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h7n9禽流感
不會的,中新網4月3日電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日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方案指出,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以下是全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
(2013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自2013年2月以來,上海市、安徽省、江蘇省先後發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為散發病例,目前尚未發現3例病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一、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禽甲型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還可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於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鍾或煮沸(100℃)2分鍾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對酸性環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條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均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現階段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三、臨床表現
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
(一) 一般表現。
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並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檢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肌紅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學檢測。
(1)核酸檢測。對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採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離。從患者呼吸道標本中分離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學檢查。發生肺炎的患者肺內出現片狀影像。重症患者病變進展迅速,呈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肺實變影像,可合並少量胸腔積液。發生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四)預後。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預後差。影響預後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合並症等。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根據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診斷。在流行病學史不詳的情況下,根據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特別是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以診斷。
1.流行病學史。發病前1周內與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觸史。
2.診斷標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臨床症狀及血常規、生化及胸部影像學特徵,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陽性並排除了季節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學接觸史。
(2)確診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診斷標准,並且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並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為重症病例。
(二)鑒別診斷。應注意與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節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細菌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鑒別診斷主要依靠病原學檢查。
五、治療
(一)對臨床診斷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
(二)對症治療。可吸氧、應用解熱葯、止咳祛痰葯等。
(三)抗病毒治療。應盡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葯物。
1.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選用奧司他韋(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韋(Zanamivir),臨床應用表明對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測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應有效。奧司他韋成人劑量75mg每日兩次,重症者劑量可加倍 ,療程5-7天。扎那米韋成人劑量10mg,每日兩次吸入。
2.離子通道M2阻滯劑:目前實驗室資料提示金剛烷胺(Amantadine)和金剛乙胺(Rimantadine)耐葯,不建議單獨使用。
(四)中醫葯治療。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狀:發熱,咳嗽,少痰,頭痛,肌肉關節疼痛。
治法:清熱宣肺
參考處方:
桑葉 金銀花 連翹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蘆根 青蒿 黃芩 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2劑,每4—6小時口服一次。
加減:咳嗽甚者加枇杷葉、浙貝母。
中成葯:可選擇疏風解毒膠囊、連花清瘟膠囊、清開靈注射液。
2.疫毒壅肺,內閉外脫
症狀:高熱,咳嗽,痰少難咯,憋氣,喘促,咯血,四末不溫,冷汗淋漓,躁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脫
參考處方:
炙麻黃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魚腥草 黃芩
炒梔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參
水煎服,每日1—2劑,每4—6小時口服或鼻飼一次。
加減:高熱、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譫語者,上方送服安宮牛黃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參、炮附子、煅龍骨、煅牡蠣;咯血者加赤芍、仙鶴草、側柏葉;口唇紫紺者加三七、益母草、黃芪、當歸尾。
中成葯:可選擇參麥注射液、生脈注射液。
(五)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並發症。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營養,給易於消化的飲食。密切觀察,監測並預防並發症。抗菌葯物應在明確繼發細菌感染時或有充分證據提示繼發細菌感染時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療。 重症患者應入院治療,對出現呼吸功能障礙者給予吸氧及其他相應呼吸支持,發生其它並發症的患者應積極採取相應治療。
1.呼吸功能支持:
(1)機械通氣:重症患者病情進展迅速,可較快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在需要機械通氣的重症病例,可參照ARDS機械通氣的原則進行。
①無創正壓通氣:出現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嘗試使用無創通氣。但重症病例無創通氣療效欠佳,需及早考慮實施有創通氣。
②有創正壓通氣:鑒於部分患者較易發生氣壓傷,應當採用ARDS保護性通氣策略。
(2)體外膜氧合(ECMO):傳統機械通氣無法維持滿意氧合和(或)通氣時,有條件時,推薦使用ECMO。
(3)其他:傳統機械通氣無法維持滿意氧合時,可以考慮俯卧位通氣或高頻振盪通氣(HFOV)。
