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類病毒有哪些

動物類病毒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9 23:42:03

❶ 地球上攜帶致命病毒的動物有哪些

地球上攜帶致命病毒的動物有,穿山甲,蝙蝠,蜥蜴,老鼠,果子狸這些動物。

❷ 動物傳播的病毒

牛和羊(口蹄疫)、野生動物(野豬傳播古典豬瘟/豬霍亂)、寵物(貓傳播沙門氏菌)、鳥類(流感)、昆蟲(蒼蠅傳播豬鏈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和藍耳病毒)以及嚙齒動物(鼠傳播豬痢疾短螺旋體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 動物傳
病原可經其它活體動物傳播。

❸ 高中常見的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和 細菌病毒都有哪些

根據病毒的宿主(寄生的生物體)的不同,病毒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

寄生在動物和人體細胞內的病毒叫做動物病毒,如肝炎病毒、流感病毒、HIV、狂犬病毒、肺炎病毒等;

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內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鬱金香碎色花病毒、大蒜E病毒等;

專門寄生在細菌內的病毒叫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❹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生物病毒的種類:

病毒不僅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和細菌病毒。從結構上還分為:單鏈RNA病毒,雙鏈RNA病毒,單鏈DNA病毒和雙鏈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過程大致分為:吸附,注入(遺傳物質),合成(逆轉錄/整合入宿主細胞DNA),裝配(利用宿主細胞轉錄RNA,翻譯蛋白質再組裝),釋放五個步驟。

因為病毒會拉近細胞間距離,易使細胞相融形成多核細胞,進而裂解。

(4)動物類病毒有哪些擴展閱讀:

病毒感染:

1、隱性感染(亞臨床感染),多數病毒感染為隱性感染。

2、顯性感染,少數病毒感染為顯性感染。顯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兩型。

(1)急性感染發病急,進展快,病程一般為數日至數周。除少數在急性期死亡及發生後遺症者外,多數病例最終以組織器官中病毒被清除而痊癒。

(2)持續性感染病毒長期存在於寄主體內,可達數月至數年,造成慢性持續性感染,又可分以下3型:

潛伏性感染。當病毒與人體免疫力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時,病毒可長期潛伏在人體組織內,不引起症狀。一旦人體免疫力降低,病毒可重新繁殖而引起症狀。例如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潛伏性感染。

慢性感染。病毒長期存在人體組織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續性病變,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病毒感染。潛伏期長,可達數年,病變逐漸發展,最後導致死亡。

❺ 你所知道的動物病毒有哪些各自致病特徵是什麼

所知道的動物病毒有以下幾種:

1、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病毒是口蹄疫的病原體。本病毒能使患畜的口腔黏膜、舌及蹄部,間或在乳房發生特徵性的水皰,進而破潰,有的甚至引起死亡。

2、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能感染人和各種家畜,病毒侵入神經系統繁殖,出現興奮繼而麻痹的神經症狀。病毒存在於神經系統和唾液腺中,經咬傷而傳染,發病人畜一般均死亡。

3、豬瘟病毒

豬瘟病毒只能感染豬,各種年齡、性別及品種的豬均可感染。死亡率很高,對養豬業危害很大。

預防動物病毒的方式

預防傳染病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保護易感畜群等方面來進行,必須採取包括「養、防、檢、治」等環節的綜合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消毒,增強家畜機體的抗病能力。貫徹自繁自養的原則,減少疫病傳播。制訂和執行定期預防接種和補種計劃。

定期殺蟲、滅鼠,進行糞便無害化處理。認真貫徹執行國境檢疫、交通檢疫、市場檢疫和屠宰檢疫等各項工作,及時發現並消滅傳染源。

各地獸醫防疫機構應調查研究當地疫情分布,組織相鄰地區對家畜傳染病進行聯防協作,有計劃地控制和消滅特定疫病,防止外來疫病的傳入。

❻ 常見的動物病毒

禽流感,狂犬病,風流病等等還有很多。

❼ 國家最新規定的動物的一類傳染病有哪些

國家最新關於動物一類傳染病的文件是2008年12月11日發布的《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規定一類動物疫病共17種,分別包括:

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症、白斑綜合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條發生一類動物疫病時,應當採取下列控制和撲滅措施:

(一)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立即派人到現場,劃定疫點、疫區、受威脅區,調查疫源,及時報請本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

疫區范圍涉及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的,由有關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或者由各有關行政區域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共同對疫區實行封鎖。必要時,上級人民政府可以責成下級人民政府對疫區實行封鎖。

(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採取封鎖、隔離、撲殺、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緊急免疫接種等強制性措施,迅速撲滅疫病。

