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甘肅的地形地貌、動植被分布概況、植物簡介。
甘肅省主要集中在中國地勢階梯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的地形帶。地貌類型復雜,高山,高原,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
甘肅山,最主要的山脈首推祁連山,烏鞘嶺,六盤山,其次如阿爾金山,馬鬃山合驪山,龍首山西傾的山子午嶺山大部分山是一個西北 - 東南走向。
隴南山地:這里是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富,周圍清流無盡的。大致包括渭水以南的這一地區,臨潭,的迭部前的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山脈向西延伸的。低山和丘陵西向東,綠山對峙,流急擺動,峰尖銳,陡峭的山坡上,像江南風光,是五嶺繞組。南部邊境的「潛修」北國的「粗獷」完美的融合在這里。
甘肅黃土高原的甘肅省中部和東部的部分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河。一旦生下了中國民族的祖先,蒼松翠柏,潺潺的溪流,豐富的石油,煤炭,著名的山脈和河流。黃河貫穿從這里劉家峽,鹽鍋峽,八峽三大水庫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一塊土地充滿了生機,一望無際的動機和明亮的,給它的土地,煥發了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 - 的角落地勢高的東部邊緣,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典型的高原區。廣泛的,鬱郁蔥蔥的濕地,牛糞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走廊:位於北祁連山,北山東南烏鞘嶺西甜新的接線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狹長傾斜。海拔1??000-1500米之間,長1000多公里,寬度從幾公里到幾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平坦,機耕條件,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沙漠綠洲和農業的發展前景廣闊,是一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在甘肅。在
祁連山祁連山河西走廊南,長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3500米,積雪,冰川繞組,河西走廊的天然固體水庫垂直分布的植被,荒漠化,牧場,森林,雪和冰形成一個豐富多彩的三維圖像。
河西走廊北部地帶:片長1000多公里,從東到西,海拔1000-3600米的區域,用於調用它的北部山區的人。近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風沙和裸露的岩石,沙漠平原連續補丁的山,是難以耕作土地,人煙稀少,可以欣賞沙漠中的「吸煙直,長河日圓」的大漠風光。
野生植物4000餘種,包括水青樹的連香樹,杜仲,透骨五福花的珍貴植物,野生動物多達54多種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包括在國家或亞種,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野馬,野駱駝,野驢,野氂牛,白唇鹿等。
href="http://ke..com/view/8461.htm" http://ke..com/view/8461.htm
Ⅱ 甘肅的生物資源是怎樣的
甘肅是一個少林省區,據第七次甘肅省森林資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積1042.65萬公頃,全省森林面積507.4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1.28%;全省活立木總蓄積24054.88萬立方米,森林蓄積21453.97萬立方米。森林主要樹種有冷杉、雲杉、櫟類、楊類以及華山松、樺類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積資源中,冷杉佔52.9%,雲杉佔11.7%,櫟類佔26.9%,楊類、華山松、樺類只佔8.5%。甘肅主要林區分布在白龍江、洮河、小隴山、祁連山、子午嶺、康南、關山、大夏河、西秦嶺、馬山等處。
草場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連山地、西秦嶺、馬山、崛山、哈思山、關山等地,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間,氣候高寒陰濕,特別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區牧草生長季節短,枯草期長;這類草場可利用面積為427.5萬公頃,佔全省利用草場總面積的23.84%,年平均鮮草產量4100公斤/公頃,總貯草量約175億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計,約可載畜600萬羊單位。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主要資源有7大類:油料植物有100多種,如文冠果(木瓜)、蒼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纖維和造紙原料植物約近百種,如羅布麻、浪麻、龍須草、馬蓮、芨芨草等;澱粉及釀造類植物有20多種,如橡子、沙棗、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類有20多種,如栓皮櫟、五倍子、槐等;野生果類100多種,如中華獼猴桃、櫻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葯材951種,有大黃、當歸、甘草、紅黃芪、鎖陽、肉蓯蓉、天麻等;特種食用植物10多種,其中比較名貴的野生植物有發菜、蕨菜、木耳、蕨麻、黃花菜、地軟、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肅是全國葯材主要產區之一,現有葯材品種9500多種,居全國第二位。主要經營的葯材有450種,如當歸、大黃、黨參、甘草、紅芪、黃芪、冬蟲草等,特別是「岷當」、「紋黨」產量大、質量好,是聞名中外的出口葯材。
