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類中葯有效期多久

動物類中葯有效期多久

發布時間:2022-08-01 08:03:03

❶ 中葯材的有效期是多久

摘要 中葯的保質期是不一定的,中草葯儲存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葯材的性質及儲存條件而定。一般來說,草本植物不超過兩年,木本植物不超過4年,礦物質不超過10年。還有一些含有揮發油的一些葯品,他們的保質期更短,一般不會超過一年.中葯如果發霉一般不會產生黃麴黴素。

❷ 中葯的保質期一般為多久

當很多人生病之後會根據病情選擇用中葯進行治療的,根據不同的疾病使用的中葯也會有所不同,在治療很多疾病的時候中葯有著特殊的功效。當然中葯也有著獨有的特性和保質期,在保存中葯的時候根據不同的中葯以及中葯的保存狀態,保質期也會有著一定的區別,當中葯變質之後就不能在使用了。

1、煎好的中葯能放多久

目前代煎的中葯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

研究發現,溫度越高葯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里,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葯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2、乾的中葯能放多久

通過現代葯理學的研究手段發現,大黃中的蒽醌苷類物質是其發揮瀉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但是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蒽醌苷類物質會逐步地被水解為蒽醌的苷元,瀉下作用就會逐步地減弱。

中葯放置時間過長有效成分會丟失,所以它的葯效也會明顯降低,中葯在儲存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變異的現象,比如說容易被蟲咬、發霉、腐爛、變色變味等,所以中葯是有保質期的,不是放置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中葯變質的因素

溫度

葯材在溫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葯材質量發生變化。當溫度在35度以上時,含脂肪的葯物就會因受熱而使油質分離,從而少油;含揮發油多的葯物也會因受熱而使芳香氣味散失;動植物膠類和部分樹脂類葯物,受熱後又易於發軟、粘連成塊或融化。

溫度在20~35度時,由於有利於蟲害、黴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葯物生蟲、發霉以至變質。

濕度

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氣潮濕的程度。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與空氣的濕度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葯物的正常含水量約10~20%。如空氣中水蒸氣多,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發生霉爛變質現象。

空氣

空氣含有多種成分,其中以氧氣最容易與葯物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質量。通常所見到的丹皮、黃精等的顏色變深,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變化而形成的。

中葯常見變質現象

霉變

即發霉,系中成葯外表或內部生長黴菌的現象。

酸敗

亦稱酵解,即中葯經日光照射或高溫,產生發酵,變味,變色而不能葯用。

揮發

是指葯物在高溫下所含揮發油散失或走油;乙醇揮發後醇浸出物發生沉澱,從而使有效成分失去。

渾濁沉澱

是液體中葯的常見變質現象,中成葯的液體制劑在低溫條件下容易發生沉澱或變質。

❸ 中葯的保質期是多久

中草葯有保質期。

盡管中葯材並沒有相關保質期規定,但並不能說明中葯材就可以無限期地保存。有些市民認為中葯材越陳越好,甚至盲目收藏,這是一種誤區。中草葯在保質期內,且採用了適當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質。

一旦中草葯質量下降,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無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無價值。只有通過適當合理的保存方法,才能讓中葯材保質。

大部分常見中葯材應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保存。像冬蟲夏草、人參等高檔中葯材,可以放在冰箱零下5度的環境內儲藏。不過,也有一些中葯材確實越陳越好,像陳皮等中葯材,一般需要存放5年以上,葯效更佳。

大部分中葯材最好趁早食用,一旦葯材質量下降,葯效降低,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養生作用,還會影響身體健康。不要做「囤葯族」,中葯材最好用多少、配多少。

(3)動物類中葯有效期多久擴展閱讀

1、草本葯物飲片保質期2年

草本葯物一旦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其保質期不應超過2年。

就拿人參這樣的草本葯物來說,草本葯長在地里的時間越長可能效果越好。但一旦被挖出來,製成了飲片,葯效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減退,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丟失20%~30%。

大黃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葯用價值的成分蒽醌類化合物就會全部失效。當歸、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雖然不容易被蟲蛀,但時間一長極易「走油」,就是表面會出現油一樣的物質,這樣的中葯就完全沒有了葯效。

