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見寄生蟲有哪些應對寄生蟲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寄生蟲(parasite)指一種生物,將其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居住在另外一種動物,稱為宿主或寄主(host)上,同時,對被寄生動物造成損害。
人類想完全隔絕寄生蟲又是不可能的。據BBC Exklusiv稱,全球有14億人受到寄生蟲危及健康的威脅。而每個人身上都「棲息」有過100萬只寄生細菌,昆蟲。特別是在衛生條件較差的非洲和亞洲,蚊子猖獗,飲用水污染嚴重,人民營養不良,可見到絲蟲引起的象皮病等寄生蟲疾病。
但寄生蟲也有對人類有益的一面。對於一些遭受自身免疫力過強疾患的病人來說,寄生蟲是一劑良方。寄生蟲為了自身生存,會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降低人體的免疫力。這種寄生蟲葯方,服用間期長(3周一次),葯效比化學葯物要好。
1、飯前便後要洗手。
1993年美國一醫院分析一些來自一猶太社區的血液樣本,發現其中很多人感染上了豬肉絛蟲。但是猶太教徒並不吃豬肉,原因何在?原來是每個受感染的猶太家庭都請過家務人員,正是這些家務人員個人衛生意識淡薄,加之這些家庭的飲食方法,導致了很多人感染了豬肉絛蟲。
2、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
3、徹底煮熟肉類,海產食物。飲用水要徹底燒開。例如弓形蟲,人類通過未徹底煮熟的肉類感染。世界人口有1/3感染,德國人也有50%的感染率。而喜歡吃不徹底煮熟的肉類的法國人,感染率達80%。
4、消滅蚊子等傳播疾病的昆蟲。
5、感染寄生蟲後,及時就醫。比如昏睡症的治療,盡早治療是康復的關鍵。
㈡ 如何防止寄生蟲感染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癲癇外科主任郭強表示,對於寄生蟲的預防,一定要防止「病從口入」,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即便不是長期飲用生水,但只要飲用過生水、食用未煮熟的蛇肉、青蛙等,都可能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因為這些動物的體內,寄生蟲最為適宜寄宿。
「食物煮熟不生吃,是對付寄生蟲最有效也是最方便的方法。」 郭強表示,一般情況下,患者感染寄生蟲都與生食或吃未煮熟的食物有關。只要保證食物煮熟、煮透,就可以有效避免寄生蟲感染。
(2)如何防控動物寄生蟲病擴展閱讀:
最容易藏匿寄生蟲的食物
1、小龍蝦--肺吸蟲病
小龍蝦在南方的河流湖泊里隨處可見,連水田、溪溝、臟水裡也有很多,因繁殖力極強,捕捉十分容易。近年來,香辣小龍蝦紅遍大江南北,有些地方還開出專吃龍蝦的餐館。但由於小龍蝦生活水質較差,小龍蝦體內多寄生著肺吸蟲。
2、生魚片--肝吸蟲病
魚肉去骨,切成薄片,蘸芥末生吃,味道鮮美。外裹一層麵粉油炸,既脆又嫩。正當享受這樣的美食時,可能禍根也因此種進了肚子。因為這些淡水魚體內常常寄生了肝吸蟲病,比如麥穗魚、棒扁魚。
廣東、廣西等地淡水魚寄生蟲平均感染率高達六成。肝吸蟲主要寄生於人體肝膽管內,損壞人體肝部,患者常感肝部疼痛、腹脹、腹部不適,檢查時可查出肝功能異常。
3、螺--廣州管圓線蟲病
管圓線蟲幼蟲長期在某些陸生或水生螺體內發育。有人為了貪食鮮嫩,只是開水汆一下即食,人若生食或吃了不熟的螺肉就可能被感染管圓線蟲。
