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八道仙是哪些動物

八道仙是哪些動物

發布時間:2022-08-11 19:39:28

『壹』 八仙都叫什麼名字

八仙分別是:鐵拐李(李玄)、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岩)、何仙姑(何瓊)、藍采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

1、鐵拐李

先說鐵拐李,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

2、鍾離權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全真道奉為「正陽祖師」。

3、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

4、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呂洞賓,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樂鎮)人。

5、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

6、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

7、韓湘子

唐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

8、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

『貳』 動物八仙和五大家是指那些

動物中的「醉八仙」
在自然界中,動物一般是不飲酒的,然而,你可曾知道它們當中的醉八仙嗎?

醉八仙之一——獅子
在非洲的大地上,生長著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纈草。這種草在成熟時散發著一種濃郁的酒香。據科學家分析,纈草的通身蘊含著一種醇類的物質,亦屬於造酒植物的范疇。就在這樣的原野中,生活著一種非洲獅,對纈草就嗜之如命:不僅是貪婪的吞吃,有時某地纈草少了,還要追尋著氣味兒,到很遠的農場去翻騰人們備用的纈草吃,然後就酒性發作,不能自持。

醉八仙之二——狗熊
狗熊同獅子不一樣,有小醉和大醉的區別。小醉是吃蒜。按說,蒜這種辛辣食物不含有任何酒精成分,是不會使什麼東西醉倒的。但對狗熊來說,每吃必醉。只有醉得翻滾打轉,進而睡著,才算吃蒜的最高境界。大醉則是另外一種形態。秋季,森林裡各種野果紛紛成熟。狗熊依仗胃口大的優勢,一次竟吃掉幾十公斤野果。同時,狗熊有一個特點,就是長時間不大便,野果在其肚子里發酵成了「果酒」。這酒最終會醉得狗熊耍酒瘋,在山林里橫沖直撞,拔樹折木,直到癱倒鼾睡為止。

醉八仙之三——大象
在南非的自然保護區內,有一種高大的果樹,名叫「瑪怒拉」。南非象對這種樹果一直是念念不忘。一到秋天,它們就全部擁聚到「瑪怒拉」跟前,用碩大的身軀去撞擊其主幹,隨著「瑪怒拉」的搖晃,樹果」滿天星」般的散落一地,大象們在一頓飽餐之後,有「君子之風」的不騷擾他人,倒在一旁死睡;有不能自持的一路狂奔。不僅如此,大象嗜酒以後,還會到居民家去偷酒喝。據說,在孟加拉附近有一個軍隊的儲酒庫,一次被大象」偵察」到後,不少水酒竟被喝光。臨走之時,酩酊大醉的大象,還把裝有12瓶酒的箱子也給涼走了。

醉八仙之四——蝴蝶
據撲蝶人介紹,蝴蝶不僅戀花,也戀酒。有一些大山密林里,成熟的山果久落於地便會發酵,距離很遠就可嗅到濃濃的酒香。這個時候,不僅各種蜜蜂會紛紛飛至,還有蝴蝶——這種彩色的稀客也翩翩而來。精明的山地人,發現蝴蝶這個嗜好後,就將浸過酒的布條系掛於樹幹上,很遠很遠的蝴蝶應「邀」前來赴宴,結果在醉酒之後,」心裡明白」,卻動彈不得,眼睜睜被人們 「宰割」。

醉八仙之五——褐蟻
螞蟻十分嗜好一種和乙醇很相似的芳香液汁。這種液體產自隱翅蟲的黃色絨毛上。就像狼離不開狽一樣,褐色螞蟻離不開隱翅蟲。在每個巢穴里,螞蟻都供養著隱翅蟲,並待其如上賓,不敢有絲毫差錯。就是遇難遭劫之時,首先是保護隱翅蟲,而不是子孫。原因在於隱翅蟲的肚子兩側每一節都有黃色的茸毛,毛下有皮脂腺和芳香體。褐蟻在疲勞和其他不適之時,就拔一下這個茸毛,隱翅蟲就會分泌出一種和化學成分很相似的芳香液體給褐蟻 「喝」,褐蟻立即如痴如醉。就像人好大煙一樣,褐蟻也常干有悖常理之事。

