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欲錢買千里良駒的動物是馬,還有什麼動物可稱千里良駒
「欲錢買千里良駒」的動物是指馬,通常千里良駒只特指馬,也稱之為千里馬。
千里馬,漢語詞語,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指日行千里的良馬或比喻才能傑出的人;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青少年。古代就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說法。
(1)千2里2馬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據記載,汗血馬能夠日行400公里。許多專家對此質疑。某人說,即使古代計程單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來也是不可能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傳說。一般的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國古代利用快馬傳遞軍事信息的驛站,號稱「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長的驛站也沒有250公里。
但是,千里馬一詞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太多,難以相信這是真的做不到的,例如岳飛給皇帝上的一道著名的奏摺中,曾經提到他有兩匹日行千里的馬,但是需要特殊的飼養(也不高級,更不裝神弄鬼,我記得只是干凈的水,精細的糧草,非常科學。),由此談到人才的栽培——很難想像,岳飛會對帝王做出誇張的舉例。
『貳』 日行千里是什麼動物 日行千里的動物介紹
1、生肖為馬。千里馬:一日可行千里之路程。優秀的馬。馬中的佼佼者。結合所說的日行千里很容易,十二生肖中除了馬就是龍了。
2、可龍是傳說中的,而且也不是以日行千里著稱。所以是馬。馬是古代的主要代步工具,故有日行千里一說。
『叄』 馬陸是什麼
馬陸(millipede),也叫千足蟲。馬陸隸屬節肢動物門多足綱倍足亞綱。國內各地均有發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還包括仙客來、瓜葉菊、洋蘭、鐵線蕨、海棠、吊鍾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馬陸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倍足綱(Diplopoda)動物。世界性分布。倍足綱與其他數綱動物常合稱多足類。馬陸約10,000種,生活於腐敗植物上並以其為食,有的也為害植物,少數為掠食性或食腐肉。特徵為體節兩兩癒合(雙體節),除頭節無足,頭節後的3個體節每節有足一對外,其他體節每節有足2對,足的總數可多至200對。除頭4節外,每對雙體節含2對內部器官︰2對神經節及2對心動脈。頭節含觸角、單眼及大、小齶各一對。體節數各異,從11節至100多節,體長2�6�5280公釐(0.08�6�511吋)。除一個目外,所有馬陸有鈣質背板。自衛時馬陸並不咬噬,多將身體蜷曲,頭卷在裡面,外骨骼在外側。許多種可具側腺,用分泌一種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氣以防禦敵害。倍足綱包括常見於許多花園的種類,如土馬陸(Julusterrestris,有時作Iulusterrestris)其體長為25公釐(1吋),原產於歐洲,已引進北美;體光滑的種俗稱切根蟲(wireworm)。有的馬陸無眼,顏色鮮明,如25公釐長的溫室馬陸(Oxisgracilis)。最醒目的常見種之一為美國東南森林中的美洲山蛩(Narceusamericanus),長10公分(4吋),有黑、紅兩色。生物學特性馬陸性喜陰濕。