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齊白石、徐悲鴻、黃胄他們三個各自最擅長畫什麼
齊白石最擅長畫蝦,徐悲鴻畫馬,黃胄最擅長是畫驢。
❷ 齊白石擅長畫什麼
齊白石先生擅長畫蝦、山水畫和花鳥畫,不過最有名的是他畫的蝦。提起齊白石先生,很多人應該都不會陌生,他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他筆下的蝦形神兼備,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隻活潑、機敏的蝦,畫工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齊白石簡介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齊白石擅長畫花鳥、山水、魚蟲,筆藝精湛,他畫的蝦尤其出名,它筆下的蝦活靈活現,形神兼備,天趣橫生。
齊白石是近現代著名國畫大師,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泉》、《墨蝦》等。
❸ 齊白石最善長畫什麼
齊白石——蝦、蟲、草,代表作《蝦》《荷影圖〉《祖國萬歲》《蛙聲十里出山泉》
徐悲鴻擅長畫馬;
齊白石擅長畫蝦;
黃胄擅長畫驢;
李可染擅長畫牛;
吳作人擅長畫熊貓;
吳冠中擅長畫橋;
張大千擅長畫虎;
李苦禪擅長畫鷹;
韓美林擅長畫動物;
丁聰擅長畫諷刺漫畫
石濤擅長畫山水;
鄭板橋擅長畫竹。
❹ 齊白石最擅長畫什麼
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
齊白石的蝦,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大師寫蝦: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4)齊白石擅長畫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❺ 戴嵩,李苦禪,齊白石,徐悲鴻,他們愛畫什麼
戴嵩愛畫牛、李苦禪愛畫鷹、齊白石愛畫蝦、徐悲鴻愛畫馬。
戴嵩 ,生卒年不詳,唐代畫家。韓滉弟子,韓滉鎮守浙西時,嵩為巡官。擅畫田家、川原之景,畫水牛尤為著名。
李苦禪,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李英傑,改名英,字勵公。山東高唐人。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擅畫花鳥和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
徐悲鴻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志」。
(5)齊白石擅長畫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徐悲鴻畫作的的特點:
徐悲鴻是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向現代社會轉型期間最早的接受和建立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
徐悲鴻對美術素描教學留下許多經典原則,包括「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寧方毋圓,寧臟毋凈,寧拙毋巧」等。
靳尚誼指出,徐悲鴻運用的恰恰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思想來解讀西方的素描教學,「不僅是准確、生動、深刻理解的造型體系,而且其中具有中國文化精髓和哲學。」
徐悲鴻還讓那些富有創造個性的藝術家也成為美術教育的薪火傳人。上世紀20年代徐悲鴻曾聘請民間畫家齊白石到大學任教;40年代徐悲鴻不畏反動政治勢力,在重慶撰文介紹解放區的木刻,推崇共產黨的木刻家古元。
在教育中,徐悲鴻注重吸收西方美術教育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中國美術教育體系。在其從事美術教育期間建立了西畫專業,即油畫專業。
❻ 齊白石愛畫什麼動物徐悲鴻愛畫什麼動物謝謝!
齊白石畫蝦
齊白石畫蝦堪稱畫壇一絕。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
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齊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白石畫蝦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齊白石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
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白石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取捨: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白石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
(6)齊白石擅長畫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著名國畫藝術大師齊白石57歲時有一次題畫寫道:「余作畫數十年,未稱己意。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乃余或可自問快心時也。」(己未老萍詩草)這幾句斬釘截鐵的話,可以說是齊白石不怕否定自己、敢於創新的藝術宣言。齊白石的最膾炙人口的畫蝦,就是他的創新精神的突出例證。
齊白石少年時代就對蝦產生濃厚的興趣,經常到溪流里觀察這種逗人喜愛的小生物,用棉花為誘餌釣蝦。他晚年曾畫《兒時釣蝦圖》,在畫幅上題詩道:「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為餌釣蘆蝦。今朝畫此頭全白,記得菖蒲是此花。」並有小註:余少時嘗以棉花為餌釣大蝦,蝦足鉗其餌,釣絲起,蝦隨釣絲起出水,鉗尤不解。只顧一食,忘其登岸矣!
少年時代的這種興趣,使齊白石早就萌發畫蝦的藝術種子。但他60歲以前畫蝦主要是摹古,學習八大山人、李復堂、鄭板橋等畫蝦的技法。
62歲時,齊白石自認為對蝦的體會還不夠深刻,需要長期細心觀察和進行寫生,就在畫案的水碗里,長期養著數只活蝦。齊白石每天都要細心觀察它們很多次,看它們的形狀,看它們在水中游動時的姿態,還常常用筆桿觸動它們,看蝦跳躍時的各種姿勢。
這個時期的工夫,依然還是側重在追求外形。因此,他筆下的蝦雖已越過古人,但和他80歲以後畫的蝦還差一段距離。總的看來,蝦的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還不能表現蝦的透明的質感。
66歲時,齊白石畫蝦產生一個飛躍。蝦的身軀已有質感,頭、胸部前端有堅硬感。腹部節與節若連若斷,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動。蝦的長臂鉗也分出3節,最前端一節較粗,更顯有力。蝦的後腿由10隻減少成8隻。
68歲時,畫蝦又進一步。這時的特點是:腹部小腿繼續刪減,由8隻減到6隻;以前畫蝦眼是畫兩個濃墨點,後來在寫生中觀察到蝦在水中游動時兩眼外橫,於是蝦眼由兩個濃墨點改畫成兩橫筆;最關鍵的突破是在蝦的頭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一筆濃墨。
齊白石認為對蝦寫生七八年,這一筆是創造最成功的,他說:「這一筆不但加重蝦的重量,並且也表現白蝦的軀干透明。」這時畫蝦已達到神形兼備,可以說算成功。
但齊白石仍不滿足,繼續追求筆墨的簡煉。70歲後又有意刪除不損害蝦的真實性的腿,78歲時畫的蝦後腿就只有5隻。
80歲以後畫的蝦,才真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精確的體態,富有彈力的透明體,在水中浮游的動勢……可以說,藝術造型的「形」、「質」、「動」三個要素都臻於完美的境界。作家老舍在齊白石93歲壽辰的慶祝會上,說:「白石老先生畫的蝦,可以看出蝦在水裡游的運動,像活的一樣,但他作畫的時候決不是對自然事物單純的模擬。
有一次他說:『蝦爪上的東西還很多,可是我不用畫這些玩意。』他是有提煉的。」老舍指出的提煉,就是把蝦的次要部分刪除,對蝦的重要特徵進行藝術誇張,使蝦的神情更為突出,所以人們比較池塘里的蝦而更喜愛齊白石畫的蝦。
感性認識有待於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齊白石68歲時對蝦的形象進行了重大改造,淡墨畫出的蝦頭、蝦身加上了重重的一點濃墨,表現了蝦的重量和蝦頭前端的堅硬。
蝦眼改小圓點為兩橫筆,蝦腿8條減為6條等。1934年,齊白石71歲時完成了畫蝦的最後改造:後腿由6對減為5對,簡約、概括、唯美,達到了「似與不似之間」的境界。」充分的證明了這一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