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適應惡意的動物有哪些

適應惡意的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15 03:56:29

A. 有什麼動物有適應大自然,防禦敵人的本領

變色龍

B. 能適應惡劣環境的動物有哪些

老鼠,蟑螂,沙漠的蜥蜴,蜘蛛,蛇,在懸崖上生活的岩羊,極地生物,深海生物,在高鹽高熱環境中生存的細菌,嗜熱細菌,駱駝.

C. 自然界有哪些看起來很好欺負的動物

南美洲的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嚙齒動物,看起來真的是好欺負啊,呆萌呆萌的。性情溫和,主要吃素,和很多動物都能和平相處。

D. 許多人類認為可惡的動物都有它可愛善良的一面 還有哪些這樣的動物

我就說說昆蟲綱的吧..比如食腐的一些蠅類。大家都覺得很惡心,很臟,很討厭。但它們的幼蟲卻是最好的動物屍體分解者之一。它們的幼蟲屬於原足型幼蟲,無足和頭,只能在出生後繼續在周圍都是食物及營養的地方生活。所以不會動,沒人爭的動物屍體便成了它們的首選...蛆能把動物屍體上幾乎所有東西,包括骨頭,毛發等都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天,這里有一隻死老鼠,幾天後只剩下一攤黑水的原因)。另外有一小部分被細菌直接分解。

還有比如蜣螂。(再次註明,蜣螂≠糞金龜!蜣螂的鞘翅基部沒有小盾片,糞金龜有。前者屬於蜣螂科,後者屬於糞金龜科,是不同科的)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澳大利亞就有過牛糞污染。(因為牛是引進物種,當地的土生蜣螂不吃牛糞..結果就越堆越多..結果草場都變成牛糞場了。)也是從咱中國引進了一堆蜣螂(主要為大型蜣螂,比如神農潔蜣螂等)。才解了燃眉之急..話說貌似和樓主的問題沒關系耶..算了就當為那些誤人子弟的科普一下吧...

再有還比如小強。中文統稱為蜚蠊(蟑螂是俗名)。隸屬蜚蠊目。整個目有幾千種。但真正危害人類的只有區區幾十種...也就是說只有百分之幾的小強的有危害的..其中就不乏咱常見的美洲大蠊,黑胸大蠊,德國小蠊等。但就是這僅僅的百分之幾的「害蟲」,也有其可取之處,比如美洲大蠊,它可是很多葯劑的試驗品,還有抗病毒工程等的最佳模特。以及可以提取出很多對人類有益的物質。

然後...既然說到了小強和蠅..那就繼續說說蚊子吧...
蚊子。是雙翅目長角亞目所有成員的俗名統稱。(PS,蚊子是不能傳播艾滋病的..)蚊子雖然整天吸血..但其實只有雌性蚊子(母蚊子)是吸血的。雄蚊子們都是100%的素食主義者...所以表一統地歧視人家....而且在大樹或者草叢里的蚊子多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比如經常頭上圍著一堆蚊子.卻很少有咬你的...就是這個原因啦。它們都能感應到恆溫動物發出的熱量。只是沒胃口咬你而已..除了偶然幾只飛去草叢找郎君的雌性蚊子~)然後,蚊子還是非常好的「小白鼠」和小強一樣,也是用於醫葯方面的。貢獻那是灰常滴大吶...

【生物學人】團隊滴越前淹死(小琨)為您回答~
(註:文字純手打)
PS:不為懸賞,只為評價!

