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最重的海洋生物
世界上最重的生物是藍鯨。
藍鯨不但是最重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200-3300厘米,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厘米,寬50-60厘米。在耳膜內每年都積存有很多蠟,根據蠟的厚度,可以判斷它的年齡。在它的上頜部還有一塊白色的胼胝,曾經是生長毛發的地方,後來,毛發都退化了,就留下一塊疣狀的贅生物,成了寄生蟲的滋生地。由於這塊胼胝在每個個體上都不相同,就像是戴著不同形狀的「帽子」,所以可以據此區分不同的個體。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緣直線形。蜇溝55-88條,最長者達於臍。每側須板270-395枚。體背深蒼灰藍,腹面稍淡,口部和須黑色。
藍鯨和其他種類的鯨不同,其他種類顯得矮壯,而藍鯨則身體長椎狀,看起來像被拉長。頭平呈U型,從上嘴唇到背部氣孔有明顯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鯨須板密集,大約300個鯨須板(大概1米長)懸於上顎,深入口中約半米。60-90個凹槽(稱為腹褶)沿喉部平行於身體。這些皺褶用於大量吞食後排出海水。
藍鯨背鰭小,只有在下潛過程中短暫可見。背鰭的形狀因個體而不同;有些僅有一個剛好可見的隆起,而其他的鰭則非常醒目,為鐮型。背鰭大概位於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三處。當要浮出水面呼吸時,藍鯨將肩部和氣孔區域升出水面,升出水面的程度比其他的大型鯨類(如鰭鯨和鯧鯨)要大得多。這經常可作為識別海洋物種的有用線索。 當呼吸時,如果風平浪靜,藍鯨噴出的一道壯觀的垂直水柱(可達12米,一般為9米)在幾千米外都可以看到。藍鯨的肺容量為5000升。
2. 海底最重的動物
應該是藍鯨1頭長27.1米、重136.4噸的藍鯨,僅舌就有3.09噸,心臟0.43噸,肝有1噸。
體長20~25米,雌鯨可長達31米,為世界上現存的最大動物。1頭長24.4米的藍鯨,體重約有81噸。體通常為藍灰色,有白色斑點。背鰭較低,遠在體後方,喉胸部有58~120條褶溝,口中每側有黑色鯨須270~395片,多數為320~330片。呼吸時噴出的霧柱高達10~15米。在近海岸處食浮游性甲殼類,幾乎完全是磷蝦,因此,磷蝦被稱為鯨食(Krkll),磷蝦多的水域,藍鯨也多。經濟價值居鯨類之冠,分布甚廣,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但北半球的藍鯨比南極海域中同齡個體小1.5米,兩半球間的藍鯨互不交流。北半球的一部分可進入我國沿海。脂肪、鯨須、皮、骨、肌肉、內臟都可利用,因此,世界各地競相獵捕,且又易捕,致使其數量銳減,甚至瀕臨滅絕,現世界已全面禁捕。藍鯨又稱「剃刀鯨」。
3. 大洋深處最大海洋動物有多少噸
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如果是按體重 最大的是藍鯨 ;如果是按面積 體積 毫無疑問是北極霞水母 :) 雖然他去了水沒有幾斤.
世界上最重的動物是什麼 :地球上現存的最大、最重的動物是藍鯨。藍鯨不屬於魚類,而是生活在太平洋中的一種哺乳動物.
界上最長的動物是霞水母;1865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海岸,有一隻霞水母被海浪沖上了岸,它的傘部直徑為2.28米,觸手長36米。把這個水母的觸手拉開,從一條觸手尖端到另一條觸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長。因此,可以說霞水母是世界最長的動物了。
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是塵虱。塵虱非常小,肉眼根本無法看到。塵虱生活在居室的每一個地方,只要有塵埃的地方就有塵虱,因此也就有了這個和塵埃有關的名字。它的食物是從人體皮膚上分解出來的死亡的細胞。這些細胞比塵虱更加細小,因此人類自身根本覺察不到。塵虱只有放在顯微鏡下擴大許多倍後才能看到。盡管如此,卻有許多人對塵虱有過敏反應,會引起丘疹或打噴嚏。
藍鯨
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Linnaeus,1758)
英文名:Blue whale
別名:剃刀鯨、白長須鯨
瀕危信息:CITES:附錄I
IUCN:瀕危
中國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是須鯨中最大的一種,最長者是1904到1920年間捕於南極海域的一頭雌鯨,長33.58m,體重170噸。最重者是1947年3月20日捕於南喬治亞海域的1頭27.6m長的雌鯨,重190噸。
雌大於雄,南藍鯨大於北藍鯨。上面觀,吻寬而平。背鰭小,高約0.4m,位體後1/4處。鰭肢較小,其長占體長的15%。尾鰭寬為體長的1/3至1/4,後緣直線形。蜇溝55~88條,最長者達於臍。每側須板270~395枚。體背深蒼灰藍,腹面稍談,口部和須黑色。