醉八仙之六——貓
酒店的殘羹剩菜大都沾有酒水,一旦用這些東西喂貓,貓染上酒癮可了不得。蘇格蘭一家酒店就養了這樣一隻嗜酒貓。然而,這貓喝酒非但不醉,反而越喝越精神,越喝越能捉老鼠。如今,它已進入了世界吉尼斯大全。據介紹,這只嗜酒貓捉鼠已達3萬只。

醉八仙之七——知更鳥
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就有這樣一群知更鳥。該州生長的一種梅果里含有酒精成分,而它卻是知更鳥最喜歡的美食。也就是這種梅果,讓食後的知更鳥丑態百出,常常撞到樹上而跌落於地,甚至」時更」亦不知曉,誤了遷徙的日程。有位叫艾倫的因此把酒和酒糟灑在草地上,一時間,竟引來無數的鳥兒,待其食完地上的麥芽和葡萄之後,醉得只能就地露宿,成為鳥類中的「放盪者」。

醉八仙之八——猴子
由於猴子的智商較高,所以它常常接近人和模仿人,特別山區的猴子更是如此。據說,有些猴子模仿人喝酒,其中有些酒量的,就像上述的貓,喝酒後攀枝躍樹,相互嬉鬧,非常高興;可酒量小的就只有抓耳撓腮嗷嗷亂叫了。

『叄』 八仙過海中八仙的坐騎各是什麼

八仙過海八仙的坐騎以下:

1、何仙姑騎鹿

2、呂洞賓騎馬

3、韓湘子騎象

4、張果老騎驢

5、漢鍾離騎麒麟

6、藍采和騎羊

7、鐵拐李騎老虎

8、曹國舅騎龍馬

(3)八道仙是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中國民間傳說。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

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肆』 八仙過海是什麼動物

八仙過海不是動物,跟動物也沒有關系,是八位神仙的意思 。

八仙過海,是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話傳說之一。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4)八道仙是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八仙過海,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自: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啊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釋義: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渡過大海。在中國民間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各顯其能)」的諺語,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各自施展本領,互相競賽。

示例

1、說得好,咱們就八仙過海吧! 老舍《茶館》第一幕

2、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一回

『伍』 八仙是什麼動物變的

有地八仙之說,風大爺,是老虎;黃二爺,是黃鼠狼;常三爺,是蛇;矬四爺,是狽;灰五爺,是老鼠;白老奶奶,是刺蝟;胡七爺,是狐狸;花八爺,是山貓;

『陸』 八仙是哪8仙啊

八仙之一
鐵拐李

八仙中,鐵拐李是年代最久,資歷最深者,見諸於文獻則較晚。亦作「李鐵拐」。元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始有其名。身世由來傳說頗多,一說乃西王母點化成仙,封東華教主,授鐵杖一根。一說本名洪水,常行乞於市,為人所賤,後以鐵杖擲空化為飛龍,乘龍而去為仙。一說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遊華山赴太上老君之約,囑他的徒兒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兒因母親病而欲歸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無所歸,乃附在一跛腳的乞丐的屍體而起,蓬頭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噴倚身的竹杖變為鐵拐,故名李鐵拐。

八仙之二

鍾離權
道教八仙之一。元代全真教奉為「正陽祖師」,北五祖之一。其說始於五代、宋初。相傳姓鍾離名權,號「正陽子」,又號「雲房先生」。

《列仙全傳》說:鍾離權,燕台人,號雲房先生,為漢朝大將,在征討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給他老弱殘兵三萬人,剛到達目的地就被吐蕃軍劫營,軍士落荒而逃。鍾離權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還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將他帶至一小村莊說:「這是東華先生的住處。」然後告別而去。過了一會兒,忽聽有人說:「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緣故。」見一老人披著白色的鹿裘,扶著青色的藜杖,問鍾離漢道:「來者可是漢大將軍鍾離權 ? 為什麼不來宿於山僧之所?」鍾離權大驚,知道遇上了異人,於是誠心學道,向老者哀求學習救世之道。老者傳授鍾離權「長真決」,及金丹火候和青龍劍法。鍾離漢後來遇見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學得「長生決」。最後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訣」,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為「太極左宮真人」。

