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螳螂能活多久
螳螂的壽命一般一年一代,一隻螳螂的壽命約有六至八個月左右.。即使沒有頭,螳螂仍能存活十天左右。
螳螂(學名:Mantodea)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其中,中華大刀螂、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Ⅱ 蟑螂的壽命是多久
蟑螂的壽命一般為2年左右,長的可達三年,短的約為200天。蟑螂在有水條件下可三個月不吃東西,照樣生存。 蟑螂的繁殖能力極強,一隻成熟的雌蟑螂每隔7-10天即可產出一隻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其卵鞘為膠質體。
蟑螂因生活史的長短不僅因種類而異,而且因不同溫度、營養等條件而不同。一隻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產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最多可產50多個,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強。
消滅蟑螂注意事項
應注意清潔生活環境周圍的衛生,不給蟑螂創造孳生繁殖的條件,盡量避免由於搬運物品擴散蟑螂的危害范圍。
對蟑螂危害嚴重的場所可使用持效殺蟲劑滯留噴灑消滅,常用的葯物有,氯氰菊酯、殺蟲劑煙霧熏殺、滅蟑螂餌劑等。危害輕或不易用葯的場所可使用蟑螂盒、滅蟑螂葯筆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蟑螂、人民網-蟑螂危害多 5個有效滅蟑螂的方法
Ⅲ 螳螂能活多久
螳螂一般能活6~8個月。
1、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螳螂為陸棲捕食昆蟲(肉食性),凡是昆蟲中的小型種類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蠅、蚊蝗、蛾蝶類的卵、幼蟲、裸露的蛹、成蟲都是其適宜的獵捕物。甚至蟬、飛蝗等大型昆蟲,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
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其中,中華大刀螂、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Ⅳ 蚊子和蒼蠅到底能活多久
蚊子的平均壽命不長,雌性為3-100天,雄性為10-20天。
一隻蒼蠅的壽命在盛夏季節可存活1個月左右。但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它的壽命可延長2至3個月,低於10度時它幾乎不能進行活動,壽命更長些。
蚊子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可分成四個階段:
1. 卵:
蚊子的卵根據種類的不同可能產在水面、水邊或水中三種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邊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約在二天內孵化,而伊蚊則在三至五天。
2. 幼蟲:
蚊子的幼蟲稱為孑孓。孑孓用吸吸管呼吸。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流向嘴巴。這個時期約維持10~14天,經4次蛻皮後變成蛹。
3. 蛹
蛹的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逗點狀。不攝食,但可在水中游動。靠第一對呼吸角呼吸。 經二天完全成熟。
4. 成蟲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沒有硬之前無法起飛(羽化)。 雄蚊在羽化後24小時之內其腹節第八節以後全部反轉180°完成交配姿勢。交配的動作因種類而有不同,有的黃昏時刻在田野廣曠之處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單純由一種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幾種不同蚊種集合而成。此時雌蚊見到群舞光景,就飛近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離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後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形成交配栓於雌性交配孔內,但逐漸溶解,約於24小時後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後其一生(100多天後)產下的卵尚可受精。
蚊子的生活習性
蚊子還有著以下的生活習性
