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動物懶
世界上最懶的動物——蜂猴
如果有人問:「什麼動物最好動?」你一定會馬上想到那整日蹦蹦跳跳、攀岩渡崖、沒半刻安分的猴子。但我要告訴你,大自然中的事物就是這樣奇怪。因為世界上最懶的動物也是猴——蜂猴。
蜂猴也屬於靈長目,看上去倒是蠻可愛的一種小動物。它身披蜂黃色的毛,背中央還有一道深栗色的紅色直線,搭配得煞是好看。它的個頭不大,外形有點像貓,眼睛又大又圓,周圍有一道黑圈,宛若戴著一幅「現代派」的墨鏡。它的身體又粗又胖,一看就知道過的是養尊處優的生活。
不過,蜂猴的生活習性可和「靈長」毫不相關,因為它太懶了,簡直已經懶到了令人難以理解的程度。白天它生活在樹洞或樹枝間,把身體蜷縮成一個毛茸茸的圓球球,一睡就是一天。晚上,它睜開眼睛,開始在樹枝上慢騰騰地爬行,遇到可吃的東西,就隨便吃上一點。也許為了減少活動量,它吃得很慢、很少,為了不動嘴,幾天不吃也是常事,即使有敵害襲來,它也只是慢條斯理地抬頭看上一眼,就不理不睬了。因此,它又得了一個雅號:懶猴。
蜂猴動作雖然慢,卻也有保護自己的絕招。由於它一天到晚很少活動,地衣或藻類植物得以不斷吸收它身上散發出來的水氣和碳酸氣,竟在它身上繁殖、生長,把它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這可幫了蜂猴的一個大忙,使它有了和生活環境色彩一致的保護衣,很難被敵害發現。因此,它又得了一個雅號:擬猴,意思就是它可以模擬綠色植物,躲避天敵傷害。
蜂猴又被稱為原猴類,是靈長類進化中相當原始的種類。也許因為太懶了,懶得連逃跑的「運動」都不做,所以盡管它有模擬「絕活」,數量還是不斷銳減。目前只有在東非和南亞,才保留下為數不多的「遺類」。
蜂猴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密林中,這些地方天敵較少,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到處都是四季長存的草食樹果,觸手可及,張口可食。人們說,這才養成了它懶得不能再懶的生活習性。可見,過於優裕的生活條件,無論對人還是動物,都是有害的。
蜂猴每次只生一胎,偶爾也有雙胞胎的。所幸的是,它還沒有懶到連孩子也懶得生。否則,這一物種可就真是絕滅了。
㈡ 什麼動物最懶
最懶是說運動少,每天很少時間在活動,移動速度慢,我知道最懶的動物就是樹懶。
樹懶是一種很懶的動物,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有時一睡就是一整天。偶爾才會動一下,爬行速度也慢得很。不打理毛發,身上長了苔蘚。
㈢ 什麼動物最懶惰
最懶惰的動物——褐喉樹懶
褐喉樹懶又叫灰樹懶,不僅習性恰如其名,而且在許多方面也都確實是極其奇特的動物。它的體長大約為50—60厘米,尾長約為3—4厘米,體重4—4.5千克左右,其外形略微有些與猴類相似,以致於有人常在野外把它錯誤地當成猴子。它長著一副表情生動的面孔,頭小而圓,眼睛圓而朝向前方,耳朵極小,隱藏於毛的下面。上頜長著5顆,下頜長著4顆極小的圓錐形牙齒,終生不脫換,也沒有明確的分工,咀嚼面由於吃植物而磨損變凹。上肢較下肢為長。前、後足上均有3個連在一起的趾,每個趾上都具有長鉤狀的,像鐮刀般尖銳的長爪,可用來撈取食物,打擊敵人,並藉以自懸其身。尾巴很短,樣子也很難看。有趣的是,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包括頸部相對較短的鯨魚和頸部最長的長頸鹿,通常都具有7枚頸椎,個別的(如二趾樹懶及海牛)為6枚,而只有褐喉樹懶等三趾的樹懶為9塊,這樣就使它在尋找食物的時候,只要靈活地轉動頭部而不必移動身體就可以了,頭部的轉動的最大角度可達270度,極大地增強了頸部的彎曲程度和靈活性。