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塊、方塊下面,或土縫內,白天潛伏,晚間活動危害。馬陸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捲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後,復原活動。馬陸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馬陸的卵產於草坪土表,卵成堆產,卵外有一層透明粘性物質,每頭可產卵300粒左右。在適宜溫度下,卵經20天左右孵化為幼體,數月後成熟。馬陸1年繁殖1次,壽命可達1年以上。馬陸(maln)(Prospirobolus)無脊椎動物,多足綱,倍足亞綱,山蛩蟲科。身體分頭和軀干土馬陸(Julusterrestris)兩部分。軀幹部能區分出短的胸部前4節和長的腹部。體長圓而稍扁,由25~100多體節組成。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頭部有觸角1對,大顎1對,小顎1對。眼為聚眼。軀干近20節,第1節與頭部癒合,第2~4節各有1對步足和1對氣孔,自第5節開始,各有2對步足和2對氣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節兩側各有臭腺孔1對。從發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氣孔,是由於2個體節癒合的結果。晝伏夜出,多棲息潮濕耕地、或枯枝落葉堆、瓦礫、石堆下,行動緩慢,常成群遊行。生殖孔1對,在第2對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質,有時也損害農作物。當受驚動時,身體常捲曲成盤狀。我國各地多有分布。
『肆』 野馬是珍稀野生動物嗎
野馬是珍稀野生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野馬
【拉丁學名】:Equus caballus
【俗名】:普氏野馬,蒙古野馬,太爾潘,塔希,奇各台,踏嘿
【英文名】:Przewalski's Horse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
【瀕危等級】:野生絕滅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
【生態環境】:岩質荒漠、半荒漠
【致危因素】:種群隔離,種內生物學特點,新種的引進
【國內分布】:新疆 、甘肅、內蒙
【分類】: 奇蹄目 馬科
分布狀況
野馬原分布於我國新疆北部准葛爾盆地北塔山及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最後一次發現野馬是在1957年,估計野生種群已經滅絕,目前還有一定數量的野馬生活在人工圈養或半散放狀態下,80年代末期以來,野馬從歐洲引回我國新疆奇台,甘肅武威半散放養殖,為野馬重返大自然而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工作.原產於新疆北部,甘肅,內蒙古交界處。
生活習性
棲草原、丘陵、沙漠。冬季群大、夏季群小,集群,日行性,由一母馬率領。聽覺和視覺敏銳,性情兇猛。白天活動,體壯善跑,無固定棲息地。吃植物,冬季挖取雪下枯草和苔蘚充飢。3—5歲性成熟,壽命25—35年。
野馬耐渴,可3天才飲水一次。 感官敏銳,性機警、凶野,耐飢渴,善奔跑。以野草、苔蘚等為食。喜食芨芨草,梭梭,蘆葦,冬天能刨開積雪覓食枯草.6月份發情交配,次年4~5月份產仔,每胎1仔,幼駒出生後幾小時就能隨群奔跑。
北京動物園1980年開始飼養展出,1985年繁殖成功。
夏季,野馬數十隻成群,由一頭雄馬率領,帶著雌馬和小馬,在草原漂泊漫遊,尋覓野生植物吃。傍晚時分,到湖邊去飲水,就在附近憩息。它憑著自己的保護色,藏匿在灰褐色的泥土上,逃避敵害。冬天,野馬要作季節性遷徙,在冰天雪地里,只好以雪解渴,挖掘雪下的枯草和苔蘚來充飢。
