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動物住在灌木叢里
1、狗獾(gǒu huān)
狗獾(學名:Meles meles(Linnaeus,1758),是鼬科、狗獾屬的一種動物。狗獾在鼬科中體形較大,肥壯,頸部粗短,四肢短健,尾短,體背褐色與白色或乳黃色混雜,四肢內側黑棕色或淡棕色。狗獾棲息於森林中或山坡灌叢、田野、墳地、沙丘草叢及湖泊、河溪旁邊等各種生境中。
2、浣熊
浣熊,Procyon lotor(Linnaeus 1758),是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屬的一種動物,原產自北美洲,現為無危物種。浣熊特徵為眼睛周圍有一圈深色皮毛,體型較小,體長約40到70厘米。因其常在河邊捕食魚類並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
浣熊是「游泳健將」,喜歡棲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樹林中,它們大多成對或結成家族一起活動。浣熊白天大多在樹上休息,晚上出來活動。 經常在樹上活動,巢也築在樹上。白天它們在空心樹和岩石或地面上的洞中睡覺,當受到黑熊追蹤時,它就會逃到樹梢躲起來。到了冬天,北方的浣熊還要躲進樹洞去冬眠。
3、麂子(jǐ zi)
麂,俗稱麂子。哺乳綱,偶蹄目,鹿科。通稱「麂子」,因其天性膽小,有點風吹草動就反應過激,南方沿海一帶也稱「黃驚」。 中國分布有三種,分別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數量最少,分布區狹窄,已列為國際瀕危動物。
麂類是典型熱帶、亞熱帶森林或林緣灌叢種類,主要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高山濕性暗針葉林。主要為夜行性,常單獨活動,喜在林緣草坡處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鮮枝嫩葉。
4、果子狸
果子狸(學名:Paguma larvata)屬於食肉目、靈貓科、花面狸屬的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體色為黃灰褐色,身體略胖,頸部粗短,和身體不易區分。現有17個亞種,中國有9種。所屬的花面狸屬只有這一個物種,與本科其他物種同屬於食肉動物中的原始類群。
果子狸主要棲息在森林、灌木叢、岩洞、樹洞或土穴中,偶可在開墾地發現。
5、刺蝟
刺蝟是屬於蝟亞科(Erinaceinae)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共有5個屬;其中蝟屬(Erinaceus)的刺蝟分布最普遍,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中國最常見的有黑龍江刺蝟(Erinaceusamurensis)等。
刺蝟住在灌木叢內,會游泳,怕熱。刺蝟在秋末開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氣溫會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刺蝟喜歡打呼嚕,和人相似。因其捕食大量有害昆蟲,故刺蝟對人類來說是益獸。
㈡ 灌木指什麼動物
灌木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幹、呈叢生狀態比較矮小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乾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
灌木是多年生。一般為闊葉植物,也有一些針葉植物是灌木,如刺柏。
如果越冬時地面部分枯死,但根部仍然存活,第二年繼續萌生新枝,則稱為「半灌木」。如一些蒿類植物,也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但冬季枯死。
常見灌木有玫瑰、杜鵑、牡丹、小檗、黃楊、沙地柏、鋪地柏、連翹、迎春、月季、荊、茉莉、沙柳等。中國主要的灌木分布地區是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㈢ 看到時綠林灌木是什麼動物,什麼生肖
春到時綠林灌木是動物蛇,因為春天到了,蛇是冷血動物才會開始活動,所以是生肖蛇。
㈣ 灌木叢里一般會有什麼動物
你好,朋友,灌木叢里一般的動物還是非常多的,而且這種動物小野兔之類的他都會有呢,希望能幫助到你。
㈤ 這是什麼動物