(三)在封鎖期間,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動物、動物產品流出疫區,禁止非疫區的易感染動物進入疫區,並根據撲滅動物疫病的需要對出入疫區的人員、運輸工具及有關物品採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7)動物類病毒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關於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的規定:

第三條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❽ 生物病毒的種類有哪些

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葉;病毒;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如乙肝病毒;細菌病毒:專門寄細菌細胞里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❾ :動物一類疫病有什麼病

1、一類動物疫病: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症、白斑綜合征。

2、二類動物疫病:狂犬病、布魯氏菌病、炭疽、偽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結核病、弓形蟲病、棘球蚴病、鉤端螺旋體病。

3、牛病:牛結核病、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錐蟲病、日本血吸蟲病。

4、綿羊和山羊病:山羊關節炎腦炎、梅迪-維斯納病。

5、豬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乙型腦炎、豬細小病毒病、豬丹毒、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支原體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

6、馬病:馬傳染性貧血、馬流行性淋巴管炎、馬鼻疽、馬巴貝斯蟲病、伊氏錐蟲病。

7、禽病: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馬立克氏病、產蛋下降綜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鴨瘟、雞球蟲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症。

8、兔病: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熱、兔球蟲病。

(9)動物類病毒有哪些擴展閱讀:

三類動物疫病:

1、牛病:牛流行熱、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牛生殖器彎曲桿菌病、毛滴蟲病、牛皮蠅蛆病。

2、綿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傳染性膿皰、羊腸毒血症、乾酪性淋巴結炎、綿羊疥癬,綿羊地方性流產。

3、馬病:馬流行性感冒、馬腺疫、馬鼻腔肺炎、潰瘍性淋巴管炎、馬媾疫。

4、豬病: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感冒、豬副傷寒、豬密螺旋體痢疾。

5、犬貓等動物病: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腸炎、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犬傳染性肝炎、貓泛白細胞減少症、利什曼病。

6、甲殼類病:河蟹顫抖病、斑節對蝦桿狀病毒病。

7、貝類病:鮑膿皰病、鮑立克次體病、鮑病毒性死亡病、包納米蟲病、折光馬爾太蟲病、奧爾森派琴蟲病。

8、兩棲與爬行類病:鱉腮腺炎病、蛙腦膜炎敗血金黃桿菌病。

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為二類疫病。

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為三類疫病。

參考資料:

網路--動物疫病

❿ 動物病毒有哪些

動物病毒寄生在人體和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疾病,如人的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引起的動物疾病有:家禽、家畜的瘟疫病及昆蟲的疾病。動物病毒的復制和噬菌體復制的過程相似:吸附、注入、復制、裝配、釋放,只是有些細節不同。
病毒介紹
微生物學家最初給動物病毒分類時,很自然地想到一些特性,如病毒的宿主選擇性,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准則都一樣有用。因而在准確區別不同病毒的宿主選擇性方面缺乏特異性。現代病毒分類首先建立在病毒的形態學、毒粒組分的理化性質和遺傳親緣關繫上。病毒分類中最重要的特徵可能是形態學。可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動物病毒在宿主細胞或被釋放後的過程來進行研究。動物病毒寄生在人體和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疾病,如人的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腦炎、脊髓灰質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引起的動物疾病有:家禽、家畜的瘟疫病及昆蟲的疾病。[1]
病毒增殖
動物病毒的復制和噬菌體復制的過程相似:吸附、注入、復制、裝配、釋放,只是有些細節不同。動物病毒繁殖循環的第一步是吸附於宿主細胞表面。病毒與細胞質膜表面受體位點蛋白隨機碰撞而結合。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極大地依賴於細胞表面特異性結合的能力。病毒結合宿主細胞的特異受體通常都是細胞所必需的表面蛋白。因而這些受體蛋白的分布對於動物病毒的組織和宿主特異性具有關鍵作用。但病毒通常也會通過結合能夠引起內吞作用的細胞表面分子,啟動宿主細胞內吞作用而進入細胞。許多宿主受體蛋白都是含有Ig結構域的分子,啟動宿主細胞內吞作用而進入細胞。許多宿主受體蛋白都是含有Ig結構域的分子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多數Ig超加族成員都是細胞表面相互作用的表面蛋白。[1]
病毒表面的結合位點通常由殼體結構蛋白或蛋白聚合體組成,經常位於凹陷或溝槽的底部。這種特殊結構可結合宿主細胞表面突起而使抗體無法到達。其他病毒通過特異的突起或有包膜病毒的釘狀物結合與宿主細胞。病毒吸附之後很快侵入細胞膜進入宿主細胞。侵入過程中或侵入不久即發生病毒脫殼,除去殼體,釋放出核酸病毒在結構和復制上的不同導致侵入的機制不同。

閱讀全文

與動物類病毒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