甘肅養殖的牲畜主要有馬、驢、騾、牛、羊、駱駝等。甘肅養馬歷史悠久,遠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武帝時期,西北邊境設有官馬場36處。民間養馬亦較繁盛。自漢至今,一直是我國養馬業的重地。建國後,還先後引進和改良了阿爾登、整頓河、卡拉巴依馬等品種,養馬、驢、牛等得到了發展。禽種,除對靜寧雞、太平雞、臨洮雞等雜交改良外,現主要有來航雞、澳洲黑、蘆花洛克、洛島紅、科尼什、新漢、狼山雞等優良品種。水禽有北京鴨、麻鴨、中國白鵝、灰鵝和獅頭鵝等品種。
野生動物資源:甘肅境內共有野生動物650多種。其中:兩棲動物24種,爬行動物57種,鳥類441種,哺乳動物137種。這些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隴南市的文縣、武都、康縣、成縣、兩當等地。文縣讓水河、丹堡一帶,已列為全國第十三號自然保護區,出產大熊貓、金絲猴、麝、猞猁、掃雪等世界珍貴動物,並對梅花鹿、馬鹿、麝進行人工飼養。野生動物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稀有珍貴動物有90多種,其中屬一類保護的24種,二類保護的24種,三類保護的4011種。
Ⅲ 敦煌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甘肅有野生動物723種,佔全國野生動 物種類的30%,主要分布在隴南山區、河西 走廊、祁連山區以及甘南高原的森林地帶。 其中,哺乳動物137種,兩棲動物24種, 爬行動物57種,鳥類441種,屬於國家保 護的稀有動物90多種,其中屬於一類保護 的有24種,二類保護的有24種,三類保護 的有40種。這些保護動物中又以大熊貓、 金絲猴、藏氂牛、雪豹等最為珍貴,還有棕 熊、、馬熊、金貓、白唇鹿、林麝、馬麝、盤 羊、兔獼、短尾猴、天鵝、金雕、藍馬雞、 野驢等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
甘肅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主 要資源有油料植物(如文冠果、蒼耳、沙 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近百種;纖維 和造紙原料植物(如羅布麻、浪麻、龍須 草、馬蓮、芨芨草等)約百種;澱粉及釀造 類植物(如橡子、沙棗、蕨根、魔芋、沙 米、土茯苓等)20多種;野生化工原料及栓 皮類(如栓皮櫟、五倍子、槐等)約20種; 野生果類(如中華獼猴桃、櫻桃、山葡萄、 枇杷、板栗、沙棘等)百餘種;野生葯材 (如大黃、當歸、甘草、紅黃芪、鎖陽、肉 蓯蓉、犬麻等)近千種;特種食用植物(如 較名貴的有發菜、蕨菜、木耳、蕨麻、黃花 菜、地軟、羊肚、蘑菇、鹿角菜等)10 多種。
Ⅳ 甘南海拔多少米,是否高原反應地區
甘南的海拔為境內草原廣闊,海拔2960米,平均氣溫1.7℃。嚴格來說不算是高原反應地區,高原反應是指,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甘南並無300米的海拔,單也接近3000米,所有對某些體質的人來說,也會產生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以及體質等有關。一般來講,平原人快速進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時,50%~75%的人出現高原反應,但經3~10天的習服後症狀逐漸消失。本病的發生老年人低於青年人,女性低於男性;高原反應的發生率與男性的體重指數呈正相關,與女性的體重指數無關,說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是藏、漢文化的交匯帶,是黃河、長江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
被費孝通先生稱之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現代化的跳板」,並被國家確定為生態主體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無霜期短,日照時間時長,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4)甘南有多少種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甘南藏族自治州具有大陸性季節氣候的特點。光照充裕,利用率低;熱量不足,垂直差異大;降水較多,地理分布差異顯著。全州除舟曲、迭部縣部分地區沒有嚴寒期外,其餘地方長冬無夏,春秋短促。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13℃之間,地域差異很大。
總的分布趨勢是自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四季氣溫的分布趨勢大致與年平均氣溫相似,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氣溫的年較差一般在20-22℃之間,合作為23℃。甘南州是全省年較差最小的地區,全州各地夏季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的最大值出現在7月;冬季氣溫最低,最小值出現在1月。
全州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極不均勻,各地降水量多少差別很大,分布趨勢大致以西南部的郎木寺向四周遞減季降水量分布亦很不均勻,暖季多,冷季少,雨熱同季的特徵顯著。
全州的日照時數分布趨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遞增,變化范圍在1800-2600小時之間,日照時數的季節分布不均勻,臨潭、合作、碌曲、郎木寺多出現在冬季;瑪曲、夏河、迭部多出現在春季;舟曲、卓尼多出現在夏季;秋季各地日照時數最少。
Ⅳ 甘肅的自然資源
甘肅省總土地面積約為45.44萬平方公里(據國務院勘界結果為42.58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7位,摺合6.8億畝。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總土地面積的78.2%。
