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個動物有沒有上牙

哪個動物有沒有上牙

發布時間:2022-08-17 18:26:26

1. 牛為什麼只有下牙、沒上牙

世間草食動物,都長著一口上下鋒利的牙齒,牛有點特別,與眾不同,只有下牙,沒有上牙。對牛的這種特殊生形,民間有這樣一個故事流傳著。 相傳,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牛和羊、馬等草食動物一樣,有著一口上下鋒利的牙齒,斷草不比羊慢,碎料不比馬差,在草食動物中,它的這口牙齒,是數一數二的好牙齒。對這口鋒利的牙齒,牛也感到很滿意,並不時向其它動物誇耀哩。 就在那個時候,牛與人就相依為命了。人飼養牛,牛幫人犁田耙地,就象一個人的左右手一樣地生活著。 有一天,牛在田裡犁田正起勁的時候,百獸之王老虎從身邊路過,它看見牛拉著沉重的木犁,滿頭大汗,渾身是泥,一步一搖地向前吃力地走著,就帶著譏笑的口氣對牛說道:「牛先生,你有這樣大的個子,長著這樣無比大的力氣,還有一對象劍一樣鋒利的長角,但是,你不僅要拉犁拖把耕田耙地,還要受個子遠比你小十多倍的人的氣。」說到這里,它嘆了一口氣:「唉,你的所作所為,在我看來,是和你自己不相稱的。」說著,便得意地哈哈大笑起來。 牛一邊拉著犁走著,一邊細心地聽著老虎笑自己的話,聽完老虎的話後,它不假思索地對老虎說道:「我不和人嘴爭力斗。不過。說實在話,在各個方面,我不如人,不僅不如人,還差得很遠很遠呢。」說到這里,牛就一聲不響地拉著犁走了。這時,看著牛乖乖犁田的老虎又笑嘻嘻地對牛說道:「我不是叫你和人相爭相鬥,我是說你比我強得多哩……。」「強不強我自己知道,不信你象我一樣叫人拴起來試試吧,那時,就知道是誰有本事了」,牛接著老虎說。一向驕傲自大的老虎,為了顯顯自己的本事,聽牛這么一說,就一口答應了。 自以為了不起的老虎恭恭敬敬地對人說道:「駛田大哥,請你把我象牛一樣拴駕起來,看著我和牛究竟是哪個有本事些。」說罷,它就隨身倒在地上,乖乖地讓人拴綁了。 駛田人放了牛,解下拉牛的繩子,就動手拴老虎了。不一袋煙工夫,老虎的四腳四手就被拴得鐵鐵的,拴好後,他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看還有拴得不緊的地方。看後,他就拿起犁田用的二尺,舉過頭頂,對准老虎,用力猛打開了。 在一下接一下的猛捶狠打中,老虎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直淌。這時,它動不能,走不得,只好低頭認輸,向人求饒道:「駛田大哥,我認輸家,請你不要打了。」說罷就嗯嗯地哼了起來。 「哈哈,哈哈……」站在旁邊的牛看到老虎認輸求饒的丑模樣,就忍不住大笑了起來。這時,它由於高興,只顧大笑,不大留心,四腳一滑,就從田埂上摜到田裡了。這一跤,一處也沒有摜著,只把嘴杵在地上,當抬起頭來時,嘴突然疼得要命,於是它就想張開嘴看看有沒有損傷。說來奇怪,嘴一張開,上牙就一個個不留地掉了下來,齊齊地落在地上。看著這白花花的牙齒,它傷心地哭了起來。 牛自從牙齒掉了,就再也沒有長出新的來了,從此以後,便一代又一代的相傳下來,直到今天,都一樣的沒有上牙。

2. 牛真的沒有門牙嗎那它們生活中如何啃草的

因為牛的上頜長有堅硬的齒板,能代替門牙,與下頜門牙緊緊閉合。就可以把草料切斷,然後由臼牙把草料咀嚼得更碎。所以,牛沒有上頜門牙也能吃草。

牛有牙 ,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牛是大型草食性動物,每天要消耗近百斤草料,只要少添勤添乾料,或者遇到喜歡吃的鮮草,牛會使勁的吃,直到吃得肚皮圓為止。但是如果遇到草料不幹凈,或者自已的唾液沾上草料上,牛就會放棄不吃。牛吃草是沒有經過慢吞細嚼的,而是囡囹吞棗,等停止進食草料後再進行反芻。

