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說說海里的動植物有多少
據估計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至少有20萬種,總生物量大約342億噸。全球目前已發現的海洋動物大約有18萬種,海洋植物約2.5萬種。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稱其為藻類,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中,藻類又被分為綠藻、褐藻、紅藻、硅藻、金藻、黃藻、甲藻、藍藻等八大門類,每個門再依次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進行細分。有時,人們還按藻類的個體大小和生活方式,將其分為浮游藻類和大型固生藻類兩大類,其中以浮游藻類的數量最多,大約可占藻類總數的90%以上。在浮游藻類中,數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達100個以上。浮游藻類的個體一般都非常小,人們用肉眼很難分得清,大多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類雖然數量不算多,但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卻更為直接。海帶、裙帶菜、紫菜、龍須菜(學名江蘺)、海青菜(學名石蒓)等不僅是人們喜歡食用的海藻類,有些還可以作為海洋化工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帶和裙帶菜屬於褐藻,藻體色澤多呈褐色,幼嫩時呈綠褐色;紫菜和龍須菜屬紅藻,呈紅褐色;海青菜屬綠藻,呈綠色。螺旋藻也是人們比較常見的藻類,屬藍藻,呈藍紫色,其個體大小猶如一小段捲曲的頭發絲,是人們在最近十幾年才開發的一種營養豐富的藻類,被認為是人類最優質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動物海洋動物按動物系統分類學可分為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脊索動物等十幾個大門類,每個門類再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依次細分。海洋生物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動物,魚、貝、蝦、蟹都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也是人類從海洋獲取蛋白質的重要蛋白源。
『貳』 海洋生物種類有多少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物種約佔世界物種總數的10%,數量佔50%
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叄』 大海里有什麼植物和動物
珊瑚、各種海洋植物(海藻、海帶等)、海洋浮游生物、軟體動物(海星、水母、海參)、各種貝類、魚類、哺乳動物(海豚、鯨)等等。
海里的動物有海馬、鯊魚、水母、金槍魚、螃蟹、烏賊、章魚、海龜、牡蠣、鯨魚、鮑魚、帶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海豚、海獅等等;海里有植物以藻類植物為主,如藍藻、紅藻、褐藻、綠藻、珊瑚、海帶、海綿、螺旋藻、輪藻等。
海里生活的動物,大多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水生動物,或者是由陸生動物轉化成水生動物的水生動物,它們可以在水中進行有氧呼吸,例如像鯨魚則是用肺呼吸。
海里的植物則以水藻為主,間或有其他,像藻類植物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因此在有的海域水藻瘋狂生長則會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影響海里動物的生活,也影響附近植物的生長。
這些動物和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如動物死後屍體腐爛成為了水生植物的營養,而很多植物又是動物的食材,因此它們誰也缺不了誰。
(3)威海海洋動物和海洋植物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
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我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
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他類群種類很少。我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一項綜合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出爐了。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洋生物
『肆』 目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有多少種其中海洋植物有多少種海洋動物有多少種
海洋是生命的搖藍。從第一個有生命力細胞誕生至今,仍有20多萬種生物生活在海洋中,其中海洋植物約10萬種,海洋動物約16萬種。從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植食動物到肉食動物,加上海洋微生物,構成了一個特殊的海洋生態系統,蘊藏著巨大的生物資源。據估計,全球海洋浮游生物的年生產量(鮮重)為5000億噸,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情況下,每年可向人類提供300億人食用的水產品,這是一座極其誘人的人類未來食品庫!
『伍』 海洋里的生物分為哪幾類它們的種類一共是多少種
一、海洋生物種類
我國管轄海域已記錄到了20278 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
全球海域數據的調查報告中提出,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二、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1、海洋動物