全省土地利用率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萬畝,佔全省總土地面積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窪鹽鹼、沼澤等。總量為4544.02萬多公頃,人均佔有量2公頃,居全國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澤、石山裸岩、永久積雪和冰川等難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萬公頃土地可用於生產建設,占土地總面積的60.11%。各種林地資源面積396.65萬公頃,有白龍江、洮河、祁連山脈、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達4000餘種,其中有連香樹、水青樹、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貴植物;野生動物中列入國家稀有珍貴動物的達54個種或亞種,如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野馬、野駱駝、野驢、野氂牛、白唇鹿等。各類草地資源面積1575.29萬公頃,占土地資源總面積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萬公頃,占草地總面積的99.34%,是中國主要的牧業基地之一。 甘肅省水資源主要分屬黃河、長江、內陸河3個流域、9個水系。黃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黃河幹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厲河及其它直接入黃河幹流的小支流)、渭河、涇河等5個水系;長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內陸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蘇干湖水系)3個水系。河3個水系,有15條;年總地表徑流量174.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全省自產地表水資源量286.2億立方米,純地下水8.7億立方米,自產水資源總量約294.9億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總徑流量415.8億m³,其中,1億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條。黃河流域除黃河幹流縱貫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條。該流域面積大、水利條件優越。但流域內絕大部分地區為黃土覆蓋,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長江水系包括省境東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龍江和西漢水,水源充足,年內變化穩定,冬季不封凍,河道坡降大,且多峽谷,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724.15萬千瓦,居中國第10位,可能利用開發容量1068.89萬千瓦,年發電量為492.98億度,水力發電量居中國第4位。 甘肅省能源種類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氣外,還有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儲量為6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31.57億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門和隴東長慶兩油區。全省煤炭預測儲量為1428億噸,已探明125億噸,保有資源儲量120億噸,煤炭資源集中分布於慶陽、華亭、靖遠和窯街等礦區。
甘肅風能資源豐富,總儲量為2.37億千瓦,風力資源居全國第5位,可利用和季節可利用區的面積為17.66萬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內部分山口地區,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風庫」之稱。目前正在建設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千萬千瓦級的超大型風電基地。
甘肅是中國太陽能最為豐富的三個區域之一,各地年太陽總輻射值大約為4800~6400兆焦/m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按現有利用水平測算可開發資源量約為520萬噸標准煤/年。 甘肅是一個少林省區,據第七次甘肅省森林資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積1042.65萬公頃,全省森林面積507.4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1.28%;全省活立木總蓄積24054.88萬立方米,森林蓄積21453.97萬立方米。森林主要樹種有冷杉、雲杉、櫟類、楊類以及華山松、樺類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積資源中,冷杉佔52.9%,雲杉佔11.7%,櫟類佔26.9%,楊類、華山松、樺類只佔8.5%。甘肅主要林區分布在白龍江、洮河、小隴山、祁連山、子午嶺、康南、關山、大夏河、西秦嶺、馬山等處。
草場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連山地、西秦嶺、馬山、崛山、哈思山、關山等地,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間,氣候高寒陰濕,特別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區牧草生長季節短,枯草期長;這類草場可利用面積為427.5萬公頃,佔全省利用草場總面積的23.84%,年平均鮮草產量4100公斤/公頃,總貯草量約175億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計,約可載畜600萬羊單位。
