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積累用動物來比喻人的詞語。
笑臉相迎兩面三刀的人(笑面虎)
比喻鞠躬盡瘁,為民找福的人(孺子牛)
比喻卑鄙無恥的人(癩皮狗 )
比喻失去靠山,走投無路的人(喪家犬 )
比喻奸詐狡猾的人( 老狐狸)
比喻帶領眾人前進的人( 領頭羊)
比喻對知識技藝略知皮毛的人( 半瓶醋)
比喻使人仰望的出類拔萃的人( 人中龍)
比喻健壯勇猛的小夥子(下山虎 )
比喻不明事理的人(糊塗蟲 )
比喻痴心妄想的人(癩蛤蟆 )
比喻活潑好動,隨機應變的人(小猢孫 )
勤勤懇懇做事的人(老黃牛)
才華出眾的人(千里馬)
聲音動聽,人緣好的人 (百靈鳥)
十分小氣,吝嗇的人(鐵公雞)
代人受過的無辜之人(替罪羊)
缺乏主見,隨聲附和的人—— 應聲蟲
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的人—— 寄生蟲
老跟在別人背後的人—— 跟屁蟲
失去依靠,無處投奔的人—— 喪家犬
討好主人,甘當奴才的人—— 看門狗
死皮賴臉,卑鄙無恥的人—— 癩皮狗
強悍強橫,惡如母虎的人—— 母老虎
製造障礙,阻擋前進的人—— 攔路虎
外表和善心地兇殘的人—— 笑面虎
貌似強大,實則軟弱的人—— 紙老虎
巧妙偽裝善於變化的人—— 變色龍
才能出眾有所為的人—— 千里馬
恩將仇報,喪失良心的人—— 中山狼
外表慈善,內心狠毒的人—— 白臉狼
陰險狡詐,老奸巨滑的人—— 老狐狸
獨霸一方,仗勢欺人的人—— 地頭蛇
心狠手辣殘忍的人—— 火蠍子
愛財如命,吝嗇小氣的人—— 鐵公雞
渾身濕透,十分狼狽的人—— 落湯雞
結成夥伴一致對外的人—— 窩里雞
看似笨拙、大有前途的人—— 丑小鴨
表現突出、才能出眾的人—— 出頭鳥
身受束縛,失去自由的人—— 籠中鳥
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的人—— 蓬間雀
喜歡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夜貓子
溫順馴眼,老實聽話的人—— 小綿羊
出於無奈,帶人愛(受)過的人—— 替罪羊
目光短淺,缺乏主見的人—— 井底蛙
落入絕境,難以逃脫的人—— 瓮中鱉
本領有限,自己用盡的人—— 三腳貓
勤懇工作,任勞任怨的人—— 老黃牛
甘心為民服務大眾的人—— 孺子牛
血氣方剛,富有朝氣的人—— 初生犢
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狼狽為奸
② 含有動物名稱比喻人的四字詞語詞語
老黃牛
【拼音】:lǎo huáng niú
【解釋】:比喻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的人。
【示例】:他是我們單位典型的~。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替罪羊
【拼音】:tì zuì yáng
【解釋】: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示例】:我不想成為你的~。
【近義詞】:替罪羔羊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代人受過
千里馬
qiānlǐmǎ
指駿馬。比喻有才乾的人才。
狗腿子
【拼音】:gǒu tuǐ zǐ
【解釋】:走狗,為惡勢力效勞幫凶的人。
【出處】: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後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殺的所謂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窮人。」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壞人
看家狗
kānjiāgǒu
看守門戶的狗,舊時常用來指官僚、地主等家裡的管家一類的人。
③ 利用動物特點形容人的四字詞語有
呆如木雞
成語釋義: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膽小如鼠
成語釋義:膽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膽小。
狗仗人勢
成語釋義:仗:倚仗、仗勢。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鶴發童顏
成語釋義: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狐假虎威
成語釋義: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狐鼠之徒
成語釋義:比喻品質低下的人。
虎頭虎腦
成語釋義:形容壯健憨厚的樣子(多指兒童)。
虎背熊腰
成語釋義:背寬厚如虎,腰粗壯如熊。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狼心狗肺
成語釋義: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凶惡狠毒。
狼子野心
成語釋義: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凶惡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狽為奸
成語釋義: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老態龍鍾
成語釋義: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蛇蠍心腸
成語釋義: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生龍活虎
成語釋義:有生氣的龍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鼠目寸光
成語釋義: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米遠。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賊眉鼠眼
成語釋義: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笨鳥先飛
成語釋義: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葉公好龍
成語釋義: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④ 用動物來比喻人的詞語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開心一整天love