這是白蠟蟲,有些地方又叫龍眼雞。白蠟蟲是中國特產資源昆蟲之一。別名「蠟蟲」。昆蟲綱,蠟紛科雌雄異體昆蟲。雌蟲無翅,體節區分不明顯, 呈苦蟲態雕蟲有翅,體節明顯。雌蟲一生只有卵、若蟲、成蟲三個蟲胡,屬不完全變態類型;雄蟲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完全變S類型。雄蟲泌蠟,雌蟲行有性生殖而繁殖後代,生產「種蟲」,雌雄生蟲在白蠟生產中是同等重要的。白蠟蟲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蟲產卵,卵量約7000粒(雌雄性比例約1:3)。4~5月份卵孵化為幼蟲,雌幼蟲分散棲附在葉片上面,雄幼蟲群棲在葉片下面,經過20天後,蛻皮變成2齡幼蟲,離開葉面棲附在枝條上,雌蟲分散雄蟲群棲。2齡雄幼蟲時期可分泌蠟質。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為雄成蟲,早找雌成蟲交配,5~10天後即死亡在8月份2齡雌幼蟲變為成蟲,交配後,蟲體逐漸長大,越冬後,到翌年3~4月份產卵,不久死亡。卵殼內的卵粒即為白蠟蟲的種蟲。白蠟蟲守主植物為白蠟樹、女貞樹。
白蠟蟲分泌白蠟,為高級動物蠟,熔點高(達80℃~85℃)質地區硬,顏色潔白,透明度好,理化性能穩定,凝結力強,無臭,無味、潤滑,廣泛用於化工、工業、醫葯等行業。
中國各地均產,但以州中南部為多。過去西昌蠟央交易的「蟲會」間名全國,當前應大力發展。
拓展資料:
在公元13世紀末中國白蠟蟲之養殖已自華北淮河一帶擴大至江南,所述之白蠟蟲寄主樹有白蠟樹[Fraxinuschinensis(Roxburgh)]、女貞[Ligusturmlucim(Aitton)等。女貞俗稱冬青樹,常綠灌木,在中國華東、華南、西南及華中均有分布,因最適於掛蟲,所以簡稱蟲樹或蠟樹。女貞在先秦古籍《山海經》中稱貞木,「因葉冬不凋,若有節操,故有貞名」。女貞樹之繁殖以采種育苗為主,但亦可插枝,即「可扦而活」。
明代諸書記載蟲白蠟者漸多,汪機《本草錄編》、李時珍《本草綱目》及徐光啟《農政全書》均有。李時珍《本草綱目》卷39《蟲部卵生類》「蟲白蠟」條雲:
唐宋以前澆燭入葯,所用白蠟皆蜜蠟也。此蟲白蠟則自元以來人始知之,今則為日用物矣。四川、湖廣、滇南、閩嶺、吳越、東南諸郡皆有之,以川滇衡永產者為盛。
其蟲大如蟣虱,芒種後則延緣樹枝,食汁吐涎,黏於嫩莖,化為白脂,乃結成蠟,狀如凝霜。處暑後則錄取,謂之蠟渣。若遇白露,即黏住難刮矣。其渣煉化濾凈,或甑中蒸化瀝下器中,待凝成塊,即為蠟也。其蟲嫩時白色作蠟,及老則赤黑色,乃結苞於樹枝。初若黍米大,入春漸長大如雞頭,子紫赤色。累累抱枝,宛若樹之結實也。蓋蟲將遺卵作房,正如雀壅螵蛸之類,爾俗呼為蠟種,亦曰蠟子。子內皆白卵如細絲,一包數百。次年立夏日摘下,以荷葉包之,分系各樹。芒種後苞拆卵化,蟲乃延世葉底,復上樹作蠟也。樹下要潔凈,防蟻食其蟲。
㈥ 灌木叢中有哪些食草性動物
食草性恐龍大部分生活在靠近水源的森林內,其目的是為了便於取水、取食。它們中較具代表性的有腕龍、梁龍、雷龍等。它們的長頸可以輕易取食林內大樹上的嫩葉,一旁的河川又方便它們夏天時就近泡水消暑。另外劍龍、原角龍、三角龍、優甲龍等恐龍則較喜生活在廣大遼闊的草原上,如果遇到肉食性恐龍侵犯它們的生活領域時,則會群集向侵略者發動攻擊,以保障群體的安全。
禽龍
㈦ 灌木指的是什麼動物
灌木指不是動物而是一類矮小樹木的統稱;灌木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幹、呈叢生狀態比較矮小的樹木,一般可分為觀花、觀果、觀枝乾等幾類,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灌木是多年生。一般為闊葉植物,也有一些針葉植物是灌木,如刺柏。
如果越冬時地面部分枯死,但根部仍然存活,第二年繼續萌生新枝,則稱為「半灌木」。如一些蒿類植物,也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但冬季枯死。
常見灌木有玫瑰、杜鵑、牡丹、小檗、黃楊、沙地柏、鋪地柏、連翹、迎春、月季、荊、茉莉、沙柳等。中國主要的灌木分布地區是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7)灌木代表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主要品種:
1、應該以樹木生的結構、樹枝的生長特點來判斷。不過有些苗木也能多種用途,像桂花,大的,主幹兩米-三米以上很明顯的可以說是喬木,但有些小桂花,就只能做綠籬,比如佛頂珠這應該算是灌木。
2、一般3米以下可稱為灌木,但實際中沒有明顯界限。
3、喬木類:樹體高大(通常6米至數十米),具有明顯的高大主幹。又可依其高度而分為偉喬(31米以上)、大喬(21~30米)、中喬(11~20米)、小喬(6~10米)等四級。灌木類 樹體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幹低矮的。
4、以植物莖的形態來分類
喬木:有一個直立主幹、且高達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對應,通常見到的高大樹木都是喬木,如木棉、松樹、玉蘭、白樺等。喬木按冬季或旱季落葉與否又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
灌木:主幹不明顯,常在基部發出多個枝乾的木。本植物稱為灌木,如玫瑰、龍船花、映山紅、牡丹等。
㈧ 灌木叢生打一生肖
是屬虎生肖。生的諧意音是3。十二生肖中排第三位的是屬虎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