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幼兒園小朋友做什麼互動物理或者化學實驗好呢
物理實驗:
①風車
②彈簧的彈力(橡皮筋也行)
③磁鐵的磁性
④風箏(戶外)
⑤孔明燈(戶內要注意安全)
⑥吹瓶子(空氣振盪產生聲音)
⑦撥弦(撥動綳緊的弦線產生動聽的樂音。其實就像二胡、古箏之類的)
⑧陀螺
⑨放大鏡的聚光與成像(聚太陽光要注意安全)
……
化學:
①吹肥皂泡(也可以看成物理)
②食鹽溶解(對比沙子不溶)
③聞氣味的方法
④膠水的使用
⑤酸鹼指示劑的變色
⑥蛋殼遇到醋冒氣泡
⑧洗衣粉的去污
⑨食用油不溶於水但溶於酒精或汽油
……
2. 如何讓物理課堂師生互動從形式走向實質
在從劃一的傳授教學轉向關注學生的個體性、自主性發展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很多教師並未真正理解教學改革的精神實質,在教學中往往追求表面的效應,而不是真正從學生思維、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實質推進出發,存在著以師生的形式互動代替實質互動的現象。從師生形式互動走向實質互動對教師的教育理念、學科知識、思維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3. 初中物理怎樣用對話來進行教學的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弗萊雷認為,教育具有對話性,教學應該是對話性的活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也提出了思維教學三種策略,其中以思維為基
礎的問答策略,就是一種平等對話策略.目前,「對話教學」作為一種新課改理念下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已經引起界內專家的高度關注.筆者也對「對話教學」做
了進一步的探究、實踐和思考.本文就對話教學、對話教學的嘗試與體會,在此與各位同仁交流.
一、對話教學的含義
「對話教學,是在相互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礎上,師生之間以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和肢體語言等語言形式為中介,通過彼此間的交往互動,達到學習主體自主和自
由發展的教學方式.簡而言之,對話教學就是平等的學習主體間的語言互動,對話的過程是一個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多向思維過程;是一個主體與他人溝通、合作
的行為和展開探究對象意義的行為」.在生物課堂中,我們追求的是以思維為基礎的問答對話,即平等式對話,它包括師生間的對話,生生間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
對話以及教師與文本的對話.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溝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動」.有效的物理課堂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
學生學習物理的重要途徑.教師在物理課堂中要創設一種讓學生「想說、敢說、肯說、能說」的開放性對話機制,使學習群體在思想、情感與認知上得以充分直接的
交流與合作,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的深入活動.
二、對話教學的基本模式
構建生物對話教學模式,是運用對話教學理念的必然要求.為了便於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對話教學,筆者贊同對話教學可按以下基本模式進行:
下面以「探究植物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為例闡釋對話教學.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心理學認為,需要是構成動機的重要因素.首先,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積極、愉悅的活動,如果學習的任務由別人來派給學生,學生無形中就是被動的.因此,
老師首先要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感悟到自己確實有一種學習某些知識的需要,然後使學生萌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
在實驗「探究植物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時, 教師通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演示實驗來創設情景後,並進行以下對話:
師:在正常生活狀態下的植物葉片中是否有有機物?
生:有.
師: 你認為用什麼辦法可以去除葉片中的有機物,說說你處理的理由?
師:引導學生分析,植物的生活需要什麼,有機物從何而來的,怎樣證明?
生:各小組同學合作討論,總結.
通過以上師生對話,可以看出,學生在和老師對話中受到逐步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在一步步遞進中引入植物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問題,同時又產生了探究慾望,充分發揮了創設情境的有效性.
2.交流互動、合作探究
「對話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圍繞一系列話題展開對話來實施的.既可以把對話貫穿與整個課堂,也可以針對某一部分內容設計一個對話片段.一般認為,開展對話教
學首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物課堂的教學規律,因此,對話的話題只有符合學生心理、貼近學生實際,才能吸引學生的關注.為此,教師可以抓住教學內容的
重點、難點,設計出一系列的話題,教學過程就從這些話題擴展下去,最終形成一個課堂對話的認知系統,使生物課堂交流的更切實,互動的更有效.
(接「食物腐敗的原因」教學.)
師:同學們夏天家裡吃剩的菜湯沒有放入冰箱會怎樣?
