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狼是哪個國家的代表動物
狼不是任何國家的代表動物。
⑵ 為什麼蒙古人會崇拜狼
不屈不撓:狼的耐力很好,捕獵不輕易放棄,甚至會連續追趕獵物幾周,求生更不會放棄
團結有序:狼是群居動物,由一對頭狼帶領,狼群中等級、分工明確是一個非常團結的整體
狡猾多智:狼和獅子一樣會用群體的策略捕獵
忠誠:對伴侶與狼群極度忠誠
沒有狼性的民族不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沒有狼性的男人不能稱之為男人
⑶ 歐洲的一些國家為什麼崇拜狼
羅馬崇拜狼是因為傳說中羅馬的建城者羅慕路斯兄弟是由一隻母狼撫養長大的,所以羅馬的城徽就是一隻狼哺育一雙嬰兒。
其他的多是因為歷史和神話原因,比如維爾紐斯城,就是因為立陶宛大公曾經夢見一隻披著裝甲的鐵狼在草原上嚎叫,長老建議立陶宛大公將都城建立在此處,因為這個地方「將會成為不可逾越的屏障」。
⑷ 蒙古人為什麼崇拜狼我們的祖先是龍還是狼
狼是最講究團隊精神的種群。狼不同於虎和豹,它是一種群居動物。狼群狩獵的時候靠集體的力量,即有明確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合作,齊心協力戰勝比自己強的對手。許多大型的動物不怕單獨的狼,但一群有著團隊精神的和嚴密組織與配合默契的狼,足以讓獅、虎、豹、熊等猛獸色變,足以使任何比其更為兇猛的猛獸汗顏。讓這些猛獸見到野狼也得退避三舍,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狼群殺陣。正如海爾集團董事會主席張瑞敏所說的「狼的許多難以置信的做法值得借鑒。最值得稱道的是戰斗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
這或許便是蒙古人崇拜狼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成吉思汗二十萬鐵騎卻能夠橫掃天下的根源。
是狼
⑸ 蒙古人為什麼崇拜狼
《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馬蘭勒一同過騰汲思海來至斡難河源頭的不兒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①我們認為這是一則流傳久遠而被記錄下來的圖騰神話。雖然這句話難以成為生動的神話故事,但在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火原潔與馬沙茹黑按蒙古語原音用漢字拼寫音譯時,對"孛兒帖赤那"一詞特旁註"蒼色狼","豁埃馬蘭勒"一詞特旁註"慘白色鹿",此舉恐不是隨意而為。因為《蒙古秘史》中不少具有各種野獸含意的人名,在旁註中均以"名"或"人名"來代替,而偏偏將這兩個詞的實際所指的動物明白無誤地譯寫標明,說明他們是出於對這句話內涵的深刻理解所作出的註解,而不是一般地泛指人名。所以這句看來極其簡短的話語卻深深刻印著蒙古先民在圖騰文化時期有過狼、鹿圖騰崇拜。從這句話分析,存在天命觀,又以父系推算,可能是父權時代定型的神話傳說。雖然狼如何成為他們的始祖父,鹿何以成為他們的始祖母,具體細節早已遺忘,然而狼、鹿兩個氏族聯姻以及從很遠的地方遷徙而來的影像仍然流傳下來。這里所說的渡騰汲思海遷徙而來,可能不是指一般的遷徙,而是指這兩個有聯姻關系的氏族有過長期發展而逐步向外擴展的歷史痕跡。
蒙古古老而生動的狼、鹿圖騰神話雖然難以尋覓,但從北方民族史、蒙古歷史典籍中的有關記載,從蒙古薩滿的神低觀念表現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確實存在過狼圖騰、鹿圖騰崇拜。狼圖騰崇拜現象幾乎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僅匈奴、突厥存在狼圖騰崇拜,回鶻人也有過生動的狼神故事。說明在那蠻荒的北方草原,狼對於原始人群來說是非常可怕的野獸,它們往往集合成群,無論捕食或對付進犯之敵,都協同搏鬥,兇猛而富有靈性。於是人們由恐懼而敬奉,把它們視作自己的親屬和同類,這就是狼圖騰崇拜的萌生。按照與泰勒理論相聯"平行論"的文化發展論觀點看,任何兩個不同的部族所處的生活環境大體相似時,他們的文化必然表現出同樣的適應性。那麼,同處於北方草原或森林地帶的蒙古先民有過狼圖騰崇拜便不值得奇怪了。
