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野生動物傷害牛羊賠償多少

野生動物傷害牛羊賠償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02 21:18:23

野生動物肇事補償辦法

法律分析:陸生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經濟林木損失的,損失部分按上年度當地市場平均價格的50%給予補償;造成家禽家畜受傷的,按該家禽家畜市場價值的30%給予補償;造成家禽家畜死亡的,按該家禽家畜市場價值的50%給予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十九條 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採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⑵ 如果家畜受野生動物侵害會得到賠償嗎

要看侵害家畜的野生動物是否在當地《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草案)》的致害補償范圍,受害人可以向當地林業部門問詢相關賠償標准。

各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與財產損害補償辦法(草案)》中規定,陸生野生動物(以下簡稱「野生動物」)是指列入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假如家畜受國家保護的一級野生動物或者二級野生動物侵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賠償。假如家畜受非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侵害,則得不到賠償。

1、山西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補償辦法》:野生動物造成家畜家禽、農作物、經濟林木損害的,補償金由省級財政負擔50%,設區的市級財政負擔20%,縣級財政負擔30%。

2、雲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對居住在自然保護區內的人員在劃定的生產經營范圍內放牧的牲畜,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外有專人放牧的牲畜以及圈養、歸圈的牲畜造成較重傷害或者死亡的,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確認有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造成財產損害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補償。補償金按照當年的政府補償費用與實際損害總額的比例計算,由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在當年年底前確定具體的補償金數額,並及時給付受害人。受害人生活確有困難的,經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預支部分補償金,年終結算。

政府補償費用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由各級財政按照財政管理體制分級負擔,省財政和地、州、市、縣財政各負擔一半。省對地州市的年度補償經費一年一定,包干使用。

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受害人要求取得政府補償的,應當保護現場,並在受損害之日起7日內向當地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遞交補償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時間。

補償申請人遞交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接受申請的機構記入筆錄。

第五條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接到申請後,應當及時對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調查核實工作必須客觀、公正、准確,並在1個月內完成。調查人員不得少於兩人,受害人及其親屬應當協助調查並提供證據。調查人員應當做好調查筆錄,並如實填寫調查登記表。

調查登記表由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製。

第六條鄉(鎮)林業工作站或者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調查核實工作完成後,應當將調查登記表報送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

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並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范圍的,應當予以確認;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進行復查或者發回重新調查;對不符合規定范圍的,不予確認。

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認為情況復雜、損害嚴重的,應當報送地、州、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復核;認為情況特別復雜、損害特別嚴重的,應當報送省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復核。

⑶ 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補償辦法

法律分析: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時享有依法取得政府補償的權利。具體包括:對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對合法養殖的畜禽及其他養殖物造成傷亡的,對在依法承包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經濟作物、經濟林木及其他種植物造成損毀的,對合法財產造成損毀的以及經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依法認定的其他情形,可以依法取得補償。

法律依據:《貴州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

第三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補償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負責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補償的有關工作。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負責做好陸生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的調查工作,村(居)民委員會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各類自然保護區、城市公園等管理機構負責協助所轄自然保護區、城市公園范圍內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的調查、核實和補償工作。

保護動物傷害家畜誰賠償

法律分析:如果家畜受國家保護的一級野生動物或者二級野生動物侵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賠償,如果家畜受非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侵害,則得不到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十九條 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推動保險機構開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業務。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採取預防、控制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危害的措施以及實行補償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第十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的危害,應當採取防範措施。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受到損失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補償要求。經調查屬實並確實需要補償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

⑸ 野生動物致害怎麼補償

首先要明確的是,無論如何處置傷人的動物,都不是一個關於這個動物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因為責任在法律上是針對主體來說才有的東西,而動物不能成為法律上的主體(即無人格;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有人格屬性)。對傷人動物的法律評價,實際上是對於「危險物」的法律評價。而對於危險物來說,重要的問題在於如何管理。從物理形態上直接消滅當然是一種管理方法,但不一定是必要的,也可能帶來負面效果。這就好比,有人開車撞死了人,這個人要承擔法律責任甚至是構成犯罪,但把這輛車砸爛,在法律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影響到加害方的賠償能力。但人是一種很情緒化的生物,他的訴求常常並不是出於一種理性的目的。就好比上面這個汽車的例子,雖然一般人可能不會去砸車,但很難說在特定情況下被害者親屬不會有這種訴求。在心理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歸因的問題。歸因是一種心理行為,其結果是因人而異的。雖然從邏輯的角度來說,有一些更可取的歸因方式,但並不能阻止人們違反邏輯去建立因果聯系的思維方式。所以,人們會把「受傷」的結果歸因於致傷的事物,即使理性上他們知道這不太合理。對於被動物傷害的人或者他們的家人來說,他當然知道管理人應該承擔責任,但他可能就無法說服自己那個動物不是構成這個傷害的原因。二是補償心理。當一個不好的結果發生時,人們往往無法坦然接受,而一定要做一些事來說服自己已經對現狀進行過彌補。而消滅導致不好結果的那個事物本身,就是最常被考慮的一種。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求處死動物,和刑事案件的被害者家屬要求判處被告人死刑,很可能出於同一種心理機制。如果人們對後者表示認同,我覺得也應當理解前者。所以,對於如何回應題主的疑問,我們主要需要回答這樣兩個問題:1、我們是否願意承擔額外的成本,來有效管理而不是直接消滅一種危險動物?犬只管理里有一種做法,禁止個人飼養烈性犬,如果一隻狗有明顯的主動傷人經歷,則它會被認定為烈性犬;而對於此類烈性犬,如果一個社會不願專門設立一個豢養機構(即額外支付社會成本),那麼常常會採用捕殺的手段處理。而對於老虎、獅子這種顯然的危險動物,因為我們原本就承擔了額外的成本來管理他們(只允許動物園、科研機構等養殖),所以對於他們的傷人來說社會成本反而是一個次要的考慮要素。當然,這僅限於人們所熟悉的危險動物,對於一種不熟悉的危險動物(比如能說話開車打手槍的黑猩猩),情況則又有不同。2、我們是否願意將對受害者的心理安慰看得足夠重要,以至於可以為之犧牲其他社會利益?老虎傷人,很多人會贊同處死老虎,這是因為處死一隻老虎所犧牲的社會利益還相對較小。但我們可以換一個例子,比如大熊貓。我們假設繁殖出了一隻很狂暴的大熊貓,他甚至比一般的動物園里的老虎更喜歡攻擊人類,然後我們再假設有個人不幸被這只大熊貓拍死了、血肉模糊,那麼我們該不該處死這只大熊貓呢?比如我們不妨再假設這只大熊貓剛好在最愛大熊貓的日本人的動物園里?(雖然這個假設可能剛好很符合某些人的口味)在這個例子中,處死致害動物所犧牲的社會利益被提高了,人們的權衡可能會更復雜一些。

