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稱物體的一部分的重量
1.可以拆卸,則拆下來稱
2.只是連接在物體上,但可以無摩擦轉動的
可以創造理想環境,使這一部分物體在外力作用下轉動
測出力和角加速度,可求得其轉動慣量,並通過其質心位置確定其質量
3.若是固連的有固定密度的物體,可考慮通過測其體積來確定質量
這只是直接測量法的幾種
間接測量法非常靈活,也通常比較巧妙方便
當然,具體怎樣做好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
很難一概而論
② 不用稱怎麼能算出一頭豬的大概重量。
給豬估算體重並不難,只要能大體估算出豬的身長基本就能估算出體重,正常出欄200斤左右的豬若是一般膘情的話,豬從耳朵根到尾巴根每20公分就有30斤,若是豬的體重超過200斤那每20公分就有35斤,而若是豬體重只有100斤上下,那麼每20公分就有20-25斤,根據豬的體長大體就能估算出豬的體重。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的「進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豬價動態、國內一線科研成果,同國內養豬人暢聊養豬事!
圈子封面
養豬每日資訊
圈主:果然悠
933成員
進入圈子
到農村買豬和牛,如何不用秤估算體重?老農民的這套方法一學就會
當然若是有軟尺或者米尺那麼估算起來就能更准確一些,使用軟尺測量豬的胸圍和從耳根到尾根的直線長度,測量是要求軟尺拉直,數據會更准確,然後將測量的數據帶入到公示中:豬的體重=胸圍(厘米)×身長(厘米)÷80(系數),注意這個計算方法最後得到的結果為市斤而不是公斤。
到農村買豬和牛,如何不用秤估算體重?老農民的這套方法一學就會
這個方法同上面的差不多,還要根據豬的體重進行微調,如果是體重超過200斤,那就在計算的結果上增加5%的體重,若是體重在250斤以上,就在計算的結果上增加10%,若是體重超過了300斤,就在計算的結果上增加15%。
③ 如果現在讓你稱一頭大象你會用什麼辦法
用過地磅來稱出大象的重量,有一種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抓超載用移動地磅。
腳印法:把大象拉到松軟的地面上,然後再量一量四個腳印的深度,再量一個已經知道重量的人在同地面上腳印深度,就可以算出大象的重量。
拖動法:設計一隻底面光滑的大木板,放於一光滑的地面,為了減少摩擦系數,還可在地面上塗一些油,用一定的力量去拉這只木板,記下拉動時的力量,(可以用一定數量的石頭的重量通過滑車轉向後作水平拉力),然後再把大象牽走,再記下拉動空木板的拉力,則大象的重量就可算出來。
排水法:類似於曹沖的辦法,挖一規則幾何形狀深水坑,深度超過大象高度,別讓大象能站在水底即可,把水灌滿,把大象趕入,然後牽出大象,算一下減少的水的體積即是大象的重量。
(3)怎麼稱動物一部分重量擴展閱讀:
曹沖稱象:
取自《三國志》:曹沖年僅五六歲,具有成人的智慧。有一次,孫權把大象送去,太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當他參觀這個團體時,他找不到原因。沖曰:「如果你把它像一艘船一樣,用水標出它的位置,並把它稱一稱,就會知道了。」太祖的大喜悅,就是實施燕國。
曹沖非常聰明。當他五六歲的時候,他就像成年人一樣聰明了。這時,孫權送了一頭大象給曹操。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沒有一個官員能搞清楚。
曹沖說:「把大象放在船上,標上船要沉的地方。然後把石頭放在船上,沉到秤上。」曹操聽了很滿意,按方法稱了大象的重量。
④ 用什麼方法稱大象的重量
方法:
問養大象的人象有多重。
腳印法:讓大象站在松軟地面上,然後測量四個腳印深度。再測量一已知重量的人在同一地面上腳印的深度,即可大致算出大象重量。
懸吊法:於一大樹上掛一足夠結實的滑車,一頭拴住大象,另一頭吊一大籃子,於籃中放石頭,直到把大象吊起為止,稱石頭重量。
拖動法:根據摩擦力=重力X摩擦系數的公式可設計一隻底面光滑的大木板,放於一光滑的地面,為了減少摩擦系數
⑤ 動物園如何稱體重
動物體重與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但要讓動物心甘情願站到磅秤上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員為了讓測量體重這件事變得稀鬆平常,時常絞盡腦汁,並透過持續的動物訓練循循善誘,才讓園區里部分比較「上道」的動物,能定期測量體重。
例如亞洲黑熊為了避開通道上的地磅,會將背靠著牆壁,以雙腳站立姿勢、貼著牆橫向移動;且單靠美食引誘還不一定有用,因為有些黑熊仍會快速沖過地磅,也有個體直接把地磅上的食物拿走,卻怎麼也不肯踏上地磅一步;就像迷你馬和驢一樣,即使保育員送上紅蘿卜示好,也不是每一隻都能被說服,乖乖走上磅秤。
透過動物訓練,無尾熊可以安穩坐在保育員的手臂上,跟著保育員一起量體重;鼬獾和水獺訓練好行進入運輸箱,保育員提著箱子就能上磅秤;北美浣熊進入運輸籠則會緊張得一直亂動,因此保育員改變方法,用食物引誘,訓練浣熊自己走上磅秤。 而要測量國王企鵝體重,則是在通往伸展台的動線上擺放磅秤,讓企鵝走進展場前必需先經過磅秤,只是有時會好幾只一起擠上磅秤,此時保育員就會出手維持秩序;石虎「集寶」生*機警,保育員將磅秤固定放在展場內讓「集寶」習慣,再將食物放在秤上,透過監視器就可以知道坐在磅秤上用餐的「集寶」有多重。 雖然每種動物都有不同的測量方式,但監測動物體重與維護它們的健康有密切關系,除了做為研判各項疾病症狀的參考數值,當動物需要醫療時,不論麻醉或用葯,都必須知道每隻個體的體重,因此幫動物量體重,也是保育員積極努力的工作項目之一。
⑥ 怎樣稱出一頭大象的重量
