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

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

發布時間:2022-08-16 02:38:13

1. 常見的動物怎樣分類

1、哺乳動物

虎、狼、鼠、鹿、貂、猴、貘、樹懶、斑馬、狗、狐。

2、魚類

龍魚、塘鱧、鯰魚、鯊魚、章魚、刺魚目、鯡形目、鯢、鰍魚、鱒魚、錦鯉。

3、鳥類

鷹、鷺、鵝、企鵝、犀鳥、遺鷗、隼、鸛、松雞、鰹鳥、鸚鵡、鴛鴦、啄木鳥。

4、兩棲動物

海獅、龜、蜥蜴、龜鱉、蟾蜍、大鯢。

5、昆蟲

蝴蝶、蜻蜓、蠍子、吸蟲、珊瑚、纖毛蟲、絛蟲。

(1)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1、虎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 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身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

2、狼

狼(拉丁名:Canis lupusLinnaeus),保護等級有「三有」保護動物。共46個亞種,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齶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

3、龍魚

美麗硬仆骨舌魚(學名:Scleropages formosus):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4、海獅

海獅(學名:Otarriinae):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

5、蝴蝶

蝶,通稱為「蝴蝶,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大約有 14000 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 1200 種。

蝴蝶一般色彩鮮艷,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類的主要區別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2. 動物的分類有哪些

生物分類有界、門、綱、目、科、屬、種
在動物界之下,共38個門如下:
1
原生動物門
全都是單細胞動物,是最原始的動物,其中我們熟悉的有眼蟲、草履蟲
2
中生動物門
結構簡單的內寄生動物,有記錄的種類不多
3
多孔動物門
又稱海綿動物門。海綿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4
扁盤動物門
到目前為止,此門被絲盤蟲一種動物獨占~~~厲害,不得不服~~
5
古杯動物門
顧名思義,「古」意思是此類動物已滅絕了,「杯」就是說它們長得像杯子
6
腔腸動物門
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說了
7
櫛水母動物門
也有人把這個門歸入腔腸動物門,作為櫛水母綱
8
扁形動物門
有渦蟲、吸蟲、絛蟲等我們常聽說的寄生蟲
9
螠蟲動物門
海洋底棲動物,身體呈柱形或長囊形
10
舌形動物門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蟲,分類地位尚難確定
11
奇怪動物門
在1994年新發現的一類動物,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
12
紐形動物門
比扁形動物略高等的類似動物
13
顎胃動物門
體形很小,生活在淺海的細沙中,人們了解得不多
14
線蟲動物門
一個龐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長過的——蛔蟲
15
腹毛動物門
身體腹面長有纖毛的一類動物
16
輪蟲動物門
很小,與原生動物類似
17
線形動物門
與線蟲動物類似的一類動物
18
鰓曳動物門
生活在靠近兩極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棲動物,有記載的種類極少
19
動吻動物門
和鰓曳動物類似
20
棘頭蟲動物門
身體前端有吻的一類動物
21
鎧甲動物門
198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門,目前沒有準確分類
22
內肛動物門
苔蘚狀的小動物
23
環節動物門
蚯蚓、螞蟥、沙蠶……都是身體呈環節狀,這還用說?
24
星蟲動物門
與前面說的螠蟲動物相似
25
軟體動物門
包含有大量常見動物,我將在後面詳細解說
26
軟舌螺動物門
已滅絕
27
緩步動物門
很強的一類動物,能忍受高溫、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和高壓
28
有爪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狀,足呈圓柱形,末端有爪,近乎滅絕
29
節肢動物門
動物界中種類佔三分之二以上的動物,留到下面介紹這個龐大的家族
30
腕足動物門
有時你會在街頭地攤上看見一些像貝殼的化石就是這類動物留下的
31
外肛動物門
曾經與內肛動物為同一門合稱苔蘚動物,現已分開
32
帚蟲動物門
又一個很小的門,又是只有10幾種動物,又都是海洋底棲動物
33
古蟲動物門
在5.3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中早就滅絕了,在近幾年才發現
34
棘皮動物門
一個我們熟悉的門,有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
35
須腕動物門
沒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動物,生活在深海中,分類地位有爭議
36
毛顎動物門
只有50種左右,還是海洋動物
37
半索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形,有人將它們歸入脊索動物門

