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物特徵是指什麼
動物特徵是指身體形態。動物的特點是大多數動物都很活躍。動物的特徵是有皮毛。動物的特點是動物有很多種,動物的特徵是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動物的特徵是對環境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適應性。動物的特點是每個動物的長相不同,生活習性不同。
動物的生活習性
動物是生活在大自然界里的一種生物體,動物也是這個世界上進化更加完全的生物,物競天擇的進化規則,使得動物在如今的生活中更加的適應壞境,相對於植物體來說,動物更加的具有靈動性,當環境不適時,可以選擇更改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行遷移。
動物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食肉動物有野性,一般都比較凶,就是東物園里和從小就人工飼養的食肉動物也是非常兇殘的,所以人要特別注意,應遠離這種食肉動物,而食草動物一般就比較溫順,基本上對人都沒有攻擊性,但是也要注意它畢竟是動物,不是人類。
2. 動物的特點
一、魚類
特徵:水棲動物(只能生活於水中)。皮膚有鱗片覆蓋,屬變溫動物。具有鰭(可以水中游動),用鰓呼吸的變溫動物。體外受精,主要為卵生,部份為胎生及卵胎生。
二、兩棲類(Amphilia)
特徵:需在水中渡過其幼年時期。具有適應陸生的骨骼結構,有四肢,皮膚濕潤,有很多腺體。 身體無鱗片或體毛。舌分叉,倒生,能向外伸展。魚類交配及受精在水中進行。幼體以鰓呼吸,成體則用皮膚,口腔內壁及肺呼吸。
三、爬行類
特徵:陸生動物。皮膚有鱗片或盾片覆蓋,具有防水外皮,水份散失,屬變溫動物(靠外界的溫度或熱源來改變其體溫)。主要分布在地球較溫暖的地區。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在陸地產卵,卵有防水外包裹。
四、鳥類
特徵:全身披有羽毛,身體呈流線形,有角質的喙。眼在頭的兩側,頸部長而靈活可270度轉。前肢特化成翼,後肢有鱗狀外皮,具四趾。恆溫動物(能通過自身的生理過程產生熱量,即使外界溫度很低,他們也能維持高而恆定的體溫)。平均體溫比哺乳動物高出10度左右(平均42度),卵生。
五、哺乳動物
特徵:體內有一條由許多脊椎骨連接而成的脊柱;身體有毛覆蓋,有口腔咀嚼和消化,可提高能量及營養的攝取;胎生(鴨嘴獸,針鼴除外),哺乳;恆溫.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也能保持體溫的相對恆定,從而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依賴,擴大了分布范圍。
腦顱擴大,大腦相當發達,在智力和對環境適應上超過其他動物;內肢強壯靈敏,有快速的活動能力;心臟左,右兩室完全分開;牙齒分為門齒,犬齒和頰齒。
3. 動物的特點有哪些
1、固定的身體形態。
動物是一大類多細胞真核生物,被稱為動物王國。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在發育過程中是固定的,通常早於胚胎發育,但有些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發生變形。
2、獨立性。
大多數動物都很活躍。它們可以自發獨立地移動。絕大多數動物是消費者,它們依賴其他生物(如植物)作為食物。但也有少數動物是分解者,以蚯蚓等死生物體(有機物)為食。
3、動物對刺激的反應。
動物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可以看作是動物對刺激的反應。行為科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更著名的行為理論是康拉德·洛倫茲提出的本能理論。
4、防禦行為。
動物防衛行為是指動物為應對外來侵略、保護自身生存或警示本民族其他個體而發生的行為。
5、攝食行為。
從根本上說,動物性食物的攝入是為了吸收構成身體的營養物質——各種有機和無機物質,以及各種生理活動所必需的能量。這是動物的進食行為。所以當食物充足的時候,一些動物會儲存一些食物直到他們餓了。這種行為稱為食物儲存行為。
6、感受器官發達。
原生動物的行為是最簡單的,只有趨向性,才能感受到環境的刺激並接近或遠離它。腔腸動物有神經網路,扁平動物有神經節和受體,脊椎動物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感覺器官高度發達。
4. 動物的特徵都有哪些
動物界多種多樣,但都具有一定的特徵。所有動物界成員都是依賴食物的有機體,為了生存,它們必須吃植物或別的動物。所有的動物都有感覺器官。因為活動頻繁,動物們都有直轄身體的神經系統,很多動物都有循環系統,幫助它們吸進氧氣、吸收營養、排泄廢物。科學家根據相同的身體特徵,把它們分成小的科和屬,整個動物界被分成兩大類:沒有脊柱的動物叫做無脊椎動物;有脊柱的動物叫做脊柱動物。
5. 動物的特點有哪些
動物的共同特點:都能呼吸,都能攝取食物以補充能量,都能排出廢物,都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都能產生繁殖後代,都有系統(植物無系統)。
