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些葯物可以馴化動物

哪些葯物可以馴化動物

發布時間:2022-08-10 19:51:58

① 中葯材馴化和栽培的意義

我國自古就是中草葯生產大國,很久以前,前人從食物中發現有的可以葯用,經長時間的經驗總結,把能夠治療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總結成「本草」就是現在的中葯。傳統上中葯取自自然,自然生長的植物啊、動物等。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大家逐漸認識到中葯的重要性,於是,用葯的人多了,采葯的人也就多了。這樣一來,自然界提供給我們的天然葯物隨著人們的大量無限制的採挖、捕捉和人為的破壞急劇減少,有的已經絕跡(如野山參),現在很多名貴中葯正在瀕臨滅絕(如虎骨、豹骨、犀牛角等),人類的發展破壞了大量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所以自然地中葯材越來越少。
還好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了濫采濫捕的嚴重性,國家已經採取了措施,法律規定對很多重要品種進行保護,另外,把野生變家種、馴化為了可持續發展中葯產業。總得來說,中葯材馴化和栽培的意義有以下幾點(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1.中葯材馴化和栽培,有利於保護野生中葯品種,不至於使葯源匱乏、消失,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提。
2.中葯材馴化和栽培,有利於規范化生產,而且便於管理。通過研究動植物及礦物生長條件,人為創造利於生產的條件,這樣一來可以提高葯材的質量和產量。
3.中葯材馴化和栽培,有利於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由此分生出來的中葯資源學、中葯栽培技術、葯用動物的馴化及飼養,都是新興學科,大型制葯廠有專門的購葯途經,這需要專門的人才來保證葯源的質量。
4.中葯材馴化和栽培,是我國中葯行業進步的標志。人們不再盲目的採收、捕捉葯用的動植物,而是有規律的、合理的利用,充分說明了我們已經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5.中葯材馴化和栽培,可以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
以上是我的小小見解,希望有所幫助

② 怎麼樣可以馴服貓狗

你這種出發點不是很正確,馴服的乖乖的就少不了食物和棍棒,在人類看來是馴服,從被養的小動物來講,是屈服,就像小學生遇到體罰的老師一樣。貓的智商很低,是天生的殺手,它不會長時間屈服與你。狗智商很高,有些品種超過了5歲孩童的智商,如果你對它的要求過分苛刻,它會像很多高智商的情感動物一樣,會得一些心理疾病,你可以用對小孩的方式跟它交流。
而且,既然養只小狗,陪你度過寂寞,給家庭增添色彩,幹嘛非要強制要求它對你服服帖帖的?
我覺得,養小動物,讓它感覺到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狗不是人,人長大了要上學,上班,勾心鬥角,你死我活。狗的命運簡單一些,遇到好點的主人還好些,遇到畜生級別的主人,比如說遺棄,打死吃掉,命運有多悲催就很現實了。
在狗的思維里,它並沒有把自己當另類,另類這個詞彙,只有在人類社會里才有,政治家用的最多。你對它好,它會把你當同類,甚至父母,危難的時候,它會拼盡自己的全部為你獻出生命。
我家的小黑黑挺搞笑的,我一抱我們家的小孩兒,它就很嫉妒,又哭又叫的鬧個不停,非得把它抱起來拍拍,它才安生,具體什麼情況,慢慢你就知道到底以什麼態度對待自己的寵物了,現在讓你理解養過很長時間小動物的看法,說不定你會覺得我是某種極端分子呢,其實我不過是一個養了20年狗的普通人。狗的壽命對於我們來說,很短暫,養的多年的小狗,尤其是智商高的貴賓等,死去的痛苦,不亞於失去親人,美國有對老夫婦為了延緩患了絕症的小狗,1個星期的生命,不惜用最高價的葯傾家盪產露宿街頭。斟酌 斟酌,你是不是有能力帶給短暫的它快樂,能不能承受的了許多年的它突然變得僵硬的事實,如果不能,勸你放棄。它的命運,喜怒哀樂,完全掌握在你彈指間的決定。

③ 古代馴化動物的流程是什麼

古代馴化動物的流程要從伏羲說起,具體流程如下:

在中國歷史上,動物馴化最早始於伏羲。神話中記載,三皇之一的伏羲,通過摸索不同動物特性,用漁網捕魚,用陷阱捕鳥,並且率先用圈養的方式馴化出家禽、家畜,保證了食物的供應。

到後來,人們發揮了自身的創造力,根據需要,除了馴化動物作為家禽家畜以外,還馴化了一些動物作為日常生活輔助的工具,如耕牛、駱駝、馬、驢,甚至還創造出了騾子這樣的新物種。動物馴化主要分為三類,馴化為食物的,馴化為工具的,馴化為觀賞娛樂的。

相關信息:

