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活化石有哪些動物

活化石有哪些動物

發布時間:2022-07-22 23:58:55

❶ 什麼動物是活化石

大熊貓、中華鱘、拉蒂邁魚、揚子鱷、蟑螂等。

1、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

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於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裡。在距今6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貓的發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

2、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遊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

3、拉蒂邁魚,總鰭魚類分兩支,一是骨鱗魚類,一是空棘魚類,而骨鱗魚類的成員當時被認為與「從水到陸」有關。

此前,人們只知道總鰭魚類的化石代表,從未見過現生標本,而今卻突然冒出了原被認為早在距今1億2千萬年前(白堊紀早期)就已絕滅了的空棘魚類的現生代表——活化石。

4、揚子鱷或稱作鼉,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5、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你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

❷ 你知道活化石有哪些

在中國被譽為「活化石」的動物有:國寶大熊貓、水中「活化石」中華鱘。

按照生物進化的形式分析,「活化石」是在種系發生中的某一線系長期未發生前進進化,也未發生分支進化。更未發生線系中斷(絕滅),而是處於停滯進化狀態的結果,並須仍是現生的種類。

(2)活化石有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於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裡。

由於地質與氣候的強烈波動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劍齒象、劍齒虎都變成了化石,而大熊貓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主要因為它們在環境的變化中改變著自己,所以才沒有從生物圈的鏈條上消失,從而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動物活化石。

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網路—活化石

❸ 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是什麼

」活化石」的動物有:大熊貓、中華鱘、揚子鱷。
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講叫孑遺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類似種只存在於化石中,而沒有其他現存的近似種類。這些種類曾經從主要的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並保留過去原始的特性。現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種類,屬非科學術語 。
活化石定義是一般先發現化石再發現活體,或活體與確認的化石屬同一種且同時存在。
活化石是指物種起源久遠,在新生代第三紀或更早有廣泛的分布,而目前大部分物種已經因地質、氣候的改變而滅絕,這些現存生物的形狀和在化石中發現的生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遠古祖先的原始形狀。且其近緣類群多數已滅絕,比較孤立,進化緩慢的生物便可稱為孑遺生物或活化石。

❹ 八大活化石有哪些

八大活化石有:鸚鵡螺、斑點楔齒蜥、劍吻鯊、海百合、腔棘魚、鱟、鴨嘴獸、麝雉。

1、鸚鵡螺

分布地區:熱帶印度洋

有眼鸚鵡螺是遠古鸚鵡螺目軟體動物獨立的後代物種,其歷史可追溯至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雖然它們看上去非常像烏賊、章魚等頭足綱動物,但是鸚鵡螺的眼睛沒有晶體,它的90個奇特的觸須沒有吸盤,它使用一種叫做「鼻通氣孔的器官探測海洋中的獵物,據悉,鼻通氣孔對於某些化學物質十分敏感。

❺ 被譽為活化石的動物有哪些

活化石是指在遠古時期誕生,並一直存活至今,而身體沒有發生特別大的改變的物種,被稱為「活化石」。動物活化石有:

  1. 鸚鵡螺。鸚鵡螺最早出現於奧陶紀(約5億年前),至今為止它的體形沒有發生過特別大的變化,是世界上現存軟體動物中最古老的物種。鸚鵡螺目前只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

  2. 鱟。鱟最早出現於泥盆紀(約4億年前),也有一種說法是鱟最早出現於奧陶紀,因為奧陶紀的地層中也發現了疑似鱟的祖先的化石,曾經與三葉蟲生活在同一時代。鱟的血液有很高的科研價值,能製成試劑。

  3. 蟑螂。蟑螂學名叫蜚蠊,最早出現於志留紀(約4.3億年前),在它出現的時候,連恐龍的祖先都還沒有誕生。蟑螂不僅熬過了幾次生物大滅絕,還一直存活至今,目前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而且數量巨大。蟑螂繁殖力非常恐怖,雌蟑螂只需要交配一次就能終身懷孕,並且在極端環境下可以無性繁殖。蟑螂生命力也非常驚人,即使斷手、斷腳、斷翅膀也不會死;甚至頭被砍掉、腹部被橫切也能存活。蟑螂以超強的繁殖力和驚人的生命力,被冠以「小強」的稱號。

