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可移動物品定置牌如何放置

可移動物品定置牌如何放置

發布時間:2022-08-04 23:11:52

㈠ 如何做好定置管理

開展定置管理應按照以下六個步驟進行:
(一)進行工藝研究
工藝研究是定置管理開展程序的起點,它是對生產現場現有的加工方法、機器設備、工藝流程進行詳細研究,確定工藝在技術水平上的先進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用更先進的工藝手段及加工方法,從而確定生產現場產品製造的工藝路線和搬運路線。工藝研究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對現場進行調查,詳細記錄現行方法
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觀察,對現行方法進行詳細記錄,是為工藝研究提供基礎資料,所以,要求記錄詳盡准確。由於現代工業生產工序繁多,操作復雜,如用文字記錄現行方法和工藝流程,勢必顯得冗長繁瑣。在調查過程中可運用工業工程中的一些標准符號和圖表來記錄,則可一目瞭然。
2.分析記錄的事實,尋找存在的問題
對經過調查記錄下來的事實,運用工業工程中的方法研究和時間研究的方法,對現有的工藝流程及搬運路線等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提出改進方向。
3.擬定改進方案
提出改進方向後,定置管理人員要對新的玫進方案作具體的技術經濟分析,並和舊的工作方法、工藝流程和搬運線路作對比。在確認是比較理想的方案後,才可作為標准化的方法實施。
(二)對人、物結合的狀態分析
人、物結合狀態分析,是開展定置管理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在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人與物,只有人與物的結合才能進行工作。而工作效果如何,則需要根據人與物的結合狀態來定。人與物的結合是定置管理的本質和主體。定置管理要在生產現場實現人、物、場所三者最佳結合,首先應解決人與物的有效結合問題,這就必須對人、物結合狀態進行分析。在生產現場,人與物的結合有兩種形式,即直接結合和間接結合。直接結合是指需要的東西能文即拿到手,不存在由於尋找物品而發生時間的耗費。如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就在自己崗位周圍,工檢量具、貯存容器就在自己的工作台上或工作地周圍,隨手即得。間接結合是指人與物呈分離狀態,為使其結合則需要信息媒介的指引。信息媒介的准確可靠程度影響著人和物結合的效果。
按照人與物有效結合的程度,可將人與物的結合歸納為ABC三種基本狀態:
A狀態,表現為人與物處於能夠立即結合並發揮效能的狀態。例如,操作者使用的各種工具,由於擺放地點合理而且固定,當操作者需要時能立即拿到或做到得心應手,
B狀態,表現為人與物處於尋找狀態或尚不能很好發揮效能的狀態。例如,一個操作者想加工一個零件,需要使用某種工具,但由於現場雜亂或忘記了這一工具放在何處,結果因尋找而浪費了時間;又如,由於半成品堆放不合理,散放在地上,加工時每次都需彎腰,一個個地揀起來,既影響了工時,又提高了勞動強度。
C狀態,是指人與物沒有聯系的狀態。這種物品與生產無關,不需要人去同該物結合。例如,生產現場中存在的已報廢的設備、工具、模具,生產中產生的垃圾、廢品、切屑等。這些物品放在現場,必將佔用作業面積,而且影響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安全。
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過相應的設計、改進和控制,消除C狀態,改進B狀態,使之都成為A狀態,並長期保持下去。
(三)開展對信息流的分析
信息媒介就是人與物、物與場所合理結合過程中起指導、控制和確認等作用的信息載體。由於生產中使用的物品品種多、規格雜,它們不可能都放置在操作者的手邊,如何找到各種物品,需要有一定的信息來指引;許多物品在流動中是不回歸的,它們的流向和數量也要有信息來指導和控制;為了便於尋找和避免混放物品,也需要有信息來確認,因此,在定置管理中,完善而准確的信息媒介是很重要的,它影響到人、物、場所的有效結合程度。
人與物的結合,需要有四個信息媒介物:
第一個信息媒介物是位置台帳,它表明「該物在何處」,通過查看位置台帳,可以了解所需物品的存放場所,
第二個信息媒介物是平面布置圖,它表明「該處在哪裡」。在平面布置圖上可以看到物品存放場所的具體位置。
第三個信息媒介物是場所標志,它表明「」這兒就是該處」。它是指物品存放場所的標志,通常用名稱、圖示、編號等表示。
