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野生動物有多少病毒的手抄報

野生動物有多少病毒的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2-08-21 23:14:42

Ⅰ 有沒有關於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手抄報啊

看書,觀看一些關於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書籍,一抄,畫個你會畫的動植物,就ok了】

Ⅱ 有關保護野生動物的手抄報版面設計

野生動物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國的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據統計,獸類約有450多種、鳥類有1186種、爬行類320種、兩棲類210種左右、魚類2000多種。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特別值得驕傲的是,在這些野生動物中,有很多世界上稀有的,有的還是我國特有的。如體態肥碩、性情溫順的大熊貓,機警敏捷的金絲猴,全身雪白、頭頂獨紅的丹頂鶴,體形奇特的麋鹿等。

這些野生動物,不僅具有極大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保護野生動物,讓它們得到合理的繁衍,對於改善自然環境,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開展科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是,近些年,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其數量越來越少。其中的原因,有氣候變化或自然災害引起動物生活不適,有人類亂砍濫伐,破壞了動物的生存環境,還有人類亂捕亂殺野生動物。如果再不加以保護,這些珍貴動物就有在球上滅絕的危險。

1988年11月,我國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目的就是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

國家把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除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以外,各省、市、自治區還有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包括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朱䴉、丹頂鶴等97種。

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包括小熊貓、穿山甲、黑熊、天鵝、鸚鵡等238種。還有許多種動物屬於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是公民的義務,因為野生動物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是公共財產的一部分。另外,野生動物資源是自然資源,有經濟、生態、社會三個方面的效益,從維護生態平衡的角度講,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比如說燕子,燕子能幫我們把田裡的害蟲吃掉。如果我們人類殺害捕捉它們,它們會吃掉那些常常來搔擾我們的蚊子,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嗎?沒有了燕子,我們的周圍變得很多害蟲,這些害蟲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壞處呀!

比如說青蛙,青蛙也能幫我們吃田裡的害蟲,可以說是田裡的警察。我們支捕殺他們,一旦沒有了青蛙,田裡的害蟲越來越多,害蟲不斷地吃菜,難道我們會有美好的豐收嗎?比如說啄木鳥,啄木鳥是森林中的醫生,它可以幫我們吃掉樹里的害蟲,讓樹恢復健康。我們殺害它們,樹木的害蟲會越來越多,樹木會慢慢地減少。地球上沒有樹,會發洪水、地震。

比如說貓頭鷹,貓頭鷹捉田鼠,是對我們人類有好處的,人類卻常常捕獵它們。沒有貓頭鷹,田鼠會增加。田鼠吃的莊稼和菜就更多了,我們人類一樣沒有好的收成。所以,我們要保護以上的動物。同時,我們還要保護其他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動物」一句令人揪心的話,又一次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金絲猴,海豹,金雕,藍鯨......這些可愛的動物,在環境的影響以及人類的捕殺下,已所剩無幾。

鯨的危機:1980年6月30日上午,在澳大利亞南威爾士州北部西爾.羅克斯,突然有成群的巨鯨拚命沖上狹窄的塔雷切裏海灘。為了拯救這些珍貴的海洋動物,人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也無濟於事。被強行拖回深水的鯨在海水裡曳了一會,又重返沙灘,並在沙灘上痛苦掙扎。時間較長沒下水的鯨,乾燥的皮膚上開始出現血泡,鮮血從破裂處流出。

據報道,這次共有58頭鯨死亡。類似鯨集體自殺的現象還有不少:1979年7月16日,加拿大紐芬蘭波林半島,有一百多頭鯨沖向岸邊,最後無一生還;2003年1月,165頭巨頭鯨在紐西蘭南島的「斯圖爾特島」擱淺......

鯨為什麼要集體自殺?日本科學家岩田久人揭開了這個秘密:他在京的屍體中發現了高濃度的有毒物質三丁錫(TBT)。TBT腐蝕神經,破壞了動物的方向感。TBT是人污染海洋的毒性最大的物質。已有千萬升TBT溶入海洋!

