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冬眠的地方有哪些動物

冬眠的地方有哪些動物

發布時間:2022-08-07 02:47:55

『壹』 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小動物有:旱獺(俗稱土撥鼠)、黃鼠、蝙蝠,松鼠、青蛙等。

1、旱獺(俗稱土撥鼠)

旱獺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復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白天活動,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優良牧草,耐飢餓,不飲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飼料。

野棲旱獺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葉、莖,豆科植物的花為食,且有季節性變化,在飼養條件下表現為雜食性。旱獺易馴化,不傷人,不耐熱,怕曝曬,抗病力強。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自然冬眠,時間可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自然蘇醒。

2、松鼠

刺蝟是異溫動物(Heterothermic),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

刺蝟有非常長的鼻子,它的觸覺與嗅覺很發達。它最喜愛的食物是螞蟻與白蟻,當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時,它會用爪挖出洞口,然後將它的長而粘的舌頭伸進洞內一轉,即獲得豐盛的一餐。

3、黃鼠

黃鼠是中國北部乾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類,喜散居。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為食,亦吃農作物的幼苗,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常住洞通常只有一個洞口,洞口光滑完整,直徑7—8cm,洞口前有土丘和足跡,周圍無糞便,洞道長2.9—4.3m,洞深1.1—1.4m,無倉庫,不貯糧。

雄巢球狀,雌巢盆狀。一年中半年活動,半年休眠,即冬眠。活動范圍300—500m。黃鼠挖掘力強,遇敵害時,能迅速地「打牆」逃避。視覺、嗅覺、聽覺靈敏,記憶力強,警惕性高。黃鼠不喝水。

4、蝙蝠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習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5、青蛙

青蛙常棲息於河流、池塘和稻田等處,主要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有時也能潛伏到水中。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帶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繁殖期間,許多雄蛙常聚到一個共同的區域,高聲鳴叫,連續不斷,這就是所謂的「哈蟆吵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蝙蝠

『貳』 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種類分為3種:

1、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2、 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上下。

3、 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謹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冬眠的哺乳動物能夠利用特殊因子來控制神經荷爾蒙系統調節器官的代謝狀態。

(2)冬眠的地方有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在秋季冬眠動物機會尋找冬眠的地方:中空的樹乾和地穴等,並在裡面鋪上草、秸稈、葉子和毛等作墊。在這么一個布置好的棲身之處它們會成群的蜷縮著身子,耷拉著眼皮,以這種低耗能的形式度過冬天。

它們的體溫會降至1到9℃,所有身體機能會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變慢,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冬眠的蝙蝠,會看到蝙蝠的身體呈暗藍色。

蘇醒過程的後半段,動物通過身體顫抖,(屈肌和伸肌同時收縮,一種高放能動作)可將體溫提升到正常水平。

『叄』 冬眠動物有哪些

1、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夜間捕食、活動,以甲蟲,蛾類,蝸牛,蠅蛆等為食。

網路-蟾蜍

網路-蛇

網路-北極熊

網路-烏龜

網路-蜥蜴

『肆』 冬眠的動物都有哪些

冬眠的動物都有蛇類、蜥蜴類、龜類、蛙類、非洲肺魚等等。

1、蛇類。蛇的活動與季節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從春末到冬初這一段時間為蛇類的活動期,是蛇攝食和繁殖的時期。冬季氣溫較低,蛇一般就在乾燥向陽的洞穴、樹洞或岩石縫隙中冬眠。冬眠是蛇類對低溫條件的一種適應,也是蛇類在漫長歲月中所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蛇蛇的活動與季節有很大關系,一般來說,從春末到冬初這一段時間為蛇類的活動期,是蛇攝食和繁殖的時期。
2、蜥蜴類。蜥蜴的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很大部分的蜥蜴生活在熱帶和次熱帶,如果環境溫度低於20度,基本上就死亡了,不存在冬眠。少部分溫帶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鋪點沙石和乾草枯葉,放在室內溫度較穩定或者環境較安靜的地方。

3、龜類。龜是通常可以在陸上及水中生活,也有長時間在海中生活的海龜,溫帶種類冬季蟄伏(冬眠),熱帶種類炎熱時期蟄伏(夏眠)。
4、蛙類。蛙類冬眠,通常是隱藏在樹根、石塊、洞穴或土層中,也有的(比如大蟾蜍、中國林蛙)沉入河、湖底的淤泥中冬眠。
5、非洲肺魚。非洲肺魚生活在淡水中,除了以鰓呼吸外,還能以鰾代肺呼吸,即使是在枯水時期,它們鑽入淤泥之中進行夏眠,眠期可達數月之久。但有時間的限制。肺魚之所以能在水外生活,就像它的名字所顯示的,它可以用"肺"來呼吸。

『伍』 什麼動物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冬眠

1、烏龜

需要冬眠。加大加深水體,設置好墊腳石,撤掉曬台或淹沒掉曬台,按時並逐漸減少餵食,不要頻繁將龜拿出把玩,也不要使用曬背燈等,就讓烏龜安安靜靜的待在水裡,靜待冬眠即可。

2、松鼠

說到需要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松鼠。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看過,松鼠到了冬天就會備好食物,用乾草把洞封起來,抱著毛茸茸的長尾取暖,開始冬眠,等到天氣暖和後再出來。

3、蛇

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動物,而且所有種類的蛇都會冬眠,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以這個溫度來看,蛇一般在秋天就開始了冬眠。

4、青蛙

青蛙是兩棲動物,也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

5、蟾蜍

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並且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等到第二天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會結束冬眠,是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

『陸』 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動物

1、旱獺(俗稱土撥鼠)

旱獺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復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從洞中推出的大量沙石堆在洞口附近,形成旱獺丘。白天活動,食量大,每日啃食大量優良牧草,耐飢餓,不飲水,喜食含水量大的多汁飼料。

在繁殖期,許多雄性聚集在一個公共區域,它們不停地大聲歌唱。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青蛙坑。

閱讀全文

與冬眠的地方有哪些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