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非洲動物種類繁多,各種動物的戰斗能力是怎樣的
TOP1.非洲象非洲象的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長達1.5米。前足五蹄、後足三蹄,有21對肋骨和最多26個尾椎骨。非洲象的前額突起,背部更加傾斜,肩部是最高點,鼻端有兩個指狀突,雌、雄均有長長的獠牙,但雌性的會比雄象小得多。非洲象體長5到7.5米,尾長1到1.3米,肩高2.6到4米,體重范圍從2噸到7.3噸。大部分非洲象體重為2.7-6.0噸之間,雌性比雄性小 ,非洲安哥拉一頭雄象凈重13.5噸是發現最大個體的非洲象 。
結語
這些都是非洲動物界中戰鬥力排行前列的動物。
B. 非洲有什麼食肉動物是成群結隊的
想找茬么?非洲能有多少種陸生群居肉食動物?你以為是亞馬遜雨林呢啊?
獴(Herpestes;mongooses)靈貓科獴屬的通稱,是一些長身、長尾而四肢短的動物,它們以吃蛇為主,也獵食蛙、魚、鳥、鼠、蟹、蜥蜴、昆蟲及其他小哺乳動物。獴是蛇的天敵,它們不僅有與蛇搏鬥的本領,而且自身也具有對毒液的抵抗力。
獴共14種,分布於舊大陸的熱帶和溫帶地區,亞洲和非洲,種類較多,非洲集中了半數以上的獴類,僅馬拉加西共和國的馬達加斯加島上就有9種獴。細尾獴(貓鼬)Suricata suricata等一些非洲的獴為非洲群棲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細尾獴生性警惕,群體中常有一些站立起來負責警惕的「哨兵」。靈貓科成員通常動作敏捷,其中一些獴類體型雖小,但可以用敏捷的動作戰勝毒蛇,是最著名的食蛇動物,而一些靈貓屬於在樹上最敏捷的食肉動物之列。靈貓和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食肉目的唯一代表,共8種,置於3個特有的亞科中,在島上占據多種生態位。
中國有2種獴 ,即食蟹獴和爪哇獴 。
這些小傢伙滿足你的提問了吧?
你要是敢說非洲特有的,你試試看……
為了防止你在發問:
狐獴是一種小型晝行性動物,居住在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雄性平均重約731克,雌性720克,有著修長的軀干跟四肢使它們的身長可達到25到35公分,尾長亦有17-25公分。
中文學名:狐獴拉丁學名:Suricata suricatta (Schreber, 1776)別稱:細尾獴、貓鼬、灰沼狸、沼狸、灰爪狸、海貓、海島貓鼬、太陽貓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獴科 Herpestidae屬:狐獴屬 Suricata種:狐獴 S. suricatta
C. 吃肉的動物有哪些
狼、蛇、鷹、獅、虎、豹等。
一、狼:狼是獵食動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包括一對配偶及其子女,有時也包括收養的未成年幼狼。狼屬於典型的食物鏈次級掠食者。通常群體行動,由於狼會捕食羊等家畜,因此到20世紀末期前被人類大量捕殺,一些亞種如日本狼、紐芬蘭狼、佛羅里達黑狼、基奈山狼等都已經滅絕。今亞種的確切數量仍舊未定。
二、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三、鷹: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晝活動的隼形類鳥,尤指鷹屬(Accipiter)的種類,包括蒼鷹和雀鷹。廣義的鷹一詞也常用來稱呼鷹科的其他種鳥類,甚至用來稱呼某些隼(sǔn)科鳥類(如隼、卡拉卡拉鷹)。鷹是肉食性動物,會捕捉老鼠、蛇、野兔或小鳥。大型的鷹科鳥類(雕)可以捕捉山羊、綿羊和小鹿。它體態雄偉,性情兇猛,動物學上稱它是猛禽類。 在我國最常見的鷹有蒼鷹、雀鷹和松雀鷹三種。
四、獅: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發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活10到14年,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五、豹:四種大型貓科動物(其餘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中體型最小,體呈黃或橙黃色,全身布滿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錢狀的黑環。豹可以說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度快。既會游泳,又會爬樹。它的食物包括麂、羊等有蹄類動物,也吃一些貓類動物、鼬科動物以及猴子、兔子、鼠類等。另外也偶然捕食鳥類、魚類。食物缺乏時,也食青蛙、螻蛄、蝗蟲等。有時,還吃較甜的植物性果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肉食性動物
D. 非洲草原有哪些動物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的動物有:獅子,獵豹,鬣狗,角馬,狒狒,斑馬,非洲象,印度豹,水牛,瞪羚,水羚,尼羅鱷,河馬,犀牛,長頸鹿等等。
非洲熱帶草原的植物具有旱生特性,草原上大部分是禾本科草類,草高一般在1~3米之間,大都葉狹直生,以減少水分過分蒸騰。
草原上稀疏地散布著獨生或簇生的喬木,葉小而硬,有的小葉能運動,排列成最避光的位置。樹皮很厚,有的樹干粗大,可貯存大量水分以保證在旱季能進行生命活動。
非洲大草原由於地勢高,溫度較低,氣壓不會太低,但上升氣流較弱,不容易成雲致雨,同時溫度較低,令空氣中水汽含量較少,因此溫度降水都達不到熱帶雨林的標准,所以就成為了熱帶草原氣候。
受赤道低壓帶和信風交替控制,並不是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的,所以每年6-10月份,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東非高原處於北半球的部分受赤道低壓控制處於濕季,南半球部分受信風影響處於乾季。
11月到次年5月正好相反。
E. 非洲草原上常見的鬣狗,它們究竟是貓科還是犬科
鬣狗既不屬於貓科動物,也不屬於犬科動物,而是一種獨立的科目,屬於鬣狗科,它各方面和犬科貓科都比較像,很多人之前以為鬣狗是犬科,因為鬣狗和狼,豺一樣,都是群居活動的動物,而且名字裡面帶狗這個字,但實際上鬣狗並不是犬科,如果硬要追溯到血緣,說不定鬣狗和貓科動物反而更接近,鬣狗科和貓科都屬於一個亞科,而犬科和熊科屬於一個亞科,草原上的斑鬣狗,爪子也是可以自由伸縮的,這個和貓科動物比較接近,而犬科動物不存在這個功能。
