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真的能預測地震嗎
動物能預測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發生前出現的異常現象,岩體在地應力作用下,在應力應變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會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質發生如地震活動、地表的明顯變化以及地磁、地電、重力等地球物理異常,地下水位、水化學、動物的異常行為等。
從概率上看動物異常與地震前兆有相關性,但是因為數據的質量和數量有限(經常是單個樣本點),難以進行系統的高質量研究,所以也直接證明了以往相關研究的局限性,無法從科學上將動物異常和地震預報准確地連接起來。
雖然過去曾有過例如海城地震、岫岩地震等成功地震預報案例,但是人類還沒有從科學上找到地震發生和前兆之間的准確因果關系,所以目前地震預報仍然屬於探索階段。
(1)動物能預知地震之前多久擴展閱讀:
一、動物異常舉動
公元前373年,歷史學家們記錄了地震發生前幾天動物的逃竄現象,包括了老鼠,蛇,黃鼠狼等。幾千年來,出現了許多關於動物預感地震的謠傳,鯰魚瘋狂游動,雞停止下蛋,蜜蜂離開蜂巢等等。
無數的動物主人聲稱目睹了它們地震前奇怪的行為。動物感覺到了什麼一直以來是一個謎。一種理論認為,動物能夠感知地震前地下釋放出來的某種氣體或者地下的電性變化,才會有如此奇怪的反應。
地震是一種突發現象,自從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後產生了地震學這門學科後,地震學家們就一直在試圖尋找預測地震的方法,民間流傳的地震前動物異常也被許多科學家所重視。
地震學家們在日本,加利福尼亞等地震頻發的地區對動物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希望能夠發現動物的舉動與地震的關聯。但是多年的研究並未有很好的進展。」
我們面前擺著很多的民間傳說,「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地球物理學家Andy Michael說,」動物的舉動被太多的因素所干擾,交配,捍衛領地,掠食等等。我們很難從中找到與地震相關聯的舉動。「
中國在1975年成功預測了海城大地震,給當時在研究動物異常行為的地震學家們一線希望。但是他們後來發現,中國的地震學家是根據大地震前震做出的預測,並未與動物有任何關系。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之所以會在地震後報告動物的異常舉動,是因為」心理聚焦反應「(the psychological focusing effect)。人們只會在地震或其他災難發生後才」記起「動物奇怪的行為,如果地震沒有發生,人們就不會記得這些奇怪的行為。
二、相關報道:
汶川大地震之前,由於「沒有發現可靠的異常表現」,中國地震局沒有作出任何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在世界范圍內確實屬於高精尖的科技難題。「像美國2003年的加利福尼亞大地震,還有日本上個世紀的神戶大地震,都沒有報出來。他們的監測能力已經很高、很理想了,照樣報不出來。」陳學忠說。
中國是一個飽受震災之苦的國家,這也使得它在世界地震預報史上享有一席之地。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候風地動儀就是在公元132年由東漢張衡發明的。1949年以前,舊中國只有一個地震台、3位地震工作人員。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現代地震預報事業是從1966年河北邢台大地震的現場逐步發展起來的。目前,中國建立了1000多個現代化的地震台。
中國曾有一次舉世矚目的成功的臨震預報——1975年2月10日的遼寧海城大地震。「較成功的預報在眾多地震中只佔很少的比例。
地震學有條規律,是『小震折騰,大震到』,海城大地震之前有一系列小地震,因而很好地做出了預防。但這次的汶川大地震像是晴天霹靂,震前沒有其他地震發生。」陳學忠說.