一旦感染了管圓線蟲,它就會在人體內遊走,鑽入腦部,病變集中在腦組織,除大腦及腦膜外,還包括小腦、腦干及脊髓等處。輕者臨床症狀為頭痛、頭昏、惡心、嘔吐,嚴重的會發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患者發生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腦炎或腦膜炎,以腦脊液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升高為特徵。
㈢ 甲魚寄生蟲病怎樣防治
甲魚寄生蟲病分原生動物寄生蟲病和原蟲性寄生蟲病兩大類。其中,原生動物寄生蟲病的危害較大。其不但影響甲魚的健康生長,也影響商品的銷售價格。所以,在甲魚養殖生產中原生動物寄生蟲病的防治很重要。
(1)病原甲魚原生動物寄生蟲病俗稱綠毛病。病原為原生動物寄生蟲類的累枝蟲、聚縮蟲、鍾形蟲和纖毛蟲等。(2)病症發病甲魚初起時,在背甲、腹部和四肢表面可見灰黃色或黃綠色絮狀簇生物,由於蟲體顏色大多與養殖水體的水色相近,所以平時不注意很難發現。而當發現時,發病甲魚大多不安或停食,即使在陰雨天也不下潛而在池邊游弋。撈出後用手抹去蟲體,寄生處可見出血現象,嚴重的發展到整個頸部、眼瞼、四肢及泄殖孔。患病的甲魚,大多因食慾下降後並發其他疾病衰竭死亡。(3)病因主要發生在室外養殖池塘和溫室採光大棚加溫前,池中病原和曬背條件不完備是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4)流行此病主要流行在放養後整個養殖期的5~8月間。(5)預防養殖池塘在放養前最好曬乾池底,幾天後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注水後每立方米水體再用硫酸銅1克、硫酸亞鐵4克化水潑灑殺滅寄生蟲。養殖期可用市售的水產殺蟲葯物,按說明方法定期殺蟲。(6)治療發現有病後可用高錳酸鉀,每立方米水體10~15克全池潑灑治療。用高錳酸鉀能有效殺死蟲體,也能控制其他病原菌的再感染。病情嚴重的撈出,用6%高濃度的鹽水浸泡3分鍾,也可用pH達到10的生石灰水浸泡3分鍾後隔離單養。同時,改善曬背條件和加強投喂。發病初期也可用每立方米水體硫酸銅1克、硫酸亞鐵4克化水潑灑,或用市售的高鐵酸鍶按說明方法應用防治。
㈣ 怎麼預防寵物疾病
(1)加強飼養管理。一般情況下,體質健壯的犬比體質弱的犬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強。因此,提高犬的一般抵抗能力,增強犬的體質,必須需要科學的飼養管理。首先,引進種犬時,要嚴格進行檢疫,防止帶入疫病,不從有疫病的場引進種犬;引進的犬要先隔離觀察一段時間,確定無病後,方可進場。其次,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品種的特點及不同生長階段生理需要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飼養管理。如仔犬要及時的補食,成犬要定時定量,防止偏食、飼料單一和突然改變;及時供給足量的清潔飲水,讓犬吃好吃飽,既可防止消化道疾病,又可提高犬的體質,增強犬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
(2)嚴格執行消毒制度。消毒是殺滅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措施,為了防止外界病源的傳入,在犬舍入口處設消毒池,消毒液要保持新鮮。犬舍、用具、運動場、工作用品及犬要經常性地用愛迪伏、百毒殺、菌毒殺、日新雙氯殺毒消毒液、滅毒凈、消毒王、抗毒威等消毒葯進行消毒。消毒時一要注意消毒葯的濃度;二要注意消毒液的溫度;三要注意消毒葯與病原體接觸的時間。
(3)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加強預防接種。為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盡可能採取自繁自養方式,避免從外地傳入傳染病。對已養的犬要按科學的免疫程序適時進行預防接種,這對控制犬疫病的流行起著重要的作用。現今國產苗與進口苗很多,要嚴格按說明書的具體用量和方法進行操作。