2、木本葯物保質期4年

木本葯物的保質期可以長至4年。但專家在研究中發現,一些葯材的儲存時間長了,雖然外觀上沒有變質現象,但療效卻會降低。

薄荷、藿香紫蘇等含揮發性成分的葯材,如儲存過久,香氣的散發就會嚴重影響葯的質量,從而降低療效。

❹ 中葯材有沒有保質期中葯一般能放多久

我們知道很多東西都是有保質期的,更不用說是葯材。西葯一般放置兩到三年就會過期,而中葯和西葯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不能相提並論。我們常說中葯是“葯食同源”,所以很多中葯的儲存和食物儲存是一樣的,但中葯又因其特殊的特點,又不能和食物一概而論。

在中葯的發展過程中,保質期這個名詞並沒有特別的提及,古人認為中葯並沒有嚴格的儲存年限要求,我們不能說放置了一年兩年的葯材就會比新鮮的葯材質量差,恰恰相反,在中葯裡面很多葯材還有“陳放”的要求,就像窖藏的酒一般,歷久彌新、愈陳愈好。

4、煎好的葯要當天服用

和乾燥的原葯材不同,煎煮好的葯材一般是不建議放置的,最好趁熱服用。所以古人煎煮葯材一般都是現煎趁熱喝,這樣才能發揮最好的葯效。

現在很多人為了方便都會選擇中葯代煎,一次就煮出一星期甚至更長時間的葯液,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因為中葯材的有效成分一旦被提取後就會變得極不穩定,各種復雜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很容易發生變化,或揮發、或分解、或氧化等等都不得而知,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葯效。

再者,一般中葯煎煮後不會經過消毒滅菌的處理,自然環境中的細菌病毒很容易在葯液中滋生,假如喝了變質污染的中葯,恐怕不但不能治病,還會損害健康。

❺ 中葯冰箱冷藏放多久

生活中有些疾病用中葯來治療的效果會更好,但是喝中葯的時候很多人會遇到一個中葯保存的問題,因為有些人熬中葯不方便就會選擇密封的中葯湯劑,這時候保存著非常重要的,因為保存的方法不當可能會影響到一些葯物成分,從而影響到治療的效果。那麼中葯熬好了以後放在冰箱可以保存多久呢?


1.中葯熬好放冰箱能放5至7天。但是熬好的中葯一般當日服用或者是隔日服用效果比較好。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如果是密封了的話,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葯湯劑保存的最佳溫度為0~5℃,保存時間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如果有冰箱,可以存放大約5-7天,但是最好是5天之內服用比較好。


2.目前代煎的中葯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溫度越高葯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里,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葯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3.為了保證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葯湯劑保存的最佳溫度為0~5℃,保存時間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一方面是因為湯葯煮好後,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葯湯變質;另一方面,煎煮的葯湯里若含有全蠍、蜈蚣等動物類中葯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葯,也會影響保存時間。若發現葯液袋鼓起或葯液變味,有氣泡等異常現象則屬變質,不可服用。

❻ 袋裝中葯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一般袋裝中葯如果放在冰箱冷藏保存,保質期一般為三個月。

葯物不能在冰箱中保存太久一方面是因為湯葯煮好後,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葯湯變質。

另一方面,煎煮的葯湯里若含有全蠍、蜈蚣等動物類中葯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葯,也會影響保存時間。若發現葯液袋鼓起或葯液變味有氣泡等異常現象則屬變質,建議在喝中葯的時候必須加熱再喝。

1、判斷散葯的霉變

中葯材散葯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像天冬、川芎及其百部和白術茯苓等,都能在中葯店中立即選購到散葯,他們在儲存期內非常非常容易產生發霉,假如在選購中葯材時發覺它的表層有霉點就不必選購,假如在選購之後儲放期內出現霉點,也不可以再再次服用。