褐喉樹懶的體毛短而密,一般以灰褐色為主,頭部、喉部略深,肩部色淺,其上也有褐色的斑點。奇特的是,它身上的毛向與一般哺乳動物的體毛恰好相反,是從腹部向背部生長,因此雨水容易流下。另外還有極好的天然保護色,這不但是因為它的毛色接近樹皮的顏色,而且在每根毛上都有「溝」,當藻類、地衣等植物孢子落到「溝」內,受到它身上散發的碳酸氣的影響,便開始大量生長、寄生,使它的體表成為綠色,尤其是在雨季,因此更容易和樹皮上的苔蘚混同起來,很難彼其他動物發現。不過,這樣的毛皮也不可避免地招來一些虱子、甲蟲以及蛾類的幼蟲等寄生其間,從皮毛的分泌物中吸取營養,或者依靠吃藻類而生存,形成一種共生的關系。
褐喉樹懶終生在樹上生活,無論進食、睡眠、交配和生育,幾乎從不到下地面上,甚至死後仍然掛在樹上。有人說它一生也不離開一棵樹,可能是言過其實了,因為雖然它在正常情況下很少移動,但是當這棵樹上的食物吃光了,為了取食也不得不在樹間移動,只不過移動得太慢而已,這是因為其鉤形的指和爪在地面上根本無法站立,更不會在地面上走路,假如落到了地面上,則將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只好伸出爪子鉤住地面,吃力地把身體往前拖。因此,一旦它在樹上不小心折斷了一根樹枝,落在了地上,聽覺敏銳的美洲虎就會立即尋著聲音,猛撲上來,將它作為一頓美餐。奇怪的是,它在排泄的時候卻要沿著樹干悄悄地下到地面,用短尾巴在地面上掘一個小坑,將糞便排在坑裡後再用土埋上,然後爬回到樹梢。它為什麼要耗費許多能量,冒著危險去排泄呢?目前尚沒有很好的解釋,有人戲稱它是在為自己所偏愛的樹木「施肥」。不過,它排便的次數非常少,每個月也僅有一、二次。更為奇特的是,它還是在水裡游泳的能手,可以敏捷地渡過溪流或運河去尋找新的覓食地點,它那輕質量的肌體和脹大了的胃都可以產生較大的浮力。
它的性情溫和,喜歡單獨活動,但生活十分懶散,一生都是在慢節奏中度過的。它非常貪睡,一個晝夜大約要睡17—18個小時,白天常常挑選一棵枝繁葉茂的樹梢,用前肢鉤住頭上的樹枝,將身體靠在樹幹上,頭彎向胸前,幾個小時一動也不動,所以很難被發現。它平時的動作遲緩,顯得有氣無力,三個爪甲牢牢地抓住樹干,每邁一步大約需要12秒鍾,每分鍾最快也只能移動1.8—2.4米,是世界上走得最慢的哺乳動物,甚至比爬行動物中的烏龜還要慢。行動如此緩慢的種類自然很難對其他動物構成威脅,而當它在躲避其他食肉動物的捕捉時,也是寧願蜷縮不動而不會企圖逃走,即便被捉住以後也不急著掙扎。與這種習性相對應的是它的身體對能量的需求和消耗很小,心跳和消化也很慢,肌肉只有相似體型的其他動物的一半,幾乎是皮包著骨頭。它還是一種接變溫性的動物,體溫的變化范圍一般在24—33℃之間,為了節約能量,在夜間休息時體溫下降6℃左右,而其他動物除了冬眠之外,很少有這種現象。但沒當氣溫降至27℃以下時,它又會顫抖著身子將體溫升高。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血管網可以將進入四肢的血液冷卻,反之,也可以加溫從肢幹部到軀幹部的血液,這樣多少可以防止體溫降得過低,所以它並非是真正的變溫性動物。
㈣ 世界上哪種動物最懶
【主回答】
TOP10 大熊貓:每天睡覺10小時,它們一天里製作兩件事,就是睡眠和吃,它們最喜歡爬上樹睡覺。
TOP9針鼴:每天睡覺12小時,它雖然沒有樹懶那麼懶惰,但是它們也是非常少去走動,也被稱為針鼴鼠。它們為避免白天太陽的毒曬,一般都是在陰涼出,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睡覺這么多。
TOP8松鼠休眠:每天睡覺14小時,這敏捷的動物都有偷懶的一面。 松鼠愛睡覺,因為他們的飲食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所以吃飽後就安心睡覺。
TOP7狐猴:每天睡覺16小時,白天,狐猴獨來獨往的,到了晚上,他們常常睡在一起。
TOP6貓頭鷹猴:每天睡覺17小時,貓頭鷹猴是一隻真正懶惰的動物,它晝伏夜出的生活,白天睡眠17小時後,就開始它們的「夜生活」。
TOP5負鼠:每天睡覺18-20小時,負鼠也是非常少走動的動物,它們會講食物和水放在居住的地方。
TOP4犰狳:每天睡覺18-19小時,犰狳活躍在晚上,所以他們花費大部分時間在白天睡覺。
TOP3棕蝠:每天睡覺20小時,你能想像每天只保持4小時清醒嗎?