以動物來比喻人的詞彙(1)1.變色龍——比喻變化無常,見風使舵的人。2.披著羊皮的狼——比喻外表善良,內心險惡的人。3.狗腿子——比喻壞人的幫凶。4.中山狼——比喻恩將仇報的人。5.紙老虎——比喻外強中乾的人。6.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淺的人。7.老黃牛——比喻默不作聲、踏實工作的人。8.地頭蛇——比喻在某一地方仗勢欺壓人的人。9.鐵公雞——比喻吝嗇錢財一毛不拔的人。10.小爬蟲——比喻愛投機鑽營品質很壞的人。11.落水狗——比喻失勢的壞人。以動物來比喻人的詞彙(2)1.笑面虎:表裡不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而且是表面上看不出來你的內心情緒的。2.鐵公雞:吝嗇,一毛不拔的人。3.井底蛙:孤陋寡聞的人,見識短淺的人。4.喪家犬:比喻落魄,失意的人或物5.地頭蛇:指在當地有勢力的欺壓人民的惡霸,現在也用來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6.鸚鵡學舌:喻沒有主見的人。7.河東獅:嫉妒心強而又兇悍的女人。8.老狐狸:非常狡猾的人。9.花面狐:輕薄放盪、騷首弄姿,以色相勾引男子的女人。10.九尾狐:陰險奸詐的人。11.中山狼:恩將仇報、沒有良心的人。12.狼外婆:外表慈祥、內心狠毒的人。13.白眼狼:忘恩負義的人。14.三腳貓:徒有其表、實不中表的人。15.小饞貓: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愛稱)。16.旱鴨子:不會游泳的人(含詼諧意)。17.丑小鴨:因外貌醜陋而被人瞧不起,但實
⑤ 以動物喻人的詞語
1、比喻笑臉相迎,兩面三刀的人——(笑面虎)
2、比喻強橫無賴,獨霸一方的人——(地頭蛇)
3、比喻一毛不拔,吝嗇錢財的人——(鐵公雞)
4、比喻趨炎附勢,百依百順的人——(哈巴狗)
5、比喻代人受過,替人挨揍的人——(替罪羊)
6、比喻鞠躬盡瘁,為民造福的人——(老黃牛)
7、比喻德才兼備,大有作為的人——(千里馬)
8、比喻孤陋寡聞,知識不廣的人——(井底蛙)
9、比喻外強中干,沒有實力的人——(紙老虎)
10、比喻反應遲鈍,笨手笨腳的人——(呆頭鵝)
11、比喻立場不穩,見風使舵的人——(變色龍)
12、比喻心狠手辣,六親不認的人——(白眼狼)
⑥ 以動物喻人的成語
1、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2、過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
3、狐群狗黨: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4、河東獅子:比喻兇悍無禮的女人。
5、漏網之魚: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6、人中之龍:比喻使人仰望的出類拔萃的人。
7、曝腮之魚:比喻處在困頓的境遇之中的人。
8、猿鶴蟲沙:比喻戰死的將士或死於戰亂的人士。
9、瓮中之鱉:比喻已在掌握之中,再也逃脫不了的人。
10、喪家之犬:無家可歸的狗。比喻無處投奔,到處亂竄的人。
11、識途老馬:認識路的老馬。比喻對某種事物熟悉有經驗的人。
12、不舞之鶴: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比喻沒出息,無能的人。
13、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的人。
14、衣冠禽獸:衣:穿衣;冠:戴帽。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15、封豕長蛇:封:大;封豕:大豬;長蛇:大蛇。貪婪如大豬,殘暴如大蛇。比喻貪暴者、侵略者。
16、城狐社鼠:社:土地廟。城牆上的狐狸,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作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17、初生之犢: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9、害群之馬: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18、單鵠寡鳧:鵠:天鵝;鳧:罷鴨。孤單的天鵝,獨居的野鴨。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後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19、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類,沒有什麼差別的壞人。
20、涸轍之鮒:涸:干;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⑦ 20個動物喻人的詞語
過街老鼠
漏網之魚
井底之蛙
⑧ 用動物比喻人的詞語
狼狽為奸
[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釋義] 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出處]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
[例句] 他們狼狽為奸,串通一氣,專門破壞學校的公物。
⑨ 動物比喻人的成語
卧虎藏龍、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龍精虎猛
一、卧虎藏龍 [ wò hǔ cáng lóng ]
【解釋】: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出自】: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卧龍。」
【譯文】:暗石看上去像是藏了一頭虎,盤根交錯就像是卧倒的龍。
二、龍飛鳳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解釋】: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出自】: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譯文】:天目山的山,是苕水的發源地,山勢的蜿蜒雄壯,集中在臨安。
三、龍騰虎躍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釋】: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
【出自】:唐·嚴從《擬三國名臣贊序》:「聖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雲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譯文】:聖人接受天命,賢能的人擔當重任,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風在流動雲在蒸騰,要求的精髓,其方法也不都是自然的原因。
四、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自】: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傑一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後,如生龍活虎一般,殺入陣去。」
五、龍精虎猛 [ lóng jīng hǔ měng ]
【解釋】:比喻精力旺盛,鬥志昂揚。
【出自】:近代 陳殘雲《山谷風煙》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沒睡覺,到如今還是龍精虎猛,表現了兄弟姐妹們對地主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