南宋陳善《捫虱新話》中,有養魚人每日在魚池上敲鼓,敲完鼓就把面團魚食扔到池子里,最開始魚沒有動靜,但這樣持續了幾個月後,魚一聽到敲鼓的丁丁聲,就會過來,就算沒有人投餅,它們也會過來。

飼獒、餌魚,都和巴甫洛甫的狗一樣,被食物和習慣馴化了。馴化也有基因,一代一代傳下去便有了我們現在見到的家禽家畜,比之野生動物它們少了野性多了馴服。

④ 獸葯的來源有哪些

獸葯的來源雖然很多,但主要有三大類:

天然葯物

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質,經過加工而成的葯物。如來源於植物的中草葯,有黃連、龍膽;來源於動物的生化葯物,有胰島素、胃蛋白酶;來源於礦物的無機葯物,有硫酸鈉、硫酸鎂;直接或間接利用微生物的葯物,有抗生素(青黴素等)、血清等。

人工合成葯物

利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和半合成的有機化學物質,如磺胺類、氟喹諾酮類、羥氨苄青黴素等。

生物技術葯物

通過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新技術生產的葯物,如酶制劑、生長激素、疫苗等。

⑤ 動物葯有哪些

動物葯種類繁多,功用各異。有的用其全體,如蜈蚣、全蠍;也有的用其一部分,如蛤主要用尾,羚羊、犀牛用角,鹿主要用未角化的幼角鹿茸,穿山甲用其甲片,虎豹用其骨,驢用其皮,龜鱉用其腹甲或背甲。甚至一些動物的病理產物,如牛黃、馬寶、狗寶、猴棗、珍珠等,均可作為葯用。由於它們來之不易,因此顯得非常珍貴。饒有興味的是,人身上的頭發、指甲、乳汁、胎盤、臍帶、血液、尿液等,經加工後也可用來治病。

20世紀20年代,人們對動物各種臟器的有效成分已有所了解。如胰島素、甲狀腺素等用於臨床。40年代至50年代,相繼發現了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腦垂體激素等對機體的重要作用。60年代以後,開始了酶制劑在醫葯上的應用,如尿激酶、溶菌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皆具有獨特的療效,故這些葯物已成為防治疾病的重要葯源之一。

近幾年來,對某些老葯發現了一些新用途。如地龍(蚯蚓)原知它有清熱解痙、利尿通絡的功效,現在又用於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的治療;五靈脂原知其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現配合香附應用,成為治療神經性或潰瘍性胃痛較佳的葯品;斑蝥與蟾酥均已用於治療癌腫等頑症。

長期以來,野生動物品種日漸減少,供應沒有保障。解放後開展馴化、養殖工作。如蜈蚣、全蠍、蛤、地鱉蟲、白花蛇、林蛙、鹿、麝、鱟、海馬、珍珠等的養殖,均已獲得成功。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來,隨著動物葯的生物活性物質日益被發現,如用蛇毒抗癌,蜂毒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水蛭素抗凝血等,對它們的研究也日趨增多,特別是海洋動物更是寶貴的葯物資源。

⑥ 怎麼馴化野生動物

先要慢慢的和它們拉近距離,讓它們對你產生好感,然後每天增進一點友誼,最後看差不多了,就慢慢馴化

⑦ 被人類馴化的14種食草動物都有啥

它們是:阿拉伯單峰駝;中亞雙峰駝;南美洲駝羊或羊駝;非洲的驢;歐亞北部的馴鹿;東南亞的水牛;西藏的氂牛;巴厘島的爪哇水牛;印度的白肢野牛,其中五種遍布世界——源於歐亞大陸的牛、西亞和中亞的綿羊、亞洲的山羊、歐亞大陸的豬、烏克蘭的馬.

⑧ 人類能馴化的動物都有哪些

1、犬類:據科學考證,犬類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犬類被人類馴化與人類共同生活是從12000年以前的石器時代開始的,最早馴化地是在西南亞和中國。

2、羊:也是較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綿羊和山羊的馴化都發生在10000年前的西南亞。另外,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在《說文解字》就有「羊,祥也」的記載。

3、牛類:家養牛主要包括牛屬的黃牛、瘤牛、一些家養氂牛和水牛屬的家水牛。這四種牛,大致是分別馴化於原牛、爪哇牛、亞洲野牛和野氂牛。家牛的馴化大概距今6000年~10000年。

4、豬類:研究表明,在中國飼養的家豬是古代豬類的直系後代,而這些古代豬是早大約在9000年前第一批被人類在東南亞馴養的動物,之後隨著人類向南部和東部遷徙,其中一部分進入中國境內,有的最終到達遙遠的太平洋地區。

5、貓類:在9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新月沃土(中東兩河流域,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部分地區、以及伊拉克大部和土耳其東南部)的早期人類聚居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環境,城郊的垃圾成山鼠患甚嚴,人類發現野貓能夠捕食老鼠,從而開始馴化它們。