海洋動物是海洋中異養型生物的總稱。海洋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海洋動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組成部分。門類繁多,各門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可以有很大差異。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 噸的鯨類。從海面上至海底,從岸邊或潮間帶至最深的海溝底,都有海洋動物。
2、海洋植物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以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海洋植物屬於初級生產者。海洋植物門類甚多,從低等的無真細胞核藻類(即原核細胞的藍藻門和原綠藻門),到具有真細胞核(即真核細胞)的紅藻門、褐藻門和綠藻門,及至高等的種子植物等13個門,共 1萬多種。
3、海洋微生物及病毒
海洋微生物來自(或分離自)海洋環境,其正常生長需要海水,並可在寡營養、低溫條件(或高壓、高溫、高鹽等極端環境)下長期存活並能持續繁殖子代的微生物均可稱為海洋微生物。海洋微生物主要包括真核微生物(真菌、藻類和原蟲)、原核微生物(海洋細菌、海洋放線菌和海洋藍細菌等)和無細胞生物 (病毒)。
(5)威海海洋動物和海洋植物有多少種擴展閱讀
常見的海洋動物有:虎鯨、抹香鯨、海豹、海豚、海獅;
爬行動物:海蛇、海龜;
海魚:鯊魚、珊瑚魚、章魚、電鰩、蝴蝶魚等;
軟體動物:海兔、海星、石鱉;
腸腔動物:水母、海葵、珊瑚等。
『陸』 海洋里的生物分為哪幾類它們的種類一共是多少種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各種螺類和貝類。有脊椎動物包括各種魚類和大型海洋動物,如鯨魚,鯊魚等。目前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科學家目前正在進行的這個計劃叫做海洋生物普查,預計要花上10年時間,至少需要花10億美元的經費,共有來自53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參與到這個史無前例的合作計劃中來,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海洋科學家可以一起合作。從2000年開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個新的海洋物種被發現。根據這個研究計劃的估計,大約還有5000種海洋魚類以及成千上萬種其他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還沒被發現。
『柒』 你知道大海里有些什麼植物或動物嗎寫一寫
一、藻類植物
1、綠藻:它的藻體為草綠色,它有高度六千多個種類,少數是發育在海水中的,有一小部分是發育在岩石上的。
2、紅藻:它普通都是在陸地里發育的,有較多的種。藻體為玫瑰紅色、紫紅色,要有部分為暗紅色,有許多紅藻另有很好的經濟代價。
3、褐藻: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海帶,它是能夠食用的海藻。呈扁平的帶狀,長度有時候能夠到達20m左右,褐色。
二、紅樹林
它是發育在海里的一個樹種,發育的高度也都不一,偶然高度可到達5m左右。它們的根系發育才能很好,也非常的興旺,有著綠色的樹冠,退潮的時分就會將其吞沒,只會顯露樹冠在海面上。
三、海草
大夥都曉得海草,它是在海水上面發育的被子植物,根系也很興旺,能夠很好的維護海底的棲生物。它和許多的陸生草木類似,假如沒有太陽它就很難生活。
烏賊,魷魚,藍鯨,虎鯨,藍環章魚,座頭鯨,抹香鯨,海豚,海牛,海象,海獅,海狗,海參,僧帽水母,海蛞蝓,雀尾螳螂蝦,小丑魚,劍魚,金槍魚,鮟鱇魚,虎鯊,鯨鯊,大白鯊,黑鰭白眼鮫,網紋貓砂鯊,獨角鯨。
『捌』 大海里有哪些植物和動物,與它們的特點
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具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生產有機物的自養型生物。它們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其門類很多,從低等的無真細胞核藻類,到具有真細胞的紅藻門、褐藻門和綠藻門等共1萬多種。
單細胞藻類:多為無游動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懸浮於水中隨水流動的單細胞海洋浮游藻類,其中硅藻最多,還有甲藻、綠藻、藍藻、金藻等。由於進行光和作用,僅分布在海洋在光照的上層(約0~200米),是海洋中初級生產力的主要組成者之一。
大型藻類:大型藻類多屬於海生底棲藻,它們沒有真正的根、莖、葉;細胞具有葉綠素,因此藻體全部都有吸收營養元素進行光和作用的功能;藻類的繁殖有三種,即營養繁殖、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生殖結構很簡單,基本構造是單細胞的孢子或結合後的合子,都以單細胞形態離開母體後直接發育成新個體;生活史也由於減數分裂的階段不同分為不同類型。
『玖』 海洋中有多少生物及種類
海洋中生物的種類與數量都非常豐富。據估計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至少有20萬種,總生物量大約342億噸。但是,要比較准確地說出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種生物,至少在目前還無法實現。其一,至今人類對深海水域的探測范圍極其有限,估計還有一些深海生物尚未被發現;其二,由於自然雜交和遺傳變異等作用,新的物種不斷出現,而老的物種又在逐漸滅絕,物種的數量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其三,部分海洋生物中還存在著同種異名或異種同名現象。
海洋生物的數量,除了用種類來表述外,更多的還是用其數量的多少來進行表述。比較常用的數量表示方式有兩種:一是用種群的個體數量;二是用其產量或資源量。