野馬體格健壯,性情剽悍,蹄子小而圓,奔跑很快,耐乾旱。在沙漠、草原上,它們有時遇到狼群,並不畏懼潛逃,而是鎮靜地迎擊狼群。有時它會突然發動進攻,向狼沖去;有時,迅速轉過身來,揚起後蹄猛踢。因此,狼不敢輕易侵犯它。
野馬很難捕獵到。野馬遇到人群來包圍,趕快擺起陣勢,雄馬在前,雌馬在後,小馬護圍在中心。它們用蹄子亂踩地面,似乎在威嚇,又像在指示逃避方向。頃刻,馬群沖出包圍,快步跑開。
棲息於緩坡上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條件略好的沙漠,戈壁.野馬性機警,善賓士;一般由強壯的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隻馬群,營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線到泉,溪邊飲水。
種群現狀
一百多年前,歐亞大陸和北美洲曾經廣泛分布著多種野馬,可是沒多久,在人類恣意捕殺下都先後滅絕。蒙古野馬的分布范圍本來就很狹,只有在新疆天山附近、內蒙古巴彥淖爾盟北部和蒙古的西南部,才能見到。
1876年,最後一匹歐洲野馬死在烏克蘭原野以後,人們以為世界上的野馬已經絕跡,十分惋惜。後來俄國探險家普爾日瓦科斯基在新疆准噶爾盆地發現了蒙古野馬。它在這場空前的浩劫中得以保存下來,成為倖存者。
蒙古野馬發現以後,當時,俄、美、法等國的博物館曾將野馬的頭骨和皮張製成標本。由於成年的野馬奔跑快,難以捕捉,只捉到了一些幼駒,人工飼養在烏克蘭和德、英、法、美等動物園里。在精心飼養下,如今已有300匹蒙古野馬生存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動物園里。
據說,最後一次捕獲蒙古野馬是在1947年;而最後一次見到野馬是在1959年冬。後來,外國動物學家曾幾次組成考察隊去蒙古西部尋覓,20年過去了,什麼也沒有找到。他們從當地牧民那裡得知,40年代在這里見過野馬,那是從新疆那邊跑過來的。人們寄希望於新疆,那裡可能是惟一有野馬存在的地方。
我國地質勘探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時,曾經多次看到了蒙古野馬。它們活動的范圍在准噶爾盆地東部,西起沙丘河,東到將軍戈壁,而以帳篷溝一帶為最多。
外形特徵
野馬的體軀不大,身長2~2.3米,肩高1.3~1.4米,頭很大,沒有額毛,耳朵較短。頭和背部是焦茶色,身體兩側較淡,腹部變為乳黃色。冬夏季節,毛色不同。冬季毛長而粗,色較淡,背部的毛呈波浪形;夏季毛變短色變深,四肢露出幾條隱條紋,鬣鬃直立,從頭一直延伸到背部。尾巴很長,毛深褐色,蓬鬆而稀疏。
野馬和今天的家馬很是相像,連齒式和牙齒的構造也相同。它們相互配種,能夠繁殖出具有生育能力的新後代。可是,它們是同族,不是同種,家馬不是從蒙古野馬馴養而來的。
保護措施
野馬很稀少,已經列入世界禁獵動物之中。國際上成立了專門組織,對野馬進行調查研究,並定出了馴養、保護和繁殖的方法。我國已把野馬列為第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獵。
科學家也曾以各種馬進行雜交,使一百年前生存在歐洲的一種野馬——大盤馬再現。
相關資料
野馬 重返故鄉
原產於中國准噶爾盆地和蒙古乾旱荒漠草原地帶的野馬,具有6000多年的進化史,是目前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馬,至今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具有別的物種無法比擬的生物學意義。而且它的命運,如一些曾經喪失家園、飄泊四方,在歷經磨難後才回歸故土的人群一樣,具有極大的悲情色彩。
野馬是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動物。由於數量稀少,西方一些動物學家早就宣布世界上不再存在野馬。但是,130年前,當俄國探險家普爾於1876年率探險隊進入新疆阿爾泰山南麓可可托海周邊區域時,竟然在那裡的「庫卡沙依」小村買到一批特殊的馬皮,同時發現一群群雄壯野馬不時在戈壁上飛馳而過的矯健身影!
