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雀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白孔雀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孔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孔雀僅2屬3種,孔雀屬包括2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頭頂翠綠,羽冠藍綠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別長,形成尾屏,鮮艷美麗;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棲息於森林的開闊地帶。雜食性。1雄配數雌。其中藍孔雀分布范圍廣,人工養殖技術成熟,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准,並不是國家保護動物。綠孔雀分布於東南亞等地,我國僅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數量稀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可私自飼養、買賣和運輸。
藍孔雀,藍孔雀是養殖最多的種類,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乾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葉林地區。綠孔雀,綠孔雀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僅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數量稀少,它比華南虎的數量還少,而且不能人工繁育。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喜歡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邊叢林以及林間草地和林中空曠的開闊地帶活動。黑孔雀,黑孔雀是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數量極其稀少。棲息於2000米以下的開闊稀疏草原或有灌木叢、竹叢的開闊地帶,壽命25年左右。
白孔雀,脊椎動物,鳥綱,雉科。其全身潔白無瑕,羽毛無雜色,眼睛呈淡紅色。白孔雀是人工繁育下藍孔雀的白化品種數量稀少,是極為珍貴的觀賞鳥。但經過人工馴養,已經達到了種群自我維持的狀態,不是國家保護動物。
❷ 哪些鳥類很常見,但卻是國家保護動物
麻雀,山鳩,白頭翁,鴿子,喜鵲,家燕,鸚鵡,麻雀(拉丁學名:Passer montanus,英文俗名:Eurasian Tree Sparrow)是雀科雀屬的鳥類,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賊、只只、嘉賓、照夜、麻谷、南麻雀、禾雀、賓雀,亦叫北國鳥(個別地方方言又稱呼為:家雀、戶巴拉)。
斑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由於城市的發展,現在城市內少有斑鳩的出現 多出現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區。斑鳩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行列我國常見的品種有:火斑鳩,珠頸斑鳩,山斑鳩,還有人工培育的白斑鳩。
❸ 國家保護動物有哪些鳥國家保護動物名錄鳥類
1、一類名錄:
短尾信天翁、白腹軍艦鳥、白鸛、黑鸛、朱䴉、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擬兀鷲;
胡兀鷲、細嘴松雞、斑尾榛雞、雉鶉、四川山鷓鴣、海南山鷓鴣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灰腹角雉、黃腹角雉、虹雉(所有種)褐馬雞;
藍鷳、黑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黑長尾雉、孔雀雉、綠孔雀;
黑頸鶴、白頭鶴、丹頂鶴、白鶴、赤頸鶴鴇(所有種)、遺鷗。
2、二類名錄:
角鸊鷉、赤頸鸊鷉、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
岩鷺、海南虎斑鳽、小葦鳽、彩鸛、白䴉;
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
隼科(所有種)鷹科其它鷹類、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
雪雞、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
❹ 請問,靛頦鳥是保護動物嗎
現在還不是
靛頦也是四大名鳥之一,靛頦分紅、藍,是時下流行的高雅類觀賞鳥。靛頦又名紅頦、點頦、紅喉歌鴝、紅脖野鴝。紅點頦是我國傳統的籠養鳥。過去,多在宮廷中飼養,北京天橋的三鳥樓、五家茶館也有專門喂養。這種鳥經過換食調養後鳴叫,再配上精製的籠子,出口價格很高。靛頦雄鳥羽色美麗,並善鳴叫。鳴聲多韻而婉轉,十分悅耳。極善模仿蟋蟀、金鈴子、油葫蘆、金鍾兒等蟲的鳴聲。
靛頦(diàn kē)分紅、藍,是時下最流行的高雅類觀賞鳥。食物以昆蟲為主食,如蝗蟲、蝽象及蟻類等,此外,也吃少量野果及雜草種子。繁殖於4~6月,巢橢圓形,由雜草、枯葉、細根等構成,一側有出入口,巢內墊以細草及纖維等,巢置於地面草叢間。每巢4~5個卵,卵殼呈略灰的藍綠色,或具赤紅色點斑。左圖為紅點頦,紅、藍點頦在換羽季節必須充分給予維他命。靛頦如果在換毛季節沒有獲取充分的羽毛維他命,會導致整個一年都無法獲得漂亮的毛色,這是血的教訓!請愛護來之不易的靛頦!