陳學忠進一步解釋,「要捕捉地震的微觀前兆,就必須建立覆蓋面積地區的地震觀測台網,進行長時間的精密觀測。而在西部地區,囿於勘測環境、交通和經濟發展,它的地震監測台網的密度遠遠低於東部地區,地震監測能力相對薄弱。」
歷史上有一首《地震現象歌訣》:「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確實,單單看這些現象,以上解釋也都是合理的,但依據「異象」預測地震並不一定可靠。
B. 為什麼動物可以比人類更早感知到地震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動物與地震之間的關系。因為在大地震發生前,動物的行為不同。例如,如果你在家裡養了一隻寵物狗,你會發現它們突然叫個不停,池塘里的魚和青蛙跳出了水面,地震前奶牛不會產奶。在災難發生後,其中一名倖存者說,他的狗以前每天都在海灘上散步,但在海嘯發生前,無論他多麼努力地拉著它,他都拒絕去海灘,表現出明顯的恐懼。
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為什麼人類感覺不到地震,而動物卻能感覺到呢?研究人員說,這與地震前地球構造板塊運動釋放出的一種特殊礦物質有關。當這種礦物質被釋放出來時,它會在空氣中形成離子,使空氣變得不同。人類看不到差異,但動物能探測到空氣中不尋常的東西。離子使它們過度活躍,這是災難的徵兆。參與這項研究的物理學家說,更多的實驗數據將被用來完善動物能感知地震的理論,從而幫助人類降低地震的風險。
C. 蛇為什麼是預測地震的最好動物可以提前幾天預測到地震
蛇對地表的感知。
其實動物對地震都有一定的預知能力,但時間一般只有幾個小時吧?!沒見過能提前幾天的....
是地震前的地磁變化和地殼運動讓它們知道的。
D. 地震來臨前多長時間動物能感覺到
地震前,在自然界發生的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現象,我們稱之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大類。常見的地震前兆現象有:(1)地震活動異常;(2)地震波速度變化;(3)地殼變形;(4)地下水異常變化;(5)地下水中氡氣含量或其它化學成分的變化;(6)地應力變化;(7)地電變化;(8)地磁變化;(9)重力異常;(10)動物異常;(11)地聲;(12)地光;(13)地溫異常等等。當然,上述這些異常變化都是很復雜的,往往並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與降雨、乾旱、人為抽水和灌溉有並。再如動物異常往往與天氣變化、飼養條件的改變、生存條件的變化以及動物本身的生理狀態變化等等有關。因此,我們必須在首先識別出這些變化原因的基礎上,再來考慮是否與地震有關。
地震前動物的主要異常反應地震前動物的主要異常反應地震前動物的主要異常反應地震前動物的主要異常反應 大震前,飛禽走獸、家畜家禽、爬行動物、穴居動物和水生動物往往會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反應。大震前動物異常表現有情緒煩燥、驚慌不安;或是高飛亂跳、狂奔亂叫;或是萎靡不振、遲遲不進窩等。動物異常觀測對地震預報具有一定的意義。震區群眾總結出這樣的諺語:震前動物有預兆,抗震防災要搞好。牛羊驢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兔子豎耳蹦又撞,鴿子驚飛不回巢;冬眠長蛇早出洞,魚兒驚惶水面跳。家家戶戶要觀察,綜合異常做預報。 動物震前異常反應的主要特點動物震前異常反應的主要特點動物震前異常反應的主要特點動物震前異常反應的主要特點 (1)發生動物異常的前兆時間分布:大量震前動物異常的時間分布主要集中在地震的前幾天到震前幾小時。(2)震前動物異常地區分布特點:一般地說,一個7級地震前的動物異常反應范圍可達一、二百甚至數百公里。震級大,其異常分布范圍也大;震級越小,異常的范圍也越小。(3)震前動物異常與震級的關系:隨著地震震級增大,動物異常的種類、數量、分布地區和反應的強烈程度都有相應的增加。一般說來,3級左右的地震前,個別動物出現異常反應。5級左右的地震前,在一定的地區范圍內,常見動物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異常。7級左右的強烈地震前,較大地區范圍內,許多動物出現大量的強烈異常。動物異常反應與烈度的分布關系明顯。烈度越高的地區,異常反應量越大。 