老虎悲聲: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已接近滅絕。現在世界上只有大約6600餘頭,而巴里虎,爪哇虎,裏海虎已在30年代逐漸滅絕。

盡管各國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捕殺老虎,但還是有一些酷愛金錢的人常將它們當作搖錢樹,這連政府都無法約束,法律都無法制服:1967年,在印度有480頭老虎被獵殺;1991年,大量的西伯利亞虎被偷獵;1993年,在印度從偷獵者手裡查獲了867斤虎骨......

不過有一隻老虎就有一絲希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地救助他們,他們還是有可能逃脫這一生死攸關的時刻的!

剛剛曝光的重慶獵殺大熊貓、販賣熊貓皮和吉林販賣東北虎皮、虎骨兩案,可謂觸目驚心。人們難以相信,在中國已步入現代文明、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還會發生這樣的事么?不幸的是,它確實發生了,並且受害的不僅僅是大熊貓和東北虎,還有成千上萬只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近年來,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多次組織了以打擊非法獵殺、走私、販賣、運輸、收購野生動物為目的的專項行動,基本遏制了案件數量的上升勢頭,表明了我國政府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的堅定決心。但是大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案件仍屢有發生,僅去年一年,被查處的此類案件就達7000餘起,收繳野生動物140萬只(頭),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達56000餘只(頭)。並且,大要案日趨增多,涉案動物的數量和級別加大,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更加隱蔽,犯罪有向組織化發展的傾向。

我們常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可就上述事實,人類是否將動物當朋友看待呢?人人都在為保護動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偏偏有那麼一部分人,利令智昏,瘋狂地捕殺野生動物。難道我們對動物做出的「承諾」失效了嗎?難道我們都不去想想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嗎?不要再不擇手段地傷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動物了,生態災難不能重演!

最後,我以一個地球人的身份呼籲大家: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Ⅲ 保護動物手抄報資料

要獵殺動物來做成美味的食物,或取下它們的毛做成毛皮大衣,地毯,更不要拿下它們的角來當葯材.那是很殘忍,又糟蹋生命的行為. 森林是動物的家,我們不能夠任意的破壞
堅持記錄身邊野生動物和鳥類的情況,生態環境情況,很多專業的野保工作者非常需要這一類的資料。...自己不參與捕獵、販賣、購買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和製品,發現這類行為堅決舉報,這個不用多說了。...
我們生活在台灣這一塊美麗又漂亮的寶島上,有許多珍貴的野生動物存活,可是由於現代人生活富裕,把一些非常珍貴的野生動物抓來煮食或做成葯材來補身體,使得一些非常少見的野生動物已經面臨絕種的危機,要保護這些快要絕種的野生動物,我們可以做一些比較具體的保護方法:例如:不濫墾、濫伐,留下一片綠地給野生動物們休息;立法保護野生動物,禁止亂殺野生動物,如果有人違反規定,就加以處罰;還有一些商人專門在賣動物的標本和肉,這是很不應該的,如果我們拒買那些標本和動物的肉,這樣一來,商人無利可圖,自然就不會殺害那些野生動物了。
一: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保護野生動物最重要的是保護它們的棲息地,不要亂砍亂伐,破壞草坪,不要隨意堆放垃圾,不要濫用農葯和殺蟲劑,保護水源和空氣也是保護寶棲息地的一部分。
二:其次不濫捕濫殺野生動物
不參與非法買賣野生動物,見到違法者立即向野生動物協會反映.拿出我們的愛心和勇氣,勸阻親人和周圍和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館用餐,對於用珍稀野生動物做的製品,如皮衣、葯品、補品等,也應堅決抵制。團結起來積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從家庭做起,培養尊重一切生命的道德觀,加強法制教育,樹立公民意識,對違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現象要抵制,舉報,監督。

Ⅳ 保護動物的手抄報

上網查點動物方面的資料就抄咯`小學我弄的時候也是`畫多點畫不用寫那麼多字`

Ⅳ 保護野生動物手抄報

畫一些動物慘死的可怕景象。然後寫一些資料,如;如何勸告別人不要吃野生動物?