此點有歷史典籍和口傳作品可證。《蒙古源流》卷四記載:"歲次丁亥三月十八日,兵行唐古詩之便,於杭愛之地方設圍,汗以神機降旨雲:"今圍中有一郭斡瑪喇勒,有一布爾特克沁綽諾出此,二者毋殺。""郭斡瑪喇勒"意為"草黃母鹿","布爾特克沁綽諾"意為"蒼色狼"。成吉思汗在圍獵中特降旨對這兩種野獸要放生,可見是作為神獸加以愛護的。還有將帝王的生死與狼的命運相聯系的傳說。《多桑蒙古史》記雲:"有蒙古人告離闊台言:前夜伊斯蘭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盡害其畜群。窩闊台以乾巴里失購此狼,以羊一群賞來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釋之,曰:』俾其以所經危險往告同輩,離此他適。』狼甫被釋,獵犬群起嚙殺之。窩闊台見之憂甚,入帳默久之,然後語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壽。孰知其難逃定命,此事於我非吉兆也。』其後末久,此汗果死。"從這段故事分析,放狼生,天可增壽,說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毀,必是凶兆, 自己的生命也難於久留人世。從這種把帝王的休數與狼的生死聯系起來的看法,可窺視出遠古崇拜狼的心理積淀雖已流逝久遠,則還保留在後世人的觀念之中。
狼養育幼兒長大成為偉人者,除北方民族史有記載外,蒙古民間也流傳著狼童的傳說。其故事如下:從前,一群獵人在克魯倫河畔狩獵,發現一隻母狼帶領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奔於荒野,獵人們趕走了狼,帶回了男孩,不知他為何人所生,便起名為"沙魯"。及其能言,沙魯能聽懂各種動物語言;及壯應征入伍,隨成吉思汗征戰。一次宿營,沙魯聽到狼嚎,便告訴頭領有洪水之災,必須易地扎營。果然夜間風雨交加,原營地被洪水淹沒。從此,凡夜間宿營,頭領問沙魯便知吉凶。從上述歷史記載和民間流傳的狼童傳說看,蒙古人存在著狼圖騰崇拜的觀念顯而易見。
鹿,柔順而善於賓士,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對其產生祟拜之情,此點史書不乏記載。蒙古薩滿認為鹿能顯靈,可以驅魔鎮邪。內蒙古巴爾虎、察哈爾、科爾沁等地區薩滿巫師(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鐵皮製成鹿角加以裝飾,所用的青銅鏡和法鼓也都刻畫著鹿的形象,說明蒙古先民、特別是森林狩獵民曾以鹿為圖騰神靈。所以"蒼狼白鹿"這一對蒙古先民曾經起過巨大凝聚力的圖騰神話,在《蒙古秘史》中被記載下來,彌足珍貴。從圖騰制的發展來看,最古老的圖騰是"原生態圖騰",每個氏族只有一個,而且是存在於他們周圍環境的實有之物,如狼、鹿這樣的圖騰實體。"在兩種生產(物質生產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斷有所發展的情狀下,氏族之間必然發生沖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緣家庭受到極大沖擊,終至瓦解。族外婚導致圖騰崇拜發生變化,』准原生態圖騰』應運而生。"准原生態圖騰實際是氏族由單一圖騰向母系圖騰和父系圖騰兩峰對峙的過渡,開始後者不佔重要位置,等到人們更重視父系圖騰時,便邁入了原始社會後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蒼狼白鹿"雙峰對峙而又以夫攜妻的形式出現,可見是蒙古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存在的圖騰形式。
⑹ 哪個名族崇拜狼和仇恨狼以及原因和有關故事!
