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紅細胞動物有哪些

紅細胞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7 20:12:30

㈠ 哪些生物的成熟紅細胞有核 寶寶知道

只要不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且必須有紅細胞(比如無脊椎動物就沒有紅細胞這一結構)就存在細胞核。例如魚類、鳥類、部分爬行類等動物。
望對你有幫助!

㈡ 紅細胞無核哪些動物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哺乳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
解析:如果不是哺乳動物,或是不是哺乳動物的成熟的紅細胞(紅細胞發育早期)可能是有細胞核的。

㈢ 哪些動物紅細胞有細胞核線粒體 無脊椎的呢圓口綱和頭索、尾索動物亞門呢那個,沒有紅細胞就算了……

在動物界中,僅有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和蛔蟲等寄生生物紅細胞無細胞核,其餘,如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部分無脊椎動物的紅細胞都有細胞核.

㈣ 寄生在人體紅細胞里的動物是()A.草履蟲B.小瓜蟲C.瘧原蟲D.痢疾內變形

A、草履蟲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可凈化污水,A錯誤;
B、小瓜蟲屬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凹口科、小瓜蟲屬,主要寄生在魚類的皮膚、鰭、鰓、頭、口腔及眼等部位,B錯誤;
C、瘧原蟲寄生在人體紅細胞里,使人患瘧疾,C正確;
D、變形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屬真核動物,主要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緩慢藻類較多的淺水中,D錯誤;
故選:C