野馬「復現人世」的消息,頓時轟動了全球動物學界。中國野馬於是有了一個外國名字——普氏野馬。
生性愛馬的西方貴族隨即紛紛派人來到中國捉馬,每次均能滿載而歸。由於大量捕獵,加之經濟活動劇增又嚴重破壞了卡拉麥里山的草原和水源地,致使野馬棲息地迅速縮小。至20世紀初,野馬的分布區已縮小到15萬平方公里。到1966年,匈牙利動物學家在中蒙邊界極罕見地發現了一群8匹野馬。之後,再沒有找到野馬在野外活動的記載——「普氏野馬」眼看也要像「中國野馬」一樣被宣告滅絕。
好在有一批被德國人帶走的野馬駒「長大成馬」、生育了後代,並且被精心地與家馬隔離,保存下純凈的家族譜系。到上世紀80年代中,全球雖由人工馴養卻依然血統純正的野馬已有近800匹之多,分布於26個國家122處動物園和馴養場。此時,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發起了將野馬引回祖國的活動,力求讓它們祖先千萬年來生息的自然條件,重新呼喚起野馬的遺傳多樣性。
1986年,中國林業部和新疆林業廳在吉木薩爾縣以西的一片荒灘草場上建起「野馬繁殖研究中心」,先後有18匹第8、第9代純種野馬,從美、英、德重返中國。回歸故鄉草場的野馬,經過15年「生息、調養」,圍欄中的普氏野馬已繁衍到了上百匹之多,繁殖率也由以前不足20%達到85%。這證明野馬已在人類幫助下渡過了最危險的種群滅絕威脅。
當新世紀拉開序幕的時候,新疆普氏野馬順理成章地邁開了歷史性的歸野步伐。但「野馬歸野」計劃遠非人們想像得那麼容易實施:
當第一批27匹野馬在2001年8月28日正午前首批開欄,被「放逐」卡拉麥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時候,面對欄門外一望無際的原野,連一向表現剽悍的頭馬准噶爾11號也對野外的凶險望而卻步,在欄里徘徊多時,以至於與它們朝夕相處多年的科研人員不得不狠下心將它們趕出圍欄;
湖溝里咸中帶苦澀的水,曠野中淺瘠而單一的天然草料,與以前人工精配的多維飼料、可口飲料迥然有別。野馬們不得不真正開始為自己的生計發愁,在頭馬帶領下,連日四處尋找水和食物;
夏秋的好季節匆匆過去,寒風剌骨、積雪沒蹄的隆冬日子很快來臨,梭梭、針茅、蒿類、豬毛菜等草料都深埋在攝氏零下20多度的雪下冰地里,野馬們只有費力刨開厚雪,才能找到些許勉強糊口的食物;
何況,野地里還有其他不少野生動物,有的會與野馬爭食,有的如狼群,則對馬群中的弱小者構成極大威脅,即使是成年野馬,在體力極度衰弱的情況下,稍有不慎也會葬身成群餓狼之口。
然而,對野馬能否歸野構成最大威脅仍然是人。野馬中心為野馬歸野費盡心力的專家們,最大的擔心是在保護區周邊草場游牧的人們,會不會在不經意間把他們放牧的家馬與野馬混到一起,使它們之間出現「不正常的自由戀愛」,以致生出「非家非野」的雜交馬。如此一來,就會使整個「野馬歸野」計劃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使圍繞這一計劃進行的龐大國際合作努力,在一夕間付諸東流!
還有一種類似於人間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之情:當野馬在野外缺水少食時,一些人就急於想把它們召回圍欄,或匆匆進行放料「補飼」。這實際上造成了野馬對人的依賴,而使它們歸野的腳步變得遲疑。
再一種新的威脅越來越讓人不安:今年8月,就在穿越卡拉麥里野生動物保護區腹部的216國道公路上,接連有4匹野馬被急駛而過的汽車碾撞致死!新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朱福德感慨地說:「這個死亡率,遠遠超過了我們人工繁育野馬的成活率。」
好在幾年來人們的經驗也在不斷升華,他們對野馬的關愛已從過去的一味「溺愛」提高到全新高度:在精心選擇放野區域、嚴密防範自然界和人類各種破壞性因素的時候,硬著心腸讓野馬們在野外找吃找喝,尋找自我生存的機會,使它們的生存能力和野性得到較快的恢復。目前,幾年來放野的野馬群已經基本度過了自然界的各種威脅,種群中一批小馬駒正在茁壯成長,有的已經出現發情之兆。「我們正在期待兩件事:一是野外出生的小母馬能夠在完全放野的環境里,再生出一批健壯的小馬;二是希望這些小馬中出現真正野性的公馬,對現有的頭馬提出挑戰,並取而代之,成為野馬群的新首領。這才能說明,我們的野馬放野計劃獲得了成功!」