另一說鍾離漢為唐朝人,與呂洞賓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或以「漢」字屬下讀,故一稱「漢鍾離」。

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奉「鍾離漢」為「正陽祖師」,位列北五祖之二(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操,王重陽)。

八仙之三

張果老
道教八仙之一。亦作張果。據《唐書》記載,確有其人,本是民間的江湖術士,因民間相傳逐為神仙。居山西中條山,自言生於堯時,有長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的丈夫)不時徵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恆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

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見到張果老老態龍鍾。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鍾 ? 」張果老說:「衰朽之歲,也沒有什麼道術可依慿,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出來嗎 ? 」於是便在殿前拔去鬢發,擊落牙齒,玄宗有點害怕,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一會而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鬢皓齒。於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們都爭相拜偈,求教返老還童的秘訣,但都被他拒絕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獵,捕獲一頭大鹿,此鹿與尋常的鹿相比,稍有差異。廚師剛要開刀宰鹿,張果老看見了,就連忙阻止,說「這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初漢武帝狩獵時,我曾跟隨其後,漢武帝雖然捕獲了此鹿,但後來把它放生了。」玄宗說:「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時遷境異,你這么知道他就是你說的那頭鹿呢 ? 」張果老說:「武帝放生時,用銅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標志。」於是玄宗命人查檢。果然有一個二吋大小的銅牌,只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玄宗又問:「漢武帝狩獵是哪年 ? 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 ? 」張果老說:「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對,果然無誤。

張果老回山後不久就仙逝了,唐玄宗為他建「棲霞觀」。張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騎著一頭白毛驢,日能行萬里,當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來,放在皮囊里。

八仙之四
呂洞賓

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賓,自號「純陽子」。唐京兆府(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曾以進士授縣令。他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屋裡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陣陣,一隻白鶴自天而下,非如他母親的帳中就消失。生下呂洞賓果然氣度不凡,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呎二吋,喜頂華陽巾,衣黃欗杉,系一皂鞗,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當在襁褓時,馬祖見到就說:「此兒骨相不凡,自市風塵物處。他時遇盧則居,見鍾則扣,留心記取。」後來呂洞賓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法。六十四歲時,游長安,在酒肆遇見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牆壁上題詩,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羽士說:「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想跟我一起去嗎 ? 」呂洞賓凡心未已,沒有答應。這位雲房先生就是「鍾離權」。

到了晚上,鍾離權和呂洞賓一同留宿在酒肆中。雲房先生獨自為他做飯,這時呂洞賓睡著了,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獲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後瞭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剛要嘆息,突然夢醒,鍾離權的飯還沒熟,於是鍾離權題詩一首「黃良猶未熟,一夢到華餚。」呂洞賓驚道:「難道先生知道我的夢 ? 」鍾離權道:「你剛才的夢,生沉萬態,榮辱千端,五十歲如一剎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場夢。」於是呂洞賓下決心和鍾離權學道,並經「十試」的考驗,鍾離權授他道法。呂洞賓有了道術和天遁劍法,斬妖除害為民造福。

呂洞賓被全真教奉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操,王重陽),世稱呂祖、純陽祖師,呂洞賓在八仙中最為出名,有關他的傳說很多。

八仙之五
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傳說為何氏女,途遇仙人,賜仙桃或仙棗食之,成仙,不知飢餓。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一說乃呂洞賓弟子。

《仙佛奇蹤》說:何仙姑為廣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兒。生時頭頂有六條頭發。十六歲時夢見仙人教他:「吃雲母粉,可以輕身而且長生不死。」於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雲母,發誓不嫁,經常來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飛。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帶回一些山果給她的母親吃。後逐漸不吃五穀,武則天遣使召見她去宮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蹤。之後白日生仙。唐天寶九年,出現在麻姑壇中,站立在五朵雲中,其後,又出現在廣州的小石樓。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記載:「狄青早年在爭南儂時路過永州,聽說何仙姑能預知吉凶,便特地去詢問戰爭的結果,何仙姑說:「公不必見賊,賊敗且走。」開始狄青不信,後來宋軍先鋒與南儂智高的兵交戰,不機回合,智高戰敗並逃入大理國。