糧食作物品種有冬小麥、春小麥、大麥、玉米、青稞、蕎麥、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類等20餘種,其中小麥是主體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約佔全省糧食作物的一半以上。
經濟作物主要品種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蘇子、向日葵、大蒜、茶葉、煙草、啤酒花等十幾種。果樹資源有1000多個品種,其中桃、梨、杏、李、柿、棗、柑桔的品種有480個。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主要資源有7大類:油料植物有100多種,如文冠果(木瓜)、蒼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纖維和造紙原料植物約近百種,如羅布麻、浪麻、龍須草、馬蓮、芨芨草等;澱粉及釀造類植物有20多種,如橡子、沙棗、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類有20多種,如栓皮櫟、五倍子、槐等;野生果類100多種,如中華獼猴桃、櫻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葯材951種,有大黃、當歸、甘草、紅黃芪、鎖陽、肉蓯蓉、天麻等;特種食用植物10多種,其中比較名貴的野生植物有發菜、蕨菜、木耳、蕨麻、黃花菜、地軟、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肅是全國葯材主要產區之一,現有葯材品種9500多種,居全國第二位。主要經營的葯材有450種,如當歸、大黃、黨參、甘草、紅芪、黃芪、冬蟲草等,特別是「岷當」、「紋黨」產量大、質量好,是聞名中外的出口葯材。 主要畜種禽種:甘肅養殖的牲畜主要有馬、驢、騾、牛、羊、駱駝等。甘肅養馬歷史悠久,遠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武帝時期,西北邊境設有官馬場36處。民間養馬亦較繁盛。自漢至今,一直是我國養馬業的重地。建國後,還先後引進和改良了阿爾登、整頓河、卡拉巴依馬等品種,養馬、驢、牛等得到了發展。禽種,除對靜寧雞、太平雞、臨洮雞等雜交改良外,現主要有來航雞、澳洲黑、蘆花洛克、洛島紅、科尼什、新漢、狼山雞等優良品種。水禽有北京鴨、麻鴨、中國白鵝、灰鵝和獅頭鵝等品種。
野生動物資源:甘肅境內共有野生動物650多種。其中:兩棲動物24種,爬行動物57種,鳥類441種,哺乳動物137種。這些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隴南市的文縣、武都、康縣、成縣、兩當等地。文縣讓水河、丹堡一帶,已列為全國第十三號自然保護區,出產大熊貓、金絲猴、麝、猞猁、掃雪等世界珍貴動物,並對梅花鹿、馬鹿、麝進行人工飼養。野生動物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稀有珍貴動物有90多種,其中屬一類保護的24種,二類保護的24種,三類保護的4011種。
Ⅵ 甘南的特有植物和動物 屬種 代表性的
甘南景天(學名:Sem ulricae)為景天科景天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青海、甘肅、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至4,500米的地區,多生於冷杉林下。
冬蟲夏草
蕨麻,又稱蕨瑪,產於海拔3000米的甘南草原,系薔薇科野生植物,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根。這種植物高10-25厘米,葉綠色,開黃花,肉色白,味甘甜,其果肉爽甜多汁、清香味美、風味獨特。因其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故常食之,確有人參延年益壽的功效,因此被人們冠以「人參果」的美譽。
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雪豹、猞猁、水獺、豺、西藏野驢、棕熊、馬麝、林麝、馬鹿、白唇鹿、鬣羚、盤羊、岩羊及黑頸鶴、灰鶴、天鵝、雪雞、藍馬雞、胡兀鷲、兀鷲、鷹、隼等。
Ⅶ 野生保護動物有哪些 還是作業。。。 名稱: 保護級別: 生活環境: 分布地區: 麻煩寫四個,謝謝。
雲豹: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易危 (VU)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E);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生態環境】:熱帶至亞熱帶的常綠地區, 可見於海拔1600-3000米的山區
【致危因素】:因為貿易被捕獵,作為醫葯成分被捕獵,作為食物被捕獵,棲息地破壞
【得名原因】:由於其全身灰黃色或淡褐黃色,體側有雲形暗灰色斑紋,宛如雲朵,故名「雲豹」
編輯本段
國內分布
儒艮
保護等級: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紅皮書瀕危等級: 瀕危(E)
IUCN等級 : 易危(VU)
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水進入河口,取食後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住溫暖海洋,海水溫度多在20℃以上。其分布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關系。
儒艮為海生(偶爾會進入淡水流域)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
儒艮
特別是有豐富海草生長的地區。雖然它們被認為棲息於淺海,但有時也會移動至較深的海域,約23公尺深。它們的分布范圍並不連續,這可能與棲息地的合適度和人類活動有關。儒艮在印度洋的由非洲東岸開始,經紅海、波斯灣、南非、馬達加斯加往東至阿拉伯海與斯里蘭卡,其中大部分地區的數量都很少。在太平洋地區包括了印尼、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東印度群島,往北達台灣與日本的沖繩島,往南則包括了澳洲南部以外的鄰近海域。某些地區稱它們為「海牛」(sea cow)、「海豬」(sea pig)、或「海駱駝」(sea camel)。
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北部灣的廣西沿海。廣東和台灣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島西部沿海如八所港亦有蹤跡。
