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是什麼科
馬: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草食性家畜牛:哺乳綱,偶蹄目,反芻亞目,洞角科,牛亞科. 羊:哺乳綱、偶蹄目).、反芻動物亞目).、洞角科、牛亞科、綿羊屬. 山羊屬
❷ 馬屬於動物什麼科
馬屬於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
馬科是奇蹄目中的一科,史前種類曾經非常繁盛及多樣化,現僅存馬屬一個屬。雖然如此,馬科動物依然是現存奇蹄目動物中種類數量最多,分布最廣,最為人們所熟悉的。
馬屬動物起源於6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初期 ,其最原始祖先為原蹄獸 ,體格矮小 ,四肢均有 5 趾,中趾較發達。是一種草食性動物。現存家馬和普氏野馬兩個亞種。
馴化:
近幾年發表在《Science》上關於哈薩克北部博泰(Botai)文化的大量證據表明:馬至少是於距今5000年前的銅器時代在歐亞草原區被馴化。最早馴化馬的目的可能有3個:一是存留多餘的捕獵馬作為食物來源,二是使役和射騎,三是用於祭祀或觀賞。
❸ 馬是什麼動物,它有什麼特點
若按照有無脊椎劃分,馬是有脊椎動物,若按照動物的種類劃分,馬是哺乳動物。特點是有脊椎,體內受精、胎生。
❹ 馬屬於什麼動物
哺乳類動物,四足,草食,擅長奔跑
不同品種的馬體格大小相差懸殊。重型品種體重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所謂袖珍矮馬僅高60厘米。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
(俗稱夜眼)
,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面上迅速賓士。毛色復雜,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脫換一次。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食道狹窄,單胃,大腸特別是盲腸異常發達,有助於消化吸收粗飼料。無膽囊,膽管發達。牙齒咀嚼力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為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以便駕御。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及其磨損程度可判定年齡
(圖3),聽覺和嗅覺敏銳。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
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面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易於調教。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記憶。平均壽命30~35歲,最長可達60餘歲。使役年齡為3~15歲,有的可達20
❺ 馬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馬是一種被人類馴服的動物,是食草動物,也是哺乳動物
馬,身體細長,四肢健壯,善於奔跑。所以,馬中的姣姣者有千里馬之稱。
❻ 馬是什麼物種
馬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亞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種。
馬(mǎ),草食性動物。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66個染色體),家馬(64個染色體)可以雜交有可育的後代,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馬匹主要用於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並是役力的重要來源。
馬的生物學分類是按照其原產地所處的自然環境,馬的各性能特徵等進行劃分,一般可以分為草原型、沙漠型、山地型和森林型四種。
1.草原型
草原型馬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區,長年生活於草原上,在大自然中自由的棲息,草原型馬具有高度的適應性,體質結實粗壯,體軀長而深廣,四肢短粗,被毛厚密,長毛發達,採食與消化能力強,性格強悍,如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馬、哈薩克馬等。
2.沙漠型
沙漠型馬主要生活在乾燥沙漠地帶,體格比較輕小,體質細致乾燥,皮薄毛細,胸窄腹小,氣質活潑,鬃鬣尾等長毛不多,代謝作用快,有較快的速度,多具有乘用馬的體型,如西亞的阿拉伯馬、阿哈-捷金馬等。
3.山地型
山地型馬主要生活在山區,此類馬體質結實,體格不大,四肢強健,行動靈活,性格機敏,善走山路,如我國的百色馬、寧強馬、前蘇聯的卡巴金馬等。
4.森林型
森林型馬多生活在氣候較冷的森林地帶。較粗重,軀干深寬,四肢粗短,胃腸發達,肌肉豐滿,被毛厚密,長毛較多。如雅庫特馬。
❼ 馬是什麼動物
哺乳類動物,四足,草食,擅長奔跑
不同品種的馬體格大小相差懸殊。重型品種體重達1200千克,體高200厘米;小型品種體重不到200千克,體高僅95厘米,所謂袖珍矮馬僅高60厘米。頭面平直而偏長,耳短。四肢長,骨骼堅實,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附有掌枕遺跡的附蟬
(俗稱夜眼)
,蹄質堅硬,能在堅硬地面上迅速賓士。毛色復雜,以騮、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脫換一次。汗腺發達,有利於調節體溫,不畏嚴寒酷暑,容易適應新環境。胸廓深廣,心肺發達,適於奔跑和強烈勞動。食道狹窄,單胃,大腸特別是盲腸異常發達,有助於消化吸收粗飼料。無膽囊,膽管發達。牙齒咀嚼力強,切齒與臼齒之間的空隙稱為受銜部,裝勒時放銜體,以便駕御。根據牙齒的數量、形狀及其磨損程度可判定年齡
(圖3),聽覺和嗅覺敏銳。兩眼距離大,視野重疊部分僅有30%,因而對距離判斷力差;同時眼的焦距調節力弱,對
500米以外的物體只能形成模糊圖像,而對近距離物體則能很好地辨別其形狀和顏色。頭頸靈活,兩眼可視面達330°~360°。眼底視網膜外層有一層照膜,感光力強,在夜間也能看到周圍的物體。馬易於調教。通過聽、嗅和視等感覺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記憶。平均壽命30~35歲,最長可達60餘歲。使役年齡為3~15歲,有的可達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