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肉動物有哪些動物
老虎、北極熊、棕熊、獅子、黑熊等。
1、老虎: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體重范圍100-350公斤,分為4個大的亞種(西伯利亞虎,也稱東北虎,體重200-350公斤,雄性最大身長3.3米;孟加拉虎,180-260公斤;華南虎,170公斤,蘇門答臘虎,120公斤),是亞洲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
2、北極熊:也叫白熊,是熊科動物,是棕熊的白化。其身軀龐大,體長可達2.5米以上,雄性平均體重600公斤,最大的北極熊體重可達1002公斤。
3、棕熊:其身長雄性一般為170-280cm,尾長有8-14cm,體重范圍130-1000公斤,平均壽命30年,4~6歲性成熟。毛長約6厘米,毛色隨季節變化大。
4、獅子:是唯一一種雌雄群居的貓科動物,現今第二大的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長可達180cm-250cm,平均體重230公斤,最大280公斤以上,母獅也有160cm,體重100-180千克,非洲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
5、黑熊:黑熊的體型只能算中等,頭至軀干約120-180cm高,母熊的體型比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性格比較軟弱,體重一般在100-300公斤。
『貳』 什麼的食肉動物
可以說「兇殘的食肉動物」。
食肉動物是指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的一類動物,包括260多種胎生的動物。除了為了適應環境而改變飲食習慣的大熊貓(有的野生大熊貓也是食肉動物),絕大部分都吃肉。
『叄』 食肉動物有哪些
給你介紹幾種陸地上的食肉動物吧! 1.老虎 :老虎頭及身體全長:1.4至2.8米;尾長:0.6至0.9米。西伯利亞虎是現存體積最大的貓科動物:雄性體重約180至306千克,雌性體重約100至167千克。 2.北極熊:北極熊也叫白熊,是熊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其身軀龐大,體長可達2.5米以上,行走時肩高1.6米,體重可達半噸,最大的北極熊體重可達900千克。 3.棕熊:棕熊,伸長可達3.25米,直立身高達2.7米,肩高1.50米,體重雄性180~500千克,雌性90~270千克,平均壽命30年,4~6歲性成熟,毛長約6厘米,毛色隨季節變化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熊科動物。 4.雄獅: 獅是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長可達180cm,體重190千克,母獅也有160cm,體重130千克。 5.黑熊: 黑熊的體型只能算中等,頭至軀干約120-180cm高,母熊的體型比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 6.母獅: 獅是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長可達180cm,體重190公斤,母獅也有160cm,體重130千克。 7.美洲豹\金錢豹: 美洲豹又叫美洲虎,但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美洲虎在大貓(豹亞科)中體形次於獅虎排名第三,體長1.5~2.3米,尾長60~90厘米,肩高75~90厘米,體重45~114千克之間。金錢豹,又稱花豹,體型與虎相似,但較小,為大中型食肉獸類。體重45-90千克,體長在1.4米以上,尾長超過體長之半。 8.美洲獅\雪豹:美洲獅是最大的貓亞科動物,體長1.3~2米,尾長約1米,肩高55~80厘米,體重35~100千克,最大的美洲獅體重221磅(100千克)。 雪豹體長110~130cm;尾長80~90cm,體重38~75千克。 9.鬣狗\狼 :斑鬣狗身長約12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體重50-80千克。 基奈山狼是狼中體型最大的,體長1.3-2米,肩高0.9-1.1米,體重80千克。 10.獵豹\猞猁: 獵豹的軀干長是1米到1.5米、尾長是0.6米到0.8米、肩高是0.7到0.9米、體重一般是35到70千克。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體重18-32千克,體長90-130厘米。 11.藏獒\狗:號稱東方神犬,身長70厘米,體重50千克。一般家狗比藏獒小一些。 12.雲豹\豺\狐狸:雲豹體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過30公斤。 豺一般體長95-103厘米,尾長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體重13-20千克左右。成年公狐體長45—75厘米,尾長25—30厘米,體重6—10千克,母狐體長55—75厘米,尾長25—30厘米,體重5—7千克。 還有海洋肉食動物如:鯊等。 天空肉食動物如:鷹等。
