的姿勢,並能迅速地改變游動方向,這要歸功於它們光滑的紡錘形身體,這也使它贏得了「游泳專家」的光榮稱號。同時海豹還是優秀的潛水員,它們可以依靠屏住呼吸和減慢心跳的方法來節省氧氣。寒冷的海洋是海豹主要的棲息地,而南極則是它們規模最大的宿營地。
雄性海豹性情兇猛,而它們的「妻子」們則性情溫柔。如果雌性海豹有「越軌行為」,一旦被「丈夫」發現,就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雌海豹懷孕後會拒絕再次交配,這時海豹「丈夫」便會暴跳如雷、大打出手。可見,雄性海豹是動物界中最暴虐的「丈夫」。海豹在繁殖期群居在一起,只有一雄一雌相伴在小塊浮冰上,組成臨時家庭。等到寶寶出世後一個月,即哺乳期過後,小海豹就必須離開父母獨自出去獵食,而它們的父母也會分道揚鑣,又各自去尋找新的伴侶了。海豹媽媽的乳汁最富營養。奶中脂肪含量極高,可達到40%-50%,比牛奶中脂肪含量高出10—15倍,其他營養成分也比牛奶的要高得多。吃了這樣優質的奶水,海豹幼崽便能膘肥體壯,更加健康地成長了。
豹形海豹性情極為兇猛,被稱為「海中強盜」。它們游泳速度極快,牙齒鋒利,嗅覺靈敏,全身有黑色的花斑,與金錢豹的皮毛圖案極其相似。它們經常出其不意地襲擊企鵝群,甚至其他小一點的鋸齒海豹。
威德爾海豹是著名的「打孔專家」。它們潛水時間最長可達70分鍾,但它們要不斷浮出水面呼吸空氣。當海面封凍時,它們會從水下啃出一個冰洞。為了防止洞口被再次結冰堵塞,這些勤勞的威德爾海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啃一次。你知道威德爾海豹的深潛之謎嗎?現在就帶你揭開謎底:威德爾海豹的大腦小得可憐,不到自身體重的千分之一;大腦耗氧量在70分鍾內只佔全身的3%~4%。同時,它們的心臟在深水下跳動很緩慢,也能減少耗氧量,這就使威德爾海豹能夠潛到海面下600多米深的地方。
成年雄性冠海豹的最大特徵就是比頭還大的膨脹球形鼻腔。小冠海豹出生後,冠海豹媽媽僅用4天哺育寶寶,這4天里冠海豹媽媽會不停地給寶寶餵奶,小冠海豹的體重會迅速增加兩倍,而冠海豹媽媽則快速消瘦下去,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海獅頸部有較長的鬃毛,且吼聲震天。它們的四肢都呈較長的鰭狀,很適於在水中游泳。後肢能向前彎曲,這使它們能夠在陸地上更加靈活地行走。海獅生活在南極的海島邊,以磷蝦為食。在陸地上人們可以很容易將海獅和海豹區別出來。在陸地上,海獅的後肢能夠向前翻,可以用來行走。而海豹的後肢太短,根本派不上用場。此外,海獅有外耳,而海豹沒有。
海獅中最大的一種要屬北海獅。成年的雄北海獅體長最長為3.3米,體重為1000千克。它們喜歡群居在一起,在岸上組成的群體是十分龐大的,有上千隻,但在海上只有一隻或十幾只的小群體。有時我們也稱北海獅為海驢。經人細心調教後的海獅,不僅可以表演雜技,還可以從事打撈員的工作,而且幹得極為出色。當衛星回收艙落到潛水員不能到達的深海時,訓練有素的海獅可在一分鍾內將它打撈上來,它是一名聰明能乾的「打撈員」。
繁殖季節到來時,雄海獅便在海灘上焦急地等待雌海獅的到來。雌海獅到來後,它們便含情脈脈地長時間對視,然後用脖子親昵地互相纏繞,並不時地接吻。經過纏綿的求愛後,它們便走向了「婚姻殿堂」。海獅的前肢強壯有力,可以把身體前部支撐起來;後肢則起到腳的作用,通過奮力拍打地面推動身子前行,甚至有時還可以看到海獅努力揮動後肢在陸地上疾行。
雌海獅出外捕獵,便將小海獅留在擁擠的海獅群里。待捕食歸來後,雌海獅便用喇叭一樣的吼聲呼喚海獅寶寶們,它們的孩子聽到後,便會馬上低聲回應。雌海獅找到孩子後,還會聞聞它們身上的味道,以確保它沒有認錯孩子。
身體龐大的海象,厚厚的皮膚上長有稀疏而堅硬的毛發。它們的眼睛小,視力也很差,但是卻長有一對長長的獠牙。海象走起路來,主要依靠後鰭。腳從前往後擺動,並用長長的獠牙刺入冰中向前拉動身體。海象主要生活在北極的海邊,有時也到太平洋和大西洋進行短途旅行。海象擁有一件變色的「外套」,它在冰冷的海水中浸泡後,由於皮膚的血液循環下降,身體的顏色會變成灰白色;在陸地上時,它們的血管吸熱膨脹,便會呈現出棕紅的體色。
天氣寒冷時,聰明的海象便會爬到浮冰或者岸上曬太陽,夏季天氣炎熱時,它就在水中泡一下。有的時候它們不是待在水裡,而是趴在沙灘上,用鼻子不斷地將濕濕的沙土蓋在身上,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這便是海象們保暖與避暑的方法。
海象媽媽懷胎一年才生下寶寶。剛剛出生的小海象穿著棕色的絨毛外衣以抵禦嚴寒。細心的海象媽媽會用前肢抱著寶寶哺乳,有時會馱著小海象出去玩耍。小海象要和媽媽待上三四年才能自己謀生。小海象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這是其他野生動物所比不了的。海象長得醜陋滑稽,像馬戲團的小丑一樣。它們的皮膚像老橡樹皮一樣粗糙,四肢短小,獠牙倒是特大號的,紅紅的小眼睛毫無生機,一副懶洋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