對動物異常情況進行觀察的方法對動物異常情況進行觀察的方法對動物異常情況進行觀察的方法對動物異常情況進行觀察的方法 動物異常觀察點應選在地震活動重點監視區域,選擇周圍環境安靜,干擾和污染比較少的地點。觀察點可設在動物園、氣象站,有一定規模的飼養場和養殖場;最好與其它的前兆手段觀測點合設或地點相近,便於資料的綜合分析。觀察動物的選擇要注意來源方便與經濟;普遍多見又易於觀察的動物,如家鼠、泥鰍、鯰魚、蛇、家鴿、鸚鵡和馬、羊、豬、狗、雞等家禽家畜等。圈養動物可作定點定時觀察,並記錄動物的行為活動、水溫、氣壓環境變化等。條件不允許時,也可採取早、午、晚各觀察一次或隨時觀察,並做詳細記錄。對於野生動物可作定線觀察,早、午、晚定時各一次,記錄所見到的各種動物的種類、數量和天氣狀況。觀察結果要做到定時上報匯總,及時作出時——空分布圖,進行綜合分析。
地震發生前動物的異常反應: 地震前,兔、貓、雞、狗、羊、豬及牛、馬、驢等大牲畜均有異常反應,因此 動物被稱為地震的「活儀器」,大震前動物異常表現大致有兩種:或興奮異常, 如驚慌不安、如癲如狂、倉皇逃竄;或憂郁不安,如行為遲鈍、發痴發呆,不知 所措等。 例如,鼠類對地震的異常反應來得最早,一般表現為大老鼠成群結隊叼著小老 鼠亂跑,黃鼠狼會大搬家;魚類在震前常常表現為成群漂浮,有的發呆,有的翻 白,有的佯死,有的倒立水中打旋,或者躍出水面;海蟹則密密麻麻地爬滿海岸, 一動也不動;大小家畜在震前會亂叫狂嚎、上牆上房,豬不吃食,羊不進圈,貓 亂抓亂撓;馬、牛不吃草料,或亂奔、或發呆;雞、鴨、鵝慘叫不停。 另外,有一種龍宮黃帶魚,是地震後會冒出地表的一種希罕魚,會因地震而 從深海中漂到淺海(圖5) (圖6)。也許我們可以透過對這種生物的觀察,進一步了 解動物對地震的反應
動物異常表現預測地震的測震原理動物異常表現預測地震的測震原理動物異常表現預測地震的測震原理動物異常表現預測地震的測震原理 內容摘要:由於許多動物是靠地磁場來判斷方向的,又因地震前從地下會產生垂直磁場,所以在地震前這些動物的方向判斷就會出錯,它們會感到大地豎立起來了,牆和崖才是平地,因此這些動物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異常現象。由於地震前地溫會升高,有些冬眠動物因體溫升高,所以會提前蘇醒。 關鍵詞:地震、垂直磁嘗動物異常表現、地溫升高、冬眠動物蘇醒。 在地震發生前,許多動物經常會表現出一些異常反應,這就說明在地震發生前從地下傳出了一定的信息,這些信息提前被動物接收到了,不同的動物表現出異常反應的原因可能不同,現在我就此作一分析,請大家看是否合理。 一一一一、、、、地震前動物所表現出的異常現象地震前動物所表現出的異常現象地震前動物所表現出的異常現象地震前動物所表現出的異常現象 在民間,有一首歌謠就是關於動物對地震的反應的: 震前動物有前兆,發現異常要報告。 牛馬騾羊不進圈,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望採納
E. 動物真的可以提前預測地震嗎哪些動物行為可以判斷地震的發生
世界上有不少災難,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非常恐怖的,而且無法得到預知,就比如地震,當年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真的是讓我們感受到無盡的悲涼,但是自古以來就有關於動物提前預測地震的說法,確實是真的,而魚,雞,蜜蜂狗等都是可以預知地震的,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世界上有不少災難,對於人類來說都是非常恐怖的,而且無法得到預知,就比如地震,當年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真的是讓我們感受到無盡的悲涼,但是自古以來就有關於動物提前預測地震的說法,確實是真的,而魚,雞,蜜蜂狗等都是可以預知地震的,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F. 大地震前,動物們真的能先知先覺預知地震嗎
地震之前或許會有異常動物活動,但是以此預測地震很不妥當,大多數異常動物活動後並無地震。動物未必能預知地震,只不過某些感覺更靈敏,可能能提前察覺環境變化。
如今人類尚無預測地震的手段,只能根據某地區歷史上的地震發生頻率和強度以及大陸板塊的分布來長期預測地震的范圍,比如我國的四川某些地區長遠看來肯定是會發生地震的,但是如今的技術做不到提前一兩天甚至一兩個小時的預測,所以地震總是顯得非常突然。
