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無錐動物有多少種

無錐動物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2022-08-11 15:46:32

❶ 無脊錐動物

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a) 是背側沒有脊柱的動物,其種類數占動物總種類數的95%.它們是動物的原始形式.動物界中除脊椎動物亞門以外全部門類的通稱.
無脊椎動物,包括:
節肢動物:如蚊子等各種昆蟲,螃蟹、蝦等甲殼類,蜘蛛等蛛形綱……
環節動物:蚯蚓、沙蠶等;
軟體動物:各種貝類、烏賊、章魚等等;
扁形、線性動物:蛔蟲、血吸蟲、絛蟲等,主要是營寄生生活的動物;
腔腸動物:珊瑚、水母、海葵等等;
棘皮動物:海星、海膽等;

❷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無脊椎動物

·分類依據 ①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呈索狀,位於消化管的腹面;而脊椎動物為管狀,位於消化管的背面。 ②無脊椎動物的心臟位於消化管的背面;脊椎動物的位於消化管的腹面。 ③無脊椎動物無骨骼或僅有外骨骼,無真正的內骨骼和脊椎骨;脊椎動物有內骨骼和脊椎骨。 1822年J.-B.de拉馬克將動物界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1877年德國學者E.海克爾將柱頭蟲、海鞘、文昌魚等動物與脊椎動物合稱脊索動物門,與無脊椎動物的各門並列,把脊椎動物在分類系統中降為脊索動物門中的一個亞門,與半索動物亞門(柱頭蟲),尾索動物亞門(海鞘)和頭索動物亞門(文昌魚)並列。70年代以來半索動物已獨立成門,由於後3個類群屬於無脊椎動物范疇,這樣無脊椎動物實際上包括了除脊椎動物亞門以外所有的動物門類,是動物學中的一個一般名稱,而不是正式的分類階元。 ·種類劃分 無脊椎動物的種類非常龎雜,現存約100餘萬種(脊椎動物約5萬種),已絕滅的種則更多。它包括的門數因動物學的發展而不斷增加。由於對動物的各個方面研究得愈加詳盡,人們對其彼此間親緣關系的認識也愈加深入,因而各門的分類地位常有更動。

❸ 無脊椎動物的8種分類分別有哪些代表動物

主要包括原生動物門、多孔動物門(海綿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環節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和半索動物門.\x04\x03\x04\x03原生動物門:草履蟲\x04\x03多孔動物門:海綿\x04\x03腔腸動物門:水螅\x04\x03扁形動物門:旋渦蟲\x04\x03線形動物門:蛔蟲\x04\x03軟體動物門:蝸牛\x04\x03環節動物門:蚯蚓\x04\x03節肢動物門:蜘蛛\x04\x03棘皮動物門:海星\x04\x03半索動物門:柱頭蟲

❹ 有哪些無脊椎動物

最早在海洋里出現的動物是無脊椎動物。13億~5億年前,地球上淺海廣布,水生動物大發展,成為無脊椎動物的全盛時期。這些水生動物的最大特點,是細胞有了分工從而形成了各種器官。這時的海洋世界熱鬧非凡。它們最初生活在海洋里,以後又向陸地上的江河湖泊和沼澤過渡,最終發育出氣管、肺、翅膀等適應陸上呼吸和飛行的器官,終於登陸上岸繁衍生息,這就為後來陸生脊椎動物的出現開辟了道路。

首先,海綿是最簡單的無脊椎動物,由一群無差別的細胞組成。海綿的體壁有內、外兩層,海水從它們的身體里通過時,其中的微生物和氧氣就被吸收了。大多數海綿具有骨架,有些海綿的骨架由硅構成,且比光纜構造更加完美,可以說是大自然首先「發明」了光纜。

其次,蠕蟲也是一大類十分低等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長而柔軟,全身上下沒有骨骼。在海洋生物的演化過程中,蠕蟲是比較原始的種類。不過它們比更原始的多細胞動物已經有了劃時代的進步。那就是,蠕蟲的身體已經有了前端和後部的區分。從海洋到陸地,從鹹水到淡水到處都有蠕蟲的分布。它們的數量不但多,而且還會發光。當年哥倫布第一次接近北美海岸的時候,曾經記錄下「海中游動的燭光」。其實,哥倫布看到的是多毛類蠕蟲的交配儀式。這種小型蠕蟲每年盛夏之夜月圓的時候,會連續幾夜遊到海面上,像參加集體婚禮一樣,舉行繁殖的典禮。