藍鯨以浮游生物為食,主食磷蝦。一頭藍鯨每天消耗2~4t食物。攝食時游速2~6km/h,洄遊中5~33km,被迫逐時最大20~48km。一般進行10~20次小潛水後接一次深潛水,淺潛水間隔12~20秒,深潛水可持續10~30分種。噴出霧柱狹而直,高6~12m。藍鯨大約10歲性成熟,北藍鯨於秋末冬初產仔和交配,南半球是在南方的冬季交尾,7月是高峰期。繁殖期南北半球相差半年。孕期10~11個月,仔鯨長6~7m,重約6噸。哺乳期半年,斷奶時長可達16m。對最高年齡的估計從30年到80~90年不等。
世界性分布,以南極海域效量為最多,主要是水溫5~20℃的溫帶和寒帶冷水域,有少數鯨曾來游於黃海和台灣海域。藍鯨是最重要經濟種之一,脂肪量多。國際上規定用藍鯨產油量作換算單位,即1藍鯨=2長須鯨=2.5座頭鯨=6大須鯨。從現代捕鯨開始的年代起,就對藍鯨競相濫捕,在高峰期的1930~31年度,全世界一年就捕殺藍鯨近3萬頭。196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宣布藍鯨為禁捕的保護對象。未開發前藍鯨至少有20多萬頭,現在估計最多有13000頭。根據國際捕鯨委員會1989年發表的統計報告說,藍鯨現在只有200~453頭倖存者。這是根據在南半球經過8年的調查得出的,已經瀕臨滅絕。
4. 海里最大的鯨魚體重是幾噸
目前最大的海洋動物是海洋哺乳動物藍鯨。
藍鯨也被認為是地球上迄今為止生存過的最大的海洋動物,身長可達33米,體重最大可達181噸。
5. 世界上最重的鯨魚有多重
藍鯨是世界上最重的鯨魚,1909年,在南大西洋南喬治亞島的格呂特維齊一隻擱淺的藍鯨體長33.58米,但是當時沒有測量體重,相信應該超過200噸,因為在這之後,1947年捕獲了長度為27.6米的雌性藍鯨,體重為190噸,另外在藍鯨中,雌性體型要大於雄性,藍鯨平均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須鯨亞目。共有四個亞種。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平均體重重達181噸。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
與其他須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通常藍鯨白天需要在超過100米深度的海域來覓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覓食。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四大洋均有分布。
6. 最大的海底生物
最大的海底生物是藍鯨。
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一般體長為2200-3300厘米,體重為150,000-180,000千克,也就是說,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
所幸的是,由於海洋浮力的作用,它不需要像陸生動物那樣費力地支撐自己的體重,另外龐大的身軀還有助於保持恆定的體溫。
繁殖方式
藍鯨在冬季繁殖,雌獸一般每2年生育一次,懷孕期為10-12個月,每胎只產1仔。幼鯨重約2噸半,長約7米。為了防止窒息而死,雌獸要將幼仔托出水面呼吸第一口空氣,以後它就能自己呼吸了。雌獸的一對乳頭長在生殖孔的兩側。
哺乳的時候游在海水的上層,幼仔則緊跟在雌獸後方的下面,因為幼仔沒有能動的嘴唇,不能自己銜著乳頭吮乳汁,雌獸就憑借肌肉的收縮,將乳汁直接噴射到幼仔的嘴裡,這也是它對水中生活的一種很好的適應。
7. 最大藍鯨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噸呢
直到目前為止,國家海洋哺乳類研究室的科學家精確測量過最巨大的藍鯨是一隻重177公噸(196短噸)的雌鯨。
拓展資料:
藍鯨被認為是地球上出現過體型最大的動物。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阿根廷龍,阿根廷龍估計重達90公噸(100短噸),雖然一具受到爭議的雙腔龍脊椎骨可能顯示出這種生物可以達到122公噸(135短噸)重,長40至60米,另外一種數據尚未完全確定的巨體龍估計重達185-250公噸,重量足以超過最大的藍鯨的180公噸。
體積最大的藍鯨的數據尚未完全確定。大部分的資料是來自20世紀上半葉,人類在南極海域捕殺的藍鯨,不過這些資料是由並不精通標准動物測量方法的捕鯨人所收集的。目前記錄到最長的藍鯨為兩只雌鯨,分別為33.6米和33.3米。但是這些數據的可靠性令人質疑。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實驗室(NMML)的科學家所測量到的最長的藍鯨則是29.9米長。
8. 海洋里最大的生物是什麼
海洋中最大的生物是一種哺乳動物,他的名字就是藍鯨。藍鯨最長的長度可以達到30米,目前世界上記錄中最重的藍鯨體重高達180噸左右,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的海洋生物。
3、鯨落:
藍鯨的死亡被稱之為鯨落,俗話說得好一鯨落萬物生。在海洋的深處是沒有任何光線的,這里缺乏營養物質。如果鯨魚死亡在這里的話,就會為這里的微生物帶來大量的食物,所以說一隻鯨魚的死亡往往會帶來大量微生物的全盛時期。鯨魚的屍體就好像深海中的一個綠洲,可以降解2000年左右,讓上萬種微生物生存在這裡衣食無憂,這正是大自然的浪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