2、判斷中葯材片狀是不是霉變

中葯材在許多情況下,也可以歷經生產加工之後做成片狀供大家服用,他們一般在外包裝盒上面有保存期限,數最多不可以超出五年,即便在保存期內,假如片狀出現了殘片、疏鬆,或是黑斑及其變霉等病症,也是他們霉變的顯著主要表現,是不可以再再次服用的。

3、判斷中葯材蜜丸是不是霉變

中葯材生產加工成蜜丸會更便捷人類服用,可是這類蜜丸中葯材也會出現霉變,性價比高的蜜丸外型較為圓滑,並且有顏色,材質也很細致,假如蜜丸出現發硬或是蟲絮及其發霉等狀況,則表明這種蜜丸早已發生了霉變,葯力也會產生改變,是不可以再再次服食的。

❼ 中葯新綠葯,就是圓形共六格的顆粒中葯,保質期是多長時間

60天。

以中國傳統醫葯理論指導採集、炮製、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葯物,統稱為中葯。簡而言之,中葯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葯主要來源於天然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葯、動物葯、礦物葯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類葯物。由於中葯以植物葯居多,故有「諸葯以草為本」的說法。

天然葯材的分布和生產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各種葯材的生產,無論品種、產量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

所以自古以來醫家非常重視道地葯材。所謂道地葯材,又稱地道葯材,是優質純真葯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葯材。如甘肅的當歸,寧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黃,內蒙的黃芪,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山西的黨參,河南的地黃、牛膝、山葯、菊花等。

葯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根據醫療、調制、制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的過程。常用的炮製的方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

炮製的目的在於純凈葯材,保證質量,分揀葯物,區分等級;切制飲片,便於調劑制劑;乾燥葯材,利於貯藏;矯味、矯臭,便於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證安全用葯;增強葯物功能,提高臨床療效;改變葯物性能,擴大應用范圍。引葯入經,便於定向用葯。

❽ 中葯的儲存時間多久

中葯對於身體保健以及一些滋補功效都是比較有利的,尤其是身體存在一些疾病或者不適症狀的時候,通過中葯的方式進行調理,可以有效的預防和解決一些副作用問題,但是大家再利用這些葯物治療的時候,也不能夠忽略中葯的正確保存方法,以及他的這些保存時間。
首先,我們要了解代煎中葯湯劑的包裝形式。目前代煎的中葯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
不同方劑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存放,通過觀察葯汁的變質程度,分別記錄臭氣、混濁、生霉及酸度等測定項目。結果發現,溫度越高葯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里,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葯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為了保證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葯湯劑保存的最佳溫度為0~5℃,保存時間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一方面是因為湯葯煮好後,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葯湯變質;另一方面,煎煮的葯湯里若含有全蠍、蜈蚣等動物類中葯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葯,也會影響保存時間。若發現葯液袋鼓起或葯液變味,有氣泡等異常現象則屬變質,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的中葯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應超過3天,以免葯液變質影響健康。

❾ 中葯液在冰箱冷藏可以放多久

中醫師開中葯方子時,通常一次會開4~7天的葯量,若是慢性病患者可能一次開出兩周的量,很多患者會選擇將所有的中葯一次在醫院或葯店代煎,然後將煎好的葯湯保存在冰箱里。那麼,代煎中葯在冰箱里到底能保存多久?
首先,我們要了解代煎中葯湯劑的包裝形式。目前代煎的中葯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
我們發現,各家醫院和葯店在密封真空包裝袋上提示的葯液保存時間不盡相同。曾經有這樣的研究,將不同方劑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存放,通過觀察葯汁的變質程度,分別記錄臭氣、混濁、生霉及酸度等測定項目。結果發現,溫度越高葯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里,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葯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為了保證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葯湯劑保存的最佳溫度為0~5℃,保存時間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一方面是因為湯葯煮好後,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葯湯變質;另一方面,煎煮的葯湯里若含有全蠍、蜈蚣等動物類中葯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葯,也會影響保存時間。若發現葯液袋鼓起或葯液變味,有氣泡等異常現象則屬變質,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的中葯湯劑,一般不建議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應超過3天,以免葯液變質影響健康。

閱讀全文

與動物類中葯有效期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