3. 野生動物西牛有上牙齒嗎

野生動物犀牛上面也會有牙齒的,因為新生的牙齒還是很大的呢,在咀嚼東西的時候,4咬時候都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駱駝沒有上齒,那它是怎麼咀嚼吃東西的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哺乳動物。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駝峰里貯存著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時,分解成身體所需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另外,駱駝的胃裡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用來貯存水。駱駝可用作騎乘、馱運、拉車、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區人民和地質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夥伴。

這就是反芻現象,是駱駝特有的一種消化活動。通過這一消化活動。駱駝可以咀嚼食物。

5. 牛和羊為什麼沒有上牙

因為牛和羊,都屬於偶蹄目、反芻亞目動物。

反芻是指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裡再次咀嚼,反芻動物就是有反芻這種消化方式的動物。通常是一些食草動物,因為植物的纖維是比較難消化的。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咽進入瘤胃的過程。

除駱駝和駱馬以外,這些動物都沒有上門牙,而是在相應的位置上長著堅硬的齒齦,用來支撐下門牙要撕咬的東西。進食時,反芻動物粗略咀嚼後咽下食物(主要是草木和小樹枝),然後躺著或坐著將食物重新返回口中細嚼一遍。

(5)哪個動物有沒有上牙擴展閱讀

牛外形特徵:

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羊外形特徵:

體軀豐滿而較寬,角大,圓弧形彎曲呈螺旋狀,唇薄靈活,四肢強健。尾有瘦長尾、脂尾、短尾、肥尾之分。鼻吻部狹窄被毛,上臼齒齒冠狹窄,無顯著的內柱。羊的胃有四室,是反芻動物。

6. 牛有沒有上牙

有牙齒,但無上齒,即有大牙,跟正常下牙部位對著的上部位沒牙齒;牛有4對門齒,隨年齡增長、牙齒發生相應變化,由乳齒更換為永久齒,門齒表面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門齒間隙發生變化。

(6)哪個動物有沒有上牙擴展閱讀

外形特徵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都已經退化,但還保留著下門牙,而且下犬齒葉門齒化了,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

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琅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復雜的齒紋,適於吃草;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

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角與鹿類有極其明顯的區別。

通常情況下,1歲以後的雄獸和雌獸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粗大的角,角的形狀在各種之間有所不同,但都是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

外邊包著一層角質套,角質套可以脫下,角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動物也因之被稱作「洞角」動物。角不分叉,外面還有一層堅硬的角套,角套為空心,套在骨質的角心上,並且隨著角心的生長而擴大,所以也把它們叫作「洞角類」。

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換角套外,一般牛類的洞角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而且不更換角套。鼻頸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

常見種類

1、普通牛(Bos taurus)。分布較廣,數量極多,與人類生活關系極為密切。

2、氂牛(B.run-niens)。毛長過膝,耐寒耐苦,適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的生態條件,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種,所產奶、肉、皮、毛,是當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資源。

3、野牛(Bison),如美洲野牛(B.bison)、歐洲野牛(B.bonasus)等。可與牛屬中的普通牛種雜交,產生雜交優勢和為培育新品種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Bubalus bubalus)是水稻地區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則兼作乳用。

5、黃牛(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為黃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來耕地或拉車,肉供食用,皮可以製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生活習性

牛的適應性很強,能夠較好地適應所在地氣候,其適宜溫度為15-25攝氏度;牛吃飽後會停止進食,但還會不住的反芻;牛是素食動物,且食物范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還喜歡吃一些綠色植物(或果實),如水花生、紅薯藤(苗)、玉米(苗)、水稻、小麥苗等。

生長繁殖

牛單胎、雙胎率一般僅占懷孕總數的1~2.3%。除高寒地區的氂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都相似,平均21天左右,妊娠期約280天。

牛屬中的4個牛種可相互雜交,其中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如瘤牛×普通牛)公、母牛均有生殖能力;有的牛種雜交後代(如氂牛×普通牛,野牛×普通牛)母牛能生殖,公牛則不育。

水牛屬中的水牛種相互間也可雜交產生後代,但與牛屬中的任何牛種雜交均不能受孕。根據這些特性,通過種間雜交創造新品種或利用其,已受到育種工作者的廣泛重視。

美國用婆羅門瘤牛與歐洲的肉牛進行雜交,育成了適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條件的婆羅福特、婆羅格斯、聖赫特魯迪斯、肉牛王等肉牛品種。澳大利亞用辛地紅及沙希華瘤牛與雜交,育成了耐熱、抗蜱的澳大利亞乳用瘤牛。

美國還用美洲野牛(3/8)與海福特牛(1/4)和(3/8)進行三品種雜交,經過上千次雜交試驗,終於克服了雜種公牛不育的障礙,育成了增重快、耐粗飼、產肉多、肉質好、飼養成本低的肉牛新品種「比法羅」。