BBC組織的科考隊前往莫三比克巴扎魯托群島,在距離海岸9英里的位置,發現了大量的儒艮。
金雕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6]
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Ⅱ I 級瀕危鳥類。
列入中國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易危種。[3]
(圖片:全部圖片網址[7]、分布圖[8])
多棲息於高山草原和針葉林地區,平原少見。
世界范圍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俄羅斯、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國、墨西哥等地。[2]
中國范圍
中國的黑龍江尚志、沾河、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綏化、伊春、大興安嶺,吉林白城、通化、延邊、吉林,遼寧本溪、丹東、大連、錦州、朝陽,內蒙古呼倫貝爾,新疆西部昆侖山和天山,青海西寧、門源、青海湖,甘肅武威、武都、文縣、甘南、河西、蘭州,山西雁北、忻州、太原、呂梁、晉中、上黨、臨汾、運城,北京房山、懷柔、密雲,陝西,湖北,貴州貴定、興義,四川巴塘、萬源、奉節、巫溪、金陽、康定、石渠、茂縣、汶川、廣元、金堂,雲南西部,喜馬拉雅山脈等地,留鳥或旅鳥。[3]
金斑喙鳳蝶
國際瀕危動物保護委員會:R級(最稀有的一級)
金斑喙鳳蝶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一級保護物種
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
主要分布:金斑喙鳳蝶是中國的特有物種,極為罕見,僅分布於海南、廣東、福建、廣西等少數地區。
【國內分布】:陝西, 安徽, 江西, 貴州, 四川, 雲南, 西藏,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湖南
編輯本段
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台灣,包括緬甸和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一直向南到馬來西亞、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為止
Ⅷ 甘肅地理概況有哪些
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區域:
隴南山地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盪,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南疆的「纖秀」,北國的「粗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隴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曾經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這里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豐富的石油、煤炭,也有聞名遐邇的名山大川。黃河從這里穿流而過,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把無窮無盡的動力和光明,奉送給這塊土地,煥發著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里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百餘公里不等。這里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祁連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長達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終年積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體水庫,植被垂直分布明顯,荒漠、草場、森林、冰雪,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畫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帶這塊東西長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帶,人們習慣稱之為北山山地。這里地近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風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連片,一塊塊山間平原,是難以耕作之地,人煙稀少,能領略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戈壁風光。
甘肅是個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脈首推祁連山、烏鞘嶺、六盤山,其次諸如阿爾金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西傾山、子午嶺山等,多數山脈屬西北-東南走向。省內的森林資源多集中在這些山區,大多數河流也都從這些山脈形成各自分流的源頭。
甘肅是全國葯材主要產區之一,現有葯材品種9500多種(包括野生)。目前經營的主要葯材有450種,如當歸、大黃、黨參、甘草、紅芪、黃芪、紅花、貝母、天麻、杜仲、靈芝、羌活、冬蟲草等,特別是「岷當」、「紋黨」產量大、質量好,是聞名中外的出口葯材。據調查,全省中作為葯用的動、植物及礦產物中葯材約1080種,其中葯用植物951種、動物87種、礦物34種、加工類葯8種;先後引入生地、人參、黃連、山芋肉、元胡、伊貝等外地葯材多種,有計劃的擴大了葯材栽培面積,並在甘肅的文縣建立了香獐自然保護區、在肅南縣辦起了養鹿場。
