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毛皮加工方法
毛皮的加工方法很多,舉例如下:
一、生皮鏟油:大部分家畜、野獸宰殺後的鮮皮需要經過清理與防腐,並經一段時間後才能供製革廠加工。清理的方法:割去蹄、耳、唇、尾、骨等,再用削刀除去皮下的殘肉和脂肪,洗去沾在皮上的泥、糞、淤血等,然後把鮮皮肉面向外,掛在通風處晾乾,防止強光曝曬。
二、浸水洗皮:將經過處理的鮮皮,置於缸內用清水浸泡,水溫以15—18℃為宜,時間需6—10小時。浸泡的目的是使原料皮吸水軟化。
三、下缸鞣製:按明礬4—5份,食鹽3—5份、清水100份的比例配製鞣製液。先用溫水妥明礬,再加入食鹽和清水,混合均勻。溫度15℃時,應少加些食鹽,超過20℃時則多加些食鹽,水溫以30℃左右為宜。
四、曬皮刮軟:經過下缸鞣製壓平的皮張,放在草地上或穿繩子掛曬,先曬皮板,後曬毛面,並用手順著毛勢梳理,使其恢復毛勢原狀。然後用鈍刀刮除皮下殘存的脂肪。
操作時,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鈍刀從上而下,一下一下地在皮板上來回刮,刮至皮板軟而鬆弛為止。刮皮後的皮張要釘在木板 上,使其伸展開來,並放在通風處晾乾。
五、整理毛型:待皮張乾燥後,用浮石或砂紙將肉面磨平,取下修整邊緣。最後用梳子梳毛,過長的部位可以適當修剪,使毛形整齊美觀。
B. 動物皮毛怎麼製作
這哪是理工類型的,這是工藝品製作的!還好我也個也懂 一張皮,不好處理啊,你那裡有沒有買化工原料的,你先用0.2%稀酸浸泡12小時,把他的脂肪揭下來,然後在30.C的清水,加以點硫酸,加一點鹽,在加一點珞粉,加硝,泡2天後加蛋白酶,在泡一天,用清水洗以下,拿出來曬干,曬干後用個破刀鏟一下皮板,在用梳子把毛梳開就OK了
C. 兔子皮毛怎麼製作剛殺了只兔子,得了一張皮,要怎麼制
首先,要了解動物皮的結構。
動物皮由毛被和皮層兩大部分組成, 製革加工中要將毛被除去,毛皮加工要保留和保護好毛被。皮層又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動物表皮位於毛被之下,緊貼於真皮上面;表皮和皮下組織在加工中要除去;真皮是生皮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製成革和毛皮皮板的部分。
其次,要知道皮革加工的概念。皮革加工(包括製革的毛皮加工)是把動物體上剝下來的皮經過一系列的機械和化學處理,使之成為適合各種用途的皮革或毛皮的過程。
第三,要學習皮革加工的工藝。製革和毛皮加工一般分為准備、鞣製和整理3 大工段。
1、准備工段:主要由浸水、機械去肉、脫脂、浸灰、脫灰、軟化和浸酸等工序組成。毛皮加工沒有浸灰、脫灰工序,其他工序與製革大同小異。此段加工的主要目的是使生皮充水,恢復生皮在乾燥、防腐和儲存過程中失去的水分,除去對製革或毛皮的無用之物。
2、鞣製工段:這是皮革加工的核心部分,是用鞣劑(能夠使生皮變成熟皮或革的物質,主要有鉻鞣劑、鋁鞣劑、醛鞣劑、植物鞣劑和油鞣劑等)處理生皮,使鞣劑與皮蛋白質(即膠原)分子中的活性基團發生牢固的化學結合,從而改變生皮的性質,使其成為具有穩定性相當高的皮革。與生皮相比,鞣製後的皮革具有久置不腐爛、遇水不膨脹、乾燥後不變硬, 耐酸、鹼、酶等作用, 並具有一定的衛生性能和機械強度。
3、整理工段:主要是對皮革進行整理和美化,包括染色、加脂、乾燥、整理和塗飾等一系列加工。除了整理工段的乾燥、整理、塗飾和一些機械加工外, 皮革加工的絕大部分工序是將皮放在各種水溶液中進行加工,通常稱之為濕操作, 表面活性劑可用於皮革加工中幾乎所有的濕操作和整理、塗飾操作中
D. 毛皮是如何加工的呢