動物是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為食物,會並且靠吃東西,由細胞構成,細胞有細胞核,沒有細胞壁,會動,基質,的一類生命體。
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進行某種類型的有性生殖。成熟的個體是雙倍體或多倍體的。它們有一些特化的生殖細胞,行減數分裂以產生較小可游動的精子或較大不可動的卵子。精子和卵子會結合成為受精卵,且發育成新的個體。
動物的行為
1、防禦
動物的防禦行為是動物為對付外來侵略、保衛自身的生存、或者對本族群中其他個體發出警戒而發生的行為。
2、貯食
動物攝取食物,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攝取構成軀體的營養——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必需的能量。這是動物的攝食行為。故食物豐富時,有些動物會貯存一些食物等飢餓時再取來食用。這樣的行為稱為貯食行為。
3、攻擊
動物的攻擊行為是指同種個體之間所發生的攻擊或戰斗。在動物界中,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於爭奪食物、配偶,搶占巢區、領域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斗。
6. 什麼動物有什麼的特點
1、壁虎逃生的絕技就是扔掉尾巴,在它遇到強敵或被敵害咬住時,掙扎一番後就自動將尾巴脫落,離開身體的尾巴還不停地抖動,以達到迷惑敵人、趁機脫身的目的,而過些時候,壁虎的尾巴又能完好如初。
2、田螺是腹足類軟體動物,喜棲息於冬暖夏涼、底質松軟、餌料豐富、水質清新的水域中,特別喜集於有微流水之處。田螺屆雜食性,攝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有機物或水生植物的幼嫩莖葉等。田螺喜夜間活動,夜間攝食旺盛。
3、烏龜,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它長有非常堅硬的背甲和腹甲。當它感到外界的危險時,便把頭和四肢縮進甲殼里。全部被堅固的甲殼包裹起來,好似一輛披甲的坦克,把自己嚴嚴實實的保護住。你就是用再大的力氣,都無法掰開它的甲殼。就是獸中之王的老虎,把它咬在口裡,也奈何不了它半點。
4、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厘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5、馬的嗅覺是非常敏銳的,利用馬的嗅覺也能建立馬的後效行為。舍飼馬匹稍加調教可以建立在固定位置排糞尿的習慣。
7. 動物的特點
體型比馬和斑馬都小,但與馬屬有不少共同特徵:第三趾發達,有蹄,其餘各趾都已退化。
驢的形象似馬,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它的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干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型。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並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
8. 我需要各種動物的詳細介紹 主要是習性 特點
1、大熊貓:
分布於北極及附近國家。
習性:白熊(又名北極熊)是僅次於阿拉斯加棕熊的陸生最大食肉動物之一,體重可達750千克。白熊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兇猛,行動敏捷,善游泳,潛水。以海豹、魚及鳥、腐肉、苔原植物等為食。
繁殖:3-5月,孕期約8個多月,每產1-4仔,4-5歲性成熟,壽命25-30年。北京動物園1953年開始飼養展出,1962年繁殖成功。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9. 動物有什麼特點
1、羊又稱為綿羊或白羊。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原為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系;不同之處在於體形較胖,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角;
2、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
3、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10. 10種動物的特點是什麼
1、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綠茸線蛇
它會像樹木長年輪那樣,每年在尾部長出一個明顯的環圈。前不久,生物學家在南太平洋的深海中發現了一條「綠茸線蛇」,這條「綠茸線蛇」竟長有1867個環,也就是說它在海底已經生活了1867年。
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