第四個信息媒介物是現貨標示,它表明「此物即該物」。它是物品的自我標示,一般用各種標牌表示,標牌上有貨物本身的名稱及有關事項。在尋找物品的過程中,人們通過第一個、第二個媒介物,被引導到目的場所。
因此,稱第一個、第二個媒介物為引導媒介物。再通過第三個、第四個媒介物來確認需要結合的物品。因此,稱第三個、第四個媒介物為確認媒介物。人與物結合的這四個信息媒介物缺一不可。建立人與物之間的連接信息,是定置管理這一管理技術的特色。是否能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認真地建立、健全連接信息系統,並形成通暢的信息流,有效地引導和控制物流,是推行定置管理成敗的關鍵。
(四)定置管理設計
定置管理設計,就是對各種場地(廠區、車間、倉庫)及物品(機台、貨架、箱櫃、工位器具等)如何科學、合理定置的統籌安排。定置管理設計主要包括定置圖設計和信息媒介物設計。
l.定置圖設計
定置圖是對生產現場所在物進行定置,並通過調蹩物品來改善場所中人與物、人與場所、物與場所相互關系的綜合反映圖。其種類有室外區域定置圖,車間定置圖,各作業區定置圖,倉庫、資料室、工具室、計量室、辦公室等走置圖和特殊要求定置圖(如工作檯面、工具箱內,以及對安全、質量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定置圖)。定置圖繪制的原則有:
①現場中的所有物均應繪制在圖上;
②定置圖繪制以簡明、扼要、完整為原則,物形為大概輪腕、尺寸按比例,相對位置要准確,區域劃分清晰鮮明;
③生產現場暫時沒有,但已定置並決定製作的物品,也應在圖上表示出來,准備清理的無用之物不得在圖上出現;
④定置物可用標准信息符號或自定信息符號進行標注,並均在圖上加以說明;
⑤定置圖應按定置管理標準的要求繪制,但應隨著定置關系的變化而進行修改。
2.信息媒介物設計
信息媒介物設計,包括信息符號設計和示板圖、標牌設計。在推行定置管理,進行工藝研究、各類物品停放布置、場所區域劃分等都需要運用各種信息符號表示,以便人們形象地、直觀地分析問題和實現目視管理,各個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和應用有關信息符號,並納入定置管理標准。在信息符號設計時,如有國家規定的(如安全、環保、搬運、消防、交通等)應直接採用國家標准。其他符號,企業應根據行業特點、產品特點、生產特點進行設計。設計符號應簡明、形象、美觀。
定置示板圖是現場定置情況的綜合信息標志,它是定置圖的藝術表現和反陝。標牌是指示定置物所處狀態、標志區域、指示定置類型的標志,包括建築物標碑,貨架、貨櫃標牌,原材料、在製品、成品標牌等。它們都是實現目視管理的手段。各生產現場、庫房、辦公室及其他場所都應懸掛示板圖和標牌,示板圖中內容應與藍圖一致。示板圖和標牌的底色宜選用淡色調,圖面應清潔、醒目且不易脫落。各類定置物、區(點)應分類規定顏色標准。
(五)定置實施
定置實施是理論付諸實踐的階段,也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點。其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清除與生產無關之物
生產現場中凡與生產無關的物,都要清除干凈。清除與生產無關的物品應本著「雙增雙節」精神,能轉變利用便轉變利用,不能轉變利用時,可以變賣,化為資金。
2.按定置圖實施定置
各車間、部門都應按照定置圖的要求,將生產現場、器具等物品進行分類、搬、轉、調整並予定位。定置的物要與圖相符,位置要正確,擺放要整齊,貯存要有器具。可移動物,如推車、電動車等也要定置到適當位置。
3.放置標准信息名牌
放置標准信息名脾要做到牌、物、圖相符,設專人管理,不得隨意挪動。要以醒目和不妨礙生產操作為原則。總之,定置實施必須做到:有圖必有物,有物必有區,有區必掛牌,有牌必分類;按圖定置,按類存放,帳(圖)物一致。
(六)定置檢查與考核
定置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持之以恆。只有這祥,才能鞏固定置成果,並使之不斷發展。因此,必須建立定置管理的檢查、考核制度、制訂檢查與考核辦法,井按標准進行獎罰,以實現定置故長期化、制度化和標准化。
定置管理的檢查與考核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定置後的驗收檢查,檢查不合格的不予通過,必須重新定置,直到合格為止。
二是定期對定置管理進行檢查與考核。這是要長期進行的工作,它比定置後的驗收檢查工作更為復雜,更為重要。
定置考核的基本指標是定置率,它表明生產現場中必須定置的物品已經實現定置的程度。
其計算公式是:定置率=實際定置的物品個數(種數)/定置圖規定的定置物品個數(種數)×100%。