生:臭酸.
師:為什麼?
生:七九八舌.
師:展示巴斯德的肉湯腐敗的實驗.
生:比較分析.
師:由這一次實驗我們就能下能得出什麼結論呢?
生: 肉湯的腐敗是由於空氣中的細菌引起的.
師:那我們應該如何來解決呢? 同學們可以思考交流.各組同學在充分討論交流後回答.
生:多次改變小球下落的高度與打擊的力度,重復這個實驗.
3.練習鞏固、反饋矯正
學生練習鞏固階段是對話教學過程中實現自我對話,進行自我反思的重要環節.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個再實踐再認識而不斷深化的過程.在本環節中,
教師深入引導學生做一些鞏固練習,可以幫助學生自覺梳理知識,使所學的新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在學習「探究植物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後,教師通過搶答的形式
進行練習反饋.教師用准備好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鞏固訓練時,務必深入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的真實思維活動,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通過與學生「對話」進行及時
針對性地啟發指導,同時教師作為引領者能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中的所得與失誤,及時進行矯正或補充,切實提高了反饋矯正的效率.
4.自主小結、反思歸納
課堂教學的結尾,教師應該滿懷激情,通過「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和技能,學到了哪些生物思想和方法,以及對整個課堂組成要素和學
習過程的看法.教師要鼓勵學生講、老師耐心聽,讓學生站在自主的地位上,並在學生踴躍發言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
(接「植物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教學)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方法和技能?請各小組認真總結歸納,然後請一代表做總結發言.
生:各小組在組內交流、總結,並確定代表發言(略).
師:這節課,同學們對實驗探究設計的很仔細,思考得很深入,理解得很透徹.
象上述,教師通過「對話」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給予客觀、鼓勵性地評價,給學生一種由成功所致的喜悅和信心.接下來教師所給的課後練習,可以讓學生把問題的探究活動引到課外、引向深入,給學生提供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擴展.
三、「對話教學」的幾點體會
首先,「對話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說教,而是師生、生生以及師生與知識之間的互動交流,它不僅是一種物理課堂教學的活動方式,更是一種傳統的且符合新課
改精神的重要手段.它所倡導的知識觀、課程觀、師生觀,打破了教學各要素之間封閉獨立的狀態,使教師、學生、知識在課堂教學的對話系統中熔為一爐,在開
放、寬松的情境中靈動進行,使課堂教學更默契、更有效.
其次,「對話教學」賦予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對話中緊緊跟隨教師預設的「話題」,或思考質疑,或練習討論,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發揮學生
的主動.長期注重生物課堂中的對話引導,可以養成學生善於溝通、敢於質疑,並且對學習其它學科以及學生的生活帶來積極的深遠的影響.
另外,「對話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對話教學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中「話題」的預設要准確、充分且具有一定的質量.這就促使教師在課前要認
真研究學情,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認真准備演示實驗、PPT幻燈、視頻、動畫等;在課堂教師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引導以及合作上.因此,教師
只有在精心預設的基礎上,通過演示、啟發、評價等多種形式的「對話」方式,才能引導學生逐步完成課堂學習中的觀察、發現、思考、討論、嘗試、練習和反饋等
活動,從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健康人格、環境保護等與生物知識的和諧發展.