有一個最新消息不能不提,新疆自治區林業、交通部門已經採取緊急措施,抓獲了違規行車、導致野馬不正常死亡的肇事者,將予以嚴厲懲罰;同時已抓緊部署在卡拉麥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216國道沿線,為野馬專修4個過路通道,讓它們不致因「亂穿馬路」而生出禍端。
野馬是世界甲級瀕危動物,為拯救野馬免遭滅絕,在聯合國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的倡導和資助下,我國林業部同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園、奧斯瓦爾法基金會簽定了合同,用新疆阿爾金山的野驢換野馬,搞野馬還鄉養殖和野化放歸工程。
野馬原生活在蒙古西部科布多盆地和新疆東准噶爾一帶的半荒漠草原中,原稱蒙古野馬或准噶爾野馬。西方對野馬產生濃烈的興趣,紛紛派人來偷捕野馬運回西
方動物園。大量的偷獵,加上野馬生境的不斷惡化,外蒙學者60年代宣布野馬在他們國家已經絕跡,我國的東准噶也再沒能找到它們的蹤影。所以,野馬比號稱我國國寶的大熊貓還要珍貴,如今世界上僅存圈養的野馬900多匹,它們分別飼養在美、獨聯體、法、英等26個國家112個動物園和禁獵區中,每匹價格已高達25萬美元。運回我國的野馬僅每匹的保險金就高達10萬美元。野馬酷似家馬。其與家馬的主要區別是額法短或缺;鬃毛逆生,短而直立,無長鬃毛;體型較小,毛色單一,主呈土黃色,腰背中央至尾基,還有一條較窄的黑褐色脊線;四肢有二至五條十分明顯的黑色橫紋。由於圈飼和近親繁殖等原因,還鄉野馬退化嚴重,已脫盡野性,變得溫文爾雅了。野馬養殖中心建在吉木薩爾縣三台鎮西地村的沙漠南部,具體位置在東指幸福路12千米處的公路東側2千米左右的荒漠上。中心佔地約600公頃,馬舍、圍欄、飼料房、草庫、職工住宅等一應俱全,飼養已達國際水平,返鄉的野馬馬匹膘肥體壯,三世同堂,目前,注冊野馬已達117匹,並初步恢復了野性。近年,已有一批野馬有監視地放歸將軍戈壁大自然。
『伍』 日行千里是駿馬是什麼動物
日行千里不辛苦,當然是龍啦馬要是一天跑千里早就累得趴下了,還不辛苦才怪。只有龍,是龍騰虎躍,一騰升天,一日千里,小意思啦,怎麼會累呀
『陸』 十二生肖里千里之外的物,處處都是立馬知道的動物是
是馬,求採納
『柒』 千軍萬馬指什麼動物
千軍萬馬指什麼動物——答案:馬。
千軍萬馬
qiān jūn wàn mǎ
【解釋】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出處】《南史·陳慶之傳》:「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於軍隊。一般作主語、賓語。
【辨形】軍;不能寫作「均」。
【近義詞】波瀾壯闊、萬馬奔騰
【反義詞】一兵一卒、一成一旅
【例句】
(1)洪水來了。他帶領~直沖上去搶險救災。
(2)戰爭年代裡;老將軍指揮~馳騁疆場;至今身上還留有多處槍傷。
『捌』 千里是什麼動物
千里是指善跑的駿馬,
可以日行千里。
歷來人們大多認為,
千里馬泛指一般好馬。
所謂「千里」只是個虛數。
因為現代人誰也沒有見過一天能跑500公里的馬,
然而古代人卻在古籍文獻中多次提到他們的千里馬實實在在跑出千里距離。
『玖』 十二生肖都有什麼動物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
因生存環境和熟悉動物不同,少數民族的生肖選擇和序列與漢族形成差異。
哀牢山彝族:虎、兔、穿山甲、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桂西彝族:龍、鳳、馬、蟻、人、雞、狗、豬、雀、牛、虎、蛇。
傣族:鼠、黃牛、虎、兔、大蛇、蛇、馬、山羊、猴、雞、狗、象。
黎族:雞、狗、豬、鼠、牛、蟲、兔、龍、蛇、馬、羊、猴。
蒙古族: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維吾爾族: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猴、雞、狗、豬。
