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蝙蝠什麼動物

蝙蝠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2022-07-26 21:26:06

Ⅰ 蝙蝠是什麼類的動物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

蝙蝠是具有真正飛翔能力的一類哺乳動物,全世界已被描述的蝙蝠有一千多種,屬於翼手目動物,可進一步被區分為大蝠亞目和小蝠亞目。

小蝠類分布廣泛,以捕食昆蟲為主,但它們的眼睛很小,具有回聲定位功能——一種用聲音來「看」的感覺能力。對應地,大蝠類只分布在舊大陸的熱帶地區,以花蜜、果實、花粉為食。

蝙蝠的寓意:

在中國古時候,因蝙蝠的蝠與漢字福同音,於是就成了一個好的名聲。

一方面,它能吞噬蚊虻,於人們有益。

另一方面,因為與漢字「福」同音,就形成了一副兼容並蓄到字畫和刺綉圖畫之中,由於這諧音存在,因而蝙蝠也就成了中國「福」文化的化身。



Ⅱ 蝙蝠屬於什麼類動物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蝙蝠類是唯一真正能夠飛翔的獸類,它們雖然沒有鳥類那樣的羽毛和翅膀,飛行本領也比鳥類差得多,但其前肢十分發達,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別長,並由它一層薄而多毛的,從指骨末端至肱骨、體側、後肢及尾巴之間的柔軟而堅韌的皮膜,形成蝙蝠獨特的飛行器官—翼手。

(2)蝙蝠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習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蝙蝠居住在各類大、小山洞,古老建築物的縫隙、天花板、隔牆以及樹洞、山上岩石縫中,而一些南方食果的蝙蝠還隱藏在棕櫚、芭蕉樹的樹葉後面。有些蝙蝠種群上千隻在一起,有些蝙蝠雌雄在一起生活,有些則是雌雄分開棲息。

許多棲息在樹林中的蝙蝠冬季時遷徙到溫暖地區,有時要飛過數千里路。溫帶的穴居蝙蝠一般都冬眠。蝙蝠每年只繁殖一次,在較早的溫暖季節,蝙蝠生產幼仔。

Ⅲ 蝙蝠屬於哪一科的動物

蝙蝠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翼手目、大蝙蝠亞目和小蝙蝠亞目、19科、185屬、962種。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蝙蝠的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身影遍布於全世界。

蝙蝠在全球的數目極多,約佔哺乳類動物的五分之一,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數目更是多得驚人。常常一個洞穴中,棲息的蝙蝠不下百萬只。如此龐大的數目,而蝙蝠的身影常常不被人發覺,是因為絕大多數的蝙蝠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

蝙蝠會飛,看起來像鳥類,其實是獸類。蝙蝠的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喜愛花蜜、果實,有的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

保護措施:

國際上非常重視蝙蝠的研究與保護工作。許多發達的西方國家,如英、美、日和德等國學者以及中國等很多發展中國家學者對蝙蝠的仿生學、分類與進化、飛行、回聲定位、冬眠、生殖與發育行為生態學和保護對策等各個方面均進行了較為廣泛而細致的研究。

Ⅳ 蝙蝠屬於什麼動物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蝙蝠分類特徵

蝙蝠的頭骨和牙齒的形狀主要和所吃的食物有關,雜食的葉口蝠和食蟲的圓耳蝠有最普通的牙齒以便嚼碎食物,而大食果蝠有大而平的臼齒。吸食花蜜的無尾長舌蝠很少使用牙齒,然而它們的頭骨被拉長以容下一條長而多毛的舌頭。

普通吸血蝠鑿子一樣的門齒和豎向扁平像剃刀一樣的上犬齒被用來在動物皮膚上咬開一個槽形切口,以便於它在裡面舔食血液。肉食的假吸血蝠有巨大的頭骨,強壯尖銳的犬齒和剪刀一樣的日齒,可以削骨切肉。

蝙蝠的翅膀呈現兩個典型的類型,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比例,即翼展和翼寬的比例,有些種類諸如大菊頭蝠,這一比例比較小,它能適應在樹葉之間低速而精巧地飛行其他種類諸如墨西哥皺唇蝠,這一比例比較大,能適應沒有障礙物的高速飛行。

Ⅳ 蝙蝠屬於哪類動物

蝙蝠屬於哺乳動物。

蝙蝠屬於哺乳綱翼手目動物。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最小的是混合蝠,體重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體重可以超過1.3千克,翼展可達1.7米。

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哺乳動物的特徵:

1、蝙蝠是用肺呼吸。

2、蝙蝠有恆定的體溫。

3、蝙蝠是胎生,而判斷是否為哺乳動物的標准之一就是該物種是否胎生。

蝙蝠一年繁殖一次,妊娠2-6個月,一次生產一胎,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隻發育相當完全的幼體。

哺乳動物在繁衍生產上的優勢在於,母乳為後代提供了養分充足且易於被消化的天然優質嬰幼食品,從而有效地保證後代有較高的成活率。初生的幼小生命不再會因自然災害和惡劣的氣候環境而缺少食物,使幼小的哺乳動物獲得了更多的生存機會。

Ⅵ 蝙蝠是什麼類的動物

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

在科學分類中,蝙蝠叫做翼手目,屬於哺乳綱的真獸下綱。翼手目1200多種,佔哺乳綱總數的23%,為僅次於嚙齒目(老鼠)的第二大目,這證明了蝙蝠演化的成功。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於距今2.25億年前的晚三疊紀,由合弓類爬行動物的犬齒獸類進化而來。由於恐龍的生態鉗制,哺乳動物在整個中生代都沒有很大發展。

(6)蝙蝠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習性

蝙蝠類動物的食性相當廣泛,有些種類喜愛花蜜、果實,有的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吸食動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通常來說,大蝙蝠類一般以果實或花蜜為食,而大多數小蝙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

