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如何用棕葉編小動物

如何用棕葉編小動物

發布時間:2022-08-12 07:40:15

① 編制草螞蚱的方法

1、看圖,將右面的葉子繞一個圈,注意,順成同一個面,用左手捏住。

② 棕編是怎麼製作的

棕編選材較精,生產季節性強,以棕絲白嫩柔軟、能負重、不吸潮為上品。人們多在春秋季生產提包等,夏季生產鞋、帽。4月初,藝人們開始採集嫩棕葉,用排針將葉劃割成細棕絲,搓成棕繩,經硫磺熏蒸、晾曬、浸泡等工序,製成潔白、柔軟的材料備用,或將部分棕絲染色備用。棕編「生肖狗」棕編的裝飾方法因物而異。提包多用胡椒眼技法,即將等距排列的經線相交叉成為菱形,再用兩根緯線穿於菱形四角,其上織飾花鳥獸等圖案。

貴州塘頭棕編提籃為貴州思南縣塘頭鎮特產,以嫩白棕葉為原料。先將葉的硬梗削去,再剖成細絲或搓成棕絲繩編制。提籃有圓、方等造型及深底、淺底等式樣,規格多樣。裝飾有白棕絲與單色棕絲結合的間色編和鏤空編花等多種方法。產品輕巧耐用,有彈性,瀝水防潮,尤適家庭日用。

湖南棕編採用老棕葉和棕葉芯為原料,經過加工後製成兒童玩具。其方法為先將采來的棕葉按紋路折疊,扎緊後放入開水鍋里煮,煮至由青轉黃成熟為止。然後日曬夜露,完全乾透、變白。這樣,製作後不變形,可存放十餘年。

以玩具棕編為例,玩具棕編往往採用結體穿插扎系的方法來構成形象,主要題材有蜻蜓、蚱蜢、青蛙、蝦、蜈蚣、龜、蛇、金魚、雞、鶴、孔雀、鳳等,有「單肚皮」和「雙肚皮」等編法。編好後用附加物作些小點綴,如用鴛鴦豆(紅豆)做眼睛,稱為「點睛」。蛇眼用豆肉,蜻蜓用豆殼,蝦則用整個豆粒,小動物的身子和腳爪用細鐵絲作骨架。

③ 棕葉怎麼編成小兔子

粽葉是可以變成小兔子的,這是一個手工藝。

④ 老人用棕葉編出花鳥魚蟲,這門手藝有何價值,是否得到傳承

七旬老人余木兵,是重慶石柱的一名農民,12歲開始學習棕編,從其學習時長來說,多年的練習,讓余木兵老人的棕編手藝得到大大提升,甚至可以說是出神入化的境界,棕葉在他手裡都能變成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一朵朵精緻無比的花朵,不禁令人感嘆不已。

⑤ 如何用棕編龍

棕編工藝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中國文化部譽為「中國民間一絕」,它流傳於長江流域,利用棕樹葉經過穿、插、扣、拉等方法,能編出蜻蜓、蝴蝶、螞蚱、仙鶴、鳳凰及十二生肖等各種動物,其中以四川新繁棕編和湖南棕編玩具最負盛名。來自貴州凱里市錦屏縣的龍健,卻並不這么認為。目前,他與好友侯橋林在西華廣場的夜市上,一邊擺攤出售棕編工藝品,一邊招收學員,龍健說:「湖南棕編玩具,材料多半以棕葉芯為主,只能好看10天,10天之後,就會失水收縮。」 因此,龍健在做棕編工藝品時,都以老棕葉為主,先將采來的棕葉按紋路折疊,扎緊後放入開水裡煮, 煮至由青轉黃成熟為止。然後日曬夜露,完全乾透、變白。製作出的工藝品,再刷上一層清漆,這樣,工藝品不但不會變形,而且可以存放十餘年。

⑥ 怎樣用棕葉編出小蚱猛的詳細過程

螞蚱的編織方法
取一條棕櫚葉,從葉梢處約6厘米至根部一分為三,中間一股較細,寬約2毫米,兩邊兩股寬度均等。中間細的一股折向棕葉的底部,對折約5厘米用來纏繞螞蚱的頭部和胸。以兩側之任一股繞過中間對折的一股,再折向里,拉緊;將相對的另一側的一股也繞過中間對折的一股折向里,拉緊。依次類推,兩側兩股對稱交替纏繞約三四個扣,拉緊,螞蚱的軀乾和尾部也就成形。
將兩邊的兩股各自從前邊緣破出三根細條,作兩條觸須和四條腿之用。先將兩邊前邊緣的各第一根細條合並,從原中間一股對折的空隙處穿插出來,再從腹部將中間一股拉緊,螞蚱的兩條觸須便固定下來。再將兩邊兩股靠觸須的第二根細條各自向對面斜向前穿插出去,成為前腿;再從中間打一小結,成為關節。後腿同樣也是將兩邊兩股破出的第三根細條各自向對面胸脯的空隙中向後穿插出去,並從中間打一小結作關節。
最後將兩邊兩股及腹部中間對折的一股的剩餘部分剪掉,並在頭部兩側點兩個紅點作眼睛。至此,一個棕編螞蚱便神氣活現地呈現出來