柯爾克孜族:鼠、牛、虎、兔、魚、蛇、馬、羊、狐狸、雞、狗、豬。
藏族:將陰陽、五行和肖獸融合,如陰火兔年、陽土龍年、陽金猴年。
(9)千2里2馬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其他國家也有生肖。越南以貓替兔,印度有獅無虎,其餘相同。韓國、日本生肖與中國相同。柬埔寨和泰國與中國相同,但分別以牛和蛇打頭。緬甸是八大生肖,周一到周日(周三細分上下午)出生的人分別屬虎、獅、雙牙象、無牙象、鼠、天竺鼠、龍、妙翅鳥。
西方生肖可追溯到古巴比倫:貓、犬、蛇、蜣螂、驢、獅、公羊、公牛、隼、猴、鱷、紅鶴。埃及和希臘與之相似:牡牛、山羊、獅、驢、蟹、蛇、犬、貓(希臘為鼠)、鱷、紅鶴、猿、鷹。
此外,黃道十二星座也被認為是歐洲十二生肖。
『拾』 知道有關馬的資料的大蝦請進!!急!!
世界上大約有300多個馬種,其中最著名的三個品系是汗血馬、純血馬和阿拉伯馬。汗血馬是馬中的古代藝術品,現存極少。純血馬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馬,賽馬場上的佼佼者。而阿拉伯馬是皇室貴族和富豪大亨們的寵物。如果把純血馬比做馬中貴族,那麼,純血阿拉伯馬就是馬族中的皇族。
汗血馬發源於古代的中亞,現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在疾速奔跑之中,汗血馬的頸部會流出紅色的汗滴,汗血馬由此得名。汗血馬為古代中亞游牧民族的征伐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據說成吉思汗的坐騎就是汗血馬。汗血馬曾經在我國繁衍生長,我國的封建社會政權都有在今新疆一帶飼養徵用汗血馬的傳統,但近代汗血馬在我國卻幾近絕跡。近幾年通過各種途徑陸續進口了一些,中亞國家的領導人向我國贈送了一些,現在已經在我國形成小規模的汗血馬種群。
阿拉伯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馬種。一般意義上講的東方馬或純種阿拉伯馬,是指在阿拉伯地區培育的、具有沙漠血統的阿拉伯馬。它們在良種馬中體形是最漂亮的,它體格不大,一般體高140-150厘米,體重385-500公斤。它具有典型的騎乘馬外形:頭形輕俊,前額寬廣,額前鼻端逐漸變窄,面部正直或稍凹,耳短小、豎直,眼大有神,兩眼距離寬,鼻孔大,下額深而廣,頸長而形美,背腰短,較其它品種馬少一個腰椎和1-2個尾椎,臀部深,四肢細長,肢勢端正,肌腱發達,蹄質堅韌,體質結實。
阿拉伯馬毛色主要為青色,騮毛、栗毛次之,黑毛少見,在頭和四肢下部常有白彰。純種阿拉伯馬無花毛,斑毛或駁馬,不論體表毛色如何,其皮膚總是黑色。阿拉伯馬對世界很多馬品種的培育改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著名的英國純血馬就是由阿拉伯馬培育而來的。
我國的主要馬種為新疆伊犁馬和內蒙的蒙古馬,體型都比較小,在世界著名的馬系中尚不能有其地位。
馬是奇蹄目馬科馬屬家馬和野馬的通稱。化石證據表明,馬科動物最早起源於北美。最早的馬祖先化石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層中發現,被稱為始祖馬。家馬約於4500
年前被人類馴化,品種繁多。馬和人有著特殊的關系,是人類的夥伴和朋友,可以為人們的農耕、運輸、游獵、畜牧、探險、娛樂、運動等活動服務。馬糞可用來培養蘑菇,破傷風抗毒素是用馬的血清製成。家馬可分三種類型:挽馬,四肢粗大,體高2米左右;小型馬,體高144厘米以下;輕型馬。馬的體色有黑色、栗色、褐色、奶油色、白色等。馬的感覺器官發達。眼大,位高;頸長,因此視野較人寬闊,低頭吃草時,也能覺察到可能的威脅。味覺和聽覺可能比人類還敏銳,但似乎不能辨別顏色。馬的神經系統高度發達。具有復雜的本能,記憶力和判斷力強。馬的方向感覺極為發達,因此,可以找到回家的路。由於視覺記憶,再次遇到早先使它害怕的地點或事物時,它就會驚退。由於聽覺記憶,人們可用各種口令來訓練它們。馬的壽命一般20年,最長可達30多年。3歲性成熟,5歲成年。母馬懷孕11個月,通常產一仔,偶產2仔。小馬6個月時斷奶。