  4. 鴨嘴獸。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有物種,最早出現於2500萬年前,是未完全進化的原始哺乳動物,種類極少,鴨嘴獸可以算是哺乳動物的祖先之一。

  5. 揚子鱷。揚子鱷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最早出現於中生代(約2.5億年前),曾經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至今還保留恐龍的一些特徵。

  6. 矛尾魚。矛尾魚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400米以下的深水區,矛尾魚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惟一的總鰭魚類。它的祖先最早出現於泥盆紀(約4億年前),總鰭魚類的其中一個分支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批兩棲動物,它們是後來所有陸地生物的共同祖先。

  7. 大鯢。大鯢俗稱娃娃魚,最早出現於古生代(約3——3.5億年前),是最早期的原始兩棲動物。大鯢目前只分布於中國華南地區的淡水河流域中。

  8. 水母。水母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大海域,其祖先最早在距今6億年前出現,根據挖掘的化石顯示,水母的形狀與遠古時期對比基本沒有太大的改變,屬於非常典型的活化石。

❻ 哪些動物和植物被稱為活化石

活化石的界定我們一般認為是物種存活上萬年之久,且相較於同時代的其他已經滅絕的生物倖存下來的生物,它們具有保留原有形態,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生活區域狹小等特點。活化石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植物和動物兩大類,我們耳熟能詳的大熊貓、銀杏、娃娃魚、水杉等都是活化石的一種

三、銀杏珍貴樹種,價值高

銀杏樹距今已有二億七千多萬年的歷史,被稱為是植物中的“熊貓”,植物活化石等美譽。銀杏出現的時間要早於恐龍的年代,而且屬於高等植物,但隨著恐龍滅絕,它的數量急劇下降,變得更加珍稀。銀杏作為植物類的活化石,不僅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它還具有很強的葯用價值,由於它數量有限,對於經濟方面收入高,價值可觀,好處極大。

❼ 除了大熊貓,還有什麼動物被稱作"活化石"

鸚鵡螺。

鸚鵡螺是海洋軟體動物,屬頭足類(與章魚、烏賊是同一類),最早出現在5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它們具有與脊椎動物接近的發達的腦、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是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之一。因為鸚鵡螺的螺旋外殼光滑如圓盤,形狀很像鸚鵡嘴,所以得名「鸚鵡螺」,和鸚鵡本身並沒有什麼關系。

↑鸚鵡螺外殼截面,最外側最大的隔斷是動物體居住處

鸚鵡螺擁有敏銳的嗅覺,能對外界刺激及早做出反應。另一方面,鸚鵡螺繁殖後代是在水下數十米產卵的,這也能使鸚鵡螺免收外界的干擾,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

——以上內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❽ 被稱為活化石的有哪些

被稱為活化石的植物有:銀杏、水杉、香果樹。

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有:大熊貓、中華鱘。

一、銀杏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遠在二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的祖先就開始出現了,和當時遍布世界的蕨類植物相比,它還是高等植物。到了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已和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一樣遍布世界各地,後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只在我國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至今,成為稀世之寶。

二、水杉

水杉為落葉、針葉大喬木。它以樹姿優美,枝葉繁茂,葉色多變而獨具一格,被列為古稀名貴植物之一,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三、香果樹

學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 科名:茜草科 Rubiaceae

落葉喬木。葉對生,有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全緣;托葉三角狀卵形,早落。聚傘花序排成項生的圓錐花序狀;花大,淡黃色,有柄;花萼小, 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脫落性,在一花序中,有些花的萼裂片的1片擴大成葉狀,白色而顯著,結實後仍宿存。