⑹ 野生動物傷人毀財損失如何賠償

野生動物傷人毀財的損失一般來說由國家來賠償。因為法律規定,野生動物資源是歸國家所有的,所以國家會承擔起這份責任;如果是相關部門管理不力,那就向相關部門追究責任;當在動物園被野生動物傷害的,則由動物園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一條
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⑺ 甘肅省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補償辦法

第一條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因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享有政府補償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陸生野生保護動物是指列入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和省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陸生野生動物。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普及宣傳相關野生動物習性和防範知識,預防和控制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安全。第四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辦法申請政府補償:

(一)對從事正常生產和生活的人員造成人身傷害的;

(二)對圈養或者在依法劃定的區域內放牧的牲畜造成傷害的;

(三)對在依法劃定的區域內種植的農作物、生產生活設施等造成直接損失的;

(四)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他損失。第五條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無權獲得政府補償:

(一)對主動攻擊和故意傷害陸生野生保護動物的人員造成人身傷害的;

(二)對進行非法狩獵活動或者擅自進入自然保護區、禁獵區、野生動物繁殖場所的人員造成人身傷害的;

(三)對在依法劃定的生產經營區域以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直接損失的;

(四)馴養繁殖、運輸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

(五)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不予補償的其他情形。第六條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時,鄉鎮、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救治,村民(居民)委員會應當積極配合。救治費用按照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七條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受害人或者其監護人、委託人應當及時報告發生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派出不少於兩人的專業技術人員,對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情況進行現場勘查,做好調查筆錄和現場影像資料取證,並宣傳有關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政府補償政策。

村民(居民)委員會應當積極協助受害人或者其監護人、委託人報告情況,配合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現場勘查、調查核實等工作。第八條陸生野生保護動物造成人身傷害申請補償的,應當在搶救治療結束後90日內向發生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造成財產損失申請補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損失之日起15日內向發生地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和身份證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事實、理由、補償要求;

(三)受害人提出人身傷害補償,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的,應當提交勞動能力鑒定證明。勞動能力鑒定經受害人申請,由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委託市州或省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四)申請財產損失補償的,應當申請財產損失認定。財產損失認定由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民政部門確定。

申請可以書面提出,也可以口頭提出。口頭申請的,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當場記錄申請的主要內容,並由受害人簽字認可。第九條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接到補償申請後,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0日內提出認定意見書。對應當給予補償的,報市州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復核確認。對不屬於政府補償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並說明理由。

復核、確認一般應當在5日內完成,需要現場復核的不得超過15日。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和醫療機構共同做好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確認工作。第十條依法認定應當給予補償的,補償費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造成人身傷害但未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償金額最高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倍;

(二)造成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償金額最高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0倍;

(三)造成大部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償金額最高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5倍;

(四)造成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補償金額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8倍;

(五)造成死亡的,補償金額為上年度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0倍;

(六)損毀農作物、生產生活設施等造成直接損失的,按直接損失折成當地市場價給予補償;

(七)傷害家畜的,對受傷家畜的補償金額最高按此家畜當地市場價的20%給予補償;對死亡家畜的補償金額按此家畜當地市場價的80%給予補償;

(八)造成其他損失的,按實際損失的50%給予補償。

⑻ 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失怎麼賠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4條規定,「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地政府給予補償。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根據法律規定,發生野生動物致害事件後,由當地政府出錢補償。但是,一方面由於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地區大多是邊疆省份,地處偏遠且交通不便,當地資源開發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地區的經濟發展遲緩,在財政上無力補償受害人的損失,補償標准較低。另一方面目前尚有部分地區未制定野生動物致害的補償辦法,導致了在具體的補償實踐中存在無法可依,甚至找不到確定的補償主體和補償依據,受害人的利益得不到及時合理的補償。

根據《北京市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損失補償辦法》第9條的規定,野生動物造成財產損失的補償費,根據預防控制措施採取情況,按照以下規定計算:農作物損失,按照核實的損失量和當地區(縣)上一年度該類農作物的市場平均價格計算,補償全部損失的60%至80%;家禽家畜死亡的,補償費按該類家禽家畜當時的市場價格計算,補償全部損失的60%至80%。對於野生動物造成的損害,發達地區的北京,其補償數額最高也只有損失的80%,低於實際受損的數額,在一些欠發達地區,補償的最高數額只有50%甚至更低。補償數額過低容易導致受害人使用過激手段,報復性獵殺野生動物獲得額外收入彌補自己的損失。根據媒體報道,在玉樹,因為和熊的沖突,牧民選擇報復性獵殺熊然後出售。

受損方需及時收集保存證據

閱讀全文

與野生動物傷害牛羊賠償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