6、雞鴨類:家禽之中的雞鴨同樣是馴化而來的。就拿雞來說,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同南亞地區的雞種馴化自紅色原雞,但對馴化時間和路徑意見不一致,有人認為雞的馴化發生在8000年前,也有人認為雞馴化的歷史只有4000年。

7、兔類:現代家兔起源於野生穴兔,我國學術界對家兔的起源地有外來論和原產論兩種不同的觀點。中國養兔的歷史最早能夠追溯到3000年前,在我國殷墟的婦好墓出土有玉雕兔,時為商代晚期;山西曲沃晉侯墓出土的兔尊,時為西周時期。

8、馬類:以馬為例,「伯樂識馬」、「白駒過隙」、「千金買骨」「白馬非馬」這些經典的故事中都有馬的身影。

9、蠶類:關於蠶的文化就更加深厚了,從嫘祖始蠶到絲綢之路,留下浩如煙海的各種神話傳說、成語典故、詩歌、和各種文學作品。國家也因此被外國稱為了「絲國」。

⑨ 馴化的葯用動物人工馴化

人工馴化的總目標是促使產品的增加,動物在馴化過程中生活習性、生理機能和形態構造的改變都是在人工控制下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由於葯用動物種類繁多,進化水平不一致,在變野生為家養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綜合各種葯用動物人工養殖情況,在動物訓化上有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人工環境的創造
動物在野生狀態下,根據其生活要求,可以主動地選擇適合生存的環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創造環境。人工環境是人類給動物提供的各種生活條件的總和,與野生環境不可能完全一致,要求動物必需被動地適應人工環境。良好人工環境的產生是在模擬野生環境的基礎上,又根據生產要求而加以創造。由於氣候穩定,食物充足和敵害減少,動物的繁殖成活率會明顯提高。但是,當前有些動物飼養場僅是單純形式上的模仿,由於對該動物生物學特性了解不夠,在人工環境的提供上不能滿足其在主要生活條上的要求,於是出現了當代不能存活,不能繁殖或後代發育不良等現象,導致工作失敗。
食性的訓練
動物的食性是在長期地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動物的食物也有所改變。人工提供的食物既要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又要符合其適口性。但是,食性又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改變的。一個優秀的動物飼養者就是善於從飼料組合,食性訓練工作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群性的形成
葯用動物在野生條件下有的種類營群體生活,也有很多種類營獨居生活。人工飼養實踐證明,獨居生活的動物也可以人工馴化而產生群居性。如麝在野生時是獨居的,在人工飼養過程中通過群性馴化,可以做到集群飼喂,定點排泄,將來有可能像鹿一樣集群放牧。群性的形成給人工飼養管理帶來很多方便,有些動物種類成體集群較困難,但可以在幼體時期集群飼養。
打破休眠期
很多變溫動物具有休眠習性,這是對逆境條件的一種保護性適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通過對氣溫的控制,食物的供應等措施,不使動物進入休眠狀態而繼續生長、發育和繁殖,可以達到縮短生產周期,增加產量的目的。如土鱉蟲的快速繁育法就是打破一個世代中的兩次休眠,而使生產周期縮短一半,成倍地增加了產量;人工養蠍在打破休眠上也出現了可喜的成就;其它變溫動物的養殖都有可能從這方面獲得成功。
克服就巢性
就巢性是鳥類的一種生物學特性。野生鳥類就巢性強,在家養條件下隨著產卵率的提高,就巢性逐漸降低,如野生鵪鶉就巢性較強,每年僅能產卵20枚左右。經過人工馴養的鵪鶉已克服了就巢性,產卵量提高到每年300枚以上。具有很大葯用價值的烏骨雞是屬於肉用型,雖經數百年馴養,由於長期以來沒有以克服就巢性為主要選擇目標,就巢性依然很強,每產10枚卵左右就出現「抱窩」行為,長達20天以上。所以,每年僅產卵50枚左右。近年來各地烏骨雞飼養場在研究克服就巢性方面,探討出許多有效方法,可以使就巢期縮短到1~2天,使年產卵量提高到100枚到120枚。
改變刺激發情、排卵和縮短胚胎潛伏期
在野生哺乳動物中,很多種動物具有刺激發情、刺激排卵和具有胚胎潛伏期的生物學特性,限制了人工授精技術的應用和使妊娠期拖得很長。如紫貂的妊娠期為9個月左右,而真正的胚胎發育時期僅為28~30天。小靈貓的妊娠期變動在80天到116天之間,都說明具有很長時間的胚胎潛伏期。由於上述原因會造成不孕,胚胎吸收或早期流產,對繁殖效果影響很大。隨著逐代的人工馴化,上述情況會不斷改變,但對這方面的研究還遠遠不夠,還沒有使動物在家養條件下的繁殖力比野生狀態有明顯的提高。

閱讀全文

與哪些葯物可以馴化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