㈤ 關於哺乳動物的紅細胞

紅細胞又稱紅血球或紅血細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種血細胞。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能和空氣中的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的氧運送給組織,而組織中新陳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也通過紅細胞運到肺部並被排出體外。血紅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和含量增高時,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紅細胞進行更新。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 形態與數量 紅細胞體積很小,直徑只有7~8μm,形如圓盤,中間下凹,邊緣較厚。它具有彈性和可塑性,在通過直徑比它還小的毛細血管時,可以改變形狀,通過後仍恢復原形。 正常成熟的哺乳動物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謝功能。紅細胞內充滿著豐富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約占細胞重量的32%,水佔64%,其餘4%為脂質、糖類和各種電解質。另外,哺乳動物的紅細胞是唯一一種沒有核糖體的細胞。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年男性為500萬/mm3,女性為420萬/mm3。紅細胞數目可隨外界條件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高原居民和新生兒可達600萬/mm3以上。從事體育運動或經常鍛煉的人紅細胞數量也較多。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為12~15g/100ml,女性為11~13g/100ml。 生理功能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O2和CO2,此外還在酸鹼平衡中起一定的緩沖作用。這兩項功能都是通過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來實現的。如果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釋放出來,溶解於血漿中,即喪失上述功能。 血紅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亞鐵血紅素結合而成。血液呈現紅色就是因為其中含有亞鐵血紅素的緣故。該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壓高時,與氧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在氧分壓低時,又與氧解離,釋放出O2,成為還原血紅蛋白,由此實現運輸氧的功能。血紅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稱高鐵血紅蛋白,則喪失攜帶O2的能力。血紅蛋白與CO的親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氣中CO濃度增高時,血紅蛋白與CO結合,因而喪失運輸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稱為CO(或煤氣)中毒。 生理特性 ◆滲透脆性(簡稱脆性) 正常狀態下紅細胞內的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大致相等,這對保持紅細胞的形態甚為重要。將機體紅細胞置於等滲溶液(NaCl/0.9%)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態。但如把紅細胞置於高滲NaCl溶液中,水分將逸出胞外,紅細胞將因失水而皺縮。相反,若將紅細胞置於低滲NaCl溶液中,水分進入細胞,紅細胞膨脹變成球形,可至膨脹而破裂,血紅蛋白釋放入溶液中,稱為溶血。 把正常人紅細胞置入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從0.85%、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部分紅細胞開始破裂,即上層液體呈微紅色,當紅細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則全部紅細胞都破裂。臨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為正常人體紅細胞的脆性(也稱抵抗力)范圍。如果紅細胞放在高於0.45%/NaCl溶液中時即出現破裂,表明紅細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小;相反,放在低於0.45%NaCl溶液中時才出現破裂,表明脆性小,抵抗力大。 ◆懸浮穩定性 懸浮穩定性是指紅細胞在血漿中保持懸浮狀態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將與抗凝劑混勻的血液置於血沉管中,垂直靜置,經一定時間後,紅細胞由於比重大,將逐漸下沉,在單位時間內紅細胞沉降的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以血沉的快慢作為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大小。正常男子第1小時末,血沉不超過3mm,女子不超過10mm。在妊娠期,活動性結核病,風濕熱以及患惡性腫瘤時,血沉加快。臨床上檢查血沉,對疾病的診斷及預後有一定的幫助。 關於維持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原因,有人認為是由於紅細胞表面帶有負電荷之故,因為同性電荷相斥,紅細胞不易聚集,從而呈現出較好的懸浮穩定性。如果血漿中帶正電荷的蛋白質增加,其被紅細胞吸附後,使之表面電荷量減少,這樣就會促進紅細胞的聚集和疊連,使總的外表面積與容積之比減少,摩擦力減小,血沉加快。血沉的快慢主要與血漿蛋白的種類及含量有關。 紅細胞的形態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紅細胞大小改變 1.小紅細胞(microcyte)直徑小於6μm者稱為小紅細胞,正常人偶見。 2.大紅細胞(macrocyte)直徑大於10μm。見於溶血性貧血及巨幼細胞貧血。 3.巨紅細胞(megalocyte)直徑大於15μm。最常見於缺乏葉酸及難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4.紅細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是指在同一張血片上紅細胞之間直徑相差一倍以上而言。 (二)紅細胞形態改變 1.球形紅細胞(spherocyte)細胞直徑小於正常。厚度增加常大於2μm。無中心淺染色區,似球形。 2.橢圓形紅細胞(elliptocyte)細胞呈卵圓形、桿形、長度可大於寬度3-4倍,最大直徑可達12.5μm,橫徑可為2.5μm。 3.靶形紅細胞(target cell)紅細胞中心部位染色較深,其外圍為蒼白區域,而細胞邊緣又深染,形如射擊之靶 4.鐮形紅細胞(sickle cell)形如鐮刀狀。 5.口形紅細胞(stomatocyte)紅細胞中央有裂縫,中心蒼白區呈扁平狀,頗似張開的口形或魚口。 6.棘細胞(acanthocyte)該紅細胞表面有針尖狀突起,其間距不規則。突起的長度和寬度右不一。 7.裂片細胞(schistocyte)為紅細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紅細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規則,有各種形態如刺形、盔形、三角形、扭轉形等 8.紅細胞形態不整(poikilocytosis)指紅細胞形態發生各種明顯改變的情況而言,可呈淚滴狀、梨形、棍棒形、新月形等。 (三)紅細胞內血紅蛋白含量改變 1.正常色素性(normochmic)正常紅細胞在瑞特染色的血片中為淡紅色圓盤狀,中央有生理性空白區,通常稱正常色素性。 2.低色素性(hypochromic)紅細胞的生理性中心淺染色區擴大,甚至成為環圈形紅細胞,提示其血紅蛋白含量明顯減少。 3.高色素性(hyperchromic)指紅細胞內生下性中心淺染區消失,整個紅細胞均染成紅色,而且胞體也大。 4.嗜多色性(polychromatic)屬於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故細胞較大,由於胞質中含人多少不等的嗜鹼性物策RNA而被染成灰色藍色。 (四)紅細胞中出現異常結構 1.鹼性點彩紅細胞(basophilic stippling cell)簡稱點彩紅細胞,指在瑞吉氏染色條件下,胞質內存在嗜鹼性灰藍色顆粒的紅細胞,屬於未完全成熟紅細胞,其粒顆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正常人血塗片中很少見到,僅為萬分之一。 2.染色質小體(howell jollys body)位於成熟或幼紅細胞的胞質中,呈圓形,有1-2μm大小,染紫紅色,可1至數個。 3.卡波環(cabot ring)在嗜多色性或鹼性點彩紅細胞的胞質中出現的紫紅色細線圈狀結構,有時繞成8字形。 4.有核紅細胞(nucleated eryhrocyte)即幼稚紅細胞,存在於骨髓中。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不能見到。

㈥ 哪些動物紅細胞有細胞核線粒體

在動物界中,僅有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和蛔蟲等寄生生物紅細胞無細胞核,其餘,如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部分無脊椎動物的紅細胞都有細胞核。

㈦ 請問:除了人之外,哪些動物的紅細胞無核和其它任何細胞器

人成熟的紅細胞里只有相當於其他真核細胞細胞質基質的部分,是沒有細胞器的,所以籠統的說裡面有細胞質不確切,因為細胞質就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不光人的成熟的紅細胞是這樣,所有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都一樣