其實鬣狗也並不是真正的貓科動物,只能說鬣狗科和貓科動物屬於一個亞科,而犬科動物和鬣狗科關系更少,和熊科反而是一個亞科,當然它們都是屬於食肉目的,就比如說鬣狗和貓科動物如同牛和羊這樣的關系,而犬科動物就相當於馬,馬比起牛羊,當然是牛羊之間的關系更親近了。
F. 去非洲旅遊,非洲都有哪些野生動物
中國遊客去非洲主要國家是,肯亞和南非
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肯亞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最集中的棲是,獅子、獵豹、大象、長頸鹿、斑馬等野生動物比比皆是
1、食肉動物:非洲獅,花豹和獵豹
遊客可乘坐專用旅遊車深入保護區,追逐、探尋動物
2、大型動物:非洲象,長頸鹿,白犀牛,河馬
G. 非洲的動物的種類有什麼
非洲以野生動物品種及數量繁多而聞名,大型有蹄類哺乳動物(約90多種)和淡水魚(2000多種)比其他各洲都多。魚類約有3000個物種,兩棲動物有約238種,爬行動物有58種,鳥類有589種,哺乳動物有1100種。
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000種以上。森林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1%。盛產紅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樹、烏木、樟樹、栲樹、胡桃木、黃漆木、栓皮櫟等經濟林木。草原遼闊,面積占非洲總面積的27%,居各洲首位。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豐富。
非洲已探明的礦物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鐵、錳、鉻、鈷、鎳、釩、銅、鉛、鋅、錫、磷酸鹽等儲量很大;黃金、金剛石久負盛名;鈾礦脈的相繼被發現,引起世人矚目。許多礦物的儲量位居世界的前列。
(7)非州有哪些食肉動物擴展閱讀:
一、地理境域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區伸入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隅以狹長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緊鄰亞洲。
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約3020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二、水文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贊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東海岸的短小河流、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河流等。
非洲的內流水系及無流區面積為958萬平方千米,約佔全洲總面積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僅有查德湖流域。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
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他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
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查德湖為內陸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積時常變動。
H. 非洲草原上,有哪些稱王稱霸的動物
非洲大草原是世界上野生動物最多的地方之一,這裡面又被稱為是動物的天堂,雖然這里是動物的樂園,但是同樣也十分凶險,別的不說,單單是食肉動物就不下百種,加上一些食草動物、雜食動物們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所以整體上來說,非洲大草原是一個充滿野性和危險的地方。而眾多猛獸當中,有五種特別突出,被稱為「非洲五霸」,在世界上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以上就是關於非洲五霸的實力排序,都是按照單挑實力排的。通過上面的排名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動物之間,其體型的差距往往就代表著實力的差距,體重差如果超過了30千克,就可以說有優勢,超過了50千克,就是絕對的優勢。不過這種規律有時候在不同物種之間可能數據不盡相同,但是總的來說,體型大還是有優勢的。對於以上排序,你們認可嗎?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I. 非洲五大動物獵手(獅子、鬣狗、野狗、花豹、獵豹)誰排第一
首先,擁有雄獅的獅群是在非洲稱霸的物種群體,並且獅群還有一種群體是以全部雄獅組成的,這種變態群體是非洲食肉動物中最強悍的。
其次是鬣狗,鬣狗的數量很多,並且咬合力並不遜色於雌獅,所以,雖然很少戰勝獅群,但是獅子也拿他們沒什麼辦法,加上鬣狗體格很強壯(雌性強壯於雄性),其他的花豹和獵豹完全不是鬣狗群的對手,甚至花豹單挑鬣狗都很成問題。
然後是排第三位的是野狗,像狼群一樣的群體,體格略單薄,但因為群體的生活方式,和很高的團隊協作性和很高的智商,也讓他們活的很好,打不過獅子鬣狗可以跑,不至於慘死,花豹和獵豹不是他們的對手,群體的力量很強大的。
再然後是花豹,單挑能力次於雌獅,與鬣狗差不多,遠高於野狗,但是因為他是獨行動物,所以除了可以欺負獵豹,其他食肉動物無解。
最後是獵豹,其實獵豹並不是貓科,他和犬科的親戚關系更近,他為了速度犧牲了太多,所以單挑能力很低,也不經常集群,頂多帶著兒子女兒出來捕獵,所以與其他肉食動物拼殺的話會死的很慘,但是因其速度快如閃電,跑就可以了。(獵豹的爪子像狗,不能伸縮和拍打,所以戰鬥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