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八仙之六
藍采和
道教八仙之一。唐開元天寶時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於長安市唱踏踏歌,歌詞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時見過他,及至年老再見,采和顏狀如故,後於酒樓乘醉騎鶴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雜劇漢鍾離度脫藍采和。

《仙佛奇蹤》中:「藍采和,不知那裡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吋的腰帶,一隻腳穿靴,一隻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內衣,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彷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討飯,手持大拍版,長三呎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周遊天下,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後再見著他,藍采和的容貌依舊。後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蕭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版,慢慢而升。

元劇《鍾離權度藍采和》則說藍采和是藝名,真名叫許堅,在勾欄里唱雜劇,年五十時,做壽因不知犯了什麼錯,為官府扣打,後被鍾離權度化成仙。

八仙之七
韓湘子
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韓愈的侄孫子。生性放盪不拘,不好讀書,只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在二十歲時去洛下探親的時候,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訊全無。在唐元和年間,忽然回到長安,衣衫破舊,行為怪異,韓愈讓他入學校和學生們讀書,但韓湘子和學員討論時一言不發,只跟下人賭博,喝醉了就睡在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頭,韓愈擔心不已,問他「人各有所長,就算小販也有一技之長,你如此胡鬧,將來能做什麼呢?」韓湘子說:「我也有一門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韓愈問:「那你能做什麼?」當時正當初冬季節,令牡丹開花數色,又嘗令聚盆覆土,頃刻開花。

韓湘子後傳說跟呂洞賓學道。位列仙班。

八仙之八
曹國舅
道教八仙之一。相傳為宋仁宗朝之大國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國舅的弟弟貪赴京應試秀才之妻的美色,絞死秀才,強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訴,包公准予查究。曹國舅告知其弟,務必將秀才的妻子置於死地,以絕後患。於是二國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脫,途遇曹國舅,誤以為是包拯,向曹國舅申訴,曹國舅大驚,令手下用鐵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為她以死, 把她棄屍於偏僻的小巷。

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後,向包公叫冤,包公問明真情後,就詐病,曹國舅來探望包拯。包拯令秀才的妻子出訴,逐將曹國舅監禁。又作假書將二國舅偏來開封府,令此女面訴冤情。又將二國舅枷入牢中。曹皇後和宋仁宗親自來勸包拯釋放她的兩個弟弟,包拯不從,命令將二國舅處決。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將曹國舅放行。

曹國舅獲釋後,入山修行從此遁跡山林,矢志修道學仙,有一天,鍾離權和呂洞賓問他說:「你所養的是什麼 ? 」曹國舅說:「我所養的是道。」仙人笑著問:「道在那裡呢?」曹國舅指著天說:「道在天。」仙人又問:「天在那兒 ? 」曹國舅指著心。鍾離權和呂洞賓滿意地說:「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經洞悟道之真義了。」逐授以《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練,不多久,曹國舅就成仙了。

還有說法

仙均為神仙中的「散仙」,專門懲惡揚善,濟世扶貧。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以「八仙慶壽」與「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最廣。據道書記載及民間傳說,八仙「事跡」如下: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其肉身誤被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的屍身而起。他蓬頭垢面,坦腹跛足,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雜劇劇本《呂洞賓度鐵拐李岳》曾記其事,後又被采入《東游記》,但情節有所不同。

漢鍾離,復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因受鐵拐李的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其兄同日升天,度呂洞賓而去。見諸於《東游記》。有關其神仙傳說,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後遂稱「漢鍾離」而不名。鍾離權頭發盤結成雙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恆州條山,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武後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有《張果傳》,列入方術類。唐代有術士名法善,曾算出張果老在渾沌之初早已生活於世,可能是年齡最大的神仙。

何仙姑,名瓊,唐中宗時廣州增城縣人。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後又夢見神人教食雲母粉,遂誓不嫁,輕身飛行往來山谷。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服侍母親。後屍解仙去。

藍采和,唐代的隱逸。最早見於南唐沈汾《續仙傳》。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卧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餘,似醉非醉,踏歌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後得鍾離權之度化,乘雲而去。