就魚來說,小時候喜歡在河邊漲水落潮後形成的小水塘里捕魚,直接先把水弄混,然後魚自己就浮出水面了,因為混掉的水不利於它們的呼吸,魚在池塘中亂竄有的是因為對繁殖期來臨魚比較亢奮,有的就是水受到污染溶氧量下降。獅子老虎熊貓等大型物種在地震前通常並沒有明顯的異常活動,08年時汶川地震,成都基地中的大熊貓並沒有提前預測到地震,而是在地震發生時受到驚嚇才迅速爬上樹,是先地震才有動物受到驚嚇,所以當時大熊貓傷亡並不算很多。
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視覺、聽覺等或許有所弱化,視力不如鷹、聽覺嗅覺不如狗,因此某些動物可能在地震前頂到地聲或者感知到電磁變化預知到地震,但是在過去的統計中動物異常活動和地震的關系就是不很明顯。而人類發明了超越動物感覺的各種探測儀器,有能捕捉到空氣中濃度非常低的有害氣體,可以監測到十分微弱的地震波。然而超越動物感知能力的各類探測儀器的幫助下人類都還不能預測地震,依靠本能感知環境變化的動物們就能預測地震了?所以這就是個謠傳。
G. 動物是怎麼預報地震的
動物預報地震:據上海師范大學動物學家虞快教授介紹,科學上有以下三點解釋和推測:第一,對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感受。魚類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能感受到人所不能感受到的超聲波和次聲波。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聲波范圍為16~2萬赫,小孩可以達到2.2萬赫,高於或低於這個聲波范圍就不能感受到。魚類內耳和身體兩側有側線感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能感受1~25赫的次聲波,即使對水流壓力的微小變化或微弱的水流波動也很敏感;在海洋中的海豚,能感受50~10萬赫的聲波,又具有完善的聲納系統。因此,它能利用超聲波正確地追蹤數千米以外的魚群,並能分辨出種類。由此可見,魚類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在震前出現異常反應的原因,很可能是與強震前有次聲波和超聲波發生有關。
第二,對熱的變化的高度敏感。在地震前,穴居動物都有明顯的異常反應。例如,蛇類具有頰窩或感覺小窩,窩內的感覺細胞對「熱」極為敏感。有人用南美洲的蟒蛇做過試驗,在波長為10600納米的紅外線下,熱量在每平方厘米0.084焦時,就有熱感覺反應。由此推測,蛇在震前的異常反應,可能與地熱變化有關。
第三,對微弱的機械振動的感受。家禽和鳥類的腿部具有微小的感振小體,它們憑此能感受到枝頭或地面上十分微弱的機械振動。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曾做過這樣的試驗:用100隻家鴿分作兩組,每組50隻,將其中一組家鴿的感振小體與中樞神經之間相聯系的神經切斷。結果在一次4級多的地震前,切斷神經的一組家鴿基本上安靜如常,而另一對照組家鴿都驚飛了。這說明家鴿的感振小體能感受到震前的波動。在強震前,豬、牛、羊等家畜普遍出現異常反應的原因。可能與它們的腿部、趾部和腹部腸系膜等部位分布著大量對感受機械振動非常敏感的環層小體有關。
此外,蝙蝠能感受1500—15萬赫聲波。它的超聲定位系統極為優越,不僅解析度高,而且抗干擾性強,能從比信號高出200倍的雜訊背景中接收小昆蟲身上反射回來的信號。因此,蝙幅在地震前遷飛是與感受超聲有關的。
H. 動物真的可以預感到地震要發生了嗎
在本文的開頭,我們應該指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動物能夠探測到地震或其他相關的地震事件。然而,有足夠的其他證據證明,這個問題值得認真討論和辯論。讓我們看看一些有趣的觀察和一些已經完成的基礎研究。
這一論點並不引人注目:也許動物受益於其他原因獲得的感覺能力,如交流。1997年,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大象可以在30英里外發現腳印。或是動物對通常預示著大地震的微弱地震效應做出反應,許多地震發生在引發印度洋海嘯的蘇門答臘地震之前——2004年界上7次最強地震中的3次。或者他們可能會察覺到一些科學家所說的地震前伴隨著岩石破碎的電磁干擾。1998年,一個由日本科學家組成的小組通過觀察實驗動物在被機械壓碎的花崗岩塊附近的行為來測試這種可能性。當壓力作用於岩體時,這些動物變得越來越緊張,這似乎與來自破碎岩體的電磁效應有關。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動物似乎能夠在數小時甚至數天前探測到大地震。2004年12月的可怕災難應該會促使人們對這些迷人的可能性進行更多的研究。
