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蛇最原始是什麼動物

蛇最原始是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2022-08-12 15:56:08

⑴ 蛇的歷史

★蛇的歷史(一條蛇自述):

據說蛇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不過有別的動物攻擊我們說我們是世界上最為陰險和醜陋的動物。我不這么看,我們通常把這個解釋為聰明。
現在我們在上歷史課,所謂蛇的歷史課就是一群蛇聚集在一個大一點的地洞里聽一條老蛇講我們種族過去的故事。
這條老蛇是有一點來歷的,他已經很老很老了,老到什麼程度呢?據他自己說他是世界上第一條蛇,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他的出生可以追述到上帝創造天地的那個時候,比人的始祖還要早上兩天。
不過我們都不太相信他說的話,認為他是老糊塗了。因為他真的是很老,我的爺爺,我爺爺的爺爺小時侯都聽過他講的故事。
今天他說的是我們蛇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故事,他說故事的習慣和一般的蛇不一樣,他總是從後面向前講,因為他說其實最開始的才是後面的初始原因,從前面講的話,那後面的都不要講了。
他還真是老油條,知道怎麼拖延講課時間騙我們的學費--歷史課的學費可是五條老鼠呀。不過講過這節課我們就可以畢業了。

下面就是他上課的內容,我做了筆記了。

「一開始的世界是混沌一片的,什麼也沒有。只有水和汽漫布在不分天地的空間里。世界上只有一個所謂的靈在水面上無所事事的游盪。其實,那個時候在水面以下還有一個靈的存在,只不過這個靈不象另外的那個靈一樣有無邊的法力,他只有智慧和洞察一切的眼,當然心裏面還有正直和無私。那個靈就是我,蛇的祖先。
後來另外一個靈對他所在的環境厭煩透了,認為沒有什麼意思,況且他終日無所事事,所以就決定找點事情做。他一直不知道另外一個靈的存在。如果知道的話兩個人還可以打打牌說說話什麼的,就不用發生以後那麼多麻煩的事情了。
不過事情還是一如既往無可阻擋的發生了。那個靈分開了天和水,劃分黑夜白晝,露出了陸地,創造了植物,魚和飛鳥,還有動物。我看見外面的生活這么多彩起來就決定出去生活,因為我厭倦了水裡的生活就決定去陸地生活,但是因為有的時候還是要懷念從前生活的地方,所以就決定把自己的靈復在一個可以水陸兩面都能行走的動物身上。
一開始的時候我准備復在青蛙的身上,因為他的樣子看起來很憨厚,要是當初那樣做的話,你們就是青蛙而不是蛇了。所以現在你們也很喜歡吃青蛙,因為他的樣子的確不錯呀。後來,我看到了一個動物,他有著四肢,身材高挑,樣子很英俊,而且很聰明,有著我的特點,於是我就把靈復在了他的身上,後來聽大家把這個動物叫做蛇。這個就是你們名字的由來。
後來,那個靈發現了我,他從我的身上看出了與眾不同的地方,慢慢的知道了我的過去,他心裏面很惱火當時我沒有告訴他我的存在,來消除他的寂寞,但是更大的憤怒是因為他自己號稱是無所不能的卻沒有發現我的存在,而我卻一直知道他的存在。但是他卻沒有說什麼。因為我雖然可以洞察一切,但是卻沒有法力,而且現在還復在他創造的生物上面生存,所以他也沒有把我放在眼裡。