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唐代人。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小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官、升侍郎、成親、當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恍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大概最早起於北宋岳州一帶。小說、戲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唐代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後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後之弟,故稱國舅。曹景休因其弟景植不法殺人而恥見於人隱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經鍾離權與呂洞賓之度化,曹國舅得還真秘旨而修道成真,並由鍾離權和呂洞賓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跡最少,出處最晚。

「八仙」中的每一位都能找到其歷史背景,惟獨藍采和的真人背景無從考究,近日從遼寧大英縣卓茼井鎮一個藍氏姓氏的村落裏找到了一本有400多年歷史的藍氏家族族譜,是明朝時候開始記錄的,記載了藍氏家族從隋朝到民國時期的所有家族成員的興衰歷史。其中有一段專門介紹了藍采和的簡歷、妻子李氏及其子孫們的事跡。據了解,目前這本族譜已經送到四川省博物館鑒定,並進行復原和復制。

『柒』 傳說中的八大地仙是哪些

指的是黃鼠、蛇、黃鼠狼、狼、獾、猞猁、 刺蝟、狐狸這個八個地仙。黃鼠狼就是黃大仙,這個應該很多人都知道。

古代傳說中其實師五個仙的,後來人們又補充了三個仙,才稱為八大地仙。這五仙分別是黃大仙黃鼠狼,大仙爺狐狸,百大仙刺蝟,灰五爺老鼠是,長大仙蛇,蛇又被稱為柳仙。

關於蛇的傳說,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白蛇傳》了。除了白蛇傳,還有很多關於蛇的傳說。一種說法是,最開始的蛇並不是蛇,而是天上的龍,因為犯了天條被玉帝趕下凡間,變成了蛇。

抓到公的野雞精可以當大王,抓到母的野雞精可以稱霸一方。這個人立馬就放了刺蝟去抓小孩子。

可惜,小孩子沒抓到,野雞精也跑了。後來,秦穆公在打獵的時候抓到了一隻母的野雞,果然稱霸了。後來,人們就把刺蝟叫做白仙了。

灰五爺老鼠,被人們認為可以預示未來,可以讓人發家致富。但是,經過歷史證明,老鼠不過是個有害的動物。

再就是狐仙了,關於狐狸的傳說就更多了,什麼妲己呀等等。這八大地仙都是人們自己編撰的,後人看著好玩而已。沒啥真實的歷史相關故事。

『捌』 八仙的資料

八仙

中國民間流傳的八位仙人。道教援引改造之,成一組上仙,即鐵拐李、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葯,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游記》,鐵拐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八仙人物出處不一,時代不同。最初見於史籍且確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時道術之士張果。五代宋初,關於呂洞賓的仙話傳說,流傳甚盛,與道教內丹修煉法的傳播相煽助,兩宋之際即盛傳「鍾呂金丹道」。金元時全真道教興起,為回應民間信仰及傳說以宣揚其教法,將鍾離權、呂洞賓等推為北五祖,民間傳說、雜劇戲談等便與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傳益廣,內容益繁富。呂洞賓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稱之為呂祖,各地道觀,尤其全真道觀祭祀不輟。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八仙的由來

「八仙」一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擁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游記》(一般稱為《東游記》),才正式定型為漢鍾離(或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中,有張四郎卻沒有何仙姑。明《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中的八仙,則以風僧壽、玄虛子取代張果老、何仙姑。

劉海(或作劉海蟾)雖然現在不在八仙當中,但在許多地區仍位於八仙之列。明《列仙全傳》用劉海頂替了張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區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劉海代替漢鍾離的,而台灣亦有用劉海替代藍采和。

日本也有類似的神明組合,稱為「七福神」,但其中多為印度教/佛教神明。由於中日兩地文化影響,加上七福神搭寶船的形象與八仙過海類似,也有學者認為七福神是由中國八仙而來。

鐵拐李

先說鐵拐李,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有說他是唐玄宗開元、代宗大歷之間人,學道於終南山,一次元神出殼,沒曾想屍體為虎所食,只得投身於一個跛乞丐。《歷代神仙通鑒》稱,其原本一俊偉丈夫,善道術,會使導出元神法術,修練於碭山岩穴中,有次應師父老子之約,行「元神出殼」法術,赴千里之外華山,數日後回歸,發現其屍體被其徒誤焚,突見附近一餓殍,靈機一動說「即此可矣。」即從餓殍腦門而入,神魂歸殼後則成一蓬頭卷須、黑臉巨眼,並且還跛了一隻右腳的醜陋漢子。看來他是一位民間口耳相傳,諸事附會而成的道家仙人。