㈡ 《 我的世界》 怎麼將告示牌放在箱子上

按住鍵盤上的SHIEF鍵,拿著告示牌對准箱子的側面就可以將告示牌放到箱子上。

具體步驟如下:

1、物品展示框可以在工作台中,使用一個皮革和八個木棍合成。


㈢ 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以生產現場為主要對象,研究分析人、物、場所的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並通過整理、整頓、改善生產現場條件,促進人、機器、原材料、制度、環境有機結合的一種方法。

一、基本原理

定置管理是對物的特定的管理,是其他各項專業管理在生產現場的綜合運用和補充企業在生產活動中,研究人、物、場所三者關系的一門科學。它是通過整理,把生產過程中不需要的東西清除掉,不斷改善生產現場條件,科學地利用場所,向空間要效益;通過整頓,促進人與物的有效結合,使生產中需要的東西隨手可得,向時間要效益,從而實現生產現場管理規范化與科學化。

二、人、物、場所三者之間的關系

1、人與物的關系。在工廠生產活動中,構成生產工序的要素有5個,即原材料、機械、工作者、操作方法、環境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與物的關系,只有人與物相結合才能進行工作。

⑴、人與物的結合方式。人與物的結合方式有兩種,即直接結合與間接結合。直接結合又稱有效結合,是指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某種物品時能夠立即得到,高效率地利用時間。間接結合是指人與物呈分離狀態。為使其達到最佳結合,需要通過一定信息媒介或某種活動來完成。

⑵、與物的結合狀態。生產活動中,主要是人與物的結合。但是人與物是否有效地結合取決於物的特有狀態,即A、B、C三種狀態。A狀態是物與人處於有效結合狀態,物與人結合立即能進行生產活動。B狀態是物與人處於間接結合狀態,也稱物與人處於尋找狀態或物存在一定缺陷,經過某種媒介或某種活動後才能進行有效生產活動的狀態; C狀態是物與現場生產活動無關,也可說是多餘物。

2、場所與物的關系。在工廠的生產活動中,人與物的結合狀態是生產有效程度的決定因素。但人與物的結合都是在一定的場所里進行的。因此,實現人與物的有效結合,必須處理好場所與物的關系,也就是說場所與物的有效結合是人與物有效結合的基礎。從而產生了對象物在場所中的放置科學———"定置"。

⑴、定置。定置與隨意放置不同,定置即是對生產現場、人、物進行作業分析和動作研究,使對象物按生產需要、工藝要求而科學地固定在場所的特定位置上,以達到物與場所有效地結合,縮短人取物的時間,消除人的重復動作,促進人與物的有效結合。

⑵、場所的三種狀態,即,狀態, -狀態、"狀態。,狀態是良好狀態。即場所具有良好的工作環境、作業面積、通風設施、恆溫設施、光照、噪音、粉塵等符合人的生理狀況與生產需要,整個場所達到安全生產的要求。-狀態是改善狀態。即場所需要不斷改善工作環境,場所的布局不盡合理或只滿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滿足生產要求、或兩者都未能完全滿足。"狀態是需要徹底改造狀態。即場所需要徹底改造,場所既不能滿足生產要求、安全要求又不能滿足人的生理要求。