那個靈的名字就叫做上帝。因為他創造了很大的世界,所以管理起來也很麻煩,而且所有的生物都和他的樣子很不同,他還是感到寂寞。於是他用土造了一個和他一樣的模型,然後把自己的氣吹到裡面去,就創造了人,這個人叫做亞當。人雖然是土做的,但是所有的構造和上帝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上帝雖然創造了人,但是卻沒有賦予他法力,人雖然有大腦,但是上帝卻封存了它,因為他害怕人如果和他完全一樣的話有一天會超過他,來統治世界,這樣就不好玩了。這所有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裡。我雖然看穿了上帝的心思,但是我無能為力。
後來上帝讓人住在伊甸邊上的圓子里,這個是上帝自己的園子。裡面有智慧樹,和生命樹。上帝就是靠這兩棵樹的果子來維持他的智慧,法力和生命的。
上帝為了給他的人解悶又造了個女人,叫做夏娃。我知道,我的機會到了。因為女人不是用土做的,是用亞當的骨和血肉做的,她沒有亞當那麼木訥,比較聰明。我有機會向她解釋這一切。
上帝也知道人吃了這兩棵樹的果子就會變的和自己一樣,所以就用死亡來威脅他們,說吃了這個東西就會死去。因為人是上帝造的,所以他們對於上帝的話從來沒有懷疑。
但是我不同,我不是他造的,況且我知道真相。
所以我就偷偷潛入那個園子,到處找夏娃。終於有一天給我遇到了。
她看見我這么英俊的動物當然很吃驚---我當面的形象可不是蓋的。所以在我向她解釋這件事情的時候她根本就沒有注意我在說什麼。我知道上帝一定會很快知道我到了這個園子的事情,所以時間不多了。我只有先讓他們吃了智慧樹的果子,他們才有足夠的理智相信我所講的一切。
於是我就對夏娃說:智慧樹的果子很好吃,你吃過沒有?她說那個不能吃,上帝說這是有毒的,吃了就會死去。我說那是上帝騙你們的,他不想讓你們吃是因為這個很好吃,他想自己獨占,怕你們搶他的。我就吃過,也沒有死呀。而且這個果子不僅好吃而且美容。夏娃看我儀表堂堂而且說的很誠懇,就相信了我。
後來她不僅自己吃了,也給亞當吃了。於是人就有了智慧,開始有思考的這個世界,有了羞恥之心。不過他們還是吃的太少了,所以,很多時候會迷茫,看不清眼前的路。
我還沒有來的及讓他們去吃生命樹上的果子,向他們解釋所有事情的原委,上帝就知道了一切。夏娃供出了我。上帝當然很生氣,在他看來我這是因為嫉妒他,借著人的手報復他。於是他決定新仇舊恨一起清算。
於是他用他的法力把我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然後還恨恨的對我說:我要讓你醜陋無比,費掉你的手腳,讓你永遠不能直立,讓你用肚子在地上蠕動行走,以塵土為食。你的所有報應都是因為夏娃出賣了你,我要讓你的子孫和女人的子孫世代為仇,她們踩扁你們的頭,你們咬傷她們的腳跟。
後來上帝還廢掉了我洞察一切的眼睛。他把我變的醜陋無比,不能直行,讓我成為陰險狠毒的動物讓大家記恨我。但是我們沒有放棄努力。現在我們有無毒的蛇,而且我們有時盡可能的直立起身體,這個都是我們和上帝的抗爭。
後來上帝把人趕出了伊甸園,並且用魔劍和天使守衛兩棵樹和這個園子,以後人就再也沒有找到這個園子,當然也就沒有機會去吃那兩棵樹的果子,所以他們一直沒有機會變的和上帝一樣。當然這個是人類的歷史了。
至於以後我如何混入挪亞的方舟,在上帝第一次毀滅世界的時候逃生的故事我已經在上一節課給你們講過了。」

