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是什動物,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謎底是 白頭翁
2. 出門騷白頭,若負平生志打一動物
白頭翁
3. 冠蓋滿京華,若負平生志。(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高冠華蓋的權貴充斥長安,唯獨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獻身無路,困頓不堪,臨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連自由也失掉了,還有什麼「天網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縱使身後名垂萬古,人已寂寞無知,夫復何用
出自杜甫的夢李白二首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苦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4. 36字花題目:出門騷百首,若負平生志猜是什麼
答案應該是獅子
5.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猜動物
白頭翁,一種鳥類
6. 出門搔白首 若負平生志,指什麼動物
白頭翁 一種鳥
7.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的下句是
下句是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其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作品譯文:
其一
死別的悲傷痛苦終會消失,生離的悲傷使人痛不欲生。
你被流放的地方瘴癘肆虐,被流放的老朋友杳無音訊。
你定知我在苦苦把你思念,你終於來到夢中和我相見。
只怕見到的不是你的生魂,路途遙遠萬事皆難以預料。
來時飛越南方蔥蘢的楓林,去時漂渡昏黑險要的秦關。
你現在被流放已身不由己,怎麼還能夠自由地飛翔呢。
夢醒時分月光灑滿了屋樑,我彷彿看到你憔悴的容顏。
江湖中水深波濤洶涌壯闊,千萬別遭遇蛟龍襲擊傷害。
其二
天上浮雲日日飄來飄去,遠游的故人卻久去不歸。
夜晚我屢屢夢中見到你,可知你對我的深情厚意。
分別是你總是神色匆匆,總說能來相見多麼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險風惡浪,擔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沒。
出門時搔著滿頭的白發,悔恨辜負自己平生之志。
高車麗服顯貴塞滿京城,才華蓋世你卻容顏憔悴。
誰能說天理公道無欺人,遲暮之年卻無辜受牽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難以補償遭受的冷落悲戚。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李白與杜甫於天寶四載(745年)秋,在山東兗州石門分手後,就再沒見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懷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載),李白因曾參與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牽連,下獄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長流夜郎(今貴州省桐梓縣)。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峽流放途中,遇赦放還,回到江陵。杜甫這時流寓秦州,地方僻遠,消息隔絕,只聞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還,仍在為李白憂慮,不時夢中思念,於是寫成這兩首詩。
《夢李白二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全詩體現了李杜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8. 詩詞賞析: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什麼意思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夢李白二首·其二》
作者: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9. 古詩填空(急)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杜甫《夢李白》(其二)。
附杜甫《夢李白》(其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賞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出自劉 著 鷓鴣天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①怨樓閑。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②。翰林③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④忍淚看。
10. 出門騷百首,若負平生志打一動物
猴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