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河馬是什麼動物

河馬是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2022-08-04 13:46:18

Ⅰ 河馬是兩棲動物嗎

河馬是一種半水生哺乳動物
一般生活於河流、湖泊、沼澤附近水草繁茂和有蘆葦的地帶,有些棲息的海拔高度可以達到2400米。通常棲息在淺湖,河流和沼澤中。水必須足夠深,河馬才能將其整個身體浸入水中。通常,最好使用深約2米的水。白天,河馬更喜歡睡在淺水中,或者偶爾在密密麻麻的泥灘上睡覺。正是在這些水域中發生交配和產。當不存在淺水區時,河馬位於較深的水中,僅將其鼻孔留在表面上方即可呼吸。河馬在黃昏時從水中出來,上岸覓食,然後沿著熟悉的小道分別往下走,通常不到1、6公里,沿著水岸到茂密的草場。

Ⅱ 河馬是什麼動物

河馬是淡水物種中最大的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重一般在2.5-3.5噸左右,主要生活在非洲熱帶水草豐盛的地區,一般由10餘只組成一個群體,也有上百隻的大群體。

如果為單獨一隻的河馬,則一般為在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河馬,河馬白天幾乎全在水中,當水草缺少時會在夜間上岸覓食植物,河馬壽命約為30-40年左右。

(2)河馬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河馬的體型雖大卻可輕巧的浮在水中,還能在水中待超過5分鍾。即使是陸地上第六大的動物,其短距離奔跑速度卻能達到時速40千米。長時間曝曬於太陽下後,其皮膚會分泌粉紅色的油脂,功能為防止過多的紫外線照射。

生活於非洲熱帶水草豐盛地區,常由10餘只組成群體,有時也能結成上百隻的大群,單獨的河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獸;白天幾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時,便在夜間上岸覓食植物或農作物;性溫順,懼冷喜暖,可沿著河底潛行5-10分鍾;在交配季節,雄性間時有爭斗,妊娠期約8個月,每胎1仔。哺乳期1年,4-5歲性成熟,壽命30-40年。分布於非洲。

Ⅲ 河馬是水生動物還是陸上動物

河馬習慣泡在水裡,這是河馬的一種生活習性。世界上的動物習性,都是由於適應生存環境而逐漸養成的。
河馬是食草動物,它生活在熱帶的非洲,氣候相當炎熱。它由於適應這種炎熱的生活環境才被自然保留下來。它們的適應方式就是泡在水裡,從而減少熱浪的襲擊,逐漸養成了習性。河馬養成泡在水裡這種習性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河馬雖然身體粗,樣子十分唬人,但它沒有對付敵害的武器,無論是體重高達數千公斤的大型河馬,還是體重僅二三百斤的小型河馬,它們都缺乏對付敵害的本領。在生存過程中,形成了猛獸時常出沒的白天,便呆在危險很少的水裡休息,等到夜幕降臨敵害減少時,它才爬上岸來吃草,直到天亮又回到河中。從河馬覓食的時間和行為來分析,這便是河馬習慣泡在水中的又一個原因,由此可見,河馬泡水的習性,是天敵和嚴酷的氣候「逼」出來的。
河灘是他們的生息地,但維持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是件輕松的事情。他們的名字叫作河馬,河流是令他們感到安全和自信的地方。盡管他們呼吸空氣,但在水下卻顯得更加輕松自如。他們能一次屏住呼吸長達6分鍾。他們的腳上長著指甲,但這不是蹄形足,而是呈部分蹼狀。
因為不會游泳,河馬不喜歡涉足過深的水域,他們喜歡讓自己的腳踏實地踩在河底。但是不會游泳並不是個缺點,實際上河馬在水下倒顯得體態輕盈,在水流中邁著太空步行走,要比游泳容易得多。最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沙灘頑童」在陸地上的運動能力。他們不是長跑運動員,但在百米距離內卻能健步如飛。
當河馬潛入水中,一種特殊的閥門會自動封閉它的耳孔和鼻孔,但這並不影響它在水下的聽力和通訊能力。河馬被封閉的氣孔中會發出「嗡嗡」和「嘀噠嘀噠」的聲音,聽起來與海豚發出的聲音相似,而這並不是巧合。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河馬與海豚和鯨魚的關系密切,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