這是自然界,任何生命都是高貴的,沒有好壞之分,所謂的有益有害只是人類的主觀論斷,即只要影響到了人類的利益,就是有害的,這也是世界上基本沒有動物喜歡人類的原因。食肉動物普遍很兇殘,但是沒有任何一種食肉動物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還去襲擊獵物。而每天人類僅僅是為了取樂或純粹無聊就要大量殺死其他生物,就算在最兇殘的食肉動物眼裡看來也是不可理解的。
狼是動物世界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它既有兇殘嗜血的天性,又有團結協作的特點。因此,
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狼仇恨與狼崇拜兩種觀念。
我們先來談一談人們為什麼恨他們吧。狼由於對草原人重要資產的羊產生危害性,草原人對它們不得不大力獵殺。種種記載表明,它還危害家畜甚至吃人;它是寓言故事等文學作品中傳說的惡魔,身性兇殘,陰險狡詐,常常被貫以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子野心等等惡名。於是人類對狼大開殺戒,將其趕緊殺絕。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一談人們對他們的崇拜。人們推崇的狼主要是因為狼有以下三個特徵,首先,嗅覺敏銳,善於捕捉機會。在大草原上,狼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它們的主要目標——羊或羊群,窺視著羊的活動規律甚至牧羊者的狀況,一有機會,馬上出擊。難怪人們常常將捕獵者形容為「惡狼似的眼睛」。其次,富於進取心和攻擊性,且不輕言失敗。狼襲擊羊時,常常是死死咬住,不會輕易放棄。而且狼並不是咬死一隻飽腹而已,而是在最短的時間里,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應該是團隊精神。狼很少單獨出沒,總是團隊作戰,所以才有「猛虎還怕群狼」之說。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人類社會,團隊精神的威力越來越受重視,這是人們尊崇狼性文化的又一個緣由。
總之,有人仇恨狼,有人崇拜狼,的確,任何事物總是兩面的。我們應該全面的看待這個極具個性的動物,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分析事物。
狼的歇後語
1、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沒有料到)
2、 狼惜豬娃 - 還不了(比喻不去無回)
3、 狼頭上長角 - 裝樣(羊)
4、 狼裝羊肥 - 不懷好意
5、 狼吃狼 - 冷不防
6、 狼裝羊笑 - 居心不良
7、 狼頭上括竹筍 - 裝羊(羊)
8、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難移
9、 狼窩里蕎孩子 - 性命難保
10、狼不吃死孩子 - 活人慣的
11、狼啃青草 - 裝洋(羊)
12、狼吃鬼 - 沒影幾
13、狼看羊羔 - 越看越少
14、狼借獵娃 - 還不了
15、狼狗打架 - 兩頭害怕
狼的俗語
1、 狼肚子里沒有好心肝。
2、 狼披羊皮還是狼。
3、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 可憐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5、 可憐狼的獵人,羊群不會增多。
6、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邊吃屎。
7、 不開獵槍,打不住狼。
8、 狼給羔羊領路最危險。� �
9、 狼到天邊不改性;
10、狼窩里少不了骨頭;
11、狼是銅頭鐵腳麻桿腰;
12、狼有狼道,蛇有蛇蹤;
13、狼最喜歡離群的綿羊;
14、狼剩一口氣時,還想吃羊;
15、狼的頭伸進羊圈,決不會謙虛的把身子留在外面。
在一萬年前,世界上狼多人少,狼極多,人極少。在更早以前,想必更是如此。現在,世界上人極多,狼極少。數量上的變化也反映出狼與人在這個星球上統治力的更迭。從高山到海島,從森林到草原,曾經遍布狼跡,現在則密布人類的腳印。在狼看來,這個人類不斷開拓的世界,正是它們失落的世界。