你可以結合下面幾點來寫:
1、野生動物對大自然的作用
2、野生動物的觀賞性
3、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
4、沒有野生動物的後果
5、舉例說明生態破壞後的危害後果

我們如何保護它們。
1、不要亂砍伐林木
2、不要穿珍惜動物毛皮做的服裝
3、其次不濫捕濫殺野生動物
4、設立自然保護區
5、保護濕地資源和水質
6、不參與非法買賣野生動物
7、見到違法者立即向野生動物協會反映
8、不要隨意堆放垃圾
9、不要濫用農葯和殺蟲劑

拿出我們的愛心和勇氣,勸阻親人和周圍和人拒食野味,不去野味餐館用餐,對於用珍稀野生動物做的製品,如皮衣、葯品、補品等,也應堅決抵制。團結起來積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從家庭做起,培養尊重一切生命的道德觀,加強法制教育,樹立公民意識,對違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現象要抵制,舉報,監督。

想想未來也許有這么一天,孩子問道:「媽媽,什麼是貓頭鷹?」媽媽只能拿出圖片告訴孩子。孩子問道:「媽媽,什麼是穿山甲?」媽媽只能拿出標本回答孩子。讓我們努力,把對孩子的母愛也分出一部分給予野生動物,這樣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就有希望看到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未來的孩子們會感謝我們的。

把這些資料簡寫,在周圍畫上心形,加花邊就行了,呵呵 O(∩_∩)O~

Ⅵ 保護野生動物的手抄報

稱呼: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不僅關繫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我國是一個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但是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人為破壞,致使我國野生動物的數量、分布范圍正日益縮小,許多種類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近幾年,濫食野生動物的現象屢禁不止,使得許多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的處境更加艱難。最近,我報進行的采訪調查表明:我市濫食野生動物的現象還十分嚴重;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也正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譴責。要徹底改變濫食野生動物這種不文明的行為,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為此,我們倡議: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普法力度,媒體和社會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使《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我們倡議:保護野生動物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林業、工商、衛生檢疫、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相互配合,堅決打擊非法盜獵、非法運輸、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全社會也要積極行動起來,舉報並協助執法部門,堅決與各種破壞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作斗爭。 我們倡議:為了保護港城的生態環境,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為了我們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動物,樹立飲食新觀念,摒棄不良飲食陋習,保護野生動物從餐桌做起,爭做文明、守法、有愛心的公民。 朋友們,為了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為了讓港城成為更加美好的家園,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大地處處充滿生命的綠色;讓野生動物與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平安地生活。 讓我們攜手共創21世紀人類與野生動物和諧共存的美好家園! 倡議人,時間

Ⅶ 關於動物的手抄報!!!!!!!!!

我給你找了一些關於動物的資料,你可以參考參考。手抄報很簡單,一些資料再畫些圖案就好了。

珍稀動物:我國的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學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稱作「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色為黑白相間,被譽為「中國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屬熊科,現存的主要棲息地在中國四川、陝西等周邊山區。全世界野生大熊貓現存大約1590隻左右。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可愛模樣深受全球大眾的喜愛,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時就以大熊貓為其標志,大熊貓儼然成為物種保育最重要的象徵,也是中國作為外交活動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世界最瀕臨滅絕的12種動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2.白鰭豚
3.蘇門答臘虎
4.奧里諾科鱷魚
5.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7.蘭.坎皮海龜(L. Kemp』sRidleyTurtle)
8.奧瑞納克鱷魚(OrinocoCrocodile,學名為Crocodylusintermedius)
9.泰國豬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10.夏威夷蝸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鸚鵡
12.微型豬(pigmyhog,學名為Sussalvanius)

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所以濫食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

其次,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由於環境的惡化,人類的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正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近100年,物種滅絕的速度已超過了自然滅絕速度的100倍,現在每天都有100多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我國也已經有10多種哺乳類動物滅絕,還有20多種珍稀動物面臨滅絕。而它們的滅絕會導致許多可被用於製造新葯的分子歸於消失,還會導致許多有助於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歸於消失,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損失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挽回的。