⑶、場所的劃分。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對象物流運動的規律性,便於人與物的結合和充分利用場所的原則,科學地確定對象物在場所的位置。

①、固定位置:即場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固定。用三固定的技法來實現人、物、場所一體化。此種定置方法適用於對象物在物流運動中進行周期性重復運動,即物品用後回歸原地,仍固定在場所某特定位置。

②、自由位置:即是物品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放置,並以完善信息、媒介和信息、處理的方法來實現人與物的結合。這種方法應用於物流系統中不回歸、不重復的對象物。可提高場所的利用率。

3、人、物、場所與信息的關系。生產現場中眾多的對象物不可能都同人處於直接結合狀態,而絕大多數的物同人處於間接結合狀態。為實現人與物的有效結合,必須藉助於信息媒介的指引、控制與確認。因此,信息媒介的准確可靠程度直接影響人、物、場所的有效結合。信息媒介又分確認信息媒介和引導信息媒介兩類,每類信息媒介又各有兩種媒介物。

⑴、引導信息媒介物。即是人們通過信息媒介物,被引導到目的場所,如位置台賬、平面布置圖等。

⑵、確認信息媒介物。人們通過信息媒介物確認出物品和場所。如場所標志、物品名稱(代號)等。

三、定置管理的內容

定置管理內容較為復雜,在工廠中可粗略地分為工廠區域定置、生產現場區域定置和可移動物件定置等。

1、工廠區域定置:包括生產區和生活區。生產區包括總廠、分廠(車間)、庫房定置。如總廠定置包括分廠、車間界線劃分,大件報廢物擺放,改造廠房拆除物臨時存放,垃圾區、車輛存停等。分廠車間定置包括工段、工位、機器設備、工作台、工具箱、更衣箱等。庫房定置包括貨架、箱櫃、貯存容器等。生活區定置包括道路建設、福利設施、園林修造、環境美化等。

2、現場區域定置:包括毛壞區、半成品區、成品區、返修區、廢品區、易燃易爆污染物停放區等。

3、現場中可移動物定置:包括勞動對象物定置(如原材料、半成品、在製品等);工卡、量具的定置(如工具、量具、胎具、容器、工藝文件、圖紙等);廢棄物的定置(如廢品、雜物等)。

四、定置管理的基本程序

1、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是定置管理開展程序的起點,它是對生產現場現有加工方法、機器設備情況、工藝流程等全過程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確定其方法在技術水平上的先進性,在經濟上的合理性,分析是否需要和可能採取更先進的工藝手段及加工方法,進行改造、更新、從而確定工藝路線與搬運路線,使定置管理達到科學化、規范化和標准化。

2、人、物結合狀態分析。這是開展定置管理的第二個階段也是定置管理中最關鍵的一環。定置管理的原則是提倡-狀態,改造.狀態,清除"狀態,以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目的。

3、物流、信息流分析。這是開展定置管理的第三步。在生產現場中需要定置的物品無論是毛坯、半成品、成品,還是工裝、工具、輔具等都隨著生產的進行而按照一定的規律流動著,它們所處的狀態也在不斷地變化,這種定置物規律的流動與狀態變化,稱之為物流。隨著物流的變化,生產現場也存在著大量的信息,如表示物品存放地點的路標,表示所取之物標簽,定置管理中表示定置情況的定置圖,表示不同狀態物品標牌,為定置擺放物品而劃出的特殊區域等,都是生產現場中的信息。

隨著生產的進行,這些信息也在不斷地運動著、變化著,當加工件由.狀態轉化為-狀態時,信息也伴隨著物的流動變化而變化,這就是信息流。通過對物流、信息流的分析,不斷掌握加工件的變化規律和信息的連續性並對不符合標準的物流、信息流進行改正。

4、定置管理的設計。這是推行定置管理的第四個階段。首先是定置圖的設計,其次是信息的標准化工作。在工廠推行定置管理過程中一般應有工廠定置圖、分廠或車間定置圖、區域定置圖和工具箱定置圖等。其中分廠(車間)定置圖是最重要的。