㈧ 請問哪一類動物的紅細胞無細胞核謝謝。

對,只有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是無核的。
而像雞,蛙之類的,有細胞核,甚至能進行無絲分裂直接產生新的紅細胞

㈨ 各門動物的紅血球資料,能提供以下嗎

獸中之「王」——藍鯨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的時間是1904年,地點在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附近。這條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於35頭大象的重量。它的舌頭重約3噸它的心臟重700公斤,肺重1500公斤,血液總重量約為8噸~9噸,腸子有半里路長。這樣大的軀體只能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

藍鯨是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巨獸,論個頭堪稱獸中之「王」。藍鯨還是絕無僅有的大力士。一頭大型藍鯨所具有的功率可達1700馬力,可以與一輛火車頭的力量相匹敵。它能拖拽800馬力的機船,甚至在機船倒開的情況下,仍能以每小時4海里~7海里的速度跑上幾個小時。藍鯨的游泳速度也很快,每小時可達15海里。藍鯨有一個扁平而寬大的水平尾鰭,這是它前進的原動力,也是上下起伏的升降舵。由前肢演變而來的兩個鰭肢,保持著身體的平衡,並協助轉換方向,這使它的運動既敏捷又平穩。

--------------------------------------------------------------------------------

潛水冠軍----抹香鯨

抹香鯨頭重尾輕,宛如一頭巨大的蝌蚪,頭部佔去全身的三分之一,看上去像個大箱子。鼻孔也很特殊,只有左鼻孔暢通,且位於左前上方;右鼻孔堵塞。所以,它呼氣時噴出的霧柱是以45°角向左前方噴出的。雖然抹香鯨的牙齒很大足有20多厘米長,每側有40枚~50枚,卻是只有下頜有牙齒,而上頜只有被下頜牙齒「刺出」的一個個的洞。不過,抹香鯨習性與藍鯨截然不同它是非常利害的,獵物一旦被它咬住就難以脫身。它最喜歡吃的食物是深海大王烏賊因此「練就」了一身潛水的好功夫。

在所有鯨類中,以抹香鯨的潛水為最深,可達2200米。抹香鯨的經濟價值很高,巨大的「頭箱」中盛有一種特殊的鯨蠟油,過去人們誤以為是腦子里流出來的,所以叫它「腦油」其實「腦油」與腦無關。這是一種用處很大的潤滑油,許多精密儀器,如手錶、天文鍾甚至火箭,都離不了它一頭大的抹香鯨的頭部可以裝一噸這樣的油。著名的龍涎香就是這種鯨腸道里的異物,這是一種極好的保香劑,抹香鯨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的。

--------------------------------------------------------------------------------

橫行的暴徒——虎鯨

虎鯨也屬於齒鯨類。它體長近10米,重7噸~8噸,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虎鯨膽大而狡猾,且殘暴貪食,是遼闊海洋里「橫行不法的暴徒」。虎鯨的英文名稱有殺鯨兇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屢屢目睹虎鯨襲擊海豚、海獅以及大型鯨類的驚心動魄的情景。

虎鯨的口很大,上、下頜各有二十幾枚10厘米~13厘米長的銳利牙齒,大嘴一張,尖齒畢露,更顯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牙齒朝內後方彎曲,上下頜齒互相交錯搭配,與人的兩手手指交叉搭在一起的形式相似。這不僅使被擒之物難逃虎口,而且還會撕裂、切割獵物。虎鯨很好辨認。在它的眼後方有兩個卵形的大白斑,遠遠看去,宛如兩只大眼睛;其體側還有一塊向背後方向突出的白色區域,使它獨具一格。

虎鯨身體強壯,行動敏捷,游泳迅速,每小時可達30海里。游泳時,雄鯨高達1.8米的背鰭突出於水面上,頗與一種古代武器--「戟」倒豎於海面的形狀相似,虎鯨因此而另有「逆戟鯨」的別名。

--------------------------------------------------------------------------------

海中智叟——海豚

過去人們常說,在動物界中猴子是最聰明的動物。但事實證明,海豚比猴子還要聰明。有些技藝,猴子要經過幾百次訓練才能學會,而海豚只需二十幾次就能學會。如果用動物的腦占身體重量的百分比來衡量動物的聰明程度,那麼海豚僅次於人,而猴子名列第三。