E. 最能適應各類環境的動物

人是萬物的「尺度」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自然界是一個由基岩、地形、大氣、土壤、植被、動物、微生物等種種要素相互聯系,又彼此制約,因而動物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動物是自然界各種不同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要素,它們能夠非常敏感地反映出作為其生存空間的質量優劣及其變化狀況。在森林、草原、沙漠、農田、水域等各類生態系統內的確良物質轉化和能量流動過程中,幾無例外地都有動物的參與,所以自然界或一個完整的地理環境概念,不包含動物是不可想像的。 眾所周知,除了人類長期豢養馴化成家魚、家禽、家畜外而自由地生活在自然界里的動物,都稱為野生動物,其中,背部具有一根自頸至尾通常叫作脊樑骨(骨質脊柱)的類群,就是野生脊椎動物。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都有選擇適宜生存環境的能力,並繁衍它們的後代,而不適宜的環境,就常常成為限制某些動物生存和分布的條件。盡管自然界中的各種環境要素對於動物的發展具有種種限制,但是動物總會不斷地通過適應環境以求得生存。這種適應通常表現在動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行為生態方面的種種特徵上。動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性是經歷了無數代長期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能夠存活而延續至今的物種,應該說都是在生存競爭中的勝利者,也就是經受了自然淘汰和動物種間斗爭嚴峻考驗後的"適者生存"者。由此可見,環境限制動物,動物適應環境,兩者之間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任何一種動物無時無刻都要受自然界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並進行著改變,然而,動物也在這種影響和改變過程中,作出相應的適應所饋,作用於外界環境。也就是說,動物不斷地從自然界里汲取或獲得一定的物質、營養來建造其自身,同時又把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物質排遺到自然界里去,並且影響改變著環境。因此,動物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時刻改變著自己,也改變著賴以生存的環境。例如:針茅草原只有在黃羊、鵝喉羚啃吃和經常踐踏下,起著調節植物的種間關系,從而保證植被組成的多樣性,草原才能維持其相對的穩定性;廣種薄收的開墾地,常因人們的隨意 荒招來鼠類侵入而大量繁衍,同時也會引來以鼠為食的鼬、狐、貉、鷹、蛇等食肉動物的滋生,起到除害和供給毛皮生產的經濟效益;全世界約有1600種鳥類以花蜜人食,如果缺乏鳥媒性的傳粉授精作用,那麼有些植物的繁殖率就會受到影響而大大降低;有人認為鼠類之害簡直罄竹難書,對於客觀世界似乎一無是處,然而鼠的數量減少到不能滿足各種食肉動物的供食時,人類將失去對食肉類動物資源的利用價值。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總稱為生物圈。生物圈只佔地球表面的一個薄層,由大氣圈、水圈、土壤岩石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組成,它的范圍大致處於海平面下10公里、地表下300米,以及地表以上垂直高度約15公里的大氣層這間。生物圈內已有記載的生物約有250萬種,其中植物約34萬種,動物200多萬種,微生物約3.7萬種,這些生物類群通過食物鏈直接或間接地緊密聯系著,並且同它們相適應的環境組成我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圈內的200多萬種動物中,昆蟲是最多的一個類群,約有150多萬種或更多。脊椎動物是動物界里身體結構最復雜和進化地位最高等的一大類群,因而也是最進步的動物。這個類群動物包含著人們最熟悉的魚、蛙、蟾、龜、鱉、鱷、蜥、蛇、鳥、獸等。它們在分類上分別歸屬於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獸綱,綱的下面又逐級分為目、科、屬、種,種是最低的分類階元。而每個動物種又是與其他種存在著外貌不同、生理差異和生殖隔離的具體獨立單位。每種動物都有它自己的所屬的目、科分類位置,並且有一個被世界各國動物學家達成共識的科學名字,那就是它的學名,例如,Cyprinus carpio是鯉魚,Dinodon rufozonatum是赤鏈蛇,Passer domesticus是家雀,Lepus europaeus是野兔。 古生物學家推測,地球上出現生命已有40多億年的歷史,曾經先後生存過5億種生物,時至今日大概只倖存下200多萬種,特別是近400年來,在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頻繁的經濟活動條件下,更加速了世界上生物物種絕滅的速度。根據已往2000年的記錄統計,約有110多種野獸和130多種鳥類已從地球上消失,其中1/3是19世紀前消失的,1/3是19世紀絕種的,另外1/3是最近50年裡遭到滅頂之災的。據調查,全世界現存魚類22000多種,兩棲類4200種,爬行類6550種左右,鳥類9000餘種,獸類約4100種;我國有魚類2830多種,兩棲類284種,爬行類396種,鳥類1189種,獸類508種。 世界自然資源聯盟(IUCN)對全世界發出告誡: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天約有2~3個物種正在走向消亡之路。被列入我國瀕臨動物紅皮書的物種就有533種(魚類92種,兩棲類29種,爬行類96種,鳥類183種,獸類133種),這真是一個觸目驚心的警示! 野生動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可以從它們在各類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表明其重要性。生物圈內的全部生物憑借著各類生態系統中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維持聯系。生物每時每刻從周圍的環境里攝入和排出能量及物質;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可藉助光合作用把太陽發出的日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將碳、氫、氧等無機物通過葉綠素合成有機物,為自身不能合成有機物的動物、微生物和人類等異養生物提供必要的食源及生活環境。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浮游動物吃浮游植物,小魚吃浮游動、植物,本身又被大魚所吞吃,而大魚再一次被魚鷹、鸕鶿、水獺等食魚鳥、獸所捕食,各級消費者就是在這種一環扣一環的食物鏈聯系過程中,進行著能量傳遞、物質的轉化和循環,而動物通過進食獲得的能量除了供動物生命活動的需要及消耗外,自身在被其他動物吞食後又轉化成新的能量來源;動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以及死亡後屍體的腐敗物質,則經過微生物的分解還原作用,又把有機物和矽、鈣、鎂、磷等礦物質歸還給大自然中的各種環境,並用作再一次建造新的生命。這個循環過程又同大氣、地質、水循環等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在生物圈內通過氣流、輻射、蒸發、降水等作用,進行能量交換和物質傳遞的循環,使生物圈及其所屬的各類生太民系統在不同層次之間具有一定限度的相互補償和調節機能,以保持生態系統及整個生物圈的動態平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上不能只有人類。從維護宏觀的生物圈或具體的人類生存環境的動態平衡角度考慮,對待野生動物資源必需保障它們能在不斷繁衍更新的范圍內來加以利用,不能貿然提出某些物種有害和輕率地主張要消滅這些動物,因為它們作為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對於保持生態系統乃至生物圈的相對穩定都是有其存在意義的。