馬的品種可按發源地、主要用途及體型大小分類。野馬體長220~280厘米,肩高110~140厘米,重200~300公斤;夏季上體淺棕、紅棕、紅赭色,冬皮背面淡棕色。野馬棲於荒漠和荒漠草原,常在丘陵山地和多水草的地帶活動,結成5~15頭的小群。6月交配,第二年4、5月間分娩,每胎1仔,4歲性成熟。野馬數量極少。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所編纂的紅皮書將它列為瀕危物種,中國已將它劃為保護動物。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乾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 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活到二十三歲。
《伯樂識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1)在理想上,我們要以年段冠軍為<馬首是瞻>(前進方向),要<馬不停蹄>(爭先恐後),直到馬到成功。[根據括弧里的提示寫出關於馬的成語,下同]
(2)在課堂上,我們不能走馬觀花,不做<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與學習無關的事情,6字成語),回答問題要<車水馬龍>(場面熱鬧的樣子)
馬到成功、 馬首是瞻、 馬路消息、 馬革裹屍、 馬失前蹄、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馬虎虎、 一馬當先、 一馬平川、五馬六混、 萬馬奔騰、 老馬識途、 走馬觀花、 快馬加鞭、金戈鐵馬、 汗馬功勞、 人仰馬翻、 厲兵秣馬、 駟馬難追、當牛做馬、 千軍萬馬、 人歡馬叫、 人困馬乏、 害群之馬、牛頭馬面、 車水馬龍、 犬馬之勞、 聲色犬馬、 指鹿為馬、寶馬良駒、 心猿意馬、 騎馬找馬、 青梅竹馬、 信馬由韁、策馬揚鞭、 白駒過隙、 兵強馬壯、 毀車殺馬、 騎馬找馬、馬耳東風、 馬工枚速、 馬瘦毛長、 戎馬倥傯、 馬放南山、馬咽車闐、 肥馬輕裘、 萬馬齊喑、 牆頭馬山、 牛高馬大、 馬角烏頭、 馬空冀北、 駑馬戀棧、 駑馬鉛刀、 鞍前馬後、心猿意馬、 招兵買馬、 伯樂相馬、 馬毛猥磔、 萬馬奔騰、 鞍馬勞頓、 匹馬只輪、 蛛絲馬跡、 非驢非馬、 懸崖勒馬、單槍匹馬、 烏焉匹馬、 馬前潑水、 駟馬高車、 走馬上任、盤馬彎弓、 車轍馬跡、 塞翁失馬、 木牛流馬、 脫韁之馬、呼牛作馬、 馬首欲東、 倚馬可待、 天馬行空、 率馬以驥、 兵荒馬亂、 盲人瞎馬、 耀馬揚威、 香車寶馬、 風馬牛不相及、路遙知馬力
十二生肖歇後語集錦 > 關於馬的歇後語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八匹馬拉不開:難分難解
半天雲里跑馬:露馬腳
背著馬桶出差:走到哪兒臭到哪兒
跛子騎瞎馬:各有所長
長頸鹿進馬群:高出了頭
長袍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陳世美做附馬:喜新厭舊
城隍爺的馬:樣子貨
城頭上跑馬:遠兜運轉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戴馬桶坐大堂:贓(臟)官
刀馬旦不會刀槍:待有虛名
刀馬理不會刀槍:笨蛋(旦)
盜馬賊披袈裟:嫁禍於人
毒蛇的牙齒馬蜂針:全是竄
風馬牛:不相及
河馬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黑瞎子舔馬蜂窩:要怕挨蜇就別想吃甜頭
橫過馬路:左顧右盼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狐狸打馬蜂:不懂得死活
懷里揣馬勺:盛(成)心(比喻故意那樣去做)
黃狗當馬騎:亂來
見了駱駝說馬腫:少見多怪
將軍不下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揪著馬尾巴賽跑:懸
爛泥馬捏神像:沒上好心腸
老水牛拉馬車:不會套
老頭捅馬蜂窩:找轍,蜇)