海豚經過訓練後,不僅可以表演各種技藝,例如頂球、鑽火圈……而且在人的特殊訓育下,它們可以充當人的助手,戴上抓取器可以潛至海底打撈沉入海底中的物品,如實驗用的火箭、導彈等,或給從事水下作業的人員傳遞信息和工具,還能進行軍事偵察,甚至充當「敢死隊」,攜帶炸葯和彈頭沖擊敵艦或炸毀敵方水下導彈發射裝置。

--------------------------------------------------------------------------------

貌似家犬的海豹

在海濱公園的海豹池中,海豹整日游泳戲水生動活潑,實在逗人喜愛。若加以訓練,它還會表演玩球等節目。海豹身體渾圓,形如紡錘,體色斑駁,毛被稀疏,皮下脂肪很厚,顯得膘肥體胖。兩只後腳恆向後伸,猶如潛水員的兩只腳蹼。游起泳來,兩腳在水中左右擺動,推動身體迅速前進。從海豹的頭部看,貌似家犬,因而不少地區稱其為海狗。有時它爬到礁石上,這時它的動作就顯得格外笨拙,善於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撐作用。海豹爬行的動作非常有趣,因此常引起觀者的朗朗笑聲。
海豹的身體不大,僅有1.5米~2.0 米長,最大的個體重150公斤,雌獸略小,重約120公斤。
在自然條件下,海豹有時在海里游盪,有時上岸休息。上岸時多選擇海水漲潮能淹沒的內灣沙洲和岸邊的岩礁。例如,在我國的遼寧盤山河口及山東廟島群島等地都屢見有大群海豹出沒。海豹的潛水本領很高,一般可潛到100米左右, 在水深的海域還可潛到300米,在水下可持續23分鍾。它的游泳速度也很快,一般可達每小時27公里。海豹主要捕食各種魚類和頭足類,有時也吃甲殼類。它的食量很大,一頭60公斤~70公斤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公斤~8公斤魚。

--------------------------------------------------------------------------------

深海打撈員——海獅

海獅吼聲如獅,且個別種頸部長有鬃毛,又頗像獅子,故而得名。它的四腳像鰭,很適於在水中游泳。海獅的後腳能向前彎曲,使它既能在陸地上靈活行走,又能像狗那樣蹲在地上。而海豹的後肢卻是恆向後伸,不能朝前彎曲,故不能在陸地上步行。雖然海獅有時上陸,但海洋才是它真正的家,只有在海里它才能捕到食物、避開敵人,因此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海上巡遊覓食。

海獅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等頭足類為食。它的食量很大,如身體粗壯的北海獅,在飼養條件下一天喂魚最多達40公斤,一條1.5公斤重的大魚它可一吞而下。若在自然條件下,每天的攝食量要比在飼養條件下增加2倍~3倍。

海獅也是一種十分聰明的海獸。經人調教之後,能表演頂球、倒立行走以及跳越距水面1.5米高的繩索等技藝。海獅對人類幫助最大的莫過於替人潛至海底打撈沉入海中的東西。自古以來,物品沉入海洋就意味著有去無還,可是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一些寶貴的試驗材料必須找回來,比如從太空返回地球而又濺落於海洋里的人造衛星,以及向海域所做的發射試驗的濺落物等。當水深超過一定限度,潛水員也無能為力。可是海獅卻有著高超的潛水本領,人們求助它來完成一些潛水任務。例如,美國特種部隊中一頭訓練有素的海獅,在1分鍾內將沉入海底的火箭取上來,人們付給它的「報酬」卻只是一點烏賊和魚。這真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

食草的海獸——儒艮

在我國廣東、廣西、台灣等省沿海生活著一種海獸,叫儒艮。它的名字是由馬來語直接音譯而來的,也有人稱它為「南海牛」。除我國外,儒艮還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周圍的一些國家。
儒艮以海藻、水草等多汁的水生植物以及含纖維的燈心草、禾草類為食,但凡水生植物它基本上都能吃。儒艮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所以它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攝食上。儒艮覓食海藻的動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擺動著頭部,所以它又有「海牛」一名。儒艮體長3米左右,體重達400公斤左右,行動遲緩,從不遠離海岸。它的游泳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時2海里左右,即便是在逃跑時,也不過5海里。

儒艮體色灰白,體胖膘肥,油可入葯,肉味鮮美,皮可製革。正因為如此,所以屢遭人類殺戮,如不嚴加保護,它們就有滅頂之災。因此,儒艮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閱讀全文

與紅細胞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