鍾離權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後來訛為漢鍾離,才附會為漢代人。《歷代神仙通鑒》、《續文獻通考》等書稱,鍾離權,復姓鍾離,字寂道,號雲房子,又號正陽子。東漢咸陽人,其父鍾離章為東漢大將,其兄鍾離簡為中郎將,後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確實有位叫鍾離權的人,《全唐詩》錄有他的三首絕句,並附有小傳雲:「咸陽人,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自號雲房先生,後仙去。」他留世的詩題為《題長安酒肆避三絕句》,其中有「坐卧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等句,還頗有一些「仙味」,當是一位好道之人。

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新、舊《唐書》有傳,武則天時,隱居中條山,時人皆稱其有長生秘術,他自稱年齡有數百歲,武則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見,張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恆州刺史韋濟將其奇聞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張果又再次裝死,氣絕很久才蘇醒,使者不敢進逼。玄宗聞知,再次派徐嶠去邀請。張果只得進京。據說唐玄宗對其傳聞有疑,曾叫善算夭壽善惡的邢和璞給張算命,邢卻懵然不知張的甲子,又有道師「夜光」善視鬼,玄宗令他看張果,他卻問:「張果在哪?」居然對面而看不見。從史傳所記來看,張果不過是一位有些心虛的老朽江湖術士,要不何以數次裝死以避徵召呢?充其量不過會些幻術而已。所以有關他的仙話,全都是道教憑借民間傳聞,誇大其詞,為了宣傳需要而編造的。《太平廣記》還記張果老自稱是堯帝時人,唐玄宗問術士「葉法善」張的來歷,葉法善說:「臣不敢說,一說立死。」後言道:「張果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言畢跌地而亡,後經玄宗求情,張果才救活他。

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歷來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呂洞賓姓呂名岩,唐末人。《金唐詩》、《詞綜》中都收有他的詩作。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洪邁的《夷堅志》及《集仙傳》等書對其均有記載。有說他是京兆人(今陝西、西安一帶),唐咸通中及第,曾當過兩任縣令。有說他是九江人,原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後之禍,易姓為呂。他始名紹光,二十餘年科場不第,遂罷舉而縱游天下,後被鍾離權點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但從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後被人們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一次,遠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來羅浮山寺,稱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採摘楊梅果子,經查實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從何處采來這眾多山果,便認為二娘即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從此二娘遠近聞名,她也藉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續通考》說何仙姑為唐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人,出身時頭頂出現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隻仙桃,從此不飢不渴,身輕如飛,並可預見人生禍福。後來她應召進京,途中離去。一說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稱她幼遇異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稱她放牧於郊野,遇異人送仙棗,食後而成仙,宋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何仙姑一些為人占卜休咎,預測禍福的事跡,一時士大夫及好奇者爭先前往彼處占卜,可見她不過是一位精於占卜的民間女巫。

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隻腳穿只靴子,另一隻則光著腳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卻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熱氣(《續仙傳》)。平時他手持三尺有餘的大拍板,一邊打著竹板,一邊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觸景而生,不僅令世人覺得高深莫測,而且頗具仙意。其一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波,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他行為癲狂,有人施錢給他,他大都送給貧苦人,藍采和居無定處,四海為家。這個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漢,僅由於他的行為癲狂,又好周濟窮人,因此深得人們喜愛而被神化成仙。

韓湘子

普遍的說法,韓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侄子(有說侄孫),《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仙傳拾遺》等書都有關於他的介紹。一稱是韓愈侄孫,歷史上韓愈確有一個叫韓湘的侄孫曾官大理丞。韓愈曾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稱韓愈有一年少遠房子侄,為人輕狂不羈,不喜讀書,韓愈曾責怪他,他卻能在七日之內使壯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變顏色,並且每朵上邊還有「雲橫秦嶺家何在……」的詩句,韓愈驚奇萬分。還有說韓湘子是韓愈外甥,其事跡和《酉陽雜俎》所言大同小異,韓湘子其人物原型為韓愈的族侄,五代時即被仙化。