3. 動物的動物分類有哪些

動物的分類可以有根據:細胞的分化,胚層的形成,體腔的有無,對稱的形式,體節的劃分,骨骼的性質,附肢的特點,以及其他器官系統的發生和發展來進行分類。

1、原生動物門

都是單細胞動物,少數聚合形成群體,生活於水中或濕土內,一部分並營寄生生活,具無性或有性生殖。本門無葯用動物種類,但在進化上為原始類群,與人類生活關系也十分密切,某些寄生種類對人類的健康和經濟動物的養殖,可造成極大的危害。

2、海綿動物門

又稱多孔動物門(Porifera),是生活在水中的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細胞雖有分化,但不構成組織。細胞可排列為2層,但不分化為內外2個胚層,體內有管道系統,由水中獲得食物,還有骨針以支持和保護身體。如脆針海綿Sp0ngiLLa Fragilis,可供葯用。

3、腔腸動物門

腔腸動物門又名刺胞動物門,大約有1萬種,有幾種生活在淡水中,但多數生活在海洋中。腔腸動物的觸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組的被稱為刺絲囊的刺細胞。這類動物主要包括水母、水螅、海葵、珊瑚蟲等。

4、軟體動物門

軟體動物門為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約有5萬多種。絕大多數的軟體動物在柔軟的身體外覆有1個、2個或多個形狀不同的殼,常見的有頭足綱、腹足綱和雙殼綱。

5、棘皮動物門

棘皮動物門包括海星、海膽、海參、蛇尾以及海百合等5綱,共6000多種。

(3)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動物之最

1、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非洲象,身高可達4.1米,重達7噸。

2、世界上最長的冠的恐龍是副櫛龍。中空的冠從頭骨後伸出近1.8米。

3、世界上最大的利爪的恐龍是鐮刀龍。最長的一隻爪的骨頭長度為70厘米,臂長2.4米。

4、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鳳蝶

5、世界上最大的嚙齒類動物是水豚,身長超過一米。

6、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是大猩猩,站立時高1.8米。

4. 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為什麼

植物,動物,微生物。

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包含了如樹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據估計現存大約有 350 000個物種。綠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溫度、濕度、光線、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2、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徵(形態、細胞、遺傳、生理、生態和地理分布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為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在人類出現以前,史前動物便已出現,並在各自的活動期得到繁榮發展。

3、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跟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食品、醫葯、工農業、環保、體育等諸多領域。在中國大陸地區及台灣的教科書中,均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

(4)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

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壁包被著,種子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胚胎發育:是指由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

胚後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生出來並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態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的,這種胚後發育叫做變態發育。昆蟲又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如蝴蝶)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

5. 動物有哪些分類

動物的分類中爬行類動物、飛禽類動物、哺乳類動物、昆蟲類動物、 家禽類動物、魚類動物、食肉類動物相關介紹如下:

1、爬行類動物: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兩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

2、飛禽類動物:飛禽以植物種子、昆蟲、田鼠或蛇等為食,多數對人類有益。我們要保護益鳥。它們中間有擅長遠距離按季節遷移的候鳥,也有小范圍定居的留鳥,這是動物界的一大類。

3、哺乳類動物: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功能行為最為復雜的最高級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

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和雜食3種類型。

4、昆蟲類動物: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5、家禽類動物:家禽是指人工豢養的鳥類動物,主要為了獲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為其他用處。一般為雉科和鴨科動物,如雞、鴨、鵝等,也有其他科的鳥類如火雞、鴿、鵪鶉和各種鳴禽的。家禽除提供人類肉、蛋外,它們的羽毛和糞便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6、魚類動物: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

7、食肉類動物: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的一類動物。俗稱猛獸或食肉獸。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2大齒尖在咬合時好似鍘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鋒利,起穿刺作用。

(5)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動物分類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是動物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單由於動物種類繁多,由於某一些類群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另外有一些新的類群被發現,放在原有的各門中均覺不合適,索性新建立為單獨的一門,如櫛水母動物門,即由於發現了櫛水母動物等。