2.其他治療: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療的同時,應當重視其他器官功能狀態的監測及治療;預防並及時治療各種並發症尤其是醫院獲得性感染。
六、其它
嚴格規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醫療機構的醫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標准預防的原則,根據疾病傳播途徑採取防控措施。具體措施依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13年版)》的相關規定。
Ⅱ 野豬身上會攜帶h7n9病毒
H7N9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但是會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
Ⅲ H7N9還會讓除禽類外哪些動物感染
根據調查現在,在雞鴨鳥類。三種禽類中發現,H7N9病毒。一般禽流感病毒怕熱。100攝氏度便可殺死。所以吃肉時。應多燉10幾分鍾。以便殺死病毒。如果非常害怕,可以近期不吃肉。少接觸活禽,便可預防。目前還未發現人傳人跡象,所以放心,但還是不要和他人有親密接觸。目前台灣,美國,中國正在研製疫苗。中國6—8月,台灣2—3月,美國一個月。日本發現達菲可以輕微抵擋病毒,還請放心
Ⅳ 禽流感主要是什麼動物感染
許多家禽和野禽都對禽流感病毒敏感,例如雞、鴨、鵝、鵪鶉、鴿子、鸚鵡、孔雀、海鷗、燕子、鷺、斑頭雁等。
除了禽類之外,豬、馬等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
貓、狗、老鼠等感染禽流感的可能性較低,但是並不排除有感染的可能。
Ⅳ H7N9的資料
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於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發現。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並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該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現發熱等症狀,至2013年4月尚未證實此類病毒是否具有人傳染人的特性,上海2名患者搶救無效死亡,安徽滁州1名患者正在南京搶救中。 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
症狀體征
人感染H7N9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 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用葯治療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並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方葯預防
1.一般人群預防方
藿香9g 貫眾10g 大青葉15g 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連用3天。
2.老年或體虛人群預防方
黃芪10g 防風10g 白術6g 貫眾10g 大青葉15g 甘草3g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用,連用3天。
據國家疾控中心網站介紹,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於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飲食保健
應該注意到:由於某些食物預防僅僅能通過增加機體營養成分而提高成功預防疾病的概率,並不能確切針對某一種疾病進行有效預防,所以以下所謂的食物預防均未經臨床實驗證實且有主觀臆斷之嫌,請有過敏體質人群慎重考慮。
1、大蒜: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護肝臟、調節血糖,保護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動脈硬化,抗血小板凝集。營養學專家發現,大蒜提取液有抗腫瘤的作用,建議每日生吃大蒜3—5克。
2、蘆薈:蘆薈與金香、大蒜、洋蔥、野百合一樣屬於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乾燥炎熱的地區,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可清熱排毒、緩瀉、消炎抗菌,增強免疫力,還可護胃保肝和護膚美容。
3、香菇: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還可促進T淋巴細胞的產生,並提高T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
4、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及少量的蛋白質。有促進消化、利尿、抑制多種細菌作用。同時研究得出,番茄內含有可產生維生素A的類胡蘿卜素,主要是α-胡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一段時間攝取番茄汁,體內番茄紅素會明顯增加,同時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得到增強。
5、新鮮蘿卜:因其含有豐富的干擾素誘導劑而具有免疫作用。
6、新鮮蜂王漿:含有王漿酸和抗菌活性物質,具有很強殺菌、抑菌作用,有效提高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預防護理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2、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3、應盡量在正規的銷售禽流感疫情場所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應烹調加熱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學校及幼兒園應採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如接觸禽鳥或禽鳥糞便後,要立刻徹底清洗雙手。外出在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例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到公園活動;不要喂飼白鴿或野鳥等。
6、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病理病因
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禽甲型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還可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於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鍾或煮沸(100℃)2分鍾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對酸性環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條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多為成人。
(四)高危人群。現階段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疾病診斷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診斷。在流行病學史不詳的情況下,根據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特別是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以診斷。
1.流行病學史。發病前1周內與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觸史。
2.診斷標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臨床症狀及血常規、生化及胸部影像學特徵,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陽性並排除了季節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學接觸史。
(2)確診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診斷標准,並且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並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為重症病例。