三葉蟲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無脊椎動物。它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節肢動物,全身分為頭、胸、尾三部分,背甲堅硬,被兩條縱向深溝割裂成大致相等的3片,所以叫作三葉蟲。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中,主要出現在寒武紀,延續到二疊紀末期時滅絕。三葉蟲既會游泳,又善於爬行,所以從海底到海面,都在它的勢力范圍之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菊石。它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軟體動物,它們最早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繁盛於中生代,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

菊石是由鸚鵡螺(現在仍然存活在深海中)演化而來的,與鸚鵡螺的形狀相似,體外有一個硬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大小差別很大,殼為幾厘米或者十幾厘米,最小的僅有1厘米,最大的比農村的大磨盤還要大。殼的形狀也是多種多樣,有三角形的、錐形的和旋轉形的,等等。旋轉形的殼在菊石中占絕大多數。

❺ 無脊椎動物目前已知的動物約多少種按有無脊椎分為什麼和什麼

動物的種類多種多樣,目前已知的大約有150多萬種,我們要對動物進行分類,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的體內有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
故答案為:150萬;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

❻ 地球上大約有多少種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先參見下表。
[表4] 已訂名的物種總數類群哈蒙德1995年統計(種)
羅伯特·梅1998年統計(種)原生動物4 萬4 萬藻類4 萬4 萬植物27 萬27 萬真菌7 萬7 萬動物132 萬108 萬(1)脊椎動物(4.5 萬)(4.5萬)(2)線蟲(2.5 萬)(1.5萬)(3)軟體動物(7 萬)(7 萬)(4)節肢動物
(108.5 萬)(85.5萬)(5)其他(9.5 萬)(9.5 萬)總計174 萬150 萬那麼現存的物種總數又是多少呢, 請參看下錶 。
[表5] 現存的物種總數估計②類群1995年統計(種)
1998年統計(種)高~ 低使用數據使用數據原生動物20萬~6萬20萬10萬藻類100萬~15萬40萬30萬植物50萬~30萬32萬32萬真菌270萬~20萬150萬50萬動物1億~300萬980萬557萬(1)脊椎動物
(5.5萬~5萬)(5萬)(5萬)(2)線蟲(100萬~10萬)(40萬)(50萬)(3)軟體動物
(20 萬~10萬)(20萬)(12萬)(4)節肢動物
(1000 萬~240萬)(890萬)(465萬)(5)其他(80 萬~20萬)(25萬)(25萬)總計1億~350萬1220萬680萬現存的物種總數估計的最粗略范圍是1億~300萬, 牛津大學生態學家、動物系教授、曾任英國首相科學顧問的羅伯特·梅(Robert M.May)認為, 在認可上較好的范圍是1500萬~500萬, 最好的估計是700萬。③這些數據可供我們參考。

❼ 誰能講一講無脊椎動物的分類阿

無脊推動物

(1)中國無脊椎動物的多樣性

無脊椎動物的門類和種數不但在整個動物界中佔主要地位,在全部生物中亦占優勢。據Groombridge(1992)提供的某些類群的已描述種數的統計,無脊椎動物已描述的種數(132.5萬個)佔全部動物數(137萬個)的96.71%,佔全部生物已描述種數(173.9萬個)的76.19%。

對於全球無脊椎動物的多樣性的知識目前尚很不完備。現在每年描述的新種約15000種。按這樣的速度,即使以最低的估計種數,也需約一百年才能完成對所有種類的描述。中國地域廣大,物種豐富,家底更不清楚。中國的無脊椎動物種數一般約佔全球總數的10%左右。中國種數佔世界種數的百分比不足此數的類群(如多孔動物門)可能系由於調查不足之故。有的類群由於多繫世界種(如輪形動物、甲殼動物中的枝角類(Cladocera)),或一些生活在海洋的類群(如毛顎動物、帚形動物、刺胞動物中的角珊瑚(Antipatharia)),較少受地理隔阻,而且國人對這些類群調查得較清楚,因而所佔比例甚高。據已知材料,依次為:角珊瑚(世界約80種,中國約70種)87.5%,軟水母(Leptomesae)(世界210種,中國178種)84.7%,毛顎動物(箭蟲)52.4%,花水母(Anthomesae)(世界293種,中國129種)44%,帚形動物40%,輪形動物40%,枝角類(世界約450種,中國161種)35.7%。由於對原生動物(原生生物界)的分類意見不一及種數統計上的困難,故未將此類群列入內。現存的純原生動物(即不包括原生動物和藻類兼性、原生動物和真菌兼性……等)全球約31250種(如加上化石種類,則總計為63616種),其中自由生活的21100種,寄生生活的10150種。在自由生活的原生動物中,淡水生活種類全球約5000~6000種,中國已知2000種,占總數的33%~40%;土壤種類全球300種,中國159種,占總數的53%,中國海洋原生動物約3600種,約占總數(如以15100種計)的23%。