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神仙通鑒》雲:曹國舅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於仙道,其弟則驕縱不法,恃勢妄為,曹國舅對其惡行深以為恥,遂入山修煉,遇鍾離權、呂洞賓而收他為徒,很快曹國舅修成仙道。《東游記》中所述曹國舅與上略同。

形象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鍾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挑、李鐵拐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

八仙也常出現在年畫、刺綉、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暗八仙」或八寶,常出現於刺綉、民間藝術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暗八仙為:

芭蕉扇(漢鍾離)

葫 蘆(鐵拐李)

花 籃(藍采和)

荷 花(何仙姑)

劍(呂洞賓)

笛 子(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此時李鐵拐拋下自己另一項法器鐵拐(或說葫蘆),漢鍾離扔了芭蕉扇,張國老放下坐騎「紙驢」,其他神仙也各擲法器下水,橫渡東海。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沖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才停戰。

除上述以外,民間中關於八仙也有一些口碑傳說,其中有則悲慘的「八仙過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間,沙門島(今廟島)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從建隆三年開始,凡軍人犯了法,都發配沙門島。這樣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後來,沙門島看守頭目李慶便想了個狠毒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便將其中一些捆住手腳,扔進海里淹死,使島上犯人總是保持在三百人內,如此被殺的,兩年內就達七百餘人,為了活命,犯人們經常跳海鳧水逃命,但絕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沒,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將被殺的消息,便趁著天晴月朗,避開看守,抱著葫蘆、木頭跳入海中,往蓬萊山方向游去。從沙門島到蓬萊約三十里之遙,途中多數犯人體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懷武功、體格健壯的善游者,借著水流游到了岸邊,在蓬萊城北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第二天,漁民發現了他們,當聞知八人從沙門島游水越海而來,無不驚奇萬分,把他們稱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間傳開了,並且越傳越神,他們被傳稱為「八仙」,演變成今天的「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

元劇《八仙慶壽》以漢鍾離、張果老、李鐵拐、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稱為八仙,民間流傳極廣。古拳家根據八仙的傳說和個性特點,創編了以「八仙」命名的各種拳械。如「八仙拳」、「醉八仙」、「八仙劍」、「八仙棍」等。

『玖』 八仙過海里的八仙是哪八仙啊,他們各自有什麼個性

八仙指的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1、鐵拐李,亦稱李鐵拐。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神遊時因其肉身誤為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

2、漢鍾離,原復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

3、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恆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他自稱年齡有數百歲,武則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見,張果老佯死不赴。

4、何仙姑,名瓊,永州零陵人。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她出生時頭頂出現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隻仙桃,從此不飢不渴,身輕如飛,並可預見人生禍福。

5、藍采和,唐代的隱逸。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隻腳穿只靴子,另一隻則光著腳丫子。

6、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

7、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由於韓愈排斥佛老而不惜死,故而佛教方面編造出大顛禪師化韓愈;而道教方面則造出了韓湘子度韓愈來抵消韓愈所帶來的影響。

8、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他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於仙道,其弟則驕縱不法,恃勢妄為,曹國舅對其惡行深以為恥,遂入山修煉,遇鍾離權、呂洞賓而收他為徒,很快曹國舅修成仙道。

(9)八道仙是哪些動物擴展閱讀:

道教的八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當時民間已有「八仙圖」,在元朝馬致遠的《岳陽樓》、范子安的《竹葉船》和穀子敬的《城南柳》等雜劇中,都有八仙的蹤跡,但成員經常變動。馬致遠的《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中,並沒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

關於八仙的八仙宮所在地本來為唐朝的皇宮舊址,傳說在宋朝時有一位道士在這里看到了八仙,就開始修建道觀。12世紀時,道教的全真派盛行,在這里大規模修建道觀,奠定了現存的規模,明朝時它已經非常有名,到清朝康熙皇帝時,成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

在鼎盛時期,它佔地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主要有山門、靈官殿、八仙殿、鍾鼓樓等,布局嚴謹。裡面還供奉著葯王神孫思邈,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也是著名道士。

閱讀全文

與八道仙是哪些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