一、生皮鏟油:大部分家畜、野獸宰殺後的鮮皮需要經過清理與防腐,並經一段時間後才能供製革廠加工。清理的方法:割去蹄、耳、唇、尾、骨等,再用削刀除去皮下的殘肉和脂肪,洗去沾在皮上的泥、糞、淤血等,然後把鮮皮肉面向外,掛在通風處晾乾,防止強光曝曬。也可以採用鹽酸腌法,即將皮張肉面撒鹽,用鹽量約為皮重的25%,鹽腌6天左右,即要堆集。
二、浸水洗皮:將經過處理的鮮皮,置於缸內用清水浸泡,水溫以15—18℃為宜,時間需6—10小時。浸泡的目的是使原料皮吸水軟化。每百張羊皮用純鹼3—4斤或肥皂5—6連;每百張狗皮用純鹼2.5—3斤或肥皂2—3連。然後將浸過的皮張放入稀鹼液內搓洗,除去油污,再放入清水漂洗後,擰干。鹼水洗皮約需4—6分鍾,洗皮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造成絨毛脫落,影響裘皮外觀。
三、下缸鞣製:按明礬4—5份,食鹽3—5份、清水100份的比例配製鞣製液。先用溫水妥明礬,再加入食鹽和清水,混合均勻。溫度15℃時,應少加些食鹽,超過20℃時則多加些食鹽,水溫以30℃左右為宜。把毛皮投入浸泡7—10天後取出,將毛皮用清水漂洗,肉面不必舉不勝舉,最後用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的比例配成溶液,塗於半干狀態的毛皮肉面,並適當噴此水使其回潮,再用塑料薄膜包紮好,用石塊壓平。
四、曬皮刮軟:經過下缸鞣製壓平的皮張,放在草地上或穿繩子掛曬,先曬皮板,後曬毛面,並用手順著毛勢梳理,使其恢復毛勢原狀。然後用鈍刀刮除皮下殘存的脂肪。
操作時,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鈍刀從上而下,一下一下地在皮板上來回刮,刮至皮板軟而鬆弛為止。刮皮後的皮張要釘在木板 上,使其伸展開來,並放在通風處晾乾。
五、整理毛型:待皮張乾燥後,用浮石或砂紙將肉面磨平,取下修整邊緣。最後用梳子梳毛,過長的部位可以適當修剪,使毛形整齊美觀。
E. 怎麼熟動物的皮毛的簡單方法
一、硝面熟製法 。這是一種我國傳統的毛皮熟制方法。這種方法取料方便,產品柔軟,毛被色澤較白,皮板的抗張強度較高。但產品耐水和耐溫熱性差,有臭味,對生產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採用。 硝液配製:取硫酸鈉(芒硝)10公斤溶於100公斤水中再加麵粉25公斤拌和均勻即成。硝液用量約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經軟化處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勻,上壓生物,使其沉浸於液面之下,並每天翻動一次。浸硝時間依氣溫而定。在春秋季,空溫在15~20℃時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氣溫達30℃時,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成品的檢查方法是將皮板對折或手捍強擠硝液。如果皮板呈現白色,脫水良好,說明已硝好。成品從缸內撈出後不要沾生水,隨即晾乾及鏟軟處理以得至成品。
二、明礬熟製法。 明礬熟製法也是一種較古老的辦法。此法熟製成品比硝面熟製法的耐熱性稍有提高,但耐水性仍不理想,皮板遇水會退鞣發硬。其步驟如下:
(1)酸浸:酸浸為明礬硝制的預處理,為防止皮板在硝制過程中發生酸腫及明礬水解沉澱而喪失鞣性。 酸浸過程:取相當毛皮生日一的3.5bt4倍水量,加入0.1倍量的氯化鈉,充分深化,投入軟化晾乾的毛皮並翻動5分鍾,再將毛皮撈起,加入0.007倍量的硫酸(濃度為66Be)投入皮毛翻動,再撈出毛皮,再補加0.006倍量的硫酸(調節PH=1.5度),再投入毛皮,翻動均勻,當氣溫22~25℃,酸浸16小時為宜。酸浸後PH=3.7為宜。酸浸終了取出毛皮,擠除酸浸液送下一步處理。經酸浸的毛皮不能再遇生水,否則皮板脫鹽酸腫。 (2)鞣製:用料量指標:水3倍量,硫代硫酸鈉8bt8.5%,明礬7.5%~8,硫酸鈉15~17%,硫酸0.7~0.8%,碳酸氫鈉1.2~1.5%,氯化鈉3.5~4,石膏粉8~9%。鞣製溫度為25~28℃,時間為200~225小時。 鞣製過程:將上述原料(碳酸氫鈉、石膏粉除外)下缸入水,充分攪拌完全溶解,投入經酸浸後的毛皮,攪拌翻動兩次,以後每天上午各翻動1次,48小時後加入石膏粉完成鞣製前24小時將碳酸氫鈉(預先用水溶解)溶液分3次加入(間隔2小時),過夜後即完成鞣製。再經乾燥、回潮、鏟皮處理為成品。 對鞣液PH值的要求是:鞣製開始時鞣液PH=2.5;加碳酸氫鈉前PH=3;完成鞣製時PH=4.7~4.8,鞣製溫度最後要求達到38℃,如溫度偏低則要延長時間。
三、鞣鉻鞣製法。 毛皮的硝面鞣製與明礬鞣製均屬假鞣,遇水退鞣,皮板發硬掉毛。鉻鹽鞣製能使成品具有耐水、耐溫、耐汗、耐老化等性能。
(1)酸浸:酸浸液組成為硫酸5~6克/升(PH=1.015);硫酸鈉30~50克/升;氯化鈉30~40克/升。溫度36~38℃,時間36~38小時,用水量每張皮14升左右,依皮張大小酌增或酌減。 酸浸操作是先將食鹽、硫酸溶解澄清倒入劃槽,加水配成要求濃度及需要用水量,再加酸加溫到規定要求。轉動劃板攪拌均勻,投入毛皮,繼續劃動1~2分鍾。以後每天加溫並劃動1次。浸至36小時檢查質量;使背脊部位橫向延伸大,纖維鬆散,回折擠壓脫水良好,呈白韌色。用四基紅試劑檢查,切口呈紅色。
(2)鞣製:鞣製液級成為鹼式硫酸鉻0.2克/升(以三氧化二鉻計),明礬10克/升、氯化鈉30克/升,硫酸鈉30克/升,硫代硫酸鈉2克/升,JFC濕潤劑0.3克/升,碳酸氫鈉適量。用水量每長皮10~12升,PH值下皮時1.2~2(用硫酸調節),出缸時4~4.5,溫40~45℃,時間72小時。 操作過程:將食鹽、硫酸鈉、明礬溶解澄清後倒入劃槽,加水加溫到規定要求。然後把其他原料(碳酸鈉、硫代硫酸鈉、JFC除外)也溶於劃槽,攪拌均勻。再把浸酸的毛皮浸入,並劃動1~2分鍾,以後每隔1小時劃動1次,每次1~2分鍾,溫度控制第1天為40℃,第2、3天為45℃,在第2天把皮撈出控水,加入硫代硫酸鈉和JFC再下皮劃動,每天需取樣測定皮板的收縮溫度及鞣液的PH值,並加添酸鈉調整。出缸前皮板收縮溫度應達到70℃以上;PH=4~4.5。鞣製72小時後撈起來放置在木凳上1~2天,使鞣劑結合牢固。 用過的鞣液可連續使用15批,每批添加鹼式硫酸鉻0.12~0.15克/升(以三氧化二鉻計),食鹽3~5克/升,硫酸鈉3~5克/升,硫酸3.5克/升(以PH=1.2~2為度)。鉻鹽用量不能過大,否則皮板會過干會過於厚、硬、重。 經鞣製後即可進行曲毛皮整理,其步驟是:水洗—甩干—乾燥—回潮—鏟皮—檢驗。 水洗時,缸內或劃槽內用水量要大,換不水次數要多,把硝鹽等雜質清除掉。 甩干是以離心機或人工除去毛皮水份。 加脂是為了使皮板更加柔軟。脂的配方是50℃溫水890克,加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100克,JFC濕潤劑10克。用毛刷蘸脂劑乳液刷塗在板上,塗抹溫度要求40~50℃,每第皮用量300毫升左右。 乾燥即為曬干或晾乾。採用烘乾時,溫度應應這40℃,曬時先曬皮板,再曬毛被子,直到皮板和毛被干透為止。抹勻石膏粉揉搓。第2次用刃刀鏟,片除浮肉,再撒上石膏粉鏟第3次,並注意將邊緣鏟開鏟軟。鏟硬後用干布擦拭毛被至干凈。再使皮板對皮板晾曬毛被。干後堆放一夜,再回鏟一次即為成品。乾燥、回潮、鏟皮操作也適用於硝面熟制和明礬離製法鞣製的毛皮加工。
F. 獸皮是怎麼製作的呢,就是如果自己把動物皮毛製作成我們能使用的皮革