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節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細菌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鑒別診斷主要依靠病原學檢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並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檢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肌紅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學檢測。
(1)核酸檢測。對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採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離。從患者呼吸道標本中分離H7N9禽流感病毒。
胸部影像學檢查
發生肺炎的患者肺內出現片狀影像。重症患者病變進展迅速,呈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肺實變影像,可合並少量胸腔積液。發生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Ⅵ H1N9禽流感主要是由什麼動物造成的
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另外野禽或豬也可成為傳染源。許多家禽都可感染病毒發病:火雞、雞、鴿子、珍珠雞、鵪鶉、鸚鵡等陸禽都可感染發病,但以火雞和雞最為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鴨和鵝等水禽也易感染,並可帶毒或隱性感染,有時也會大量死亡。各種日齡的雞和火雞都可感染發病死亡,而對於水禽如雛鴨、雛鵝其死亡率較高。
Ⅶ h7n9是什麼
[3]H7N9是禽流感的一種亞型。流感病毒顆粒外膜由兩型表面糖蛋白覆蓋,一 H7N9禽流感新聞
型為血細胞凝集素(即H),一型為神經氨酸酶(即N),H又分15個亞型,N分9個亞型。所有人類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類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類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H3為人犬共患,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這個病毒的生物學特點、致病力、傳播力,還沒有依據進行分析判斷。[4]
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5]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
臨床表現
診療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 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2]
傳播周期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日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方案指出,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以下是全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
(2013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自2013年2月以來,上海市、安徽省、江蘇省先後發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為散發病例,尚未發現3例病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一、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禽甲型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還可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於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鍾或煮沸(100℃)2分鍾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對酸性環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條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多為成人。
(四)高危人群。現階段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三、臨床表現
(一)一般表現。
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並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檢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肌紅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學檢測。
(1)核酸檢測。對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採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離。從患者呼吸道標本中分離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學檢查。發生肺炎的患者肺內出現片狀影像。重症患者病變進展迅速,呈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肺實變影像,可合並少量胸腔積液。發生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四)預後。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預後差。影響預後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合並症等
Ⅷ h7n9病毒哪些動物會感染
你好,許多流感病毒都是動物(豬、禽或其他物種)病毒,通常不會跨物種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之所以令人擔心,是因為這是首次報告此型人類病例。
Ⅸ 關於H7N9型禽流感
[1]H7N9是禽流感的一種亞型。流感病毒顆粒外膜由兩型表面糖蛋白覆蓋,一
H7N9禽流感新聞型為血細胞凝集素(即H),一型為神經氨酸酶(即N),H又分15個亞型,N分9個亞型。所有人類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類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類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H3為人犬共患,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這個病毒的生物學特點、致病力、傳播力,還沒有依據進行分析判斷。[2]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3]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
編輯本段臨床表現
診療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 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4]編輯本段傳播周期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日前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方案指出,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以下是全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
(2013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自2013年2月以來,上海市、安徽省、江蘇省先後發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為散發病例,尚未發現3例病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
一、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禽甲型流感病毒顆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還可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於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鍾或煮沸(100℃)2分鍾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對酸性環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條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傳播途徑。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多為成人。