TOP2樹懶:每天睡覺20小時,樹懶,可以說是在動物王國中最懶的動物。可是,誰又能責怪他們呢?
TOP1考拉:每天睡覺18-22小時,考拉每天進食的食物也不少,為了消化這一切,考拉一天中75%在樹上打瞌睡度過,這也難怪考拉將被視為世界上最懶的動物。
【(4)有哪些比較懶的動物擴展閱讀】
懶動物之最:考拉
一、簡介
考拉,又稱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英文名Koalabear來源於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為樹袋熊從他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乾旱的時候喝水,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樹袋熊並不是熊科動物,而且它們相差甚遠。熊科屬於食肉目,而樹袋熊卻屬於有袋目。它每天18個小時處於睡眠狀態,性情溫順,體態憨厚。
二、分布范圍
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的特有種有袋類動物,分布澳大利亞在大分水嶺的東北部。
三、種群現狀
隨著人類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家園擴張,樹袋熊的棲息地和生活環境逐漸縮小,以至於有些樹袋熊已經走進了人類生活的范圍,這對於它們來講並不是什麼好事,經常會有樹袋熊被寵物狗咬傷,被電纜電傷。所以在澳洲當地很多有愛心的居民開始收養受傷的樹袋熊,然後再把它們送到樹袋熊之家進行療養。
由於考拉對食物很挑剔,桉樹不受法律保護,人類持續侵佔考拉的棲息地,致使它們數量驟減,再加上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和森林大火等各種因素,考拉的數量驟減。2006年澳大利亞的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曾拒絕把考拉作為瀕危物種保護,當時估算的考拉有幾百萬只。但由於考拉繁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棲息地環境質量,且缺乏無自我保護意識,容易感染疾病,毛皮交易導致大量考拉被獵殺 ,野生考拉的數量仍然在不斷減少。最新的計算顯示,野生考拉的數量僅有4.3萬只。
樹袋熊准確數量無人知曉,專家估計澳大利亞的樹袋熊數量有可能在43000隻至30萬只不等。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數字正因為頻繁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緩慢下降。被車輛撞擊或碾壓已經成為造成考拉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㈤ 懶懶散散的動物有哪些 關於懶懶散散的動物
1、洞螈:12年交配一次,其他時間一動不動。洞螈是世界上最大的穴居動物,也是最宅的動物。它們可以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度過7年甚至更久,懶得吃飯、懶得動彈,也懶得交配,洞螈的平均交配周期是12.5年一次。不過,洞螈是非常高壽的動物,最長的可以活到100歲,並能一直保持在幼年形態。
2、樹懶:每天睡覺超過15個小時,用口水消化葉子。樹懶也是懶屆王者,每天睡覺超過15個小時,吃飯的時候還懶得嚼葉子,靠著口水慢慢消化。有些樹懶因為行動緩慢身上還長出了植物,所以看到綠色樹懶不要奇怪,它們只是不小心身上長草了。