1. 孳生習性
蚊蟲都孳生於水中,不同性質的水質和積水類型孳生不同種類的蚊蟲。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制本措施。
水體類型 主要孳生蚊種
嚴重污染水體,如糞坑、糞池等 騷擾阿蚊
輕度污染水體,如污水坑(溝)、清水糞坑,窪地積水等 致倦庫蚊、淡色庫蚊
面積較大的清潔水體,如稻田、荷溏、沼澤、灌溉溝等 中華按蚊、三帶喙庫蚊
清潔而流動水體,如山溪或溪床等 微小按蚊
小型自然水體,如樹洞、竹筒、壇、罐等積水 白紋伊蚊、仁川伊蚊
家宅內外的器,如水缸、椰子殼積水等 埃及伊蚊
2. 吸血習性 蚊也是通過吸血傳播疾病的,了解蚊的吸血習性能察知其與疾病的關系。
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後代。雌蚊多在羽化後2-3天開始吸血,溫、濕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氣溫在10°C以上時開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庫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則愛吸家畜的血,但沒有嚴格的選擇性,故蚊可傳播人獸共患病。
3. 棲息習性 掌握蚊的棲息習性是制定滅蚊措施的依據。
蚊羽化後和吸血後均須尋找地方棲息,一般講蚊喜歡在隱蔽、陰暗和通風不良的地方棲息,如屋內多在床下、櫃後、門後,牆縫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叢、山洞、地窖、橋洞、石縫等處。
據吸血後棲息習性不同把蚊分為以下三種:家棲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棲型:如中華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後有些在室內,有些到室外棲息。野棲型:如大劣按蚊、白紋伊蚊等吸血後要飛到室外消化胃內的血液。
蚊子的壽命
蚊子的壽命,在自然條件下雄蚊交配後約7-10天,但在實驗室可活到1至2個月;
雌蚊至少可活1至2個月,在實驗室曾活到四個月。
可惡的蚊子
在蚊子中,最可惡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專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里的液汁為食。雌蚊偶爾也嘗嘗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後,非吸血不可。因為它只有在吸血後,才能使卵巢發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對觸須和三對步足上,分布著很多輪生的感覺毛,每根感覺毛上密集地排列著圓形或橢圓形細孔。黑夜裡,蚊子可以憑著這種感測器感知空氣中人體散發出來的二氧化碳,在1‰秒內作出反應,就能正確敏捷地飛到吸血對象那裡。蚊子在吸血前,先將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與血混和,使血變成不會凝結的稀薄血漿,然後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陳血,吮吸新鮮血液。假如一個人同時任意給1萬只蚊子叮咬,就可以把人體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還會「挑肥揀瘦」,專門尋找合乎「口味」的對象。蚊子在熟睡的人們的枕邊「嗡嗡」盤旋時,依靠近距離感測器來感應溫度、濕度和汗液內所含有的化學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體溫較高、愛出汗的人。因為體溫高、愛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氣味中含有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類化合物,極易引誘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達80多種之多。在地球上,再沒有哪種動物比蚊子對人類有更大的危害。
Ⅳ 我們身邊的昆蟲壽命有多長
蜉蝣 24小時 地球上壽命最短的是蜉蝣,它們只能生存一天的時間,蜉蝣的唯一目的是繁殖,短命的成蟲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交尾,然後凄然死亡。
雄蟻 3周 雄蟻只有3周的生命周期,它們行為懶惰,從不工作。而雄蟻一旦與雌性交配之後就會迅速死亡。因此,在短生命周期內,雄蟻在蟻群的生存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家蠅 4周 家蠅是最常見的,在夏天的時候到處都有這種昆蟲的身影,而家蠅的一生只有短短的4周,在它們生命周期較短的時期內,每隻雌性家蠅都能產1000隻卵。
蜻蜒 4個月 世界上有5000種不同種類的蜻蜓,蜻蜓最長的壽命是四個月,但大多數蜻蜓不會活那麼長時間,因為它們很快就會被蜘蛛、鳥類、蜥蜴和青蛙吃掉,強風和其它惡劣的氣候條件也容易讓它們在還是幼蟲的時候夭折
