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蛙有哪些種類
1、虎紋蛙
虎紋蛙又叫水雞,有「亞洲之蛙」之稱。雌性比雄性大,體長可超過12厘米。皮膚較為粗糙,頭部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前後肢有橫斑,由於這些斑紋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得名。
2、棘蛙
體型小而肥壯,一般體長不超過70mm。頭部寬扁,頭寬略大於頭長。皮膚粗糙,無背側褶,除股後側外,全身背面布滿大小不等的圓疣、扁平疣或窄長疣,疣上均有細小的黑色角質刺。體背面多為棕色、淺棕褐色,散有黑褐斑,眼間及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橫紋; 後腹部及後肢腹面呈蠟黃色。
3、姬蛙
姬蛙體型小,長4cm以下。頭小。舌呈卵圓形,後端無缺刻。無上頜齒及犁骨齒。前肢細弱,後肢較粗壯;指末端膨大或不膨大。前烏喙骨、鎖骨、肩胸骨均消失。皮膚較光滑,或有分散的小疣粒。
4、黑斑蛙
黑斑蛙雄性略小,頭長略大於頭寬,吻鈍圓而略尖,吻棱不顯,前肢短,後肢較短而肥碩,脛關節前達眼部,趾間幾乎為全蹼,成體背部顏色為深綠色、黃綠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規則的黑斑,腹部顏色為白色、無斑。
5、金線蛙
金線蛙體型肥碩,成年體長約50毫米(雄體略小)。背部綠色雜有一些黑色斑點,有兩長條褐色斑,從吻端一直延伸到泄殖腔口,形成明顯的綠色的背中線。體側綠色有些黑斑,兩側各有一條粗大的褐色、白色或淺綠色的背側褶。皮膚光滑,但在背部及體側有些疣粒。
❷ 世界的蛙類可分為多少種…
世界上大約有4300,多種不同類型的青蛙和蟾蜍。它們是兩棲動物中個頭最大的一族。它們的棲息地令人驚奇,不僅有湖泊,沼澤和其他濕地,而且還包括草地,山地甚至沙漠。蛙類屬無尾目,此目主要特徵是:身體短寬,四肢比較長;幼體有尾,成體無尾;跳躍型活動;幼體為蝌蚪,從蝌蚪到成體的發育中需經變態過程。其各數量約有2500種,我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南方深山密林種類較多。
❸ 常見的牛蛙品種有哪些
1、美國青蛙
又名沼澤綠牛蛙、豬蛙或豬嗚蛙,美國青蛙原產在加拿大、美國一些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卡羅萊納州、得克薩斯州,我國於1987年引進,個體比本地青蛙大,但比牛蛙小,最大個體500克左右。
2、牛蛙
牛蛙,俗名美國水蛙,因其叫聲猶如牛而得名,牛蛙原產在北美洲、墨西哥等地區,目前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是各個地區食用蛙的主要養殖品種,近年來,牛蛙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重要的名特水產品之一。
❹ 青蛙大概有幾種
蛙類大約有4800多種,中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
青蛙大多數生活在水裡,因而水對它們是至關重要的。淡水既可以讓青蛙的皮膚保持濕潤,同時又是青蛙繁殖的媒介。
青蛙主要捕食稻苞蟲、螻蛄、蚜蟲、金龜子、螟蛾等農業害蟲,因而有「莊稼的保護者」「綠色衛士」等榮譽稱號。
(4)蛙類動物的名稱有哪些擴展閱讀:
青蛙的一些常見品種:
1、黑斑蛙
黑斑蛙成蛙常棲息於稻田、池溏、湖澤、河濱、水溝內或水域附近的草叢中。
2、澤陸蛙
澤陸蛙常見於田野池塘及丘陵,外形似虎紋蛙而體形小,廣泛分布於日本和東南亞地區。
3、金線蛙
中國廣泛分布的特有物種,體型肥碩,成年體長約50毫米。
❺ 青蛙的稱呼有哪些
青蛙別稱青蛙、蛙;蛤蟆;蛙子(棗庄話)
青蛙(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青蛙一向被認為是卵生動物,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雨林的青蛙能夠產下蝌蚪。這種青蛙是全球6000多種青蛙中唯一一種能夠「下蝌蚪」的青蛙。
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因為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中國的蛙類有130種左右,它們幾乎都是消滅森林和農田害蟲的能手。
❻ 蛙屬於什麼動物呢
蛙屬於兩棲綱無尾目動物。
蛙類,俗稱水雞、田雞、石雞,台語俗稱四腳仔、四腳魚仔或水雞,大約有4800種。主要包括兩類動物:青蛙和蟾蜍。這兩類動物沒有太嚴格的區別,有的一科中同時包括兩種。一般來說,蟾蜍多在陸地生活,因此皮膚多粗糙;蛙體形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習性:
蛙類的繁殖方式基本和蟾蜍類相似,也是以昆蟲為食,但大型蛙類可以捕食小魚甚至小鼠。基本在夜間捕食。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生活在雨林潮濕環境的樹上的。
卵產於水中,也有的樹蛙僅僅利用樹洞中或植物葉根部積累殘余的水窪就能使卵經過蝌蚪階段。2003年在印度西部新發現一種「紫蛙」,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中,只有季風帶來雨水時才出洞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