由於中國在地球演化過程中所處的特殊地位,造成中國豐富的物種和包括活化石在內的許多特有的物種,因而中國無脊推動物多樣性是構成全球物種多樣性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國無脊椎動物特有種屬很多,如刺胞動物門水螅蟲綱(Hydrozoa)的桃花水母屬(Craspedacusta),全球僅5種及4亞種,而中國分布有4種,其中3種和4個亞種為中國特有種。扁形動物門渦蟲綱(Turbellaria)中細渦蟲屬(Phagocata)3種中的2種為中國特有種,多目渦蟲屬(Polycelis)9種和枝腸渦蟲屬(Dendrocoelopsis)2種全為特有種。中國已知43種星蟲中有8個特有種,11種螠蟲中有4個特有種(包括擬無吻螠Para-arhynchite特有屬),這在海洋動物中也是較典型的例子。當然。最顯著的例子似乎見於淡水或內陸生活的動物類群。如軟體動物中蝸牛有5個特有屬,總計132個持有種,雙殼類(Bi-valvia)的淡水蚌6個特有屬,共計26種。甲殼動物門中橈足類(Copepoda),中國共記述206種和亞種,特有種有96種,占總種數的46.6%。最典型的例子是淡水溪蟹,由於長期生活在山溪的石塊下,互相隔絕而衍生出許多不同屬種。在已知35屬中共計250個特有種,其中有32個特有屬(占總屬數的91.4%)。此外,單肢動物門中多足類也是明顯的例證,中國已發現華美馬陸科(Sinocallipodidae)這一特有科,另兩科中有3個特有屬9個特有種。由上述例證可以說明,要最終搞清全球的物種,研究中國物種多樣性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無脊椎動物在學術上的重要性主要在於:諸如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輻射對稱到兩側對稱,從二胚層到三胚層,從無體腔到有體腔,從低等到高等的演化過程,以及各類動物的親緣關系,包括生命的起源和後生動物的起源和演化過程這些重大問題,只有通過對無脊椎動物的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各種結構截然不同的動物與其生活的環境相統一,以不同的結構和不同的方式解決動物生存所面臨的同樣的問題——取食、防禦、運動、呼吸、排泄、離子和滲透調節、控制系統、生殖、生活史和發育。無脊椎動物不但在物種多樣性,而且在形態結構多樣性和行為多樣性方面,均在動物界中佔主要地位。如原生動物對於研究生命和細胞的起源,低等動物和植物的關系,以及怎樣從原生動物演變為後生動物都十分重要。扁形動物門中無腸目(Acoela)渦蟲在從兩胚層輻射對稱動物向三胚層兩側對稱動物的進化中又處於關鍵的地位。在探索脊椎動物的起源時,當然更離不開對與其相近的無脊椎動物的類群的研究。

無脊椎動物中的活化石有特殊的學術意義,如蜘蛛目中的七紡蛛(Heptathela),其腹部背面仍保留有分節的背板,是現生105科蜘蛛中最原始的類群,多數種類分布於中國,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另一類海洋生物中的活化石——頭足綱軟體動物鸚鵡螺(Nautilus)是研究軟體動物進化和古生態學、古氣候學的重要材料。

既然無脊椎動物包括了動物中的大多數種類,而且在地球上凡是動物可以棲息的場所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與人類關系之密切自然不難想像。從有益方面講,首先,許多無脊椎動物是人類食品。中國每年海產烏賊、貝類、蝦蟹類的數量是極其巨大的。海產養殖主要也是無脊椎動物,魚類與它遠不能相比。淡水蝦蟹和貝類的養殖雖不及海洋養殖業產量,但自然捕撈作為人們的食品的貢獻也相當可觀。例如日本沼蝦(青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中華絨螯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都是國人喜愛的佳餚。貝類中的圓田螺(Cipangopaludina)、環棱螺(Bellamya)、螺螄(Margarya)、無齒蚌(Anodonta)、蜆(Corbicula)等都是重要食品。多年來,從國外引入的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多數也已構成重要的食品。

