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動物會吃菜
1、牛
牛是專性草食動物,這些動物傾向於群居,在開闊的草原生境中覓食。作為全草食草動物,體型大的牛族動物會消耗高纖維的植被,其中所含的纖維素和木質素比森林動物要多。
2、羊
羊又稱為綿羊或白羊。
有毛的四腿反芻動物,主要以植物為食。原為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系;不同之處在於體形較胖,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角。
3、馬
野馬以荒漠上的芨芨草、梭梭、蘆葦、紅柳等為食,冬天能刨開積雪覓食枯草。
群體中的個體之間在進食之後常互相清理皮膚,輕輕地啃舐對方的耆甲、肩部、背側、臀部等。
4、兔子
兔子喜食草,一般家庭飼養的兔子要注意食物的提供,因為幼兔沒有飽感。
5、豬
豬屬於雜食性動物,喜愛甜食,研究發現未哺乳的初生仔豬就已開始喜愛甜食,顆粒料和粉料相比一下,豬愛吃顆粒料;乾料與濕料相比,豬愛吃濕料,且花費時間也少。
B. 什麼動物吃菜有吃肉,吃草
你說的這種動物稱為 雜食性動物 。
其實人類也可以算雜食性動物。
在哺乳動物中有很多類別是雜食動物。它們和人一樣,即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動物性食物。這種以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為營養的習性稱「雜食性」,也叫「泛食性」。這些動物包括家鼠、豬、熊等,很多靈長類動物也是雜食動物。雜食性動物大多性情溫,沒有攻擊性,且大多經過人類飼養,與人類關系較密切。例如貓、狗、雞、鴨、魚、螞蟻、老鼠等。(注意:河馬也是雜食性哺乳動物,是最大的的雜食性哺乳動物,它不僅吃草,還會吃同類)
C. 什麼生肖吃肉吃菜吃草
吃草:牛、兔、馬、羊
吃菜:上面那些再加上雞、豬
吃肉:虎、蛇、狗
同時吃三樣的
鼠。猴。豬
D. 吃草吃菜的動物
兔子吃白菜,牛,馬,都吃草,老虎,狗,都吃肉吧
E. 十二生肖吃草吃肉吃菜是什麼動物
十二生肖吃草吃肉吃菜是猴。
十二生肖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本命年等。
關於十二生肖的來歷,眾說紛紜,這里給說說個人小時候聽的民間傳說故事及動物習性說法∶
1、述寫一個小時候聽的傳說故事∶
傳說,老天爺為選出十二生肖用於記年,決定在動物間開展一場生肖賽跑,以動物們先後到達順序開始排,取前十二名為十二生肖排名。比賽當天,滑頭的老鼠藏在牛身上,臨近終點處突然沖刺,得了個第一,牛落在鼠後面到達,排第二。後續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抵達終點,因此有了十二生肖排行。
2、也有按動物習性的說法∶
根據晝夜十二時辰及動物習性對應排序
鼠 (子時 23:00-01:00) 深夜老鼠最活躍
牛 (丑時 01:00-03:00) 牛在此時反芻咀嚼
虎 (寅時 03:00-05:00) 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
兔 (卯時 05:00-07:00) 天剛亮,兔子出窩吃草
龍 (辰時 07:00-09:00) 此時容易起霧,傳說龍喜歡騰雲駕霧
蛇 (巳時 09:00-11:00) 艷陽高照,蛇出洞覓食
馬 (午時 11:00-13:00) 此時馬喜歡四處奔跑嘶鳴
羊 (未時 13:00-15:00) 放羊的好時候,羊出來吃草
猴 (申時 15:00-17:00) 太陽偏西,猴喜好在此時出來活動啼叫
雞 (酉時 17:00-19:00) 太陽落山,雞回窩
狗 (戌時 19:00-21:00) 天黑了狗看家望門護院
豬 (亥時 21:00-23:00) 夜深人靜聽見豬拱槽的聲音
F. 什麼動物吃草吃菜吃肉,在十二生肖裡面。
豬 吃草吃菜吃肉。
好吃懶做
hào chī lǎn zuò
【解釋】好:喜歡、貪於。貪於吃喝,懶於做事。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這樣好吃懶做的淫婦,睡到這等日高才起來。」
【結構】聯合式。
【用法】含貶義。形容嘴饞身懶。一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好;不能讀作「hǎo」;懶;不能讀作「lài」。
【辨形】做;不能寫作「作」;懶;不能寫作「賴」。
【近義詞】好逸惡勞
【反義詞】克勤克儉、吃苦耐勞
【辨析】~和「好逸惡勞」;都有「喜歡吃喝玩樂、不肯做事」的意思。但~偏重在「吃」;「好逸惡勞」則偏重在「逸」;語義范圍比~寬。
【例句】
(1)勤勞才能致富;你~;受窮活該!