後來這條老蛇嘆了一口氣,喃喃的說道:我現在也不知道我這么做是救了人類還是害了人類。然後他揮了揮手,叫我們下課,他一條蛇獨自在教室里呆了好久。

再後來,我的歷史課考了81分,可以畢業了。我不知道這個成績算是好還是不好。

⑵ 蛇的祖先是什麼東東

古生物學界的一部分學者認為,蛇是由陸地蜥蜴的一個分支進化而來的,在進化的過程中,它們的腳逐漸退化消失了,而身子則變得越來越細長。另一種流行觀點則認為蛇的前身是海蜥蜴,後來海蜥蜴的一支開始在陸地上生活,進化成了今天蛇。這種蛇是由海蜥蜴進化而來的觀點在上個世紀已經很盛行了但真正獲得能說明問題的證據還是在1997年,古生物學家對在色列出土的大約9千萬年前的化石進行了分析,最終認定這些化屬於蛇的遠祖。據科學家介紹,這塊名為「帕奇瑞斯」的化石擁幾處與蛇相同的特徵:比如細長的身體和獨特的頭骨等。 在科學家們幾乎一致認為海蜥蜴才是蛇的祖先的時候,對在20年前幾乎是同一地區發現的另一塊化石的分析結果卻推翻了這個結論。這塊名為「哈斯歐非斯」的蛇化石是根據發現者喬治·哈斯而命名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它重新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遠古蛇類與今天的蛇看起來十分相像。對三英尺長的「哈斯歐非斯」化石的研究表明,它可以張大嘴巴吞下比自己的頭和身體大得多的獵物,這一點與今天的蟒蛇和巨蟒極為相似,但這同時說明化石中的動物或許是蛇,但絕不是原始的蛇。而兩塊化石之間又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就是說,如果它們中的一個不是蛇的祖先,那麼另一個也不是。對化石的分析結果讓人失望地又將爭論帶回到了起點。 蛇是怎樣失去腿的 從蛇的鱗片、卵乃至頭蓋骨來看,都好像遺傳自蜥蜴(lizard),但它們究竟屬於「四腳蛇」 家族的哪一類別很難確定。一塊1億年前的帶腿的蛇的化石,或許可以澄清這一問題。 70年代末採石工人在耶路撒冷以北12英里處發現了一塊長3英尺的厚肋動物化石。1996年,悉尼大學的邁克爾·李和芝加哥野地博物館的邁克爾·考德威爾專程前往耶路撒冷。他倆更仔 細地研究了這塊化石。結果斷定,該厚肋動物具備蛇的諸多特徵。例如,它的體形長而曲折 ,軀體上有140根椎骨,而蜥蜴屬大多僅有25根。蜥蜴屬具有敞開式腦殼,而厚肋動物和蛇一樣,乃是全封閉式的。其頜特別靈活,下頜不在下巴部位接合,兩半均可朝外彎到側面, 因而可以大口吞食獵物。 厚肋動物化石帶有兩條後腿,每條長約1英寸。綜合觀察其特點,類似蛇的近親滄龍,一種絕嗣的海產大蜥蜴。它們的同一祖先,很可能至少1.1億年前就分別自立門戶。厚肋動物也就是最原始的水棲蛇。化石顯示,其尾巴已展平成鰻尾模樣,有助於在水中前行。其厚實的肋骨減小了充氣肺部的浮力,伸展而無肢的軀干則更便於游動。 總之,李和考德威爾認為,蛇的祖先原先棲生於水裡,繼而褪化去了腿,終於爬了出來。有些也會回歸大海,成為今天的另一分支—海蛇。 新發現:蛇原有足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畫蛇添足」去形容那些多此一舉的人們,似乎蛇本身就不會長腳,但在上周五的美國《科學雜志》上就有人提出蛇原本長腳的說法。 提出這一說法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菲爾德博物館的幾位古生物學家。他們在雜志中配發了一幅蛇化石的照片。這條長腳的蛇距今約9500萬年,是在約旦河西岸的耶路撒冷附近發掘到的。 古生物學家卡爾德維爾和李培爾對這條被命名為哈西厄菲斯蛇化石的描述為:腳生在蛇身體後部的肋骨處,細小,像今天一些動物爪子,四分之三英寸長。由於該蛇生長的年代與恐龍繁盛時期相當,甚至更早,他們認為蛇的祖先可能與一種名為滄龍的兩棲動物有關。也有人認為蛇的腳可再生,後來隨著時間演變而進化掉了,它們當時藉助這些腳嬉戲、打鬥,就像今天的蚺蛇利用它們的未退化完的後肢一樣。

採納哦

⑶ 蛇的祖先是什麼動物

關於蛇的祖先是誰,科學界還在爭論不休。現在根據發現的化石,科學家推斷蛇類存在的歷史大概是從2.2億年前到2.4億年前開始的。但是至於是何種動物進化為蛇,科學家們還無法給出答案。

因為蛇的骨頭很細也很軟,所以蛇的化石很難完整保存。故而對於蛇的歷史研究,顯得比其它動物困難異常。導致現在關於蛇的祖先,人們還搞不清楚。而各位,認為蛇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

⑷ 蛇是什麼動物

是爬行類動物。

爬行類(爬行綱):

爬行類,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

外形特徵:

爬行綱生物的頭骨全部骨化 ,外有膜成骨掩覆,以一個枕髁與脊柱相關聯,頸部明顯,第一、二枚頸椎特化為寰椎與樞椎,頭部能靈活轉動,胸椎連有胸肋,與胸骨圍成胸廓以保護內臟(這是動物界首次出現的胸廓)腰椎與兩枚以上的薦椎相關聯,外接後肢 。

在爬行動物中,蛇是特殊的一類。蛇沒有胸椎,不連胸肋,因此蛇能吞噬比自己大很多的物體。蛇沒有腳,依靠鱗片快速爬行。

(4)蛇最原始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一樣,沒有完善的保溫裝置和體溫調節功能,能量又容易喪失,需要從外界獲得必需的熱,為所謂的「外熱源動物」。它們通過自己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自己的體溫。比如,移動到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曬太陽取暖,可以使體溫升高,藏到樹蔭下或者躲入洞穴中,可以使體溫降低。

在四季分明的地區,爬行動物一年的活動規律也顯出季節差異,夏季是活動季節,攝食和繁殖多在此期間進行,秋末冬初到次年春季是休眠時期,或稱「冬眠」。

⑸ 蛇的祖先是什麼動物

蛇的祖先是真足蛇。

它屬於一種蜥蜴和現代蛇類之間的過渡物種,因此它是一種長有兩足的蛇類動物,不過它的腿並不是很長,只有2厘米左右,但是本身它的體長也只有85厘米,腓骨、脛骨等都開始有了退化的跡像。

蛇類信息

全世界的蛇大約有3000多種,都是肉食性動物,分布范圍也十分廣泛,從湖泊沼澤到乾旱沙漠,從高原高山到河流海洋,從樹上到岩洞,都有蛇的身影。

不過由於蛇是變溫動物,它們的冷血特徵使得它們越接近熱帶越容易生存,所以它們的分布特徵是平均氣溫越高的地方,蛇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生活在較冷地區的蛇類,到了冬季還會冬眠。

⑹ 蛇的祖先是什麼

據美聯社20日報道,在阿根廷發現的一塊化石顯示一個兩足動物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蛇類,這一發現為科學家的激烈爭論火上加油。長久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爭論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蛇到底是在陸地上進化的還是在海洋里進化而來的? 研究人員說,這個蛇化石的解剖學和發現地點顯示,它生活在陸地上,從而為蛇是在陸地上進化的理論提供了額外的證據。據認為,蛇是從四足的蜥蜴進化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失去了腿,但是科學家也對蛇的祖先到底生活在什麼地方而爭論不休,有的科學家認為蛇的祖先蜥蜴生活在陸地上,有的則認為這是一種海洋生物。 據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科學家赫薩姆·扎哈爾說,新化石是在巴塔哥尼亞發現的,大小尚未對外披露,但不會超過3英尺長,他和一個美國同事將在20日的《自然》雜志上發布這一發現。扎哈爾說,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一個蛇擁有骶骨,這是一種支撐骨盆的骨骼,而由於這是唯一已知的蛇還沒有失去的最古老特點,所以這塊化石一定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蛇。這種動物明顯地生活在陸地上,支持這一觀點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從解剖學上看,它生活在洞穴中,第二個理由是它的發現地是在陸地環境中。扎哈爾說,如果已知最古老的蛇生活在陸地上的話,這說明蛇是在陸地上進化成的。 陸地進化對海洋進化的爭論在最近幾乎沒有找到支持哪一方的證據,扎哈爾說:「我們需要一些新的證據,我們需要重新開始,而這塊蛇化石顯然讓這一爭論有了一個新的開始。」他說,盡管這個動物有兩條小的後腿,但它卻像現在的蛇一樣爬行,只是偶爾用一用它的腿,但這兩條後腿的用途到底是什麼目前還不太清楚。 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傑克·康拉德也是即將舉辦的蜥蜴和蛇展覽的共同監護人,他說,這個動物被命名為「Najash rionegrina」,這是一種「奇異的動物」,他說:「它的確也以讓圍繞著蛇的進化及起源的爭論暫停一段時間。」康拉德說,他從來沒有堅定地站在陸地論對海洋論的哪一邊,但這塊化石卻讓他開始相信自己了。而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爬行動物化石專家奧利弗·雷佩爾稱這一發現很重要,並說「Najash rionegrina」顯然是已知的最古老的蛇,如果蛇是在陸地上而不是在海洋里進化的,那麼他們的化石紀錄就不那麼完全,因為早期的化石更應該保存在海洋類中。這反過來又顯示,我們也許不知道所有早期蛇進化的血統。也許有幾種蛇是從蜥蜴祖先那裡獨立進化而來,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腿。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動物的名字是來自希伯來語里的單詞「蛇」和化石發現的地點阿根廷內格羅河省。
求採納