7. 什麼動物沒有牙

民間有「十二生肖各有一缺」的說法:鼠無牙、牛無齒、虎無頸,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腮,雞無腎,狗無味,豬無壽。 明代葉世傑在《草木子》中(●草木子卷之二下鉤玄篇),術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神。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腸。豬無筋。人則無不足也。從「人則無不足也。」來看,古人是以人類自身為標准比較十二生肖動物的前提下,提出每種動物的一缺。我們來分析一下「十二生肖各有一缺」每一缺是否有科學道理。 老鼠真的沒有牙?在分析鼠無牙這一「缺」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人牙和齒的概念。古人將「牙」和「齒」是分開來講的,牙指 臼 齒 ( 見 《 說 文 》 段 注 ) , 也 就是 「兩 旁 曰 牙 , 當 中 曰 齒 」 ( 見 《 本 草 綱 目 》),因而古時候的「牙」其實指的是我們裡面的牙,「齒」其實指的是我們的門牙。因此古人對字音有「牙音」和「齒音」的區別。比如:唇亡齒寒,這里的「齒」指的就是門牙,從字面了解,可以想像一下,為什麼「齒」這里指的是門牙,假如我們的嘴唇沒有了,門牙就露出來了。鼠無牙這一缺似應指數的牙齒數量比較少,缺少了犬牙。 鼠類屬嚙齒目(Rodentia)動物,在哺乳動物中嚙齒目的種類和數量最多,分布遍全球。主要特徵為:體中小型。上下頜各具1對門牙,門牙呈鑿狀,終生生長;無犬牙(犬牙虛位)。鼠科動物不具前臼齒。門齒和臼齒列(前臼齒和臼齒)之間有很寬的齒間隙。齒式為:1.0.0.2-3 1.0.0.2-3 。人的齒式:2.1.2.3 2.1.2.3例如:在生活中,如果有人拿水果抱著吃,大家覺得特別可笑,因為它很接近嚙齒動物吃東西的習慣,嚙齒動物前面有兩個的很大的門齒,因為沒有犬齒,門齒到裡面後槽牙中間是空的,和人類比較起來,鼠類和人類牙齒對應位置少了4枚門齒、4枚犬齒8枚前臼齒,牙齒總數為16枚。僅是人類32枚牙齒數量的一半。因此鼠類它必須用門齒磕,磕了以後存在兩個頰囊中,用臼齒慢慢磨慢慢吃下去。就像花松鼠那樣。由於古人觀察到了鼠類與人類牙齒的區別,尤其是鼠類沒有用來撕開食物的犬牙,由於犬牙是「牙」中最靠近門齒的,故「鼠無牙」主要指鼠類沒有犬牙。

8. 羊有沒有上牙

羊,狗,等動物都是有上牙下牙的,不然怎麼咬東西吃。
羔羊3-4周齡時8個門齒就已長齊,為乳白色,比較整齊,形狀高而窄,接近長柱形,稱為乳齒,此時的羊稱為「原口」或「乳口」;
到12-14月齡後,最中央的兩個門齒脫落,換上兩個較大的牙齒,這種牙齒顏色較黃,形狀寬而矮,接近正方形,稱為永久齒,此時的羊稱為「二牙」或「對牙」;
以後大約每年換一對牙,到8個門齒全部換成永久齒時,羊稱為「齊口」。

9. 為什麼羊沒有上門牙//////////

因為羊屬於反芻動物。

反芻,是指某些動物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反芻主要出現在哺乳綱偶蹄目的部分草食性動物身上,如牛、羊、羚羊等,這些動物被統稱為反芻動物,歸屬於哺乳綱偶蹄目反芻亞目。除此之外靈長目的長鼻猴也會進行反芻。

反芻過程

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咽進入瘤胃 。

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嘔上行至口,也可以從瘤胃陸續進入網胃,再由網胃返回口中,經口腔中頰齒的細細咀嚼後再次咽回瘤胃。這一反芻和咀嚼過程可以再次重復進行,直至徹底嚼碎後,食物再從瘤胃經網胃而入瓣胃。

瓣胃近球形,內壁有許多平行的葉片(故俗稱百葉)。瓣胃的葉片提供廣大的面積,食糜在葉片間受到壓擠,使成更細碎的食糜,同時,瓣胃也吸收一部分水和低級脂肪酸。皺胃是唯一分泌消化液的部分,相當於其它獸類的胃本體,胃腺的分泌物中含有胃蛋白酶和鹽酸。

閱讀全文

與哪個動物有沒有上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