花冠漏斗狀,有絨毛,頂端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雄蕊5,與花冠裂片互生;於房2室,花柱線形,柱頭全緣或2裂,胚珠多數。蒴果長橢圓形,兩端稍尖,成熟後裂成2瓣;種子極多,細小,周圍有不規則的膜質網狀翅。

四、大熊貓

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據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貓最遲出現於晚中新世,它們的直系祖先是始熊貓,生活在炎熱潮濕的森林裡。在距今6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貓的發展到了它們種群的鼎盛時期,它們廣泛分布於中國的南部、中部、西部,向北直達今天的河北境內,組成了"大熊貓--劍齒象群落"。

和它同時代的動物,由於地質與氣候的強烈簸動基本上都滅絕了,如劍齒象、劍齒虎都變成了化石,而大熊貓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主要因為它們在環境的變化中改變著自己,所以才沒有從生物圈的鏈條上消失,從而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動物活化石。

五、中華鱘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體長平均約40厘米,最長達130厘米,體重最高達600千克。 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筒狀,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鱘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

中華鱘生命周期較長,最長壽命可達40齡。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具有很高的科研、葯用和觀賞價值。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❾ 被稱為活化石的動植物有哪些

被稱為活化石的動植物有:

海百合

海百合(Crinoidea)是一種始見於石炭紀的棘皮動物,生活於海里,具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有石灰質的殼,由於長得像植物,人們就給它們起了海百合這么個植物的名字。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象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這些觸手就象蕨類的葉子一樣迷惑著人們認為它們是植物。海百合是一種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在幾億年前,海洋里到處是它們的身影。現在只有約600種現存的海百合,但在過去,他們更豐富多樣的。一些厚的石灰岩床,可追溯至中期至晚古生代幾乎完全由的disarticulated海百合的碎片。

猴迷樹

猴迷樹也被稱之為「智利松」,是一種古針葉樹。這種樹長有怪異的帶鱗片(實際上是樹葉)樹枝,樹皮也非常與眾不同,與爬行動物的皮膚類似。猴迷樹質地堅硬,高度可達到130英尺(約合40米),直徑最大可達到6英尺(約合1.8米)。 19世紀初,猴迷樹被首次引入英國,截止到19世紀50年代,這種古樹開始在植物園安家落戶。至於「猴迷樹」這個奇特的名字,據說與造訪康沃爾彭卡羅植物園的一名遊客有關。他在觀察這種怪樹時說:「我很迷惑,猴子怎麼才能爬到樹上呢?」在描繪史前景象時,畫家通常會請出猴迷樹,讓自己的作品更加有血有肉。

腔棘魚

腔棘魚(Coelacanth)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魚類之一,也通常被看作是一種活化石。曾經被認為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滅絕,但是1938年開始被人類陸續發現蹤影,從此腔棘魚便被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現代腔棘魚是矛尾魚科(Latimeriidae)的深海魚,因鰭棘中空故名。體型大於多數化石種。是兇猛的掠食者,體粗重而多黏液,鰭呈肢狀,行動靈活。顏色鮮艷,易於區分。

馬尾

馬尾,木賊屬植物,馬尾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植物,通過孢子繁育下一代而不是種子。在植物的分類中,它們屬於楔葉蕨綱,是最原始的陸生植物。它們和蕨類植物以及石松,都是地球上的第一批植物。

馬尾通過孢子繁育下一代而不是種子,現在的馬尾是一個單一物種,但在史前世界,它們也一度是占據統治地位的植物。大約3.75億年前,馬尾第一次在泥盆紀出現。令人感到怪異的是,雖然名叫「馬尾」,但當前的這種植物對馬來說卻具有毒性。

馬蹄蟹

馬蹄蟹(Horseshoe Crab)其實並非真正的螃蟹,而是原始的節肢動物。它們有寬大的盤狀身軀,細長的針狀尾巴。它們的祖先可追溯回寒武紀時期,但一直要到侏羅紀時期,才發展出馬蹄的外型。雖然現今仍存有五種馬蹄蟹,但從後白堊紀時期開始,它們就較不常見。