在已知的所有海洋生物中,若以種群的個體數量表述,要數浮游生物的數量最多,僅浮游動物中的橈足類,其個體數量即可超過全部大型海洋生物的個體總數;至於浮游植物,其數量要比浮游動物多得多。浮游生物的個體數量雖多,卻因其個體一般都非常小,以至於大約需過濾1000萬升海水才能獲得1千克浮游生物(干品),其代價確實太大,因而至今尚無人嘗試去開發利用這一豐富的生物資源。但是,作為海洋中其他生物的初級餌料,浮游生物在海洋食物鏈中卻發揮著必不可缺的重要作用。若以種群的產量和資源量表述,海洋中以魚類和貝類最多。海洋中魚類的種類多達25000種,每年僅資源的增長量即高達6億噸左右,全世界每年的魚類捕撈量一般都在1億噸上下。
我國有多少海洋生物我國是世界上12個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之一,僅海洋生物的種類就有2萬種之多,佔世界海洋生物物種總數的25%以上。其中,有捕撈價值的魚類約2500種,蝦蟹類約800種,此外還有貝類、海藻類、海參、海膽、魷魚、海蜇、海豚等。僅可以入葯的海洋生物就多達700餘種。我國的海洋生物種類雖然豐富,但漁業資源量卻不豐富,我國漁業資源的最大年可捕量只有730萬噸左右,在世界上僅處於中下等的水平。
海洋生物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為便於記憶和統計,人們常按其特徵與屬性將之分為若干個類別。海洋生物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最常見的是生物系統分類法。該方法將海洋生物先分為海洋動物、海洋植物、海洋菌類三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次按門、綱、目、科、屬、種的順序將海洋生物細分至種。全球目前已發現的海洋動物大約有18萬種,海洋植物約2.5萬種。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一般都稱其為藻類,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中,藻類又被分為綠藻、褐藻、紅藻、硅藻、金藻、黃藻、甲藻、藍藻等八大門類,每個門再依次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進行細分。有時,人們還按藻類的個體大小和生活方式,將其分為浮游藻類和大型固生藻類兩大類,其中以浮游藻類的數量最多,大約可占藻類總數的90%以上。在浮游藻類中,數量最多的是硅藻,其最大分布密度是每升海水中可達100個以上。浮游藻類的個體一般都非常小,人們用肉眼很難分得清,大多需要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大型固生海藻類雖然數量不算多,但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卻更為直接。海帶、裙帶菜、紫菜、龍須菜(學名江蘺)、海青菜(學名石蒓)等不僅是人們喜歡食用的海藻類,有些還可以作為海洋化工等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其中,海帶和裙帶菜屬於褐藻,藻體色澤多呈褐色,幼嫩時呈綠褐色;紫菜和龍須菜屬紅藻,呈紅褐色;海青菜屬綠藻,呈綠色。螺旋藻也是人們比較常見的藻類,屬藍藻,呈藍紫色,其個體大小猶如一小段捲曲的頭發絲,是人們在最近十幾年才開發的一種營養豐富的藻類,被認為是人類最優質的蛋白源之一。
海洋動物海洋動物按動物系統分類學可分為原生動物、多孔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脊索動物等十幾個大門類,每個門類再按綱、目、科、屬、種的順序依次細分。海洋生物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首推海洋動物,魚、貝、蝦、蟹都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也是人類從海洋獲取蛋白質的重要蛋白源。
海洋細菌海洋細菌的種類和數量也非常多,有些種類可以使海洋生物致病,如某些海洋弧菌類;有些種類則可以作為其他海洋生物的食物,如海洋酵母類、海洋硫化菌類等。雖然它們與人類的關系遠不如海洋動物和海洋植物那樣密切,但是在維持海洋生態平衡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除上述分類外,在漁業資源領域,人們還常按各種生物在海洋中的空間分布及其生活方式等特徵,將之分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棲生物三大類群。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通常是指游泳能力一般不太強,僅能長年漂浮在海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浮游生物又分為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兩大類群。其中,浮游植物可以利用海水中的無機物,通過光合作用自身合成有機物,是海洋中有機物的生產者,也是浮游動物、某些濾食性貝類和濾食性魚類的食物的供應者;浮游動物主要依靠攝食浮游植物、有時也可攝食海水中的有機物碎屑和其他有機質微粒生活,同時它們又是小魚小蝦的食物。
浮游生物的個體一般都比較小,有些種類只有一個細胞,被稱為單細胞生物,如硅藻、小球藻、金藻等;有些種類雖然是由幾個細胞組成的,但細胞之間沒有器官分化,細胞脫離群體後仍可以獨立生活,被稱為群體生物,如螺旋藻、角毛藻等;有些種類也是由多細胞組成,但細胞間開始有器官與功能的分化,被稱為多細胞生物,如輪蟲、糠蝦等。浮游生物中也有少數個體較大的種類,如水母類中有些種類最大的直徑可達2米、須腕長超過5米。一般地講,浮游植物以單細胞種類佔多數,浮游動物一般都是多細胞生物。
世界上第一個對浮游生物進行採集研究的人是德國科學家J.繆勒(1801~1858),他從1846年開始進行環球考察,用特製的浮游生物網採集了大量浮游生物標本。
游泳生物游泳生物是指那些游泳能力較強、可以在海水中自由游動、體型相對較大的海洋生物。絕大多數魚類、蝦類,以及魷魚、海豚、鯨、海豹等都屬於游泳生物。
底棲生物底棲生物這一術語是由德國自然科學家N·海克爾(1834~1919)提出的,是指那些大多數時間都在海底匍匐生活或固著生活,或者潛藏於海底泥沙層中過著埋棲型生活的生物,蟹類、龍蝦、海參、海膽、海帶以及大多數貝類(如扇貝、蛤蜊、牡蠣等)都屬於底棲生物。有些魚類,如比目魚、鰩、魟等,雖然也具備一定的游泳能力,但因其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海底,因此也被劃歸為底棲生物。
游泳生物和底棲生物是構成海洋水產品的最主要生物,而浮游生物則是它們的重要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