再者,食用野生動物極易傳染疾病。野生動物與人類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種,如狂犬病、結核、鼠疫、甲肝等。它們的內臟、血液乃至肌肉中均含有各種病毒、寄生蟲,如B病毒、弓形蟲、絛蟲、旋毛蟲等,有些即使在零下15℃的低溫或100℃的高溫下也不能被殺死或清除。稍有不慎,就會得出血熱、鸚鵡熱、兔熱病、腦囊蟲、肺吸蟲、血吸蟲、腸道寄生蟲病等。例如我國主要猴類之一獼猴有10%至60%攜帶B病毒,而生吃猴腦者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染上B病毒,人則必死無疑。再拿人們吃得最多的蛇來說,它的患病率很高,諸如癌症、肝炎、寄生蟲病等幾乎什麼病都有,再者,在廣東地區,由於對飲食力求新鮮,食用生食和半生食,這使得食源性的寄生蟲發病率逐年增加。據最近的調查,在廣東省這種寄生蟲病的感染率已達16.7%。另一方面,各種家養動物能夠為我們提供足夠的營養,所以人類沒有必要去食用野生動物。

十年前就回答過這個問題,我寫過一篇《為什麼我們要熱愛野生動物?》登載在科技日報上,很多報刊和書都轉載過這篇文章。沒想到十年以後我們在認識上還有這么大的分歧。這個分歧,不是說要不要保護動物,而是為什麼要保護動物?一個是從人本位出發;一個是從生態出發。許多人,包括一些做動物保護工作的人,仍然堅持人本位的觀點,仍然認為保護動物就是為了人,就是為了人類的利益和發展,保護就是為了利用,否則就沒有必要保護了,他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在製作這個電視節目中,司馬南先生表現得最為強烈。當時我都急了,大聲地喊:「人本位保護不了人,只有保護生態才能保護人!」他脫口說了一句:「我同意你這觀點。」接著他又改口了,在三次發言中又重復了一句話:「我還是堅持人本位。」

其實,解釋這個問題並不難。人也好,動物也好,植物也好,所有的生命,都共同生活在一個有機統一體之中,生態就好比是我們的巢,我們的綠色家園,我們的諾亞方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保護生態,哪有動物、植物和一切生命,也哪有人?一味地強調人,強調人的利益和發展,只保護和發展一個物種,這個物種能保護得住嗎?你可能狡辯說:「我為了保護人,所以我保護動物,保護生態。」這個說法雖然進了一步,畢竟還是本末倒置。譬如人類發明了農葯,這是保護人的一個偉大成果,可以得諾貝爾獎,但從生態來看,它開闖了一個污染環境的時代,不僅害了動物、植物,害了生態,也害了人。

什麼是生態和生態學觀點?簡單說來,就要按照大自然本來的面目和自身的規律,來認識自然、研究自然、保護自然。地球本來是個有機的統一體,一切生物都生長、繁衍、進化在這個統一體之中。偉大詩人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這話可能是抒發他自己的感情,天生我李白,就應該是有用的;也可以說,天生我們人類,就應該是有用的;還可以引申一下,天生動物,生植物,生一切生命,都是有用的。它們的存在,就說明有用。我們有些人也說「有用」,一看到森林,就想到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發電;一看到草原,就想到放牧,變成牛肉羊肉,一看到動物,就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葯。不是說這樣想不對,這樣做不對,而是太狹隘了,太片面了,從生態觀點來看,問題要復雜得多,深刻得多。有人說,生態財富是頂極財富,而許多人看不到這點。正如原始森林的生態效益、科學效益、社會效益、也包括經濟效益,其價值是無限的,如果你只把森林看作木材,那隻是看到了森林全部效益的百分之幾,把森林砍了,就等於只用了百分之幾,而破壞了九十幾。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用生態學的觀點觀察問題,任何組成天然群落的物種,都是共同進化過程中的產物,各個生物區系的存在和作用,都是經過自然選擇的巨大寶庫,各個物種和人類一樣,人類也和各個物種一樣,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個環節,在漫長的進化發展過程中共同維持著自然界的穩定、和諧和發展。在這個五花八門的生物圈中,誰能適應,誰發揮優勢,誰被淘汰,這是在自然歷史的長河中物競天擇、不斷演化、不斷優化的結果,既非上帝所創造,更不能由人類來主宰。這就是大自然為什麼擁有物種的多樣性、遺傳的變異性和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的根源。