鴨嘴獸

鴨嘴獸(Ornithorhynchus anatinus)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未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動物之一。它產於澳大利亞南部及塔斯馬尼亞,由於鴨嘴獸數量較少且分布較小,故暫未發現亞種。它的尾巴扁而闊,前、後肢有蹼和爪,適於游泳和掘土。鴨嘴獸穴居在水邊,以蠕蟲、水生昆蟲和蝸牛等為食。繁殖時雌鴨嘴獸每次產兩卵,幼獸從母獸腹面濡濕的毛上舐食乳汁。

鸚鵡螺

鸚鵡螺(拉丁學名:Nautilus Pompiplius),英文名稱:Ammonite,科屬分類:頭足綱、四鰓亞綱、鸚鵡螺目、屬於軟體動物及貝類動物。鸚鵡螺基本上屬於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它們能夠靠充氣的殼室在水中游泳,或以漏斗噴水的方式「急流勇退」。在暴風雨過後,海上風平浪靜的夜晚,鸚鵡螺愜意地浮游在海面止,貝殼向上,殼口向下,頭及腕完全舒展。這類動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為底棲的甲殼類,特別以小蟹為多。

麝雉

麝雉(Opisthocomus hoazin),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長有羽冠。成鳥體長約22英寸(56厘米),體重不及1 千克。雌雄相似,頭上有由長短不一的羽毛組成的羽冠,身體背部有帶白色條紋的棕色羽毛,尾羽和靠近尾部的後腹部羽毛是土紅色的,而前胸則是奶黃色的。它的臉呈天藍色。麝雉嗉囊極大,分為兩部分,用於貯存和消化海芋屬植物有彈性的葉子,那是它主要的食物來源由於麝雉身體里散發出一種濃烈的霉味,因此才稱作麝雉。

❿ 活化石有哪些動物和植物

植物活化石:

1、銀杏

銀杏樹在二億七千多萬年是高等植物。到一億七千多萬年前,銀杏遍布世界各地,後來,絕大部分銀杏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只在我國部分地區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至今,成為稀世之寶。

銀杏樹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並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

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拔、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葯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

2、水杉

水杉為落葉、針葉大喬木。它以樹姿優美,枝葉繁茂,葉色多變而獨具一格,被列為古稀名貴植物之一,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

水杉,經歷了第四紀冰川浩劫的珍貴孑遺植物,它生長迅速,10年左右就高達10餘米,一般20年便可成材。材質輕軟,紋理通直,結構細密,是造船、建築、橋梁、農具和傢具的良好材料,又是造紙工業的好原料。

3、珙桐

珙桐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葉互生,紙質,寬卵形,邊緣有尖鋸齒。花雜性,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

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芭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盛花時猶如滿樹群鴿棲息,被世界上譽稱為「中國鴿子樹」。

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於池畔、溪旁及療養所、賓館、展覽館附近,並有和平的象徵意義。材質沉重,是建築的上等用材,可製作傢具和作雕刻材料。

4、香果樹

香果樹落葉喬木。葉對生,有柄;葉片寬橢圓形或寬卵狀橢圓形,全緣;托葉三角狀卵形,早落。聚傘花序排成項生的圓錐花序狀;

香果樹僅1種,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及西南諸省。

動物活化石:

1、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

在動物學上,大熊貓屬食肉目。熊貓從分類上講屬於哺乳綱食肉目動物,但食性卻高度特化,成為以竹子為生的素食者。大熊貓性情溫順,一般不主動攻擊人或其它動物。大熊貓的視覺極不發達。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嶺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

2、中華鱘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遊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鱘棲息於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遊,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3、揚子鱷

揚子鱷或稱作鼉,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俗稱豬婆龍,土龍,亦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

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

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上世紀70年代,它被攜出國門,雲游歐洲,名揚世界。

閱讀全文

與活化石有哪些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