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蝙蝠許多以植物的果實為食,食量很大。約有70%的蝙蝠捕食昆蟲,通常發出超聲波探索獵物,多在空中捕食。蝙蝠捕食獵物十分敏捷,通過高速攝影發現,某些蝙蝠直接用口捕食,有些用翅膀攔截獵物到嘴裡,有的用尾膜像勺子一樣將蟲子舀到嘴裡,捕食方法十分多樣。蝙蝠的食蟲量很大,每個晚上能吃掉約三分之一自重的昆蟲。

Ⅶ 蝙蝠屬於什麼動物類型

蝙蝠屬於哺乳類動物。蝙蝠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

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骨縫不明顯,許多種類鼻骨前端具發達程度不同的鼻凹,腹面齶骨前端也常具有程度不同的齶凹。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

蝙蝠的生活習性。

蝙蝠在夏天差不多整個白天和夜間的一部分時間都在睡眠,有些種類當天氣寒冷的時候,便像鳥類一樣進行長距離的季節性遷徒,到南方去過冬,留在原地的種類則在嚴寒的冬季便進入長時期的冬眠。

蝙蝠與其能夠飛行並進行夜間生活相適應,它們在生理機能上也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化。通常蝙蝠的視覺較差,而聽覺則異常發達,在夜間或十分昏暗的環境中,它們能夠自由地飛翔和准確無誤地捕捉食物。

Ⅷ 蝙蝠屬於什麼動物

蝙蝠是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在全世界都有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偏多。它們的食性分布非常廣泛,水果昆蟲都可能成為它們的食物。蝙蝠是靠超聲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或者昆蟲,有非常發達的聲波系統。

一、蝙蝠的簡介

蝙蝠是哺乳動物,屬於翼手目動物,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除了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蝙蝠最多。

蝙蝠四唯一真正能夠飛起來的的獸類,它們雖然沒有像鳥類那樣的羽毛和翅膀,飛行本領沒有鳥類發達,但是它們的前肢十分發達,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別長,並由它一層薄而多毛的,從指骨末端至肱骨、體側、後肢及尾巴之間的柔軟而堅韌的皮膜,形成蝙蝠獨特的飛行器官—翼手。

二、蝙蝠的特性——超聲波

蝙蝠是用聲波來判讀前方是否有障礙物的,並不是用眼睛,有些人會說蝙蝠的視力差,其實這是很大的誤區,蝙蝠並沒有用眼睛,它們使用的超聲波和實力並沒有必然的聯系。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敵主要有蛇類,蜥蜴等;樹棲型(一些果蝠)的天敵還有一些猛禽和貓科動物。蝙蝠還有的天敵就是人類,如關島大蝙蝠就是因為當地人的捕食而滅絕的。

三、蝙蝠的生活習性

蝙蝠的食性相當廣泛,不同類型的蝙蝠有不同的食物偏好。比如水果、魚類、昆蟲、花粉、甚至血液等。大部分蝙蝠都是在夜間活動覓食,它們有超聲波系統,用來在黑暗中捕食食物。蝙蝠就是靠著准確的回聲定位和無比柔軟的皮膜,能夠在空中即使是黑暗的地方靈巧的飛翔,還可以不斷變化它的超聲波方向,以免昆蟲干擾它的信息系統,趁機逃脫。

蝙蝠一般都會有冬眠的習慣,冬天一到就在山洞裡呆著。冬眠的時候新陳代謝變慢,血液循環也變慢,把體溫降到和環境相一致的程度,在冬眠的時候也可能會進食排泄。

蝙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動物,它雖然外表看起來很醜陋,其實是一種有益人類的動物哦。

Ⅸ 蝙蝠屬於哪類動物

蝙蝠是屬於哺乳類動物。

蝙蝠(學名:Chiroptera)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

最小的是混合蝠,體重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體重可以超過1.3千克,翼展可達1.7米。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形態特徵:

蝙蝠前肢特化,尤其是骨骼有較大的變化。肱骨顯著短於橈骨(前臂骨),尺骨退化;除第一指不特別延長,末端有爪,其餘掌骨和指骨均特別延長,各掌、指骨間生有皮膜,向後一直與後肢和尾部相連。連接各指間的皮膜稱翼膜,前肢肱骨和後肢間皮膜稱側膜,前肢肱骨和前臂骨前的皮膜稱前翼膜,連接左右後肢和尾部的稱股間膜。

股間膜其膜緣常有距,起支撐股間膜作用,距外側皮膜稱之為距緣膜。後肢短小,大腿部與身體呈直角且位於同一平面。側膜常止於脛下部、踵部或趾基部。後肢足部完全位於皮膜以外,五趾均具爪,用於鉤掛。

蝙蝠全身骨質輕。頭骨癒合程度較高,骨縫不明顯,許多種類鼻骨前端具發達程度不同的鼻凹(鼻竇),腹面齶骨前端也常具有程度不同的齶凹(齶竇)。肩帶發達,胸骨具龍骨狀突起。後肢脛骨、腓骨退化。

蝙蝠牙齒齒冠原始,原始齒型相比,缺第一對門齒和第一對前白齒。門齒弱,犬齒發達,基部常有粗壯的基嵴。前臼齒有分化,最後一枚前臼齒顯著的大,其齒尖可達犬齒齒尖的高度,臼齒齒冠呈「W」形。

蝙蝠雄性具有顯著的陰莖,但一般無陰囊,睾丸留於腹腔內或會陰部。雌性具雙分子宮或雙子宮,繁殖時形成盤狀胎盤。胸部有一對乳頭。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唇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

蝙蝠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閱讀全文

與蝙蝠什麼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