『肆』 吃肉的動物有哪些
狼、蛇、鷹、獅、虎、豹等。
一、狼:狼是獵食動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包括一對配偶及其子女,有時也包括收養的未成年幼狼。狼屬於典型的食物鏈次級掠食者。通常群體行動,由於狼會捕食羊等家畜,因此到20世紀末期前被人類大量捕殺,一些亞種如日本狼、紐芬蘭狼、佛羅里達黑狼、基奈山狼等都已經滅絕。今亞種的確切數量仍舊未定。
二、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三、鷹: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晝活動的隼形類鳥,尤指鷹屬(Accipiter)的種類,包括蒼鷹和雀鷹。廣義的鷹一詞也常用來稱呼鷹科的其他種鳥類,甚至用來稱呼某些隼(sǔn)科鳥類(如隼、卡拉卡拉鷹)。鷹是肉食性動物,會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鳥。大型的鷹科鳥類(雕)可以捕捉山羊、綿羊和小鹿。它體態雄偉,性情兇猛,動物學上稱它是猛禽類。 在我國最常見的鷹有蒼鷹、雀鷹和松雀鷹三種。
四、獅: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發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活10到14年,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五、豹:四種大型貓科動物(其餘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中體型最小,體呈黃或橙黃色,全身布滿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錢狀的黑環。豹可以說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度快。既會游泳,又會爬樹。它的食物包括麂、羊等有蹄類動物,也吃一些貓類動物、鼬科動物以及猴子、兔子、鼠類等。另外也偶然捕食鳥類、魚類。食物缺乏時,也食青蛙、螻蛄、蝗蟲等。有時,還吃較甜的植物性果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肉食性動物
『伍』 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和草食性動物有哪些
1、肉食性動物有:
虎鯨、鯊魚、老虎、豺、地鼠、蝙蝠、青蛙、螳螂、蜻蜓、蜘蛛、海葵、鱷魚、美洲豹、蜘蛛、蜈蚣、狼、豺、鷹、隼、蛇、獅等。
2、雜食性動物有:
大熊貓、豬獾、北美浣熊、野豬、狒狒、黑猩猩、狐猴、懶猴、長臂猴,眼鏡猴、獼猴等。
3、草食性動物有:
牛、羊、鹿、駱駝、羊駝、河馬、馬、白犀牛、兔類、袋鼠、天竺鼠、豪豬、水豚、旅鼠、草原犬鼠、陸龜、蚱蜢、黑犀牛、長頸鹿科、象、樹懶、無尾熊、毛蟲、潛葉蟲等。
(5)肉食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肉食性動物以捕捉其他動物為食料,如鯊以捕捉其他魚類為食,鷹、獅等禽獸以其他獸類、鳥、蛇、魚及昆蟲等動物為食料。在生態系統中,肉食動物通常屬於次級或以上級別的消費者。
動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營養效果高;肉食性動物大都具有捕獲獵物的特殊的行動器官、敏捷運動所必需的肌肉和骨骼、大的嘴、銳利的牙齒和爪以及敏銳的感覺等特點。
動物吃植物是自然界食物鏈的基礎,也是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而食物鏈的其他環節都有賴於這一環節的存在,可見一切動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植物為食。
動物吃植物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動物把整個植物吃掉,有的吃掉植物的大部分,有的動物因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而導致植物死亡,也有的是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和花蜜為食,但大部分的動物都只吃植物的非要害部分和營養器官,因此不會對植物造成重大損害。
『陸』 食肉動物有哪些
『柒』 食肉動物有哪些
老虎、北極熊、棕熊、雄獅、黑熊、母獅、美洲豹、美洲獅、狼、獵豹、藏獒、雲豹等。肉食性動物是指以捕捉其他動物為食料的動物。如鯊以捕捉其他魚類為食,鷹、獅等禽獸以其他獸類、鳥、蛇、魚及昆蟲等動物為食料。在生態系統中,肉食動物通常屬於次級或以上級別的消費者。
以動物性物質為食物的動物。通常把不論是食活體或屍體的都稱為肉食性動物。動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營養效果高;肉食性動物大都具有捕獲獵物的特殊的行動器官、敏捷運動所必需的肌肉和骨骼、大的嘴、銳利的牙齒和爪以及敏銳的感覺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