紅點頦身體修長、俊俏、體長約16厘米。雄鳥體羽大部分為橄欖褐色,各羽的中央略現深暗色。喉部赤紅色,眼上有一白色眉紋。胸部灰色,兩脅棕褐色,腹部白色,雌鳥喉部白色,眉紋淡黃色。
紅點頦為地棲性鳥,常在平原繁茂叢中、蘆葦叢、沼澤地歡快跳躍。雄鳥羽色美麗,並善鳴叫。鳴聲多韻而婉轉,十分悅耳。極善模仿蟋蟀、金鈴子、油葫蘆、金鍾兒等蟲的鳴聲。紅點頦是食蟲鳥,主要吃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的昆蟲。在自然界中生活很好,但提到籠中很難飼養,如果換食不當,將會很快死亡。一隻紅點頦一般活5年左右,盡管成鳥和幼鳥均可養熟,但以養幼鳥為好。
飼養紅點頦有悠久的歷史,也有十分講究的點頦籠。飼喂的飼料南北地區不盡相同,不過一般用點頦粉,並經常給些新鮮的牛羊肉未、麵粉蟲或玉米螟幼蟲。
新飼養的點頦,常驚恐不安,不吃食。為了防止撞籠和損壞羽毛,減少體力消耗和保持安定,需要「捆膀」。就是將鳥兩翅最外側4~5枚飛羽交叉在腰部,用棉線結扎,並把其餘飛羽翻到結扎處上方。如果發現鳥兒還不安定,抓籠擦尾,則需要把整個羽尖捆上。
捆好的鳥放入籠內後,蓋上籠罩,置處「認食」。就是籠內放入麵包蟲或玉米螟蟲,在食罐里放上稀糊狀的點頦粉,加上鮮肉末,再放幾條蟲,撤掉水罐。讓鳥餓了吃籠內或食罐里的蟲,渴了飲食罐中的粉粥。如果發現籠里的蟲和稀食都吃干凈了,再添新的食物,一般2小時添加一次。這樣堅持幾天,鳥兒就會認食了。然後將罩打開,懸掛於高處,並逐漸提高粥狀食的濃度,待紅點頦能吃乾的粉料時,再放入水罐和食罐,分別加粉料和水。
紅點頦的食物和飲水都要保持清潔,每天換新的。籠底的布墊,必須經常刷洗,晾乾,更換,以免由於糞便腐蝕性強而污染鳥的足趾。紅點頦喜歡水浴,應經常提供浴水,待洗浴後換上新的飲水。冬季室溫達15℃以上時,也可供給浴水。
換羽期是飼養紅點頦的關鍵時期,換羽不齊或不脫羽毛,不僅影響美觀和鳴叫,還可能造成鳥兒的死亡。所以這期間的飼養管理,要特別注意多給活食和其他動物性飼料。每天早晨讓鳥兒去呼吸新鮮空氣或到草叢中「搭」露水。有人將換羽期的鳥放進罩有草叢的籠中飼養,讓換出來的羽毛又光澤又漂亮。
飼養紅點頦,冬季要防止感冒,要求室溫保持在15~20℃之間,而且溫度不能忽高忽低,更不宜外出遛鳥。
❺ 2021年中國合法養的鳥類目錄有哪些
2021年中國合法養的鳥類:金絲雀、斑胸草雀、白腰文鳥、七彩文鳥、長尾草雀、八哥等。但在飼養鳥類的時候要注意,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購買,一些野生的鳥類最好不要進行飼養,特別是一些國家的保護動物,不可以私自買賣、飼養,否則便是違法行為。
提示:
八哥是最常見也是很受歡迎的籠養鳥,它們能模仿簡單的話語,還可以模仿其他鳥的叫聲,八哥喜歡群居,屬於雜食性鳥類,所以在平時主人可以餵食蝗蟲、蚱蜢、毛蟲、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之類的食物。
自2021年2月1日起,國家林業草原局和農村部聯合發布經國務院批準的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該名錄中有部分涉及現用於觀賞飼養的雀形觀賞鳥升級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具體如下:
(一)黃胸鵐(禾花雀)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二)鷯哥、畫眉、紅嘴相思鳥、歌百靈、蒙古百靈、雲雀、震旦雅雀、紅肋綉眼鳥(粉眼兒)、黑喉噪鶥、棕噪鶥、銀耳相思紅鳥、紅嘴相思鳥、紅喉歌鴝(紅靛頦)、藍喉歌鴝(藍靛頦)、新疆歌鴝、褐頭朱雀、北朱雀(麻料)、紅交嘴雀(交嘴)等物種升級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❻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名錄有哪些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名錄有:
角鸊鷉、赤頸䴙䴘、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岩鷺、海南虎斑鳽、小葦鳽、彩鸛、白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隼科(所有種) 鷹科其它鷹類、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雪雞、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
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鴉鵑(所有種)、鴞形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鶴嘴翠鳥、鸚鵡科(所有種)、小杓鷸、白枕鶴、花尾榛雞、黃嘴白鷺、彩䴉、白鷳、黑頸鸕鶿、八色鶇科(所有種)、黑䴉、藍耳翠鳥、鵑鳩漿應(所有種)、黑嘴端鳳頭燕鷗、銅翅水雉、沙丘鶴、黑鷳、鐮翅雞、鴛鴦。
1、黑臉琵鷺
黃嘴河燕鷗(學名:Sterna aurantia)體長37-43厘米,體重為134-170克。是中等體型的頭頂黑色的燕鷗。嘴大,黃色,腿紅或橘黃色,尾深叉而形長。上體、腰及尾深灰,外側尾羽白,翼尖近黑。越冬成鳥嘴端黑色,額及頭頂偏白。幼鳥同冬季成鳥,但頭頂及上體褐色,胸兩側沾灰。似黑腹燕鷗,但體型大許多,且下體白色。在繁殖地驅趕其他入侵者時發出憤怒的ping聲。❼ 常見飛禽,哪些是保護動物,哪些不是保護動物
幾乎沒有了,所有鳥類都是保護動物。
連最常見的麻雀都被列為保護動物了(2001年8月列入),不是保護動物的飛禽沒幾種了。比如烏鴉,白頸烏鴉是1級保護動物,其餘的烏鴉種類是2級保護動物。灰喜鵲屬國家3級保護動物,但花喜鵲因為數量巨大,在保護動物的名單里沒見到。
所以,幾乎所有鳥類都是保護動物。如果不能判斷哪種鳥屬於保護動物,就乾脆別動它們了,小心法律無情。
❽ 畫眉鳥屬於國家保護動物
畫眉鳥屬於國家保護動物。
畫眉鳥:中型鳥類。體長約23厘米。上體橄欖色,頭頂至上背棕褐色具黑色縱紋,眼圈白色,並沿上緣形成一窄紋向後延伸至枕側,形成清晰的眉紋,極為醒目。下體棕黃色,喉至上胸雜有黑色縱紋,腹中部灰色。虹膜橙黃色或黃色,上嘴角色,下嘴橄欖黃色,跗蹠和趾黃褐色或淺角色。
棲息於山丘的灌叢和村落附近的灌叢或竹林中,機敏而膽怯,常在林下的草叢中覓食,不善作遠距離飛翔。雄鳥在繁殖期常單獨藏匿在雜草及樹枝間極善鳴囀,聲音十分洪亮,歌聲悠揚婉轉,非常動聽,是有名的籠鳥。雜食性,主要取食昆蟲,特別在繁殖季節嗜食昆蟲;兼食草籽、野果。
(8)哪些觀賞鳥屬於保護動物擴展閱讀:
野生畫眉鳥,性喜隱匿、膽小,且極為機敏,有時單獨活動,有時成雙成對或集群活動,喜歡安
靜,是我國南方之留鳥,每年4~7月為繁殖期,8~10月為換羽期。每隻鳥的換羽期由於受到地理、
氣候、飼料和體質等因素的影響,有可能提前或推後,相當時間,一般約50天左右新羽長成。
畫眉
鳥的窩巢常築在草叢或不太高的灌木叢中,性喜水浴,講究衛生。大多歸山性較強,在傍晚歸巢時
特別喜歡鳴叫,意在呼喚同伴「回家」。
畫眉鳥食性較雜,籠養條件下主要以炒蛋米為主,輔以小蟲、魚蝦和動物性的肉末等。
野生狀態下
主要以昆蟲為食,如 煌蟲、皮蟲、木蟲、蟋蟀、螞蟻、蜘蛛、松毛蟲卵、包穀蟲、小米蟲、禾管蟲
等蟲類。有時也吃植物的種子等。因此可以說畫眉鳥是森林中的益鳥,是人們的滅蟲助手和相處的
好朋友。
畫眉鳥同其它鳥類一樣,由於要「娶妻生子」以及生活的習性關系,所以也要有一定的活動地盤,
這塊地盤人們往往稱它為鳥的「佔領區域」。
特別是在繁殖期,巢區的佔領必不可少,此地盤一經
它佔領後,畫眉鳥便會不斷圍繞巢區兜圈鳴叫,飛行公告「他鳥」,意在向外界宣稱, 此一地盤為
我所有,其它不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