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之後不一樣
這些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之後不一樣:
1、青蛙:青蛙成體無尾,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2、蝴蝶: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一生會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多為肉蟲,少數為毛蟲。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蛹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成為蝴蝶。
3、蚊子:蚊子的一生經過卵,幼蟲(孑孓),蛹、成蟲四個時期。蚊喜歡把卵產在清水中,在溫暖的季節里,卵大約三天就可孵化為孑孓並開始吃水裡生長的極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動物等。孑孓經過蛻皮,最後停止吃東西、活動減少而變為蛹。大約兩三天後,蛹又來到水面蛻去皮而羽化為成蟲飛出來。
4、蒼蠅:蒼蠅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生活史可分為卵、幼蟲( 3個齡期)、前蛹、蛹、成蟲。蒼蠅屬,體型小型到中型,觸角短,僅 3 節,末節末端有節鞭或末節背面有一根羽狀剛毛,稱觸角芒(arista)。
5、蜜蜂: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卵內的胚胎經過3天發育孵化幼蟲,在幼蟲期由工蜂飼喂,之後發育成工蜂,成長到6日末,由工蜂將其巢房口封上蠟蓋。封蓋巢房內的幼蟲吐絲作繭,然後化蛹。蛹期主要是把內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種器官,最後羽化為成蜂。
2. 昆蟲和動物有什麼區別
昆蟲是動物,但動物不一定是昆蟲。昆蟲是一種統稱,全稱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節肢動物。
全世界的生物可以分為三種:植物、動物、微生物。用排除法,昆蟲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微生物,那它們肯定就是動物了。
昆蟲屬於節肢動物,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注意:蜘蛛不是昆蟲),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現。昆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對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分類學根據生物之間相同、相異的程度與親緣關系的遠近,使用不同等級特徵,將生物逐級分類。動物分類系統,由大而小有界、門、綱、目、科、屬、種等幾個重要的分類等級。任何一個已知的動物均可無例外地歸屬於這幾個階元之中,例如:義大利蜜蜂就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蜜蜂科蜜蜂屬義大利蜜蜂
3. 鱷魚,烏鴉,駱駝,驢,螞蟻中,哪些是同類
駱駝和驢屬於同類,都屬於哺乳類動物。鱷魚屬於爬行類動物;烏鴉屬於鳥類動物;螞蟻屬於昆蟲類動物。
鱷魚為肉食性卵生脊椎類爬行動物,是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鱷魚因強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鱷魚屬於瀕危野生保護動物,被國際上列為I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植物。
駱駝,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3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哺乳動物。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駝峰里貯存著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時,分解成身體所需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另外,駱駝的胃裡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用來貯水。
4. 動物、生物,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一些未知生物……
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
動物主要指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動物的分類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5. 像小蝌蚪一樣跟媽媽長相完全不同的動物還有什麼
1、蟬
蟬的幼蟲生活在土中,有一對強壯的開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樹勢,使枝梢枯死,影響樹木生長。在鑽出泥土時可以防止和別的蟬類一起鑽出,爭奪領土、食物。將要羽化時,於黃昏及夜間鑽出土表,爬到樹上,然後抓緊樹皮,蛻皮羽化。
當蟬蛹的背上出現一條黑色的裂縫時,蛻皮的過程就開始了,頭先出來,緊接著露出綠色的身體和褶皺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變硬,顏色變深,便開始起飛。
2、蠶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一隻雌蛾可產400~500粒蠶卵。1700~2000粒蠶卵重約1克,直徑0.2cm。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3~4天後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
3、蟑螂
蟑螂,泛指屬於「蜚蠊目」(學名)的昆蟲, 屬於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蜚蠊目( Blattaria) , 俗稱蟑螂, 是常見的醫學昆蟲。蟑螂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
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復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前後翅基本等大,覆蓋於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4、蛾子
昆蟲鱗翅目蛾類的俗稱,又叫「撲楞蛾子」。因為蛾類翅膀振動很快,會發出「嗡嗡」聲,又因蛾類大多為害蟲(除蠶以外),且腹大腰圓。
撲棱蛾子是昆蟲鱗翅目蛾類的俗稱,又寫為「撲楞蛾子」。因為蛾類翅膀較大,扇動的時候動作大,北方稱作「撲棱」(就是能折騰,動作大)而且聲音上也是「撲棱」「撲棱」的聲音。
5、蜻蜓
蜻蜓是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後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脈也稍有不同。休息時四翅展開,平放於兩側。
蜻蜓是食肉性昆蟲。他們捕食蒼蠅、蚊子、葉蟬、虻蠓類和小型蝶蛾類等多種農林牧業害蟲。蜻蜓是有益於人類的一類重要天敵昆蟲。「蜻蜓點水」是蜻蜓將卵產在水中的生物學特徵.其幼蟲(稚蟲)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種類而異,蜓類一般為2年,有的長達了3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