⑺ 蛇是由什麼原始動物進化來的大神們幫幫忙

古生物學界的一部分學者認為,蛇是由陸地蜥蜴的一個分支進化而來的,在進化的過程中,它們的腳逐漸退化消失了,而身子則變得越來越細長。另一種流行觀點則認為蛇的前身是海蜥蜴,後來海蜥蜴的一支開始在陸地上生活,進化成了今天蛇。這種蛇是由海蜥蜴進化而來的觀點在上個世紀已經很盛行了但真正獲得能說明問題的證據還是在1997年,古生物學家對在色列出土的大約9千萬年前的化石進行了分析,最終認定這些化屬於蛇的遠祖。據科學家介紹,這塊名為「帕奇瑞斯」的化石擁幾處與蛇相同的特徵:比如細長的身體和獨特的頭骨等。 在科學家們幾乎一致認為海蜥蜴才是蛇的祖先的時候,對在20年前幾乎是同一地區發現的另一塊化石的分析結果卻推翻了這個結論。這塊名為「哈斯歐非斯」的蛇化石是根據發現者喬治·哈斯而命名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它重新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遠古蛇類與今天的蛇看起來十分相像。對三英尺長的「哈斯歐非斯」化石的研究表明,它可以張大嘴巴吞下比自己的頭和身體大得多的獵物,這一點與今天的蟒蛇和巨蟒極為相似,但這同時說明化石中的動物或許是蛇,但絕不是原始的蛇。而兩塊化石之間又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就

⑻ 蛇是什麼動物類型

爬行動物。

蛇(學名:Serpentiformes)為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周身被鱗;頭部形狀各異,鼻孔位於吻側,但終生海棲的海蛇科(Hydrophidae)種類則居於吻背。

眼球外有保護性的透明皮膚,瞳孔圓形、垂直橢圓形或水平橢圓形,無活動性眼瞼,晶體幾呈圓球形;舌細長分叉;前頜骨(僅蟒科蛇類具齒)、上頜骨、齶骨、翼骨和齒骨上附生著齒尖後彎的牙齒,然而齒的大小、數目及其結構則隨不同蛇種而異;尾部明顯地短於頭體長。



(8)蛇最原始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入冬眠。在冬眠期間,蛇不吃不喝,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水平,靠體內積累的脂肪消耗提供能量,以維持其生命活動的最低需要。

冬眠是蛇對低溫的適應,也是蛇類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野外冬眠時往往幾十條或成百條蛇聚集在一起,在乾燥的洞穴內、樹洞內,這樣可以升高體溫,減少水分蒸發,利於越冬。直到次年春暖花開、外界氣溫高於10℃時,蛇方能從冬眠中蘇醒,開始出洞生活。

⑼ 蛇類起源於什麼年代

蛇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侏羅紀中期的安氏黎明蛇,到了晚白堊世早期(約1億至9500萬年),蛇類已有了全球性分布。

蛇類是歷經1.3億年的漫長進化發展而成的一個特殊生物類群,對維護生態平衡有著重要作用。蛇屬於變溫動物,進化程度較低,其分布和生存受氣候影響較大,是一穩定性較為脆弱的生物類群。


(9)蛇最原始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蛇類動物是動物界中的一個大家族,也是爬行動物中數量最多的種類,已發現世界上約有蛇類近3000種。

我國蛇類資源比較豐富,也是產蛇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大多分布於長江以南諸省區,長江以北蛇較少。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大約有蛇219種,其中毒蛇類約有50多種,包括16種海蛇(均為劇毒蛇),陸地產劇毒蛇10多種,其餘為無毒蛇。從總體來看,還是以無毒蛇種類居多。

閱讀全文

與蛇最原始是什麼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