(四)高危人群。現階段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三、臨床表現
(一)一般表現。
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減少,並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檢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肌紅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學檢測。
(1)核酸檢測。對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採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檢測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離。從患者呼吸道標本中分離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學檢查。發生肺炎的患者肺內出現片狀影像。重症患者病變進展迅速,呈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肺實變影像,可合並少量胸腔積液。發生ARDS時,病變分布廣泛。
(四)預後。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預後差。影響預後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合並症等。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根據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診斷。在流行病學史不詳的情況下,根據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特別是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可以診斷。
1.流行病學史。發病前1周內與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觸史。
2.診斷標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臨床症狀及血常規、生化及胸部影像學特徵,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陽性並排除了季節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學接觸史。
(2)確診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診斷標准,並且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並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為重症病例。
(二)鑒別診斷。應注意與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節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細菌性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鑒別診斷主要依靠病原學檢查。[4]編輯本段病毒基因
基因來源
2013年4月初,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對H7N9禽流感病毒進行基因溯源研究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來自於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上海、浙江、江蘇雞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變異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並導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研究結果初步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暫未發現在豬群中的進化痕跡,暗示了豬在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發揮中間宿主的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室病毒片段的重配研究結果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8個基因片段中,H7片段與浙江鴨群中分離的禽流感病毒相似,浙江鴨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與東亞地區野鳥中分離的禽流感病毒基因相似;N9片段與東亞地區野鳥中分離的禽流感病毒相似。其餘6個基因片段與H9N2禽流感病毒相似。據病毒基因組比對和親緣分析顯示,H9N2禽流感病毒來源於中國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的雞群。
基因重配的發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國的長三角地區,過程可能是亞歐大陸遷徙的野鳥(攜帶病毒)在自然遷徙過程中(經由韓國等東亞地區)和中國長三角地區的鴨群、雞群攜帶的禽流感病毒進行基因重配而產生。[5]基因序列
科學家們說,一種此前從未在人體內發現的致命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數據顯示,這一病毒已經發生某些可能使之更易在人類中大流行的變異。
2013年4月3日,迄今沒有證據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人際間傳播,也存在以下可能性:這種病毒可能會逐漸銷聲匿跡,不會完全變異為一種人流感。就在中國宣布已確診多例H7N9禽流感病例數天後,全球各地多家實驗室的流感專家開始研究從病人體內分離出來的樣本的DNA序列數據,以評估發生大流行的可能性。
世界上最頂尖的流感專家之一、荷蘭伊拉斯謨醫療中心的阿布·奧斯特豪斯說,序列顯示已發生了某些足以讓政府進入戒備狀態、對動物和人群加強監控的基因變異。[6]編輯本段感染情況
最新疫情
截至2013年4月28日10時,全國已確診123人,23人死亡,14人痊癒,分布於北京(1例)、上海(33例,死亡11例)、江蘇(27例、死亡4例)、浙江(45例、死亡6例)、安徽(4例,死亡1例)、山東(1例)、河南(4例)、江西(5例)、福建(1例)、湖南(1例)、台灣(1例)共11省市。[1]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3年3月31日通報,上海市和安徽省、江蘇省
截至4月16日感染人數
南京發現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該省滁州市確診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情危重,正在積極搶救中。
世界衛生組織1日在瑞士日內瓦通報,中國出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該組織稱將與中國政府部門保持聯系,及時公布疫情發展的最新情況。[7][8]接報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高度重視,立即派出專家組趕赴當地指導協助全力開展臨床救治和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研究落實各項疫情處置措施;組織專家開展風險評估,研判疫情形勢。上海、安徽、江蘇三省市衛生部門正按照我委要求,繼續落實患者臨床救治、密切接觸者追蹤和醫學觀察、疫情監測等應急處置措施。截至2013年4月1日,3例病例的88名密切接觸者均未發現異常情況。[8]
H7N9禽流感[9]
根據江蘇省衛生廳4月2日通報,江蘇確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在全力搶救中。[10]最新通報的4個病例全部來自於江蘇。截至2日晚,北京、廣東、湖南、重慶、海南等地對外發布消息稱,尚未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1]針對新發現的4個病例,江蘇方面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預防控制專家組、醫療救治專家組,強化疫情防控。同時,江蘇還指定了16家三級甲等醫院作為江蘇省的定點收治醫院。[11]目前,未發現上述4例病例間存在流行病學關聯。