I. 真的有動物能提前知道有地震會發生嗎
自從偉大的發明家張衡發明了地震儀之後,人們就會提前知道地震的來臨,這樣就會減少傷害和損失,但是一些動物在地震來臨之前會發生一些異常的行為,比如到處奔跑,亂吼亂叫等,那麼真的有動物能提前知道有地震會發生嗎?我認為動物是可以提前感知地震發生的,一般地震來臨之前都會出現一些物理變化,比如地下水位上升水化學和動物的異常行為等,所以說動物能夠預測地震的到來。
而且很多動物主人都說在地震前看到動物的奇怪行為,比如寵物狗和寵物貓會在地震來臨之前一直藏著主人,而且叫聲不停,可能它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讓主人盡快逃離危險的地區。而這樣的情節,我們也在電視上看到過,所以動物能夠預測地震的來臨是真實可靠的。在今後人們也可以通過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測地震的來臨,這樣也能減少危害和損失。
J. 動物的異常行為一般出現在地震前多久
目前科學界的主流意見是:不能。
2007年,安徽滁州市地震局掛牌成立「藏獒宏觀觀測點」,5條猛犬正式上崗。滁州地震局局長在介紹這些新部下時表示,藏獒感覺靈敏,非常適合來預報地震。他舉例說,距離觀測點1千米外有人放炮採石,藏獒在炮響前20秒就開始狂吠,屢試不爽。如此看來,這些大狗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但後來人們發現,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幾百年前,歐陽修大人正是在滁州峰迴路轉發現了小亭一座,遂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這幾條據說價值百萬的藏獒,實際上是當地地震局招商引資的產物。
然而,盡管滁州的藏獒預報地震被證明是一場「騙局」,但隨後深圳市地震局和北京市地震局也都相繼在當地野生動物園建立了宏觀地震觀測點。難道動物真的能預報地震嗎?
各種驚擾都可能使動物表現異常
動物能預先感知地震,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場大地震把希臘的海利斯城(Helice)夷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紛紛遷出城外。我國唐朝的《開元占經•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鳴,地方屠裂」的記載。可以說,幾乎每次地震倖存者的回憶中,都有動物異常行為的報告——魚亂跳,雞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種寵物焦躁不安…
的確,很多動物擁有比人類敏感得多的感覺系統。蝰蛇可以感知紅外線;大象和鯨可以感知次聲波;狗不但嗅覺靈敏,更可以聽見超聲波……很多動物,尤其是穴居動物對震動十分敏感,所以即使你躡手躡腳,老鼠也總是能輕易感覺到你的接近而逃之夭夭。
正是由於這種對震動的極端敏感,使得許多動物在地震前會表現異常——因為很多大地震來臨之前,會有多次規模很小的前震,驚擾了那些對震動敏感的動物,使它們倉皇逃竄。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地質調查局曾經發起過幾個關於動物異常反應與地震的研究,結果「沒有找到二者間可信的聯系」。確實,動物們因為受前震影響而表現出的異常反應,也完全可能因其他影響而表現——諸如天氣變化、飢餓,甚至附近開過的一輛卡車,都可以引起動物相似的反應,養過寵物的讀者恐怕都見識過自己的寵物莫名其妙發脾氣吧。
所以,如果動物們隨時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行為異常,而不僅僅是因為地震,那人們怎麼能夠根據它們的某一次異常來預報地震呢?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一次謊報地震所造成的損失,絕不亞於一場真正的地震。
而且,實際上,動物們也沒有可能發展出一套專門用來躲避地震的特殊本領。因為對於一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