設計定置圖時應注意:

⑴、對場所、工序、工位、機台等進行定置診斷。根據人—機工程學確定是否符合人的心理、生理需要與滿足產品質量的需要,做到最大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最大的操作方便和最小的不愉快,以及切實的安全和防護保障,充分利用空間與時間。

⑵、定置圖設計按統一標准。如屬於全廠范圍內的定置圖用,-紙幅,分廠(車間)與大型倉庫定置用圖,+紙幅,班組定置圖用,.紙幅,機台、工位、工具箱定量圖用,/紙幅等。

⑶、設計定置圖時應盡量按生產組織劃分定置區域。如一個分廠有/個較大的生產工段,即可在定置圖上標出/個相應的定置區域。

⑷、設計定置圖先以設備作為整個定置圖的參照物。依次劃出加工件定置區、半成品待檢區、半成品合格區、產成品待檢區、成品合格區、廢品區、返修品區、待處理區等。

⑸、定置圖完成後可進行信息標准化工作。如合格區域可用綠色標牌表示,返修區域用紅色標牌表示,待處理區域用黃色標牌表示,待檢區域用藍色標牌表示,廢品區域用白色標牌表示。這些信息符號標志牌的顏色含義即為綠色通(合格)、紅色停(返修),黃色緩行(需辦理會簽或審批手續),藍色未檢查,白色不能用(廢品)。

5、定置實施。按照定置的設計具體內容進行定置管理。即對生產現場的材料、機械、操作者、方法進行科學的整理、整頓,將所有的物品定位,按圖定置,使人、物、場所三者結合狀態達到最佳程度。

6、定置考核。這是定置管理最後一個階段。為了鞏固已取得的成果,發現存在的問題,不斷完善定置管理,就得堅持定期檢查與考核工作。一個企業的定置管理開展好與壞是以定置率為衡量標準的。定置率的計算公式是:

定置率=實際定置的物品個數(件數)/應該定置的物品個數(件數)* 100%

如檢查某分廠的三個定置區域,其中合格區(綠色標牌區)擺放15種零件有1種沒定置,待檢區(藍色標牌區)擺放.20種零件有2種沒定置,返修區(紅色標牌區)擺放3種零件有1種沒定置,那麼該場所的定置率則是:

定置率=((15 +20+3)-(1+2 +1))/(15+20+3 )*100%=89%

㈣ 物品擺放定製定位的好處

按照「有物必有區,有區必掛牌,掛牌必分類,按圖定置,圖物相符」,「以物對號,以號對圖,圖號相符」的原則進行現場定製定位管理。
通過實施定置定位和標識管理,實現科學合理劃分生產區域,物品、設備定位存放。使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有序,現場環境整潔,文明生產。

㈤ 如何實施5s定置管理

如何實施5S定置管理-現場操作方法

◎定置管理與5S活動的關系

「定置」是定置管理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是根據安全、質量、效率、效益和物品本身的特殊要求,而科學地規定物品放置的特定位置。

定置管理是研究和改善現場的科學方法,研究分析生產線場中人、物、場所的結合狀態和關系,做到「人定崗、物定位、危險工序定等級,危險品定存量,成品、半成品、材料定區域」,尋找改善和加強現場管理的對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影響產品質量、安全和生產效率的不良因素。

定置管理是以生產現場為管理對象,研究人、物、場所的狀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並通過整理、整頓、改善生產現場條件,促進人、機器、原材料、制度、環境有機結合的一種方法。它使人、物、場所三者之間的關系趨於科學化。

定置管理的對象是確定定置物的位置,劃分定置區域,並做出明顯的標志。定置管理的范圍包括生產現場、庫房、辦公室、工具櫃(箱)、資料櫃、文件櫃等。定置管理是「5S」活動的一項基本內容,是「5S」活動的深入和發展。

◎定置管理的類型

根據定置管理的不同范圍,可把定置管理分為五種類型:

1.全系統定置管理

全系統定置管理即在整個企業各系統各部門實行定置管理。

2.區域定置管理

區域定置管理即按工藝流程把生產現場分為若干定置區域,對每個區域實行定置管理。

3.職能部門定置管理

職能部門定置管理即企業的各職能部門對各種物品和文件資料實行定置管理。

4.倉庫定置管理

倉庫定置管理即對倉庫內存放物實行定置管理。

5.特別定製管理

特別定製管理即對影像質量和安全的薄弱環節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的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的內容

1.工廠區域定置

工廠區域定置包括生產區和生活區。

生產區包括總廠、車間、庫房定置等。如總廠定置包括車間界限劃分,大件報廢物擺放,改造廠房拆除物資臨時存放,垃圾區、停車場等。車間定置包括工段、工位、機器設備、工作台、工具箱、更衣箱等。庫房定置包括貨架、貨櫃、貯存容器等。

生活區定置包括道路建設、福利設施、園林修造、環境美化等。

2.現場區域定置

現場區域定置包括毛坯區、半成品區、成品區、返修區、廢品區、易燃易爆污染物停放區等。

3.現場中可移動物定置

現場中可移動物定置包括勞動對象物定置(如原材料、半成品、在製品等),工卡、量具的定置(如工具、量具、容器、工藝文件、圖紙等),廢棄物的定置(如廢品、雜物等)。

◎按內容劃分的定置物類型

根據定置物的內容可分為:

1.生產現場定置物

生產現場定置物包括在製品、半成品、成品、可修品、廢品、工具櫃、材料架、設備(機、電)、儀表、刀量具、模具、容器、運輸工具(車)、原材料、元器件、廢料箱、工作台、更衣櫃等。

2.庫房定置物

庫房定置物包括材料架、材料櫃、運輸車、辦公用具、消防設施等。

3.辦公室定置物

辦公室定置物包括辦公桌、工作椅(凳)、文件櫃、資料櫃、電話、生活用品、茶幾、會議桌等。 ◎按重要性劃分的定置物類型

根據定置物在生產過程中與人的結合程度分為:

(1)A類

人與物外部緊密結合狀態。如正在加工、裝配、調試、交驗的產品,以及在用的工量具、模具、設備、儀表等。

(2)B類

指待用或待加工類,如原材料,元器件,待裝配的零、部、整件等。此類物品將隨時轉化為A類。

(3)C類

指人與物處於待聯系狀態。如交驗完待轉運的產品,暫時不用的工具、材料等。

(4)D類

指人與物已失去聯系的物品。如報廢的產品、廢料、垃圾等,都處於待清理狀態。

按分類擺放,經常整理A類,及時轉運B類,清除C類和D類。

◎定置管理的程序

步驟1:對生產現場和生產任務進行平衡。

步驟2:根據定置管理的原則進行定置設計、確定定置物的擺放位置,各類區域的劃分要因地制宜。 步驟3:繪制定置管理平面圖。

步驟4:對生產現場進行整理、整頓、清洗、定置、驗收工作。

步驟5:驗收分為自驗、廠驗、商機機關驗三級。

◎定置管理技法

定置管理是一個動態的整理整頓體系,是在物流系統各工序中實現人與物的最佳結合。因此要根據現場所有的實際情況,運用現場診斷作業研究、工藝分析、動作分析、環境因素分析等基本技法,對現場進行科學的分析,然後進行定置管理設計。

1.現場診斷

對現場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設計方案,使其達到預定管理目標。

①工作現場有哪些工具、物品須要定置管理。

②採用什麼方法方便管理。

2.作業研究

分析操作者與機器的位置,需定置什麼工具、物品。

操作者動作分析,設置合理定置管理。

通過作業者和班組作業的分析,人和機械的配置分析,研究作業者的工作效率,去掉作業中不合理狀態,清除人和物結合的不緊密狀態,消除生產、工作現場無秩序狀態,從而建立起高效率、合理文明的生產秩序。