Ⅳ 河馬是馬嗎

不是

河馬是一種體非常大的哺乳動物。一些人會因為河馬的名字中帶有「馬」而認為河馬是馬的一種,只是生活在河流之中而已。其實,河馬並不是馬,二者是不同的兩種動物,從類別來看差異是比較大的。河馬屬於哺乳綱、鯨偶蹄目、河馬科、河馬屬中的動物,而馬則是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的動物,二者並不是近親。

河馬的英文是「hippotamus」,在希臘語之中「hippos」代表的就是馬,而「potamus」代表的則是河。這個詞是一個外來的詞語,所以整體翻譯過來就是河馬,並不是說河馬和馬有很親近的關系。



(4)河馬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河馬是一種兩棲動物,喜群居,怕冷,喜溫暖的氣候。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乾裂,而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稀疏獠牙長十厘米,母河馬為保護小河馬極具領域攻擊性。河馬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老年雄性常單獨活動。

夜行性:它們幾乎整個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出來吃食,有時會順水游出30多公里覓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食陸地作物,以草為主,有時到田地去吃莊稼,食物短缺時,它們也吃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河馬

Ⅳ 河馬的簡介是怎樣的

位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種非常獨特的動物——河馬。
河馬除了長著一張類似於馬的臉之外,它還有著一張血盆大口和粗壯的獠牙,在形態上更像豬,因此古埃及人也把他稱為「河中之豬」。河馬是群居動物,河馬是半水生的,棲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裡或湖中。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之中,河馬是僅次於大象和犀牛的大動物。它們怕冷,喜溫暖的氣候。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乾裂,而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河馬素好群居,很少有攻擊人的行為。河馬肥胖的身軀沒有一根毛,也沒有汗腺,卻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黏性液體,保護皮膚免受脫水龜裂。河馬汗液呈紅色,有很大科研價值,常被稱為「血汗」。這種神奇汗液能使河馬長期暴曬於烈日下的皮膚不受損害,還有強大殺菌功能。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河馬也是種一種珍貴的」汗血寶馬「。河馬外型看來十分溫和,甚至有點滑稽,但事實上性格與其外型完全相反。河馬不僅兇殘而且十分暴躁,再加上領域性極強,任何動物接近,它都會主動攻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之一。其跑步時速可達四十公里,是非洲每年殺死最多人的動物。由於河馬的巨大體型與攻擊性,它幾乎沒有天敵,連鱷魚與獅子都時常被其殺害。唯一的天敵是人類。為了獵肉和牙齒而進行的非法和無限制的狩獵,及棲息地喪失是河馬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非法狩獵被認為在棲息地領域的發生的戰亂最為嚴重,超過8年的在剛果(金)內亂和戰斗中,當地的河馬種群下降了95%以上

Ⅵ 河馬是什麼

河馬是陸地上僅次於大象的大型哺乳動物.它的潛水本領極高,能泡在水中數小時或數日,它們一次通常在水裡待3-5分鍾,最長可以閉氣達30分鍾.河馬屬於哺乳動物偶蹄目河馬科。河馬的頭大,嘴闊、皮厚,性溫和。成群的生活在非洲的大河和湖沼地區,大部分時間呆在水中,以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河馬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的湖沼中,素好群居,性情溫和,不
受挑戰和激怒,很少有攻擊人的行為.
怕冷,喜溫暖的氣候,
以水草和水生植物為食,食量極大,壽命高達四五十年.

Ⅶ 河馬是什麼意思

河馬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

河馬體型巨大,體長2-5米,包括一條長約35厘米的尾巴;肩高1.5米;體重1300-3200千克。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尾較小,下犬齒巨大,長50-60厘米,壽命30-40年。



生活習性

河馬是一種兩棲動物,喜群居,怕冷,喜溫暖的氣候。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乾裂,而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

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稀疏獠牙長十厘米,母河馬為保護小河馬極具領域攻擊性。河馬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老年雄性常單獨活動。它們幾乎整個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出來吃食,有時會順水游出30多公里覓食。

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食陸地作物,以草為主,有時到田地去吃莊稼,食物短缺時,它們也吃肉。