6. 動物和植物有哪些部分組成

動物:主要分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根據水生還是陸生,可將它們分為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根據有沒有羽毛,可將它們分為有羽毛的動物和沒有羽毛的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脊椎動物 無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在動物界中所佔的比重非常小,人類已知的脊椎動物約有4萬多種,分為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脊椎動物的骨骼主要由脊椎、四肢和頭蓋骨組成。許多脊椎動物都有四肢。魚類是靠鰭劃水的,陸生動物的四肢就是由鰭演化而來的。脊椎動物的皮膚呈鱗狀,或黏滑,或多毛,或呈羽狀,不同類型的皮膚功能也不相同。
無脊椎動物:原生類 、軟體類、蠕蟲

植物:植物有明顯的細胞壁和細胞核,其細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纖維素構成。被分類為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植物。

望採納,謝謝!!!!!!

7. 世界上動物可以分為哪幾部分各有什麼區別

動物可以分為為兩種,第一:有脊柱,第二種:沒有脊柱

8. 動物的分類

動物的分類中爬行類動物、飛禽類動物、哺乳類動物、昆蟲類動物、 家禽類動物、魚類動物、食肉類動物相關介紹如下:

1、爬行類動物: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兩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

2、飛禽類動物:飛禽以植物種子、昆蟲、田鼠或蛇等為食,多數對人類有益。我們要保護益鳥。它們中間有擅長遠距離按季節遷移的候鳥,也有小范圍定居的留鳥,這是動物界的一大類。

3、哺乳類動物: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功能行為最為復雜的最高級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

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和雜食3種類型。

4、昆蟲類動物: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5、家禽類動物:家禽是指人工豢養的鳥類動物,主要為了獲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為其他用處。一般為雉科和鴨科動物,如雞、鴨、鵝等,也有其他科的鳥類如火雞、鴿、鵪鶉和各種鳴禽的。家禽除提供人類肉、蛋外,它們的羽毛和糞便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6、魚類動物: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

7、食肉類動物: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的一類動物。俗稱猛獸或食肉獸。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2大齒尖在咬合時好似鍘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鋒利,起穿刺作用。

(8)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動物分類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是動物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單由於動物種類繁多,由於某一些類群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另外有一些新的類群被發現,放在原有的各門中均覺不合適,索性新建立為單獨的一門,如櫛水母動物門,即由於發現了櫛水母動物等。

9. 動物可以分為哪幾種分類的依據是什麼

兩大類。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

在動物界中,根據動物身體中有沒有脊索而分成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中包括:魚類,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哺乳類等五大網類。無脊椎動物中包括:原生動物,軟體動物,蠕蟲,昆蟲,甲殼動物等門類。

無脊椎動物分為:

  1. 腔腸動物門: 腔腸動物大約有1萬種,有幾種生活在淡水中,但多數生活在海洋中。腔腸動物的觸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組的被稱為刺絲囊的刺細胞。這類動物主要包括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2. 軟體動物門: 軟體動物為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約有5萬多種。絕大多數的軟體動物在柔軟的身體外覆有1個、2個或多個形狀不同的殼,常見的有頭足綱、腹足綱和雙殼綱。

  3. 棘皮動物門: 棘皮動物包括海星、海膽、海參、蛇尾以及海百合等5綱,共6000多種。

  4. 節肢動物門: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約占已知動物總數的75%以上:包括昆蟲綱 蛛形綱 甲殼綱 。

脊椎動物包括:

  1. 兩棲綱:包括無足目、有尾目、無尾目。

  2. 魚綱 :包括鱸形目、鯉形目、鰻鱺目。

  3. 爬行綱: 包括有鱗目、龜鱉目、鱷目。 鳥綱 鸚形目、雁形目、企鵝目、隼形目。

  4. 哺乳綱:包括單孔目、翼手目、食肉目、靈長目、奇蹄目、偶蹄目等近30個目。

生物學的分類單位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每個例子僅舉了一部分

(9)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動物分類學(Aphis gossypii Glover),是動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國外動物分類的遠祖當推公元前四世紀的亞里士多德,他是古代知識的集大成者,是系統掌握生物學知識的人,動物分類學主要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進行綜合研究,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一類,給它們命名,這就是動物分類學所研究的內容。

植物分類:

植物按照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可以分為藻類、苔蘚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按照果實有無種皮包被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按照子葉的數目分為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同樣,把植物界各個分類等級按照其高低和從屬親緣關系順序地排列起來,即將整個植物界的各種類別按其大同之點歸為若干門,各門中就其不同點分別設若干綱,在綱下分目,目下分科,科再分屬,屬下分種。植物界共分17個門,即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綠藻門、輪藻門、褐藻門、紅藻門、藍藻門、地衣門、細菌門、真菌門、粘菌門、卵菌門、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被子植物門。

地球上生物種類及分布總況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根據生物學家統計,生物圈中已被記錄在冊的生物有250萬種,其中動物約200萬種,植物約34萬種,微生物約3.7萬種。因受地理位置、氣候、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的影響,地球上生物的分布也是多種多樣的。首先可以將地球生物分為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其中陸生生物又可以根據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而分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和北方針葉林、稀樹草原、草原、荒漠以及苔原。

10. 動物是怎麼分類的

生物界中,動物的種類多達1000萬種以上,人類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130萬種。科學家把這些動物進行分類,按從小到大的次序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我們大體可以將動物分為: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和脊索動物(其中包括鳥類、爬行類等)等。

腔腸動物的形態非常奇特,樣子像植物而不像動物。例如海葵像盛開的花朵,水螅像水中飄舞的柳枝,珊瑚像蓬亂的籬笆……全世界大約有1萬多種腔腸動物,它們大都分布在溫暖的淺海中,只有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腔腸動物雖然大小和形狀千姿百態,但在結構上都是由兩層細胞形成的空腔,一端封閉,另一端為有觸手的口。

一般來說,腔腸動物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種是水螅型,適應固定生活;一種是水母型,適於漂浮生活。

水母是水母型腔腸動物的統稱。水母的種類很多,外形多為傘狀,有很多觸手和感覺器官。水母又可以分為小型的水螅水母和大型的缽水母兩類,其中的代表為屬於水螅水母的桃花水母和屬於缽水母的海月水母等。

水螅是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腸動物,圓筒狀的身體,通常附著在水草、石塊及水中其他物體上。水螅身體的一端有基盤,水螅就是靠這個基盤附在物體上滑行移動的。水螅也可以用翻跟頭的方式來行動。水螅另一端是它的口,長著5~6條觸手。另外水螅的身體還有再生功能。

珊瑚蟲約有65000種,是一種分布很廣的腔腸動物,均生活在海洋中。珊瑚蟲主要產於熱帶淺海區。它們是珊瑚礁的主要生產者。珊瑚蟲長有觸手,並靠這些觸手來捕捉小動物。有些珊瑚蟲能分泌鈣質的外骨骼,慢慢在海洋中堆積,就會形成美麗的珊瑚礁。

海葵是一種典型的腔腸動物,它長著許多觸手,海葵的種類不同,這些觸手的數目也不盡相同,但都是6的倍數。當觸手伸展時,形如葵花,因而得名。海葵是一種很美麗的海洋生物。海葵的種類繁多,大多生活在石隙或泥沙中,也有些生在貝殼或蟹螯上。常見的有黃海葵、綠海葵等。腔腸動物有多種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有性生殖。

蝸牛軟體動物種類繁多但結構一般比較簡單。它們的身體柔軟,左右對稱,一般由頭部、足部、內臟囊、外套膜和貝殼5部分組成,通稱貝類。因種類不同,軟體動物的生態習性也各有不同,軟體動物有游泳、浮游、底棲和寄生生活4種生活方式。軟體動物為人們所利用的價值很高。它們有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很高的食用價值;有的可以做重要的葯材;有的可以做良好的工業原料等。軟體動物能夠在人們的生活中和生產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軟體動物的貝殼由外到內分為三層。外層是角質層,其作用是保護裡面鈣質免受鑽孔蟲的侵蝕。中層為稜柱層,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內層為珍珠層,是由外套膜包圍的。其貝殼的厚度能不斷增加。

軟體動物生殖細胞均由表皮形成。有的卵子呈自由狀態單個產出,有的產出後靠膠狀物質粘附起來形成卵群,並固定在物體上。受精卵一般在體外孵化,但也有例外的,比如小河蚌在媽媽的鰓腔中孵化,而小田螺則是發育完全後被直接生出來。