(4)搞好環境衛生。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防止疾病傳播的重要條件。要保持犬舍的溫度、濕度、通風、運動場地等符合要求。注意清掃,保持犬舍的清潔衛生。每天清理墊草、垃圾、剩料、糞便,洗刷用具、地面等。
(5)鼠、滅蚊蠅工作,從各方面防止疫病的傳播(入)。很多種傳染病及寄生蟲病是通過鼠類、蚊、蠅和其他動物傳播。尤其鼠類,不僅能傳播多種傳染病,而且還盜竊飼料。
(6)定期驅蟲。這是消滅寄生蟲病,保證犬健康的重要措施。通常情況下,幼犬斷乳後就應進行驅蟲,每月一次,直到成年。成年犬每季驅蟲一次。為了提高驅蟲效果,在驅蟲前進行糞檢,根據檢出的寄生蟲的種類,選擇合適的驅蟲葯。
㈤ 如何防範寄生蟲
1、些神棍和騙子,大力鼓吹食療「偏方、秘方」,鼓動病人生吃泥鰍等動物。有病就吃葯治療,千萬不可迷信這些不著邊際的「偏方」,避免感染寄生蟲。
2、酒精、醋、蒜蓉、鹽、辣椒等調料能殺滅大量常規病菌和寄生蟲,因此,許多人誤以為經過這些調料腌制的肉類,就能徹底殺滅所有的寄生蟲,事實上,這些調料對不少能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不起任何作用,很多人就是喜食吃生牛肉、生魚片等,導致感染這些寄生蟲。
來源不明的肉類,在衛生防疫上很不可靠,盡量不要生食。要生吃的肉類,最好是選擇那些經過專業防疫養殖的禽畜,且屠宰後經過專業滅菌殺蟲措施。
3、不可濫食野味。野生動物含有大量寄生蟲,有不少寄生蟲人體消化道自身無法殺滅,且耐高溫能力強,耐酒精醋等調料的能力也很強,因此,要吃野生動物,也要徹底煮透,不可生食。
4、寄生在蔬菜上的寄生蟲往往無法危害人體,因此,越來越多的人群喜歡生吃蔬菜。而事實上,蔬菜上也很可能攜帶動物寄生蟲幼蟲或是蟲卵,尤其是使用農家肥或是城市生活污水灌溉的蔬菜,更是攜帶大量寄生蟲源,此外,蔬菜流通過程中也可能攜帶上寄生蟲源。在來源不明確的情況下,蔬菜不可盲目生食,生食前必須要消毒殺菌。
5、生熟食品要嚴格分開,經過多年來的科普,人們普遍在切菜和盛裝碗碟的時候,都能做到了,但有的家庭在冰箱保存食物方面沒有做到。不少人迷信家用冰箱的冷凍室殺菌能力,認為低溫能殺滅一切寄生蟲和病菌,把生肉跟水果、即食品等混放一起,甚至生吃冷凍肉。
低溫確實能殺滅寄生蟲和細菌,但家用冰箱普遍製冷能力有限,很多冰箱的製冷溫度極限在零下十八度以上,這個溫度無法殺滅所有的寄生蟲和細菌,不少寄生蟲卵和幼蟲能在這種溫度環境下存活,因此,在冰箱存放食物上,也要徹底執行生熟嚴格分離。
6、純天然礦泉水往往被人們洗追捧,但是,有的天然泉水含有寄生蟲,沒有經過檢測的各種露天泉水,盡量不喝。至於各種神棍吹捧的神仙水一類不知所謂的泉水,更要慎喝。
7、生吃海鮮,一直都有傳統,很多人認為吃了幾千年都沒事,因此,越來越多人跟風生吃。事實上,很多海鮮也是一樣攜帶有寄生蟲的,即使是很多商家吹捧的深海水產,也是一樣有攜帶寄生蟲的可能。為了避免寄生蟲感染,還是建議盡量少吃生海鮮。
㈥ 貓咪患寄生蟲應該怎麼辦患寄生蟲需要如何預防
防止貓咪感染寄生蟲,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清潔衛生。我們都知道,跳蚤和蜱通常是通過不潔的生活條件感染的,而且他們與其他感染蚤的小動物接觸就會感染越多。一旦貓咪感染了寄生蟲,那麼它可能導致其他類型的疾病,長此這樣下去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的。為了防止貓咪感染寄生蟲,在平時給貓咪做護理時,一定要搞好清潔環境衛生,比如給貓咪洗澡時,可以選擇特定的沐浴露,不要用一般的洗發水來洗。