多用狼眼看一看世界是有好處的,在它們看來,有太多的人是愚昧的。
狼的種類及分布
我們通常所說的狼多指分布於亞、歐、北美的灰狼。真正從種的概念劃分,狼主要包括灰狼、赤狼(美國紅狼)、郊狼(叢林狼)、胡狼(亞非的豺)、紅狼(亞洲豺狗)及比較接近狐狸的南極狼(福島野犬)、南美狼(鬃狼)。
狼曾經廣泛分布在北半球歐亞大陸及北美大陸。在歐亞大陸除個別島嶼外(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半島及日本)均有狼的分布。在北美,狼的分布曾到墨西哥的南部,北回歸線附近。
現在狼的分布區域已大大縮小,特別是西歐和北美。整個北美狼的分布向北退縮到北緯45度以北地區,狼在西歐和北歐的很多國家絕跡了,僅挪威、瑞典、芬蘭、土耳其、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八個國家有狼的分布。狼在東歐和亞洲還有廣泛分布。在中國,狼曾分布於除台灣、海南島及其他一些島嶼外各省區。但目前狼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內蒙以及西藏等人口密度比較小的地區。在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地區很難見到狼的蹤跡。
狼的外形與體色
狼是犬科中體型最大者,外形似狼犬,但嘴尖口寬。通常兩耳豎立,尾不上卷,尾毛蓬鬆,尾巴尖部毛色暗黑。整個頭部、背部以及四肢外側毛色黃褐、棕灰色,雜有灰黑色毛,但四肢內面以及腹部毛色較淡,毛色常因棲息環境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差異。
狼的生活習性
一般情況下,一個狼群有大約七到十隻狼。一頭公狼擔任首領,這頭公狼有一個固定的配偶,它們負責繁衍後代,但哺育幼狼卻是狼群共同的責任。母狼在產下幼狼之後,一般要在狼穴中呆上一段時間,以哺乳和保護幼狼。這段時間,公狼和其他的狼就會為母狼叼來食物,以保證母狼的身體健康和奶水充足。但母狼並不讓家族的其他成員靠近幼狼,即使是幼狼的父親也不能例外。它們一旦靠近幼狼,母狼就會發出憤怒的嚎叫,那代表了母狼對幼狼深深的愛。其他的家庭成員們只是將覓得的食物放在洞口,以備母狼食用。母狼短時離開巢穴是為了飲水和排泄。就像母親經常為嬰兒換尿布和洗澡一樣,母狼也經常用舌頭舔拭幼狼的全身,為狼仔擦洗身上的污穢。
在一個狼群中,只有頭狼和它的配偶才能有生育的權利,而其他雄狼和雌狼卻連交配的能力都沒有。這一方面是為了控制狼群的數量和狼群後代的質量,但從另一方面看,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它們沒有自己的後代,它們為了狼群共同的利益而放棄了許多利益。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它們對狼群家族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⑺ 狼在各個國家的文化中有什麼不同的象徵
中國文學作品中的狼多是兇猛、殘暴、貪婪、狠毒、不講道義的罪惡的象徵,但在中國古代一些少數游牧民族中,狼卻代表著勇敢、協作和有靈性,甚至是某個民族的圖騰.在西方文化中,狠象徵著非凡的力量、母愛的溫情、野性、自由等。
⑻ 崇拜狼的國家是
關於崇拜狼
查到一篇文章《蒙古族的狼崇拜》
來源http://gb.chinabroadcast.cn/321/2004/02/26/[email protected]
《狼道》「遠古的人類對狼充滿了崇敬與膜拜。他們把狼的形象刻在岩洞的石壁上,愛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很早就認識到狼的優秀品質,許多原始印第安部落還把狼當做他們的圖騰,他們尊重狼的勇敢、智慧和堅韌,他們認為狼是最高智慧的神,可以與一切力量抗衡。我國古代的一些游牧民族,如鮮卑、匈奴等,在他們的文化中都對狼有一種原始的崇拜。」
來源 http://spaces.msn.com/members/renh/
關於對狼的仇恨,自古以來,幾乎有人的地方都仇恨狼,所以才有狼的滅絕。。。