此前,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3月31日通報,上海市和安徽省共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13]根據浙江省衛生廳4月3日通報,浙江省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人死亡[14]根據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4月4日的通報,截至21時,上海共確診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4例,另外2例正在救治,其中一例是幼托兒童,病情輕微,正在康復中。[15]浙江省衛生廳4月5日通報,浙江省湖州市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因搶救無效死亡。截至目前,該患者的密切接觸者55人均未發現臨床異常表現。至此,浙江共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例,死亡2例。患者張某,男,64歲,湖州人,農民。[16]截至2013年4月7日17時,上海市新確診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在救治中。患者沈某,男,59歲,安徽人。患者李某,男,67歲,上海人。兩病例密切接觸者目前均未發現異常。截至目前,上海共發現1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死亡4例。
截止到2013年4月7日17時,全國共發現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死亡6例。上海10例,其中死亡4
h7n9傳播途徑(19張)例;江蘇6例;安徽1例;浙江3例,其中死亡2例。[17]截至2013年4月8日17時,全國共報告24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7人。病例分布於上海(11例,死亡5例)、江蘇(8例)、安徽(2例)、浙江(3例,死亡2例)4省市的17個地市級區域。確診病例間未發現流行病學聯系,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均已採取醫學觀察措施,未發現異常情況。目前病例處於散發狀態,尚未發現人傳人。[18]2013年4月9日下午,江蘇省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患者沈某,男,83歲,蘇州市吳江區人。3月20日發病,在蘇州市某醫院救治。4月2日被確診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省專家組多次組織會診,指導臨床救治工作。4月9日下午,經全力搶救無效後死亡。[19]截至2013年4月16日20時,全國共報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死亡16人。病例分布於北京(1例)、上海(30例,死亡11例)、江蘇(20例,死亡2例)、浙江(21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2例)共6個省市。[20]截至2013年4月18日,全國共報告8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5人已治癒出院、死亡17人,其餘60人正在各定點醫療單位接受救治。[21]截至2013年4月21日,全國共報告102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20人,12人康復,其餘70人正在各定點醫療單位接受救治。[1]編輯本段發病症狀
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尤其是會出現高熱、呼吸困難。
10例確診病例主要表現:
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發熱(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起病5-7天出現呼吸困難等重症肺炎相關表現,並進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並死亡。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此次疫情高度重視,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報告後,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蘇派出專家工作組,指導當地開展患者的救治和調查工 作,召開多部門會商會,對疫情性質進行分析研判,並安排部署了相關調查、防控和應對准備工作。中國疾控中心接到病例報告和送檢標本後,及時開展了疫情風險研判和實驗室檢測研究,明確了相關病原學診斷。[22]編輯本段診療方案
2013年4月3日發布
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3年4月3日印發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防控方案及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根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2013年第1版)[23],人感染H7N9禽流感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根據以往經驗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學調查,推測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觸病毒也可被感染。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現階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 診療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4]2013年4月10日發布
中國官方2013年4月10日晚再次發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診療方案,該方案說,自2013年2月以來,上海、安徽、江蘇、浙江先後發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均為散發病例。
此次發布的方案中,在「流行病學」一欄,官方刪去了前一版出現的「易感人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人類對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現有確診病例均為成人」的內容。
對於各方高度關注的病毒傳染源問題,方案表示,目前已經在禽類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傳染源可能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類。現尚無人際傳播的確切證據。[24]編輯本段防控方案
根據診療方案,對臨床診斷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對症治療可吸氧、應用解熱葯、止咳祛痰葯等,並應盡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葯物。同時印發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明確,同時具備4項條件的病例為監測病例:發熱(腋下體溫≥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不能從臨床或實驗室角度診斷為常見病原所致肺炎。 防控方案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監測定義的病例後,須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後,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當日還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實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個案報告制度。自4月4日起,在已報告確診病例的省份啟動疫情信息日報告制度。通知要求,一旦發現病例,要及時報告,並加強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情溯源、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等工作。
2013年4月5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葯預防方案,並建議高危人群必要時,可採用「中葯代茶飲」進行預防。
北京市中醫局表示,中醫葯預防的高危人群包括:從事禽類宰殺、販運、烹飪的人員及其他與禽類及禽產品密切接觸的人群;兒童、高齡老人、有慢性基礎疾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群。
「中葯代茶飲」處方一:適合3至12歲兒童,組成是蘆根10g、連翹3g,每日1劑,開水浸泡。處方二:適合成人,組成是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參5g,每日1劑,開水浸泡。高齡體弱,慢性病氣虛人群可加用玉屏風散。[25]編輯本段高危人群
2013年4月10日,中國官方明確在發病前一周內接觸過禽類者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從事禽類養殖、販運、銷售、宰殺、加工業等人員
Ⅹ 非洲豬瘟到底是不是h7n9
不是!非洲豬瘟是豬瘟病毒引起的,主要在豬體發生,也會傳染給人類。而h7n9是禽流感病毒,禽類的傳染病,可以傳染給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