講一個小孩子稱大象的故事。這小孩子名叫曹沖。曹沖的父親曹操是個大官,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員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法呢?那時候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官員們都圍著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秤象的辦法。 正在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操的小兒子曹沖,嘴裡不說,心裡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沖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一時也想不出來。他父親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曹沖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牽了大象,跟著他到河邊去。他的父親,還有那些官員們都想看看他到底怎麼個稱法,一起跟著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隻空著的大船,曹沖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沖說:「齊水面在船幫上劃一道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沖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著,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來。大家看著,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裡說:「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 接下來曹沖叫人挑了石塊,裝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擔又一擔,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沖看見船幫上的記號齊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塊又一擔一擔地挑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記號上,可見,石頭和大象是同樣的重量;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得到的總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嗎?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沖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曹沖真聰明!
⑦ 曹沖如何稱大象的體重
據說,東漢末年,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距今一千七八百年前的時候,既沒有動物園,也沒有電影,所以東漢朝廷中的文武官員,從來都沒有見過這種來自熱帶的龐然大物,因此十分驚奇。曹操也是如此。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大概是出於好奇心的緣故,曹操很想知道這么大的一隻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要是現在的話,稱一隻大象的體重,那是沒有困難的。只要讓大象通過地磅,馬上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可是,在那個時候,稱重量用的是桿秤,要用它來稱這么一隻大象的重量,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怎麼辦呢?曹操邀請了他手下的謀士提供辦法,又請教了一位有學問的老年人。結果也沒有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來。
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嘿!這么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正當大家苦於沒有辦法的時候,曹操的小兒子曹沖出來了,他走到他父親跟前,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沖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聽說曹沖能稱出象的重量,文武百官都十分驚奇,人人都想知道曹沖到底用什麼辦法來稱這只龐大動物的重量的。你猜他是怎麼稱的?
只見曹沖把大象趕到河邊,曹操以及朝廷中的文武官員也都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大象站穩之後,他便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裝在船頭上的石頭一筐一筐地用桿秤稱出來,相加以後所得到的石頭的重量,就等於大象的重量。
站在岸上觀看的人無不稱贊曹沖的智慧。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你如果見過輪船的話,一定可以發現輪船上都畫有吃水線,用它表明這艘輪船所能載重的最大限度。輪船裝載貨物時,只要觀察水面距吃水線的高度,就可以判斷所裝貨物的重量離最大載重限度的多少。你想,這個方法不是與曹沖稱象的方法很類似嗎?曹沖稱象的方法,實際上是一種「化整為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