F. 反芻動物有哪些

反芻動物屬哺乳綱,偶蹄目,反芻亞目,如駱駝、鹿、長頸鹿、羊駝、羚羊、牛、羊等。由於這類動物都具有復雜的反芻胃,能反芻食物,故稱反芻動物。

G. 哪些動物具有什麼適應環境的獨特能力,舉

這類情況多得很,幾乎所有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都具了備適應環境的獨特能力,比如貓頭鷹的無聲飛行與夜視能力適應夜間捕獵;啄木鳥的特殊腦部結構適應承受強烈沖擊;鼴鼠靈敏的有立體定位功能的嗅覺適應地下尋找食物的生活;鱷魚能根據氣候將卵產在洪水淹不到的岸邊;北極熊的皮毛適應北極的嚴寒氣候;蜂鳥的飛行技術使得它能在空中停留吸取花蜜,且不同的蜂鳥的喙適應吸取不同花朵的蜜;

H. 反芻動物有哪些

比較常見的反芻動物有:羚羊、牛、羊、駱駝、鹿、長頸鹿等。

反芻(chú)是指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裡再次咀嚼。反芻動物就是有反芻現象的動物,通常是一些食草動物,因為植物的纖維是比較難消化的。

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咽進入瘤胃的過程。

反芻動物是偶蹄目中的一個亞目。這類動物都具有復雜的反芻胃,能反芻食物,故稱反芻動物。

(8)適應惡意的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以牛為例,牛的胃由4個胃室組成,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食物按順序流經這4個胃室,其中一部分在進入重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內再咀嚼,其過程稱之為「反芻」。這4個胃室並非連成一條直線,而是相互交錯存在。

I. 動物適應環境的例子5個有哪些

1.北極熊的保護色。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

閱讀全文

與適應惡意的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