㈦ 根據生產實踐經驗,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如何防治家畜的寄生蟲病
摘要 下面結合我的養殖經驗,在生產過程當中的實際操作,簡單的介紹一下家庭處的寄生蟲防病的方法和措施。
㈧ 如何防止寵物長寄生蟲
在萬物復甦的春夏,我們的寵物寶貝們也要面臨更多的大問題,特別要注意的是寄生蟲直接影響著寶貝們的健康和家庭的安全。而目前很多寵主對寄生蟲的危害及正確認識有一定誤區,這樣不僅對寵物寶貝們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對寵主自己,也是一種不科學的養寵觀念。讓我們先認識危害寵物寶貝們的第一大隱形殺手--寄生蟲。
普及小常識
1.寵物的寄生蟲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分為吸蟲、絛蟲、線蟲、棘頭蟲等;體外寄生蟲為節肢動物類;還要特別提到的是血液寄生蟲,多為原蟲類。
2.寄生蟲對宿主的危害:掠奪宿主營養;對局部甚至全身造成機械性損傷如炎症、出血、阻塞等;寄生蟲生活期間排出的代謝物及機體崩解後的物質對機體都是有毒害的,造成局部或全身的中毒,同時會引起機體的免疫損傷,攜帶其他細菌病毒進入體內引發疾病,特別是皮膚病。
3.寄生蟲的流行必不可少的三大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
傳染源:通常指寄生蟲寄生的宿主,包括終末宿主、中間宿主、帶蟲宿主、轉移宿主等,病原體通過宿主的糞、尿、痰、血液等排出至外界環境,經過一定的發育,通過不同途徑感染給易感動物,造成新的感染。
傳播途徑:
經口感染:通過採食飲水而感染,多數寄生蟲屬於這種感染方式。
經皮膚感染:例如鉤蟲、血吸蟲的感染方式。
接觸感染:多數體外寄生蟲屬於這種方式,如虱、跳蚤、蜱、蟎等。
經節肢動物感染:一些血液原蟲和絲蟲目的線蟲(常見的為心絲蟲)。
經胎盤感染:如弓形蟲等。
易感動物:對某種寄生蟲缺乏抵抗力或免疫力低下時處於易感狀態的動物。
最終要的防控措施
防控的基本原則: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
防控的具體措施:
驅蟲:驅蟲葯的選擇是高效、低毒、廣譜、使用方便。要注意的驅蟲時間的確定是一定要在蟲體成熟前驅除。
體內寄生蟲:六個月以上寵物三個月驅除一次,六個月以下,一個月一次;體外寄生蟲:一個月一次。
特別注意:由於市面上的驅蟲葯種類非常之多,在選擇驅蟲葯物時,有幾個小建議:第一,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或獸醫師建議劑量使用;第二,對於體質弱、體格小的寵物,一定要選擇安全系數最高的葯品使用;第三,對於已感染寄生蟲的愛寵,要及時復查,並聽從獸醫師建議使用驅蟲葯物;第四,在有疾病狀態下,咨詢獸醫師,是否適合驅蟲;第五,驅蟲後及時觀察寵物的排泄物,並觀察是否有過敏和嘔吐等症狀,並和獸醫師及時溝通;第六,驅蟲葯物亦有毒性,應保存好放於高處,切勿讓家裡小孩誤食。
環境衛生:一是排泄物的及時清除和消毒,減少環境內污染物與寵物們的直接接觸;二是消滅中間宿主及傳播媒介,主要是蚊、蠅、蜱、虱等,尤其是以夏季干濕季節。對於人類和愛寵的共同生活環境,我們要及時保持和維護,定期消毒,排除蚊蠅干擾等。
飼養衛生:安全飼喂,科學飼喂,飲食衛生。由於寵物的結構及生理和人類有一定的差別,尤其是有些犬貓不能食用的食物,進行科學的安全的飼養預防和保健。對於些腐敗的食物更是不能給犬貓飼喂。
疫苗免疫:目前已有弓形蟲疫苗、鉤端螺旋體疫苗等問世,對犬貓進行科學的免疫程序。
總之,寄生蟲是寵物們的一大敵人,當我們更深刻的了解和懂得正確的科普知識的時候,才能為愛寵們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