章魚也叫「蛸」。章魚的頭很大,並且上面長了8個腕,因此也稱為「八爪魚」。它們多棲息在淺海的沙礫中或礁岩中,由於它長得十分古怪,常被人們作為怪物的代表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

烏賊是烏賊科動物的統稱。它們的身體像一個口袋,眼睛很大,體內有發達的墨囊,遇到敵害時可以放出墨汁逃走,因此也被稱為「墨魚」。烏賊可供食用,鮮食或干制皆可,它的干製品也稱做「墨魚干」。

蝸牛是熱帶和溫帶地區一種常見的軟體動物。它們的頭部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後一對觸角的頂端。它們常常在潮濕的地區中棲息,遇到乾燥的環境或冬眠時,就會分泌黏液封住自己的殼口。蝸牛爬行的速度非常緩慢,平時主要以綠色植物為食。

扇貝是一種常見的貝類,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個海域,以熱帶海洋中的種類最為豐富。扇貝的貝殼較大,近於圓形,貝殼表面常有放射肋,肋上有鱗片或小棘,扇貝的貝殼顏色鮮艷多姿,十分美麗,可以作為裝飾品。

節肢動物的身體結構左右對稱,身體分節,每個分節上都有用於行走的附肢。世界上約有100多萬種節肢動物,是動物界種類最多的一門,其中大部分為昆蟲。可以說世界上每三個動物中間,就有一個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分布很廣,只要有動物的地方,就有它們的足跡。它們的身體結構充分適應周圍的環境,因而生命力很強。

蠍子節肢動物分為雌性、雄性兩部分,而且雌雄個體的形狀和大小也有所不同。從幼蟲變成成蟲,會出現不同的形態變化。雄蜂是由沒有受精的卵長大的,這就是奇異的孤雌生殖方式。

節肢動物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們要不斷地蛻皮,以蟬為例,蟬的骨骼為外骨骼,是一種死亡的組織,所以不能隨身體長大而長大,必須每隔一段時間換掉舊殼,從體內分泌一件更大的新骨骼。舊骨骼從背部裂開,只比原來大一些的新蟬就鑽出來了,一隻蟬要經過很多次的蛻皮,才能從幼蟲長成成蟲。

節肢動物都是由皮膚直接形成呼吸器官的,水中生活的動物為皮膚向外突起形成書鰓;陸地上生活的動物則為向內凹陷的書肺。其中蚜蟲和恙蟎根本沒有呼吸器官,它們靠體表呼吸。

蜘蛛是典型的節肢動物,一般有4對足,身體呈圓形或長圓形,分為頭胸部和腹部,中間是把兩部分加結起來的一段很細的腹部。蜘蛛頭部長有須肢,在雄蜘蛛的須肢上還長有一個精囊。它們的肛門尖端突起,能分泌黏液,一遇空氣即可凝結成細蛛絲。在屋檐下或角落裡,蜘蛛常結出一張有黏性的網,以此來捕捉自投羅網的小蟲。

蜈蚣也叫「百足蟲」,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是少棘蜈蚣,它的身體扁長,頭部呈金黃色,長有長觸角和聚眼。身體分為21節,每節都有一對足,其中第一對足叫做「鄂足」,上面長有毒腺,可以分泌毒液。蜈蚣曬干後可以做成葯材。

寄居蟹是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節肢動物,大部分寄居在螺殼內,因此起名「寄居蟹」。寄居蟹的軀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組成,一般左右不對稱。寄居蟹頭胸部長有頭胸甲,腹部長而柔軟,可以在螺殼中捲曲,寄居蟹有一對螯肢,以小的或死的動物為食,一般在海邊淺水水域活動。

對蝦的體積較大,身體扁平,腹部發達。在中國北方經常成對出售,因此被稱為「對蝦」。對蝦在全世界共有29種,大多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的淺海里,主要以海底的無脊椎動物為食,如多毛類、小型甲殼類的軟體動物等,有時也捕食一些小型的浮游動物。