甘肅養殖的牲畜主要有馬、驢、騾、牛、羊、駱駝等。甘肅養馬歷史悠久,遠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武帝時期,西北邊境設有官馬場36處。民間養馬亦較繁盛。自漢至今,一直是我國養馬業的重地。建國後,還先後引進和改良了阿爾登、整頓河、卡拉巴依馬等品種,養馬、驢、牛等得到了發展。禽種,除對靜寧雞、太平雞、臨洮雞等雜交改良外,現主要有來航雞、澳洲黑、蘆花洛克、洛島紅、科尼什、新漢、狼山雞等優良品種。水禽有北京鴨、麻鴨、中國白鵝、灰鵝和獅頭鵝等品種。
甘肅境內共有野生動物822種。其中:兩棲動物32種;爬行動物63種;鳥類572種,哺乳動物163種。這些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文縣、武都、康縣、成縣、天水、兩當等地。文縣讓水河、丹堡一帶,已列為全國第十三號自然保護區,出產大熊貓、金絲猴、麝、猞猁、掃雪等世界珍貴動物,並對梅花鹿、馬鹿、麝進行人工飼養。野生動物中,屬於國家保護的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05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30種;二級保護動物75種。屬於省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18種。
甘肅是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之一,礦業開發已成為甘肅的重要經濟支柱。境內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不但種類繁多、類型多樣,而且組分復雜、規模各異,遠景可觀。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56種,佔全國發現礦種數的91%。全省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81種,其中能源礦產7種、金屬礦產34種、非金屬礦產38種、水氣礦產2種。編入《甘肅省礦產資源儲量表》的礦產地636處,大型礦床59個、中型礦床133個、小型礦床444個。據國土資源部截止2002年底《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甘肅省在全國排序居第一位的礦產有10種,前五位的有34種,前十位的有61種。已開采利用的礦產有67種。
甘肅省水資源主要分屬黃河、長江、內陸河3個流域、9個水系。黃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黃河幹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厲河及其它直接入黃河幹流的小支流)、渭河、涇河等5個水系;長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內陸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蘇干湖水系)3個水系。全省自產地表水資源量286.2億立方米,純地下水8.7億立方米,自產水資源總量約294.9億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總徑流量415.8億立方米,其中,1億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條。黃河流域除黃河幹流縱貫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條。該流域面積大、水利條件優越。但流域內絕大部分地區為黃土覆蓋,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長江水系包括省境東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龍江和西漢水,水源充足,年內變化穩定,冬季不封凍,河道坡降大,且多峽谷,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內陸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個水系,有15條,年總地表徑流量174.5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頭出於祁連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遊河谷淺,水量小,河床多變等特點,但水量較穩定,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
Ⅸ 甘肅保護野生動物有哪些
目前,甘肅境內有國家級保護野生陸地動物10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白唇鹿等主要分布在河西一帶,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分布在甘肅南部。
Ⅹ 我國甘肅都有哪些珍稀動物
甘肅省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05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31種(哺乳類有18種,鳥類有13種);二級保護動物74種(哺乳類有24種,鳥類有48種,兩棲類2種)。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隴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甘肅普氏野馬(河西)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甘肅雪豹(祁連山區)
國家一級野生保護甘肅動物藏羚羊(甘南)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驢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尾榛雞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駱駝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甘肅藍馬雞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甘肅省省鳥「紅腹錦雞」
還有盤羊、高鼻羚羊、扭角羚、白唇鹿、野驢、野氂牛、岩羊、藏原羚、哦喉羚等珍稀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