回答者:Audrey_bb
⑼ 義大利亞代表性的動物有什麼
義大利亞代表性的動物是狼。
義大利和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狼是羅馬帝國的象徵,在羅馬富麗堂皇的康塞瓦托利富內珍藏著一尊「母狼育嬰」的青銅雕塑。
它是羅馬城的歷史象徵,是羅馬的城徽。每一個來到羅馬的人都要到富里去瞻仰一下這個偉大而神奇的古羅馬雕塑,去聆聽一下羅馬建城的血腥歷史。
正是這個母狼哺育了羅馬城的創建者,因而,母狼塑像就被當作了羅馬的城徽。甚至動物界的母狼也被羅馬人當作恩獸來對待了。現今在義大利很多地區,依然有崇拜狼的傳統。
(9)哪個國家崇拜動物是狼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代表動物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美洲野牛唯一從史前生活至今的地盤。這種身軀龐大的動物,於數十萬年前跨越亞洲和北美大陸橋進入美國,並占據了北美「最大陸地動物」的稱號。美洲野牛成年公牛可達1.8米高,體重近1噸。據報道,它們看似笨重,實際奔跑速度快,轉彎靈活,善於跳高,還是游泳好手。
野牛嗅覺和聽覺靈敏,雖然是近視眼,但並未妨礙它們生息繁衍。成為國獸後,北美野牛的地位堪比美國國鳥白頭海雕。法案起草者之一、眾議員威廉·萊西·克萊這樣評價:「沒有其他本土物種比這種高貴的動物更能講述美國故事。」
俄羅斯:要選出一個對「戰斗民族」俄羅斯國家形象的比喻,恐怕沒有人會認為還有比北極熊更合適的了。這種和北美野牛相比,在身材、力量、兇猛程度上毫不遜色的動物,作為俄羅斯的象徵,已深入人心。在俄羅斯人心目中,北極熊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徵;
俄羅斯杜馬第一大黨、俄最大政治力量統一俄羅斯黨,就採用北極熊作為其黨徽。該黨目前在國家杜馬內形成穩定多數,為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傑夫的施政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如今由於全球氣候暖化北極融冰,北極熊的家園正日漸縮小。
澳大利亞:袋鼠榮居澳大利亞國徽上的主角,袋鼠一直以它可愛乖巧的形象被很多人所喜愛。澳大利亞人把袋鼠作為國家象徵,可能是看中了袋鼠那種永遠向前跳躍、從不後退的開拓精神。袋鼠是澳大利亞的象徵物,出現在澳大利亞國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
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也將袋鼠作為其標志。澳大利亞軍隊的車輛,艦船在海外執行任務時很多時候都會塗上袋滑鼠志。
中國:熊貓,以其可愛的形象深受國內外民眾和友人的喜愛。這個宛如誕生在黑白鏡頭下的「胖團子」曾多次出國擔任友好使者,為中國發展對外友好關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大熊貓還不能正式稱得上是「國獸」,但作為「國寶」,可謂當之無愧。目前,中國不再將大熊貓作為「國禮」對外贈送,而是採用租借和合作研究等方式,它的海外之旅仍在繼續。
英國:獅子素來是英國的象徵。早在中世紀,獅子就成為國王的寵物,被尊養在倫敦塔內。由於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勇敢而又英明。他推崇法治,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正義之獅」。他是首位把「叢林之王」獅子作為皇室標志的英格蘭國王。
1189年,因勇敢而著稱的「獅心國王」理查一世即位。到那時,著名的「三獅徽章」已經問世。如今,人們可以在英格蘭運動隊的運動衫上領略這種徽章的風采。英國人也和獅子一樣,有著傲慢,強勢的性格。
⑽ 那個國家(民族)對狼是崇拜的 那個國家(民族)對狼是仇恨的 快 急!!
游牧民族一般都對狼有崇拜,像漢族這種以農業或者圈養牲畜為主的民族都會敵視狼,因為影響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