3、海馬:一秒鍾只能前進0.04厘米。海馬雖然是魚類,卻不像其他魚類一樣游來游去,它們通常依靠在與自身顏色相近的珊瑚上,還能直接吸食珊瑚上的營養物質,有些海馬便一生不挪窩。海馬的行動速度也十分緩慢,每秒只能前進0.04厘米,樹懶見到怕是也要叫一聲大哥。
4、睡鼠:一睡就是半年,還有可能一睡不起。睡鼠從名字上可看出它與睡覺脫不了關系,睡鼠壽命只有5年,它的睡覺時間佔四分之三,也就是說,睡鼠生命中的5年有4年都在睡覺。到了秋季,睡鼠便開始冬眠,而這一睡便是半年之久,甚至長達九個月。如果沒有吃夠足夠的食物,睡鼠很有可能一睡不起,活活餓死在睡夢中。
5、考拉:睡覺達人,一天睡覺18-22小時。一天24小時,考拉的睡覺時間佔去了90%,剩下的10%則是去慢慢覓食或者梳毛發呆。它們基本一輩子都生活在桉樹上,連水也不用喝,直接靠桉樹葉吸取水分。考拉如此嗜睡是因為它們以桉樹葉為食,桉樹葉營養比較低,所以為了減少能量消耗,考拉需要多睡覺。
6、鮣魚:是魚卻不游,專門搭鯊魚的順風車。鮣魚作為一種魚,卻懶得游泳。它們可以吸附在船底和鯊魚身上,毫不費力地完成周遊世界的夢想。這是因為它們頭頂上長著一個大大的吸盤,乍一看還特別像鞋印。鮣魚也懶得找吃的,附在鯊魚身上,直接以鯊魚的殘羹和體外寄生蟲為食,鯊魚也樂得由鮣魚來及時清理自己的糞便和皮膚,來保持健康。
7、雄性鮟鱇魚:交配界最懶選手,與雌性融為一體。雄性鮟鱇魚的一生可以說便是為了尋找雌性而活,找到之後便會寄生在雌性身上,並慢慢變為雌性的一部分,永遠寄生在「妻子」身上過活。
8、侏儒藍舌蜥蜴:不捕食,等著天上掉「餡餅」。這種蜥蜴比較罕見,曾被認為已經滅絕30年,直到1992年被首次發現並成功繁殖。這種蜥蜴十分短小,從不主動捕食,而是躺在洞穴頭朝外,等著食物——過往的昆蟲掉在嘴裡,不然就靠著洞口的雨水和露珠維持生命。
9、熊貓:每天只有兩件事——吃飯和睡覺。國寶熊貓不僅可愛,而且還有點懶,它們每天一半時間用來吃飯,另一半時間則用來睡覺,是一枚非常合格的懶星人。這主要是因為熊貓的腸道短,吃竹子消化率低,吃十斤拉九斤,而且竹子本身營養低,所以吃完飯,熊貓需要靠睡一覺來降低能耗。
10、蜂猴:最懶的猴類,也是唯一帶毒的猴類。蜂猴之所以被稱為「懶猴」,是因為它們畏光怕熱,白天都在樹幹上抱頭大睡,行動也十分緩慢,挪動一步大概需要12秒。這么慢可不利於生存,所以蜂猴有一個秘密武器,手肘部位長有毒腺,平常梳理毛發時,會將毒液布滿全身,保障自己的安全。
㈥ 什麼動物最懶惰
考拉最懶惰,下面是最懶的動物排行:
10.大熊貓:每天睡覺10小時,它們一天里製作兩件事,就是睡眠和吃,它們最喜歡爬上樹睡覺。
9.針鼴:每天睡覺12小時,它雖然沒有樹懶那麼懶惰,但是它們也是非常少去走動,也被稱為針鼴鼠。它們為避免白天太陽的毒曬,一般都是在陰涼出,這也許就是為什麼睡覺這么多。
8.松鼠休眠:每天睡覺14小時,這敏捷的動物都有偷懶的一面。 松鼠愛睡覺,因為他們的飲食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所以吃飽後就安心睡覺。
7.狐猴:每天睡覺16小時,白天,狐猴獨來獨往的,到了晚上,他們常常睡在一起。
6.貓頭鷹猴:每天睡覺17小時,貓頭鷹猴是一隻真正懶惰的動物,它晝伏夜出的生活,白天睡眠17小時後,就開始它們的「夜生活」。
5.負鼠:每天睡覺18-20小時,負鼠也是非常少走動的動物,它們會講食物和水放在居住的地方。
4.犰狳:每天睡覺18-19小時,犰狳活躍在晚上,所以他們花費大部分時間在白天睡覺。
3.棕蝠:每天睡覺20小時,你能想像每天只保持4小時清醒嗎?
2.樹懶:每天睡覺20小時,樹懶,可以說是在動物王國中最懶的動物。可是,誰又能責怪他們呢?