其次,許多無脊椎動物可作為經濟魚類的食料,如原生動物、輪蟲、甲殼類中的鹽水鹵蟲(Artemia salina)、枝角類(紅蟲)、撓足類(水蚤)等等。其他許多陸生無脊推動物是脊椎動物賴以生存的捕食對象。眾所周知,許多無脊椎動物為人們提供工業(包括制葯)原料,或可以加工為工藝品與日用品,可作為監測環境的指示動物或觀賞動物.或在改良土壤和捕食害蟲中發揮重要作用。海洋原生動物中某些類群可作為判別地層的指標,如有孔蟲目(Foraminiferida)中的飾世透明蟲(Hyalina balthica)和截錐圓幅蟲(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以它們在地層中的出現可作為第四紀開始的標志。當然,無脊椎動物中亦包括許多有害於人體或家禽、家畜的寄生蟲或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或危害農作物、危害建築物及航運業的種類。總之,由於無脊椎動物無所不在,構成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從有益和有害兩方面均對人類的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

(2)中國無脊椎動物受威脅狀況

由於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個體小,它們受威脅以及滅絕的情況通常不引起人們的注意,以致許多稀有或瀕危無脊椎動物甚至在被描記或列入保護名單之前就已消聲匿跡了。例如在海南尖峰嶺有—種大型的捕鳥蛛科(Theraphosidae)的種類,非常珍稀,目前可能已滅絕。

無脊椎動物受威脅的主要原因在於原來棲息生境的破壞和環境污染。對於有經濟價值的種類,更由於過度捕撈而導致數量驟降。這兩個原因均使不少動物處於滅絕的邊緣。

在淡水中生活的多類無脊椎動物,由於溪流、湧泉的斷流,水質的污染和富營養化,使一大批需求低溫、潔凈、湍流的動物種類趨於瀕危。原生動物(如變形蟲)、多孔動物(淡水海綿)、刺胞動物(水螅、桃花水母)、扁形動物(渦蟲)、輪蟲、線蟲、環節動物、甲殼動物(枝角類、撓足類、端足類)、水生昆蟲幼蟲等均因此而難以生存。例如,由於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的增加使地下水位降低,湧泉水源破壞,造成渦蟲的生存環境消失,以至渦蟲等多種動物滅絕。蘭州的五泉山、北京的櫻桃溝、鞍山市的千山、杭州的靈隱和龍井等地的湧泉均急需予以保護。據對武漢東湖的長期監測,水體富營養化和強化漁業使沉水植物群落大量萎縮乃至消失,依託沉水植物而生活的許多動物因而失去了合適的棲息場所。研究結果表明,東湖中輪蟲在60年代有80多種,而到90年代下降到僅50多種。腔輪蟲屬(Lecane)中許多種類以及盤狀鞍甲輪蟲(Lepadella patella)、側棘伏嘉輪蟲(Wolga spinifera)等均從水體中消失了。

森林資源的破壞,尤其是熱帶雨林資源的急劇縮小,使大量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無脊椎動物趨於滅絕。上面提到的海南的捕鳥蛛,以及雲南的一種盾鞭蠍(Typopeltis)(屬於蛛形綱(Arachnida)有鞭目(Uropygi))都是明顯的例子。

一些古老的物種如馬氏鉗蠍(Buthus martensi)對噪音和農葯非常敏感,隨著現代農業

和交通的發展,這一可作中葯材的物種資源也急劇減少。

洞穴開發為旅遊場所勢必使洞穴中特有的動物種類處於瀕危的境地。有不少特有種,如蜘蛛、多足類、甲殼類中一些奇特的種類均在洞穴中發現,如蜘蛛目中泰蛛科(Telemidae)的馮氏泰萊蛛(Telema wunderlichi).多足類中的簡肢華美馬陸(Sinocallipus simplipodious)和膜足硬肢馬陸(Scleroprotopus membranipedalis)等。