一、飼料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1、加工的方法:到現在,還有不少的養殖戶在辛苦、固執的熬粥、煮飼料、蒸窩窩頭。無論我們煮的飼料多麼的爛、熬得多麼的好,也無論我們蒸的窩窩頭多麼的熟,遠遠趕不上使用膨化的原料。就像將爆米花、稀粥、米飯、饅頭、玉米碴籽粥分別放到嘴裡,在舌頭、牙齒、嘴唇都不攪動的情況下,看看是那一種物質在嘴裡化開的時間快?肯定是爆米花最快,玉米碴籽粥最慢的道理一樣。我們要注意使用膨花的原料,不僅能節約人工、使用方便,而且還能降低使用的成本和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2、飼料的細度:要注意將飼料的細度降低到越細越好。毛皮動物具有很多特殊的生理特性。3、雞蛋的使用:不要生用,也不可以煮得太熟。最好是八成熟。4、魚粉的使用:魚粉最好不要放到鍋里煮或者再次膨化,那樣會破壞其中部分的營養物質,最好是用水(冬天使用溫水,夏天使用常溫水)浸泡半個小時後與其他飼料混合均勻後直接飼喂。5、豆類製品一定要熟化:防止其中的「漲氣因子」沒有被消滅而導致漲肚。6、禽類的骨頭一定要攪得更細:因為家禽的骨頭破裂後,容易形成一些刺狀的骨針,要防止對動物消化到的損害。也可以在煮禽類骨架的時候pr加點醋951加速骨頭的軟化。二、飼料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1)價格不是越便宜越好關鍵是吸收利用率由於毛皮動物屬於以肉食為主的雜食動物因此,對各種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特別要求大量的使用動物性的飼料原料。而目前市場上一些飼料生產廠,看到毛皮動物飼料比較緊缺,就把豬料、雞料換上包裝直接飼喂毛皮動物。一方面是這種產品的蛋白含量不夠;另一方面,大量的使用植物性的飼料原料;其三,飼料原料一般是簡單的生加工,飼料的顆粒也比較大。我們在使用飼料產品的時候,關鍵要考慮吃了多少斤飼料,能長出多少有用的產品(在毛皮動物不同時期衡量的指標不一樣,生長期是要身體的長度和重量,冬毛期是考、查毛的質量;繁殖期是要求繁殖的性能),這才是衡量一種飼料產品最重要的指標,作為產品的價格,它只是產品質量很效果的一種價值體現。11月,山東薇山湖邊的程相國經過親自實驗,體會出了便宜飼料使用成本高的體會。我們今後購買產品的時候dhl一定要注重產品的使用效果,而不是注重產品的價格。2)成料適宜的加水量再我們今後的飼養過程中,會逐漸的向國外那樣,沒有食盤,只有水盤。我們今年推向市場的高檔貼料也是一種研究成果的推廣普及。飼料的加水量不要太多,太多之後,就會稀釋口腔、喂、腸中消化酶的濃度,不利於飼料的消化和吸收;同時,由於喝進去是冷水(一般只有20以下度),拉出來的尿卻是35度以上,大量的水分進入動物身體然後排出,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飼料的利用效果,增加了飼養的成本。特別是高檔貼料,加水過多,就貼不到籠子頂上了,掉在地上造成了嚴重的浪費。最佳的加水量標準是,將我們吃飯用的筷子,插到准備飼喂的飼料中,筷子不倒(樂亭李景存先生),我認為最好是不傾斜為最好。就像我們人,是吃稀粥後排便快,還是吃米飯、饅頭後排便快?飼料中的水越多,排出體外的時間就越快,因此,該飼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就越低。3)不可再次熟化正規毛皮動物專業飼料廠生產的成料,其中......餘下全文>>
G. 如何製作動物皮毛
先用0.2%稀酸浸泡12小時,把他的脂肪揭下來,然後在30.C的清水,加以點硫酸,加一點鹽,在加一點珞粉,加硝,泡2天後加蛋白酶,在泡一天,用清水洗以下,拿出來曬干,曬干後用個破刀鏟一下皮板,在用梳子把毛梳開就OK了
上板後的干皮處理方法:
首先,把皮張放在裝有半池水的水槽中,再加上適量的鹽、保毛劑和回鮮劑,浸泡24小時後,從水槽中撈出濕皮開始驗毛,看皮張有沒有掉毛的地方,如臍、脊、前後腿、尾、頭等部位。檢驗完後,把沒有出現掉毛的皮板內外翻轉,然後看一看皮板是否有破損的地方。用纏板機把皮板上所攜帶的油漬、干肉全部刮凈。處理完後,再把皮張轉移到削勻機上,把皮張的頭、前後腿、尾用削勻機削薄、處理干凈;然後再把整理好的皮張放到換好清水的水槽中,加上酸中和一下,再放甲醛,使皮張由生變熟;最後用增藍劑、漂白劑把皮張進行再加工,等到程序做完,再看水槽中的皮板是否達到成熟的程度,然後用甩干機把水槽中的皮張甩干後就成半成品了。
濕皮的處理:
扒下活獸的皮後用刮刀把油去凈,然後送到鏟房進行削勻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把尾巴挑開,頭部、前後腿都清理干凈後,就可以送到加工槽了。
H. 怎樣泡製動物皮毛
皮毛鞣製加工比較復雜,如鉻鞣法等。簡單的土法加工以狗皮為例:
1.先將皮上的肉油糞污泥血液等清除干凈,平放在木板上用粗鐵砂巿或磚塊磨至略見粗毛的根為止
2.然後用明礬500g,加水5000ml,煮沸後到入盆里,冷卻後將皮完全浸入其中,約24小時後取出,毛朝下放在木板上張開綳緊,用鐵釘固定。
3.用50度的皮硝水(皮硝250g,水250ml,煮沸後剰150ml)反復均勻地塗在皮板上,稍干後犬皮會起泡,如個別地方不起泡,可再次塗上,直至起泡為止。
4.涼吹犬皮,待干透後,用細砂布仔細磨平即成。
5.鞣製好的犬皮,用手將皮抓成團,放開後應能慢慢自然張開,即表明為鞣製好了的毛皮,柔軟而富彈性。
http://iask.sina.com.cn/b/14275095.html
I. 動物毛皮怎麼加工
這里做一些簡單的介紹,詳細內容見 「技術問答咨詢服務網」 有關文章
一、鮮皮的加工
畜皮剝下後,一般不可能及時加工,因為需要有收購和集中過程。鮮皮的預先處理,是防止皮腐爛變質,保證熟制質量的項關鍵工作。
首先,剝下的鮮皮要及時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殘肉和脂肪,然後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糞便、血液等臟物。刮殘肉時用力不要過猛,防止刮傷皮板,另外,由於毛絨在皮板上是向後傾斜生長的,在刮削時要由皮的頭部向臀部順毛根刮,以減輕皮板的傷殘。
鮮皮清理後,將其肉向外掛在通風處或弱陽光下乾燥,並經常翻動,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時,將其垛起來,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壓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繼續晾曬,直到干透。中特養的飼料保存劑也可使用於皮張保存。
二、干皮的軟化及清理
將經初加工過的干皮淹浸在常溫清水中16~18小時,使毛皮變軟恢復鮮皮狀態。然後肜清水初步沖洗臟污,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滌液浸泡洗滌10分鍾左右,用清水漂凈,撈出瀝干。用洗衣粉浸泡時,要一邊將毛上的污物洗耳恭聽掉,一邊取掉皮板上的結締組織。脂肪多的皮板可將其在35℃的溫水中加洗衣粉洗滌二三次,但動作要快。晾曬時注意將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時即可進行下一步加工。
J. 怎麼做動物皮毛毛球
1.到批發市場買鞣製好的動物皮毛,(自己扒兔子皮的話要曬然後風干,還要去味費很多天時間的)
2.裁剪成細條,不用太長,
3.捲起來,並用針線縫好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