1.考拉:每天睡覺18-22小時,考拉每天進食的食物也不少,為了消化這一切,考拉一天中75%在樹上打瞌睡度過,這也難怪考拉將被視為世界上最懶的動物。
㈦ 動物界懶惰的動物有哪些它們的懶惰會影響它們的繁衍生息嗎
動物界懶惰的動物有:考拉每天睡覺:18-22幾個小時後,考拉吃了很多卡路里,所以為了消化這一切,考拉每天75%的時間都在樹上打瞌睡。整個生活的睡眠成本超過了考拉醫生的80%,難怪考拉被認為是世界上懶惰的動物;樹懶睡眠:每天20小時,樹懶,可以說是動物王國中懶惰的動物之一。樹懶基本上生活在樹上。他們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睡覺和分娩。即使樹懶移動,它也會慢慢地掛在樹上;棕色蝙蝠休眠:每天20小時,你能想像每天只有4個小時保持清醒嗎?那是什麼都做不了。
動物的懶惰寫在基因上,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人類的定義「懶惰」與「勤勞」。不同的思維方式,有的寫在基因里,有的寫在後天。因為當「生存」與「繁衍」等慾望都失去後,一切與其相連的慾望都會一起失去。
㈧ 懶惰的動物有哪些
第十名、河馬--幾乎整個白天都是懶散地在河水中或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才會出來吃食,覓食的時候還要順著水游出,在「十大懶惰動物」排行榜中,河馬排第十名。
第九名、灰樹蛙--主要棲息於樹木上,一般都不會離開固定水源太遠;灰樹蛙主要以昆蟲為食,而且這些昆蟲通常都是它們有能力捕捉的小型節肢動物;到了冬天,灰樹蛙能夠一動不動地趴在樹木旁保持一整個冬季,就像被凍住了一樣。以上都可以看出,灰樹蛙是一種很懶惰的動物。
第八名、蝸牛--爬行非常緩慢,沒爬多遠還要把頭縮進殼里睡大覺。而且蝸牛還非常嗜睡,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要進行長時間的睡眠,可以一連好幾天躲在殼里不吃也不動。遇到危險了,蝸牛就會採取最簡單的防禦措施:縮進殼里。可見,蝸牛是動物界名副其實的「懶漢」。
第七名、鮣魚--頭部有一個吸盤,遠游和索食的時候就會吸附於船底下或者其它大魚的身體上,當到達餌料豐富的海區,便脫離宿主,攝取食物。然後再吸附於新的宿主,繼續向另外海區轉移。以此反復,鮣魚是絕對不會自己游動的,真是懶到了一定的程度啊。
第六名、豪豬--背部與尾部生有長而硬的棘刺,此系防禦天敵的重要器官,可能正因為這個造就了豪豬的懶惰,因為它們不用躲避敵人,可以安逸地呆在一個地方。豪豬白天都是躲在洞里睡大覺的,晚上才出來找食物吃,有時候一天一夜都不出動,餓了就啃啃樹皮,非常「愜意」。
第五名、鱷魚--兇猛、攻擊性極強的鱷魚,同時也很懶惰,它們不會像老虎、豹子那樣主動追逐攻擊獵物,而是隱蔽在水中,等待獵物送上門。吃了一頓之後,鱷魚可以兩年不吃東西,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著岸邊曬太陽。
第四名、考拉--又名「樹袋熊」,是一種樹棲動物,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動物。這種動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亞,主要棲息在桉樹上,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22個小時左右。清醒的時候,它們的大部分時間也是用來吃東西的,而且只在生病和乾旱的時候喝水,可謂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懶蟲。
第三名、烏龜--跟蝸牛類似,烏龜也常常把頭縮進殼里一動不動。烏龜爬行比蝸牛還要慢,做事也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其生活不是在殼里睡覺就是在草地上曬太陽,好不快哉,也難怪它們能活那麼長的時間。
第二名、雄獅--雄獅雖然很威風,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懶蟲」。它們每天都無所事事,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而把狩獵和照料幼獅的任務都推給了雌獅。雌獅每天辛勤狩獵回來後,雄獅就坐享其成,只知道吃雌獅帶回來的獵物。
第一名、樹懶--樹懶是一種懶得出奇的哺乳動物,什麼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飢一個月以上,非得活動不可時,動作也是懶洋洋的極其遲緩。就連被人追趕、捕捉時,也好像若無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這樣,面臨危險的時刻,其逃跑的速度還超不過0.2米/秒。
㈨ 最懶的動物是什麼
考拉是一種非常懶的動物,一般又叫樹袋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樹上度過的,白天的時間幾乎用來睡覺。它們體形肥胖,毛又亂又厚,沒有尾巴,成年樹袋熊體長約70~80厘米,體重10千克左右,身體為淺灰色到淺黃色,腹部周圍的顏色相對較亮,鼻子光禿禿,大而圓,腦袋圓滾滾,耳朵上的毛十分蓬鬆,前肢具有非常強壯的爪。
考拉善於攀岩。雄性樹袋熊的體重超過雌性50%,有一個相對比較寬闊的面部,一對相對較小的耳朵,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散發氣味的胸腺。雌性主要的第二性徵是其育兒袋,內有2個奶頭,向後端開口。
樹袋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樹上度過的,幾乎終生都在桉樹上度過。其白天的許多時間都用來睡覺,只有不到10%的時間用來覓食,而其他的時間主要花在靜坐上。樹袋熊幾乎從不下地喝水,它們以桉樹葉為食,每天能吃掉許多的桉樹葉,而且消化良好。分布於澳大利亞。樹袋熊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