昆蟲的時間概念,與我們人類不同,昆蟲的一生,在我們的眼裡,不過是一夜的狂歡,由此可見昆蟲的壽命是多麼的短暫。而且我們也知道,很多昆蟲都會經歷休眠期,它們在休眠期間停止發育,待到春暖花開,繼續發育繁衍。下面BOBO就和大家來了解一下昆蟲的具體壽命以及休眠原因。
昆蟲可以活多久?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一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24小時
昆蟲的壽命因種類而異,即使是同一種昆蟲,也會因為食物供給、發育情況、生活壞境等因素而有很大的差別。大致來說大型昆蟲的壽命較長,小型昆蟲的壽命較短。
例如嬌小的家蠅在夏天生活條件較好的時候,卵不到1天就孵化,幼蟲大約7天後化蛹,經過3至4天羽化,成蟲期約10天,整個生活史大約20天。但冬天溫度降低,它的發育變慢,成蟲期長達6至7個月。台灣最大型的甲蟲長臂金龜體長5至6厘米,卵期約2個星期,幼蟲期及蛹期合起來約2至3年,雖然沒有成蟲的壽命記錄,但從其他類似的甲蟲推測,成蟲最長應有1年以上的壽命。
蟬可說是有名的長壽昆蟲,雖然成蟲的壽命只有10天左右,但若蟲期相當長。體長不到2厘米的草蟬,若蟲期不到1年,體長4至5厘米的大型蟬如蚱蟬、螂蟬,若蟲期則大3至4年之久。分布在北美的周期蟬,只有約1個星期的成蟲期,但若蟲期竟長達13年或17年。
但是最長壽的要算是蜜蜂、螞蟻、白蟻等經營社會性生活的蜂後、蟻後,它們通常有10年以上的壽命,至今已知有超過50年壽命的蟻後。至於短命的昆蟲以蜉蝣最為有名,成蟲只活1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一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24小時
昆蟲為什麼要休眠?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一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24小時
在冬天的寒冷期或夏天的酷熱期,有些動物會停止發育,進入熟睡狀態,這就叫做休眠,在冬天休眠叫做冬眠,在夏天休眠叫做夏眠,其中又以冬眠較為常見。
進入冬眠的昆蟲看起來像是已死亡,但身體還是很柔軟,輕輕摸一下,幼蟲還是會彎曲身體,蛹的腹端微微振動,這表示它們只是裝死而已。值得注意的是,昆蟲只能在特定的發育期進入休眠,例如蠶寶寶以卵冬眠,獨角仙以老熟幼蟲冬眠,菜粉蝶以蛹冬眠等。昆蟲在未能冬眠的發育期遇到冬天,無法承受冬天的低溫,必定死亡。
昆蟲在進入冬眠以前,身體裡面會發生一些變化,來提高它們的抗寒能力,所以一些昆蟲在冰天雪地的冬季里體內組織不會凍壞,到了次年春天可重新發育。將已准備好冬眠的菜粉蝶蛹拿進實驗室,一直放在溫暖的地方,它們會認為冬天還沒來到,而繼續維持准備冬眠的狀態,最終走向死亡,即使勉強羽化,也多半是畸形。也就是說,處於冬眠狀態的昆蟲一定要經過一段低溫期,才能順利發育。
休眠除了是為了度過不適合發育的時期外,也有調整發育出發點的作用。從春天開始發育的昆蟲,雖是同一種,仍會因為生活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發育速度,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所以到了夏末或秋天,我們常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幼蟲,但它們一旦化蛹進入冬眠,就全都停止生長,等到春天再同時羽化,這樣才容易找到交尾的對象,進而產卵、繁殖。這就像我們健行的隊伍拖得很長時,走在前面的人停在某一定點等後面的人,等到大家都到齊再集體出發,彷彿在整隊一樣。
昆蟲可以活多久?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一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24小時
昆蟲並不是一天24小時都在活動。許多蝴蝶在日出後開始活動,到了晚上就休息不動,讓人討厭的蟑螂則是晝伏夜出。
白天我們靜靜地打開一些抽屜時,偶爾會發現蟑螂隱蔽在里頭,此時若不給它們太強的光線,可以看到它們靜止不動,以長長的觸角互相接觸,好似我們手牽手一般,它們正陷入類似睡眠的狀態,只是它們的復眼沒有眼瞼,睡覺時不能閉眼睛,所以我們很難判斷它們是否在睡覺。
在動物界,人類是少數可以熟睡的動物之一,因為在野外每一種動物都有它的天敵,危機四伏,它們只能淺睡。我們養的狗也一樣,狗被人馴養已有上萬年的歷史,但當我們朝睡覺中的狗接近時,它仍會有所警覺,略微睜開眼睛,窺探周圍的情形,看見是熟人便再放心地閉起眼睛。由於自然界蟲食性動物不少,很可能昆蟲也是這樣,睡是睡了,但不會睡得很熟,維持一定程度的戒心。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一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24小時