臨時上轎馬撒尿:手忙腳亂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比喻力氣或功夫沒用在,點子上)
馬背上看書:走著瞧
馬槽里的蒼蠅:混飯吃
馬打架:看題(蹄)
馬大哈當會計:全是糊塗帳
馬蜂過河:帶(歹)毒
馬蜂窩:捅不得
馬蜂蜇禿子:沒遮沒蓋(比喻沒有可掩飾的了)
馬蜂針,蠍子尾:惹不起
馬後炮:弄的遲了
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馬拉獨輪車:就翻就翻
馬來西亞的咖啡:耐人尋味
馬撩後腿:逞強
馬路邊上的痰盂:人人啤
馬路不叫馬路: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馬勺里的蒼蠅:混飯吃
馬勺碰鍋沿:常有的事(比喻屢見不鮮)
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來
馬尾綁馬尾:你踢我也踢,你打我也打
馬尾搓繩:用不上勁
馬尾做弦:不值一談(彈)
賣豆腐的扛馬腳:生意不大架子大(比喻本事不大,架子卻不小)
盲人騎瞎馬:亂闖
盲人騎瞎馬:亂闖
霉蛇的牙齒馬蜂針:最毒
廟里的馬:精(驚)不了
拿五馬倒六羊:賂了個頭朝下
你有駿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欄里伸進張馬嘴:沒你開曰的份兒
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願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鷹遠
拍馬屁拍到馬嘴上:會咬一曰
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腳
跑馬使絆子:存心害人
騎老牛追快馬:望塵莫及(比喻別人進步發展快,自己趕不上)
騎馬背包袱:全在馬身上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過獨木橋:回頭難
騎馬過鬧市:豈有此理
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騎馬時間少,擦鐙時間多:本末顛倒
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
牛追馬:望塵莫及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全漆馬桶:外面光,裡面臭
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瘸子騎瞎馬:各顯所長
人家騎馬我騎驢,後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親
山羊野馬在一起:不合群
捎馬子里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捎馬子里裝針:容易出頭
失馬又丟車:大勢己去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死牛拉木馬:動不動
孫猴子封了弼馬溫:自個不知道是多大的一個官兒
套馬桿子逮兔子:瞎胡鬧
剃頭的拍馬掌:完事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窩里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瞎子騎瞎馬:亂撞
鞋殼簍里跑馬:沒幾步跑頭
心日上裝馬達:熱肚腸
胸口上放馬達:動了心
野馬脫了韁:橫沖直撞
一馬換雙象:未必劃不來
玉皇大帝招駙馬:天大的怪事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站在山上看馬斗:踢不著,咬不著(比喻不參與一些事,只站在旁邊觀望)
紙馬店的貨:等著燒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
屬馬蜂的:不好惹
坐馬打電話:奇(騎)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