Ⅷ 河馬是屬於哪類動物

河馬
偶蹄目
河馬科
學名:Hoppopotamus
amphibius
英文名:Hoppopotamus
??
原來遍布非洲所有深水的河流與溪流中,現在范圍已縮小,主要居住在非洲熱帶的河流間。它們喜歡棲息在河流附近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
河馬的特點是吻寬嘴大,四肢短粗、軀體象個粗圓桶。胃3室不反芻。鼻孔在吻端上面,與上方的眼睛和耳朵呈一條直線。這樣它全體潛伏水中只須將頭頂露出水面就能嗅、視、聽兼呼吸了。
體長3.75-4.6米,尾長約56厘米,肩高約1.5米,體重3-4.6噸,下犬齒長約60厘米,可重達3公斤。河馬皮膚排出的液體含紅色色素,經皮膚反射顯得象是紅色的,引起了河馬出「血汗」的說法。
河馬極善游泳,在受驚時,一般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時間在水中
,潛伏水下時一般每3、5分鍾把頭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可潛伏約半小時不出水面來換氣。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乾裂。
?河馬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老年雄性常單獨活動。夜行性:它們幾乎整個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出來吃食,有時會順水游出30多公里覓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食陸地作物,以草為主,有時到田地去吃莊稼,造成很大損害。河馬無定居:不在一個地方長期停留,每隔數日便遷到新地方去。
河馬繁殖期不固定,全年均繁殖,每產一仔,孕期227-240天,仔獸出生時體重27-45公斤。在人為飼養下約3歲性成熟,在野外5、6歲成熟。壽命40-50年。
河馬的皮下脂肪約5厘米厚。人們常獵殺它取其脂肪、肉和厚皮。脂肪可得90公斤。當地人非常珍視它的肉。牙齒質量也很好

Ⅸ 河馬是什麼樣子的

1、身型

河馬體軀龐大而拙笨,體長為350-450厘米,尾長約56厘米,體重3000-3500千克,但比較矮,四肢特別短,肩高只有140-165厘米,還不及象的一半高。

2、頭部

有一個粗碩的頭和一張特別大的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並且足可以張開呈90度角。嘴裡的牙也很大,門齒和犬齒均呈獠牙狀,是進攻的主要武器,下門齒不是向上生長,而是像鏟子一樣向前面平行伸出,長度可達60-70厘米,重量為2-3千克,犬齒的長度也達75厘米左右。

眼睛、鼻孔、耳殼等都生在面部的上端,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

3、皮膚

河馬的皮格外厚,皮的裡面是一層脂肪,背部和兩側的厚度可達4-5厘米,這使它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水中浮起。皮膚呈黑褐色兼赤紫色,光滑無毛,僅在嘴端、耳內側和尾巴上有一些毛。河馬的皮上沒有汗腺,但卻有其他腺體,能夠分泌一種類似防曬乳的微紅色潮濕物質,並能防止昆蟲叮咬。

4、四肢

前後肢上各有大小幾乎相等的4趾,趾尖有蹄,其形狀如同扁爪,趾間略微有蹼。

(9)河馬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河馬是一種兩棲動物,喜群居,善游泳,怕冷,喜溫暖的氣候環境,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河馬是草食動物,但是稀疏獠牙長十厘米,母河馬為保護小河馬極具領域攻擊性。河馬喜歡營群棲生活,由雌獸統領,每群20-30隻,有時可多達百隻以上。

河馬的身軀龐大,但在水中行走很輕便。在炎熱的太陽下,體表帶著泥水更能使其免受烈日的曝曬。河馬的皮膚的汗腺里能分泌一種紅色的液體作為天然防曬劑,以濕潤皮膚,常被誤認為是排出來的血,稱為「血汗」。

河馬皮膚非常敏感,長時間離開水便會乾裂,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懶散地呆在水裡,靠水的幫助來調節體溫並防止皮膚乾裂,夜間睡覺則在岸上。

平時河馬將全身沒入水中,只把耳朵、眼睛和鼻孔露出水面,這樣不僅能夠正常呼吸,而且能夠及時發現危險而不被敵人察覺。河馬雖然總是呆在水裡,但它不會游泳,只能潛水。河馬在潛水時能將耳朵和鼻孔關閉起來,每次潛水時間可達5-10分鍾左右。

河馬平時較安靜,一旦發起脾氣來,常常打架,它們各自用自己鋒利的牙齒去刺傷對方厚厚的皮膚。有時在河裡發起怒來,它敢頂翻小船,把船咬成兩段。

閱讀全文

與河馬是什麼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