3.工藝分析

以工藝分析為原則,按物的加工處理過程,分成加工、搬運、檢查、停滯、儲存五個環節。同時分析工序的叫那個條件、經過時間、移動距離,從而確定合理的工藝路線、運輸路線,使改進後的環境達到人、物、場所一體化。

4.動作分析

研究作業者動作,分析人與物的結合狀態,發現合理的人、物結合狀態,使作業標准化,使物品定置規范化,使人、物、場所結合高效化。

5.環境因素分析

凡環境因素不符合國家環境標准要求的情況都必須改善,達到國家標准。

◎定置管理圖的懸掛

定置管理圖就是在對現場進行診斷、分析、研究後,繪制新的人與物,人與場所,物與場所的相互關系的定置管理平面圖。

1.車間定置圖

要求圖形醒目、清洗,且易於修改、便於管理,應將圖放大,做成彩色圖版,懸掛在車間的醒目處。

2.區域定置圖
區域定置圖是車間的某一工段、班組或工序的定置圖,定置藍圖可張貼在班組園地中。

3.辦公室定置圖

辦公室定置圖要做定置圖示版,懸掛在辦公室的醒目處。

4.庫房定置圖

庫房定置圖應做成定置圖示版,懸掛在庫房醒目處。

5.工具箱定置圖

將工具箱定置圖繪成定置藍圖,貼在工具箱門內。

6.辦公桌定置圖

將辦公桌定置圖統一繪制藍圖,貼於辦公桌上。

7.文件資料櫃定置圖

將文件資料櫃定置圖統一繪制藍圖,貼於資料櫃內。

◎定置管理操作項目內容

定置管理操作項目內容一覽表見表FNCNC-HR-5S-27。

定置管理操作項目內容一覽表

表FNCNC-HR-5S-27

◎推行定置管理的實務技巧

1.定置實施

定置實施是將理論付諸實踐的階段,也是定置管理工作的重點。包括一下三個步驟:
(1)清除與生產無關之物
生產線場中凡與生產無關的物品,都要清除干凈。清除與生產無關的物品應本著「雙增雙節」的精神,能轉變利用便轉變利用,不能轉變利用時,可以變賣,轉化為資金。
(2)按定置圖實施定置
各車間、部門都應按照定置圖的要求,將生產現場、器具等物品進行分類、搬、轉、調整並定位。定置的物品要與圖相符,位置要正確,擺放要整齊,貯存要有器具。可移動物,如推車等也要定置到適當位置。
(3)放置標准信息名牌
放置標准信息名牌要做到牌、物、圖相符,設專人管理,不得隨意挪動。要以醒目和不妨礙生產操作為准則。
總之,定置實施必須做到:有圖必有物,有物必有區,有區必掛牌,有牌必分類;按圖定置,按類存放,賬(圖)一致。

㈥ 塗裝室體內物品擺放定置要求

摘要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為您整理如下資料:1.班前班後檢查電源開關、插座、線排有無破損,檢查氣管閥門是否擰緊,檢查氣管是否開裂;

㈦ 定置管理實施標准

法律分析:定置管理應遵循的原則:(一)、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定置物品擺放要首先考慮安全,不佔用個人作業及安全通道,做好工器具的放置順手和安全。

(二)、符合工藝要求的原則。在不影響生產、合理的工藝流程及規定下,優化現場使用空間,逐步向立體發展。

(三)、符合物流有序的原則。各種定置物品必須保證物流簡捷、暢通、有序,既不能造成物流混亂,更不能影響正常生產。

(四)、符合「簡化、統一、協調、優化」的原則。定置管理應力爭從方案設計到實施都達到標准化、標識化、格局化。

(五)、符合動態管理的原則。所有定置布局要適應靈活生產的需要:定置內容、物流控制要相對穩定又有彈性。

(六)、符合節約的原則。所有定置既要注意生產現場的美化、凈化,又要注意實效。

(七)、符合求同存異的原則。在整體定置點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據各作業點的差異選擇最佳定置點。

(八)、定置管理應做到:有圖必有物,有物必有區,有區必掛牌,有牌必分類;按圖定置,按類存放,帳(圖)物一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閱讀全文

與可移動物品定置牌如何放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