4. 如何在物理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
一、師生互動的含義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發生的一切相互作用與影響,由此引發的雙方在心理上與行為上的改變。按互動的對象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兩種。二、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1、互動觀念的偏差在如今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多是以教師的權威占上方,學生的觀點屈居下風。雙方是一種「控制與服從」的關系,且在這種關系中,信息的流向多是單向流動,缺少師生間信息的平等、雙向流動。而現實生活中,師生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有互動性的,教師不應該將信息來源的渠道壟斷,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將自認為正確、科學的信息灌輸給學生,博取學生的認同。師生可以在課堂上以平等地交換觀點,引發有效互動,改變雙方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的認知。2、互動的深度有限有許多教師的課堂存在師生互動多是基於課本原有知識的一問一答的簡單互動,如:朝代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在尋讀課文的時候,不需要過多的思考便可作答。這樣的互動不易引發學生進行有效思考、分析和歸納問題,更談不上課堂上的思想共鳴。這種師生間、生生間粗線條、單薄的互動,極易使得課堂陷入一潭死水的狀況,不利於課堂教學的長期開展。3、互動的內容有失偏頗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是活生生的人與人的互動,它的內容應該是多樣的,既包含認知領域的互動,也應包括行為互動、情意互動,豐富的互動內容,使得歷史課堂在學生眼中不單成為冰冷知識的一種習得的過程,還是一種有感情的體驗過程。在課程標准中規定,教學需實現三維目標,它包括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於初中歷史這門學科來說,學以致用的功能是學科的一大特色,通過認知歷史事實的過程中,去感受歷史、感悟歷史,體會個體存在的價值,以達到史學濡養身心,教育感化的作用。三、實現有效師生互動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正確定位師與生在互動中的角色首先對於教師角色,需要做到教師不是發布命令的上司,而是與學生共同學習、成長的同路人。教師不但在教學中要答疑解惑,更要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引路人,墊腳石。其次對於學生角色,需要做到教師真正的以學生的未來成長為終極目標的培養理念。學生是一個鮮活的人,他們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且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主體。教師在師生互動中不能單方面的灌輸知識、能力與情感,而應被學生被動的學習被主動的接受,學生信息的來源變單向為多向,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共享思維成果,共同促進、互助成長。2、為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留足准備的時間課堂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深層次的開展,離不開教師與學生課前的充分准備,教師需要查找資料、依據學情充分預設教案,學生也需要充裕的時間去預習、查找史料、分析整理整合信息、成為初步認識。沒有課前的這些准備,互動將是空中樓閣,是無根之水、是無本之木。3、創設興奮點,有效設問,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知識乃是一個過程, 不是結果。」知識在課堂主體——學生面前應該是有有活力的、動態的,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歷史事實的變化與它的史學功用。為實現這點,教師首先需要處處留心,摸清學生們的喜好和習性,充分預知學情;其次在授課中適時設置疑點、懸念,創設興奮點,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慾望與積極性;第三當學生進入課堂角色後,教師需要以協助者的身份引導學生自主認知、主動學習、互助答疑解惑,逐個攻破難題,以此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4、設計有助於師生互動的教學環節首先,教師可以設計允許更多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使得互動不單局限在師與生之間,還可以在學生與學生之間廣泛開展。為此,在設計中就要注意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與認知差異。七年級新生他們的自製力偏弱、團結協作的意識還在形成當中,對於他們的互動環節設置,可以盡可能的選取兩人間的互助學習活動,比如:互相思考一個問題後,綜合兩人觀點進行語言、圖表的敘述、互相質疑、兩人角色扮演等。這些學習活動可以逐漸提高新生們的思考、互助、模仿、表達、認同的能力。八、九年級的學生思想開始轉為成熟,分析能力、自律能力大為提高,教師可以設計多人小組互助學習活動,擴大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范圍,教師從旁註意組與組之間、組內成員間的分工合作關系的協調與學習方式的引導,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生生互動。其次,教師可以多設計具有啟發性的深層次問題。淺層互動充斥課堂是今天授課過程中的通病,教師需要有目的性地去挖掘本課知識,吃透教材,多動腦筋。創設質疑,幫助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課文,使其經過思索能有所啟發。這種有所得的課堂教學才是學生樂意參與的課堂。第三,教師可以多設計具有情境性的、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
5. 請問物理演示動畫是怎麼做出來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那是用3DSMAX製作的,3DSMAX是3D動畫製作的專業軟體,3D領域內的軟體並不多,最為著名的就是3DSMAX和MAYA,它兩個是同一家公司的。製作3D動畫十有八九用的都是他們。
6. 物理與同學能互動小游戲
用紙杯做紙話筒,與同學互動
7. 物理虛擬試驗怎麼做
1、所謂虛擬物理實驗是用電子設備模擬物理實驗
2、首先需要安裝虛擬實驗軟體,可以是電腦程序,也可以手機的App
3、運行軟體,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操作就可以了
4、目前能虛擬的實驗還不夠全面,特別是自己另外設計的實驗,教材上的實驗一般都可以完成
8. 如何在物理課堂上與初中學生互動
我覺得可以多舉一些現實中的例子,把所要講的物理知識點融入到例子當中,這樣就會通俗易懂很多,學生就會更有興趣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