放眼宇宙,大小星球無數,又有哪個可以和地球相比?過往歷史無窮,又有什麼樣的奇妙想像可以比喻現在的世界?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當站在38萬多公里的遠處看到小小的地球時,他深切地感到地球不僅是一個綠洲,一個孤島,而更重要的是,直至目前所知,它是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他說:「我從來沒有像此時此刻那樣突然警覺到,保護和拯救這個家園是如此地重要。」我們作為生物界的精華而又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來到這個宇宙間僅有的地球,很偶然,很幸運,也很自豪。所以,我們愛這個物種多樣性的世界,愛這個統一和諧的大自然,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命現象,更愛我們的子孫——希望他們永遠享有和我們同樣美好或者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也許我走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在我腦子里就形成一種自然觀、哲學觀:「物我同舟,天人共泰,尊重歷史,還我自然。」

「物我同舟」的「物」,是指動物、植物和一切生命,「我」是指我們人類。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等同舟共濟,是坐在一條船上,一條太空船上。就現在所知,到今天為止,在宇宙間還只有這么一條船,還沒有發現第二條船。「天人共泰」原來我說的是「天人合一」,因為有些人對「天人合一」有異議,我就把它說得更明確點:「天人共泰。」意思就是人和自然應該是「和諧」「協調」「共泰」的關系,而不應該是「我掠奪你,你報復我」的關系。長江和其它流域的自然災害給我們上了一課,有人說:「這是一半天災;一半人禍。」還有人說:「這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連這我也不能同意,江河泛濫,早在意中,名曰天災,實為人禍。道理很簡單:你把樹砍了,把濕地佔了,這些江河忍無可忍,才以暴怒的姿態對人們說話了!

「尊重歷史,還我自然」,這話字面上好理解,但要做到卻非常非常的難。長江是一部歷史,原始森林是一部歷史,洞庭湖是一部歷史,大熊貓是一部歷史,我們尊重這個歷史嗎?看來我們並不尊重這個歷史。「還我自然」是借用岳飛的一句話:「還我河山!」其實大自然被破壞了,就很難還,很多是不可逆轉的。長江被破壞了,你能還一條長江嗎?原始森林被砍了,你能還一片原始森林嗎?洞庭湖消失了,你能還一個洞庭湖嗎?大熊貓滅絕了,你能再生產一隻大熊貓嗎?你連一根毛也生產不出來。也許有人說:「我可以克隆一隻大熊貓。」即使你能克隆,那也只是復制一個個體,絕不能挽救一個物種。正如動物園的大熊貓也是大熊貓,但不能代替野外的大熊貓一樣。我說「還我自然」的意思,只是告誡我們在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繫上,我們要謙虛一些,謹慎一些,鄭重一些,節制一些;不能惟我獨尊,目空一切,飛揚跋扈,為所欲為。

總之,人是在大自然之中,不在大自然之外,更不在大自然之上,所以我們在討論保護動物、保護植物、保護生態以及保護人的時候,必須放棄人本位觀點。

提醒人類要保護生物鏈條,保護生態平衡,關心人類自身的未來,是最傳統的說法;
提醒人類注意健康,以免病從口入,關心人類自身的現在,是最有威力的說法;
提醒人們正視國際上的動物保護潮流,正視動物福利的貿易壁壘,與國際接軌,是最時新的說法

希望以上資料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野生動物有多少病毒的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