⑦ 求棕葉紡織的:蚱蜢、螳螂、蜻蜓、青蛙等動物的編織方法

現在這種工藝的工作室 很少,棕編稱一絕。 蚱蜢、螳螂、蜻蜓用搭扣法就可以, 青蛙用穿插法。不知道你想學這東西用途,是賺錢還是欣賞,棕葉現在處理難,玩就用綵帶即可

⑧ 棕葉編織

圖片:
http://www.fjs-news.cn/trxw/jjly/200508/20050830161133.html

竹編

製作時先將竹子剖削成粗細勻凈的蔑絲,經過絲、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運用各種編織方法編成,主要編織方法有:十字編、人字編、圓面編、六眼編、穿絲編、龜背編、翻轉彈插、穿插等。主要產地有浙江東陽和峽縣、福建泉州和莆田、安徽舒城、四川成都、重慶、湖南益陽等。 竹編名產有"蘄簟"、"舒席"、"瓷胎竹編"等,其中流傳最廣、最具有民間特色的要數明清時期產於浙江的"提籃"。它因層層相套形如寶塔,又稱"塔籃"。外形有長方形、橢圓形、八角形等,一般以二至三層為多。製作時編織精細、耗工較大。加上籃柄裝飾異常工整別致,多刻有龍鳳、花鳥紋樣,鑲有黃銅飾件,蓋面帶給有山水、人物、花鳥等吉祥圖案,使整個"提籃"既高貴豪華,又古樸典雅。常用來裝食品、放花果、存放衣物書籍。

草編

分為"草"制與"條"制兩大類。 1、草制。多用麥秸草、玉米皮、琅哪草、蒲草等各種柔質材料,採用結、辮、捻、搓、擰、串、盤等各種技法編織而成,它做工精細,樸素雅緻。產地主要有山東、浙江、廣東、河南等地。歷史上曾有不少享譽中外的草製品,如始於唐代的浙江鄞縣草席;清代貢品湖南臨武貢席。山東萊州地區生產麥秸草辮有500多年的歷史,花色達1000多種,解放前就是我國的大宗出品商品。甘肅的草編香包裝飾掛件獨具特色。現在國內外草編市場佔主流的是用玉米和麥秸草辮編織的帽、籃、包、地毯等日用品。 2、條制。主要以柳條、蘆葦、高粱蔑、槐條、臘條等較硬質的材料編織,造型簡朴,粗擴大方。條子分兩種,不去皮的稱為黑條,去皮的稱為白條。黑條多用來編生產工具,如抬糞、抬土的"抬筐",放在驢、騾背上運東西的"馱簍",還有個頭很大的條編糧食囤子。白條多用於編制生活用品,如用作炊具的"爪籬","裝針線的"針線筐籮",還有從前山東農村廣泛使用的量具"斗"、裝衣物的柳條箱等。

藤編

是將藤料清洗、去結、剝皮、打磨後製成潔凈的藤芯和藤皮,然後運用各種編織方法編製成手工藝品,有藤編動物、提籃等。主要產地是廣東、廣西、雲南。用藤編織的傢具,涼爽舒適、朴實美觀。其中廣東藤編始於清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藤編"壺囤子。,用於壺具保溫,多為圓形和橢圓形,因形似糧囤而得名。是用精選的藤芯手工編織而成的,蓋上鑲有銅提把,有的還鑲有銅鎖,裡面保溫用的棉襯留出茶壺形狀,內置一把繪制精美的瓷茶壺,寒冬之日,一壺熱茶可持續保溫。

棕編

產地主要在四川新繁、湖南長沙和陝西漢中等地區。它採用棕樹嫩葉破成細絲,經硫磺熏、浸泡、染色後編織而成。棕編細致精巧、朴實大方,色彩諧調明快,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在國際市場被譽為"四川草"。 長沙的棕編玩具別具一格。民間藝人們給一片片隨手可摘的棕葉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三下兩下,編出個蚱蜢、螳螂、蜻蜓、青蛙等,深受兒童的喜愛。老藝人易正文獨創了"肚皮"編織法,編出的昆蟲惟妙惟肖;他還用鐵絲作骨架,增加了清漆塗刷工藝,使作品能長期保存,從而把這種雕蟲小技引入了大雅之堂。後來,這門手藝由遊方藝人帶到了許多地區,藝人們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產生了用蒲草、還魂草、竹葉編織的蟲鳥玩具。

樹葉編織技術

樹葉編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起於清代嘉慶年間。採用南方的棕葉與北方的玉米葉,純手工編織成各種各樣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編織的動物從簡單到復雜、從昆蟲到哺乳動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的游的花樣越來越多。樹葉編織的製作工藝很復雜,首先採摘天然棕樹葉和玉米葉,經過篩選、蒸煮、染色等處理,然後經過純手工編織而成,做工精細、形態生動、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成品防腐防蛀。可以長期保存珍藏。主要作品有龍、羊、馬、蚱蜢等100多個品種。我廠常年為單位、賓館、飯店、家庭等場所提供上等裝飾品。

珍禽標本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工作的情趣與質量,崇湍自然,反璞歸真已成潮流。目前同屬以自然為題材的動物標本,配上鄉村特有的樹根做成的根藝品,兩者相得益彰,地設天成,野趣橫生。再以常綠植物、花木盆景作襯托,簡直是一幅動中有靜、生機昂然的自然風光,大大提升了居家、辦公的藝術品位及文化內涵。主要作品有山雞、家雞、小鴨、各類小鳥等80多個品種。(具有30年不腐爛不變形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棕葉編小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