(2)像你這樣~;誰願意嫁給你呢?
G. 吃草的動物有哪些
1、牛
牛,屬牛族,為牛亞科下的一個族。染色體數為56的野牛、60的黃牛和58染色體的大額牛,雜交有可育後代,為哺乳動物,容易發生羅伯遜易位(絲粒融合)改變染色體數降低生育率。
馬是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氂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牛能幫助人類進行農業生產。
2、兔
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兔形目。喜食草。
以亞洲東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種類最多,少數種類分布於歐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種類分布廣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區,而也有不少種分布非常局限。陸棲,多見於荒漠、荒漠化草原、熱帶疏林、乾草原和森林或樹林。
3、馬
馬在動物分類學中分類為: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馬科(Equidae)、馬屬(Equus)、馬(Equuscaballus) 。是一種草食性動物。現存家馬和普氏野馬兩個亞種。
馬被人類馴化以來,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各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和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馬的用途經歷了肉用、乳用、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和運動娛樂等多個階段交替或互相融合的過程。
4、斑馬
斑馬(英文名稱:zebra):是現存的奇蹄目馬科馬屬3種獸類的通稱。因身上有起保護作用的斑紋而得名。沒有任何動物比斑馬的皮毛更與眾不同。
斑馬是草食性動物。除了草之外,灌木、樹枝、樹葉甚至樹皮也是它們的食物。適應能力較強的消化系統,令斑馬可以在低營養條件下生存,比其他草食性動物優勝。斑馬對非洲疾病的抗病力比馬強,但斑馬始終未能被馴化成家畜,也沒有能和馬進行雜交。
5、犀牛
犀牛,是哺乳綱、犀科的總稱, 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800-3000千克。
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因犀牛角的裝飾和葯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為瀕危物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H. 吃草的動物有哪些
兔子、牛、馬、驢、草魚、斑馬、角馬、犀牛、長頸鹿、河馬、大象、梅花鹿、山羊、綿陽、高山羊、樹懶、無尾熊、袋鼠、狐狸、天竺鼠、豪豬、水豚、旅鼠、草原犬鼠、陸龜、蚱蜢等。
駱駝
駱駝有兩種,有一個 駝峰的單峰駱駝和兩個駝 峰的雙峰駱駝。單峰駱駝比較高大,在沙漠中能走能跑,可以運貨,也能馱人。雙峰駱駝四肢粗短,更適合在 沙礫和雪地上行走。 對人非常忠誠,它和其它動物不一樣,特別耐飢耐渴,人們能騎著 駱駝橫穿沙漠。 駱駝還有著「 沙漠之舟」的美稱。
袋鼠
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 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 雨林和 沙漠平原到熱帶地 區。袋鼠是食草動物,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真菌類。它們大多在夜間活動,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動。不同種類的袋鼠在各種不同的 自然環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羅伊德袋鼠會給自己做巢而樹袋鼠則生活在樹叢中。大種 袋鼠喜歡以樹、洞穴和岩石裂縫作為遮蔽物。
綿羊
綿羊又稱為白羊, 哺乳綱、偶蹄目、 牛科、羊亞科。是 人類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 反芻動物,是羊毛的主要來源。原為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系;不同之處在於體形較胖,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角。毛色為白色。
I. 十二生肖吃草吃肉吃菜是哪個生肖!求解!
十二生肖吃草吃肉吃菜當然是老鼠了。
J. 有什麼動物吃肉吃菜吃草的
你說的這種動物稱為 雜食性動物 。
其實人類也可以算雜食性動物。
在哺乳動物中有很多類別是雜食動物。它們和人一樣,即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動物性食物。這種以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為營養的習性稱「雜食性」,也叫「泛食性」。這些動物包括家鼠、豬、熊等,很多靈長類動物也是雜食動物。雜食性動物大多性情溫,沒有攻擊性,且大多經過人類飼養,與人類關系較密切。例如貓、狗、雞、鴨、魚、螞蟻、老鼠等。(注意:河馬也是雜食性哺乳動物,是最大的的雜食性哺乳動物,它不僅吃草,還會吃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