由於過度捕撈而導致瀕危的例子很多。珊瑚作為工藝品或旅遊紀念品而被大量採集。角珊瑚生長緩慢,十年才能長成拇指粗,受破壞後難以恢復。近年來,由於大量珊瑚灰岩被採掘充當建築材料和燒制石灰,使得珊瑚礁的生態平衡受到很大破壞。據報道,海南島文昌縣拜塘村近十年因珊瑚礁被破壞,海岸線後退200餘米,致使椰樹倒伏,海水浸入村莊。三亞市沿海公路因珊瑚礁被毀而造成路面斷裂。現已了解到珊瑚岸礁恢復演替的初期,群落中的關鍵種是澄黃珊瑚(Porites lutea)。但預測恢復到頂極時期,需要50~100年。可採用人工移植石珊瑚,加速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恢復。作為餌料的例子如鹽水鹵蟲,原來資源豐富,現已要依靠進口。作為人們食品的中華絨螯蟹因蟹苗被捕撈過度,資源大減。而雲南高原滇池中國特產的兩種螺螄(螺螄(Margarya melanioides)和光肋螺螄(M. mansuyi)),它們的肉和雄螺生殖腺(俗稱「螺黃」)味道鮮美,經濟價值高。近年來,由於該湖嚴重污染和過度捕撈而瀕於滅絕。米蝦屬(Caridina)中葛氏米蝦(C. gregoriana)、喻氏米蝦(C. yui)和滇池米蝦(C. dianchiensis)原來產量都很大,是當地人民食用的經濟蝦類,但近年來均已絕跡。如葛氏米蝦原在大理湖(洱海)產量很高,自80年代起已采不到標本。除過度捕撈和污染外,受到來自江南引入種的排斥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3)必須重視無脊椎動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到目前為止,中國列入一級保護動物名單的無脊椎動物(昆蟲除外)有刺胞動物門珊瑚綱的紅珊瑚屬(Corallium)及另外4種:軟體動物雙殼綱(瓣鰓綱)的庫氏硨磲(Tridacuna cookiana)和頭足綱的鸚鵡螺(Nautilus pompilius),半索動物門腸鰓綱中的多鰓孔舌形蟲(Glossobalanus polybranchioporus)和黃島長吻蟲(Saccoglossus huangtauensis)。列為二級保護動物的4種:軟體動物腹足綱的虎斑寶貝(Cypraea tigris)、冠螺(Cassis cornuta),雙殼綱的大珠母貝(Pinctada maxima)和佛耳麗蚌(Lamprotla mansuyi)。據推算,這一保護名單包括昆蟲在內應達到1萬種才接近實際情況。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附錄,如蜘蛛目的節板蛛科(Liphistiidae)和捕鳥蛛科的所有種、硨磲科(Tridacnidae)和麗蚌屬(Lamprotula)的所有種、石珊瑚目(Scleractinia)和角珊瑚目的所有種等均應列入保護名錄。中國有許多地區,如海南和雲南的熱帶雨林、廣西十萬大山等地區有許多珍稀種類亟待發現和描記,但目前限於缺少經費資助而無法開展調查。由於無脊椎動物種類和分布迄今還很不清楚,與脊椎動物的研究情況有根本的不同,因而對無脊椎動物多樣性研究必需把種類的調查和描記作為第一步,爭取在短時間內盡快補上這一課,否則無從討論多樣性的保護問題。

至於那些可食用的無脊椎動物,特別是海生的烏賊、蝦蟹、貝類等,對它們的可持續利用,防止過度捕撈,則是當務之急。

❽ 8種無脊椎動物特徵和5種脊椎動物特徵

有脊椎動物分為:
哺乳類
特徵有;哺乳(就是喝奶)體溫恆定
胎生
魚類
特徵有;
有魚鰓
魚鰭
魚鱗
水生
卵生
體溫不恆定
生活在水中
鳥類;身體呈紡錐型
能飛
前肢進化成翼
胸肌發達
兩棲類;既能生活在陸地也能生活在水中
卵生
變態發育
小時候用鰓呼吸長大用肺呼吸
體溫不恆定
爬行類;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實現陸生的動物
體溫恆定
卵生
----------------------------------------
無脊椎動物分為:
原生動物;身體單細胞
棘皮動物;體具棘皮
節肢動物;身體、足分節,有外骨骼
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
腔腸動物;身體輻射對稱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
環節動物;身體有許多體節
線形動物;身體線形、不分節

閱讀全文

與無錐動物有多少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