蝗蟲的體節由頭、胸、腹3部分組成,比蝦和蟹又進化了一步。而且它們各部分體節已不再是相同功能的部分疊加,而是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分管著感覺、運動和生殖,這樣蝗蟲對環境的適應生存能力大大增強了。

棘皮動物以其獨特的形態而得名,以著名的海膽、海參等動物為代表。現存的棘皮動物約有5300種左右,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及熱帶海洋中,它們或是在海床上固定著,或是漂游在海底。棘皮動物幼年時身體左右對稱,成年後變成輻射對稱。中胚層產生的骨骼向體表突出形成棘皮。

棘皮動物的骨骼為內骨骼,由一些鈣化的小骨片組成。這些骨片形態各異,或長成關節,如海星、海百合;或像一個水瓶膽長在一起,如海膽;或分布於體壁中,如海參。棘皮動物的小骨片常常突出體表,形成粗糙的棘皮。

棘皮動物的「水管」系統由幾部分組成,主要是位於背面的篩板、向下的一段直管、儲水庫及五條輻管。輻管末端形成管足。這個復雜的系統,是棘皮動物的重要器官,對它們運動、取食、呼吸、感覺及挖巢穴都起關鍵作用。

海星是海濱最常見的棘皮動物,它們從身體中央伸出五條腕,呈五角星形。海星在世界各海洋中均有分布,它們過著平靜的生活,一般在無浪的潮間帶和近岸海域的深水下層生存。海星的種類很多:有五角星似的羅氏海盤車,有像帽子一樣的麵包海星,有柔軟皮膚鑲邊的砂海星,有狀如荷葉的荷葉海星等。

海參就像海洋中的蟲子。它的身體呈蠕蟲形或臘腸形,海參有黑、褐、白等各種顏色,有些種類的顏色特別鮮艷,如刺參。它們主要以海底沉積物里的有機碎屑和微小生物為食。海參在海底的行動非常緩慢,不能像魚一樣靈活地移動,遇到敵人或受到刺激時,會把內臟吐出來迷惑敵人,自己則趁機逃走,這樣海參不會死去,只要一段時間後又會長出新的內臟。

海膽身體呈球形、心形或盤形。它的殼由許多石灰質骨板緊密癒合而成。殼上布滿了很多能動的棘刺,使海膽看上去很像一隻刺蝟,它的內臟器官就包在這個殼里。海膽有時就靠這些刺來輔助移動。海膽通常棲息在海底,以海底的附著動物、有機碎屑、甚至腐肉和動物糞便為食。

海百合在古生代的時候曾經非常繁盛,現在已經衰退。現存的海百合分為柄海百合和海羊齒兩類。柄海百合類的外觀很像盛開的百合花,多在海底棲息,身體可分為根、莖、冠3個部分;海羊齒類則多生活在沿岸淺海中,它的莖僅在幼年時期存在,長大後就會消失。海百合的口朝上,以輕柔的腕捕捉有機物和細小的浮游生物。

脊索動物約4萬余種,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門,它們的共同特徵是身體背面存在一條中軸骨骼——脊索。脊索動物又分為尾索動物、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三類。脊椎動物是動物中目前進化得最高的種類,它們有一套完整的神經系統,主要由腦和脊柱腔中的脊髓組成,包括魚、兩棲、爬行、鳥和哺乳動物5個類群,每個類群都有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特別的生活方式。

文昌魚屬於頭索動物門,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咽鰓裂。它們沒有鱗,沒有明顯的頭、眼、耳、鼻等感覺器官,也沒有專門的消化系統。文昌魚是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的過渡類型,被稱為「魚類的祖先」。

大馬哈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以海洋中的小魚和浮游生物為食。它的身體長而側扁,嘴部突出而微彎,形狀像鳥喙一樣。大馬哈魚性情兇猛,但同時也是一種食用魚類。它們體形較大,身體長約0.5~1米,最重可達6.5千克以上,肉味鮮美,脂肪含量豐富,魚卵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因此大馬哈魚也是一種比較珍貴的大型經濟魚類。

脊索動物的最大特徵就是有一條由結締組織組成的、柔軟且具有彈性的脊索,脊索可以支持這類動物的身體,一般位於動物身體的背部,消化道的上方,背神經管的下面。

閱讀全文

與各種動物分為哪些部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