《昆蟲Q&A》簡介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一天 什麼昆蟲的壽命只有24小時
Ⅵ 蜻蜓的壽命有多久
蜻蜓的幼蟲能活半年以上到1年左右 , 成蟲只能活1到8個月。蜻蜓的幼蟲水蠆在水裡起碼要經過一年,整個幼蟲期所需時間依照不同種類及季節也有所不同,從一個月到三、四年都有,時間長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蟲。
蜻蜓成蟲的壽命只有幼蟲的十分之一,僅僅能活一個月到八個月左右,盡管如此蜻蜓在昆蟲中還要算是長壽的了。
(6)昆蟲類動物能存活多久擴展閱讀;
蜻蜓在冬天之前基本已經完成了整個生命周期,但蜻蜓的卵會被置於植物內、枯木內或甚至干土中,又或被掉在水面上,這視其品種而定。
大多數溫帶地區的蜻蜓品種的卵不會在產後孵化,並且可能待上數月才孵出稚蟲,這一段不孵化時期稱為「滯育期」,目的就是是為了讓蜻蜓以卵的形態度過寒冬。
蜻蜓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水蠆」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
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多食害蟲。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Ⅶ 一般動物的壽命為幾年,分別列舉出來
動物的壽命收各種因素的影響,差別很大,下面列舉一些動物的壽命:
6、紅海膽又名巨紫球海膽,生活在淺灘區域,有時候是岩石上,或者低潮線向下90米的水中,但是它們不會呆在波濤洶涌的地方。它們把自己的體刺用作高蹺在海底爬行。如果你發現一隻紅海膽,記得告訴你的長輩,因為一些個體的壽命超過了200年。
Ⅷ 動物的壽命有多長
過去人們常說:「千年鶴,萬年龜。」但那隻不過是語言上的誇張,是沒有事實依據可言的。據說體重達二百五十至二百六十公斤的大烏龜能活三百年,真可算是動物界的長壽者。但野生鱷魚也可以活到三百歲,不過對這一點尚沒有確切的證據,有的研究者則認為它只不過能活四十至五十年。
人們一般認為大象的壽命最長,其實大象的壽命一般來說僅為六十至七十年,很少有達到一百年的。鯨魚曾被當做古生動物,以為它的壽命可達五百年至一千年,據說實際上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年,壽命最長者也不超過一百年。
曾有人提出動物的壽命大體上與身體的尺寸成正比。但魚雖小卻意外地長命。鯉魚活六十至七十五年,鱒魚和鱸魚的壽命則為十五年,螯蝦也大至相同。被稱為百獸之王的獅子能活二十至二十五年。食肉性熱血動物一般比雜食性、食草性動物命短。
靈長類的猴子壽命為五十年,熊為二十至三十年,馬為二十至三十五年,蛇及大蜥蜴為二十五至三十五年,蛤蟆為三十年左右,鹿為十八至二十五年,公鹿衰老較快,母鹿則直到生命最後還能產仔。
狼的壽命為十至十五,狐狸為八至十年,駱駝為四十至四十五年,貓為十三至二十年。狗活一年大至相當於人類活七年,因此二十歲的狗,如果是人類的話,應是一百四十歲的老人。山羊的生命是十五至二十年,豬是二十年,犀牛是五十年,兔子和松鼠是八至十年,蝙蝠和老鼠是三至五年。在鳥類中,駝鳥活六十年,禿鷹活五十年以上,鸚鵡大體與人的壽命相同。烏鴉能活一百年,但平均壽命不過二十五至三十年。塘鵝活五十年,山雀、鳴禽類小鳥一般活五至十八年。
昆蟲類動物生命一般較為短暫,被稱為朝生暮死。生命短暫的蜉蝣也並非如此短命,一般能活三至四天。蟬在地底下生活六至八年,成蟲後,在地上僅能活三至十天,雄蜂或雄螳螂一交尾便被雌的咬死,但是蜂王卻能活二十年。白蟻的壽命可達三十年以上。
猶如人的壽命有長有短,動物的壽命也是長短不一。究竟是什麼原因才真正促使動物的生命如此參差不齊,這個問題至今人類科學也不能夠完全回答。生老病死似乎是一切生命的本質,況且在「動物們的家園」越來越小的今天,看來動物的壽命也只能是「生死由命」。
Ⅸ 蒼蠅和蚊子這樣的生物在地球存活多久了它們不會死嗎
蚊子和蒼蠅這樣的生物,可能在1.1億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了。他們當然會死,而且壽命很短,蚊子的壽命一般都在1~2周,而蒼蠅的壽命一般都在一個月左右,如果氣溫較為適宜的話,可以持續到兩個月左右。認為蒼蠅和蚊子不會死的人,可能是因為所有的蒼蠅蚊子都長得大致相同,而且誰也不會去刻意辨別,這次叮咬的蚊子到底是不是上次那隻蚊子。
每一個動物的存在都有它們的意義,而且大自然中很多生物都在不斷的進化當中,但這些比較特殊的小生物大多數存在的意義都是維持著整個生態圈的平衡,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分解生物的小小的細菌,那麼將會有多少動植物屍體難以處理,也正是有了這些甚至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整個生態圈才能得以平衡,即使是我們想想當中他們沒有用,但其實也是擔任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分工,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