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細胞培養過程要注意什麼
自己看吧。
一、復甦
1.把凍存管從液氮中取出來,立即投入37℃水浴鍋中,輕微搖動。液體都融化後(大概1-1.5分鍾),拿出來噴點酒精放到超凈工作台里。
2.把上述細胞懸液吸到裝10ml培養基的15ml的離心管中(用培養基把凍存管洗一遍,把粘在壁上的細胞都洗下來),1000轉離心5分鍾。
3.把上清液倒掉,加1ml培養基把細胞懸浮起來。吸到裝有10ml培養基的10cm培養皿中前後左右輕輕搖動,使培養皿中的細胞均勻分布。
4.標好細胞種類和日期、培養人名字等,放到CO2培養箱中培養,細胞貼壁後換培養基。
5.3天換一次培養基。
二、傳代
1.培養皿中的細胞覆蓋率達到80%-90%時要傳代。
2.把原有培養基吸掉。
3.加適當的胰蛋白酶(能覆蓋細胞就行),消化1-2分鍾。
4.細胞都變圓後加如入等體積的含血清的培養基終止消化。
5.用移液槍吹打細胞,把細胞都懸浮起來。
6.把細胞吸到15ml的離心管中,1000轉離心5分鍾。
7.倒掉上清液,加1-2ml培養基,把細胞都吹起來。
8.根據細胞種類把細胞傳到幾個培養皿中。一般,癌細胞分5個,正常細胞傳3個。繼續培養。
三、 凍存
把細胞消化下來並離心(同上)。用配好的凍存液把細胞懸浮起來,分裝到滅菌的凍存管中,靜止幾分鍾,寫明細胞種類,凍存日期。4℃ 30min,-20℃ 30min,-80℃過夜,然後放到液氮灌中保存。
凍存液的配製: 70%的完全培養基 20%DMSO. DMSO要慢慢滴加,邊滴邊搖。
要注意的就是無菌操作!
B. 動物細胞培養需要哪些條件
一、細胞培養的條件和要求
1.所有與細胞接觸的設備、器材和溶液等,都必須保持絕對無菌,避免細胞外微生物的污染。
目前最可靠和最常用的滅菌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
如:玻璃製品、布類、金屬製品:6.8kg20min。
橡膠製品:3.6~4.5kg10min。
培養用液,如Hanks液,水解乳蛋白:3.6~ 4.5kg10min。
實驗中染菌物品和動物屍體等:6.8 kg20min。
試管、吸管等,則可採用乾熱滅菌;
一切不適於加熱滅菌的液體,如人工合成培養液、小牛血清、胰蛋白酶等溶液,可採用過濾法除菌。
細胞培養中常用的消毒劑濃度及其使用場合
2.必須有足夠的營養供應,而絕對不可有有害的物質,包括極微量的有害離子的摻入,為此必須注意器材的清洗和配液用水的質量。
細胞培養中對水的質量要求很高(見水處理)。
3.保證有適量的氧氣供應。
細胞代謝需要有空氣,否則細胞死亡。在用培養瓶進行靜止培養,或用轉瓶進行旋轉培養時,只要培養的液體量不超過總容量的30%,通過與液面的空氣交換,可以保證細胞有足夠的氧氣。當用罐子深層培養時,則必須通氣,一般採用含5%CO2的空氣,或根據需要將CO2、N2、O2和空氣以不同比例混合,過量氧對細胞的生長也不利。
4.需隨時清除細胞代謝中產生的有害產物。
細胞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代謝廢物,如CO2、乳酸、氨、尿素、吲哚等,這些產物對細胞的生存有害,必須及時清除。在小量培養時,當培養基中酚紅指示劑顯示黃色,表示已有相當量乳酸產生,要及時更換新鮮的培養基。在大量培養時,則需隨時測定葡萄糖和乳酸等含量,並調節灌流速度,使代謝產物保持在無害水平下。
5.有良好的適於其生存的外界環境,包括溫度、pH、滲透壓和離子濃度等。
不同的細胞對pH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說適於細胞生長的pH在6.8~7.4,過高或過低均不利於細胞生長。如上所述,細胞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乳酸,使培養的pH下降。為了保持培養液的pH,常在培養液內加入各種緩沖系統,如Na2HPO4/Na2HPO4、NaHCO3/H2CO3(CO2)、Tricineglycine,以及加緩沖劑Hepes液(常用濃度為10~50mol/L).
6.及時分種,保持合適的細胞密度(見細胞傳代)
C. 關於動物細胞培養,細胞分化程度和培養難度是怎樣的關系
在實際細胞培養實驗中,是分化程度高的好培養.最簡單的原因,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極難脫分化,而幹細胞分化相對容易.
所以,養高度分化的細胞,只要注意控制操作不要污染、不要死亡就行了,但低分化程度的細胞,除了這兩者之外,還要必須注意不要讓他分化,所以要加入特定培養基、要鋪滋養層細胞等,麻煩得多.
D. 動物細胞的培養
.動物細胞培養液的成分:體外細胞培養所需營養物質與體內基本相同,例如,需要糖、氨基酸、無機鹽、促生長因子、微量元素等。將細胞所需的上述物質按其種類和所需數量嚴格配製而成的培養基,稱為合成培養基。由於動物細胞生活的內環境還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動物血清以提供一個類似生物體內的環境,因此在使用合成培養基時,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漿等一些天然成分。
2.動物細胞培養液的特點:液體培養基、通常含動物血清。
3.動物細胞培養的條件:
①無菌、無毒的環境:對培養液和所有培養用具進行無菌處理,通常還要在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的抗生素,以防被污染。此外應定期更換培養液,以便清除代謝產物防止細胞代謝產物累積對細胞自身產生危害。
②營養物質:無機物(無機鹽、微量元素等),有機物(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等) 。
③血清和血漿 (提供細胞生長必須的營養成份) 。
④溫度和pH(36.5±0.5℃,7.2~7.4) 。
⑤氣體環境(95%的空氣+5%CO 2的混合氣體) 。
其中5%CO2氣體是為保持培養液的pH穩定 。
3.基本過程
取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器官、組織。將材料剪碎,並用胰蛋白酶(或用膠原蛋白酶)處理(消化),形成分散的單個細胞,將處理後的細胞移入培養基中配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瓶壁上,成為細胞貼壁。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互相接觸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出現接觸抑制。此時需要將出現接觸抑制的細胞重新使用胰蛋白酶處理。再配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另外,原代培養就是從機體取出後立即進行的細胞、組織培養。當細胞從動植物中生長遷移出來,形成生長暈並增大以後,科學家接著進行傳代培養,即將原代培養細胞分成若干份,接種到若干份培養基中,使其繼續生長、增殖。通過一定的選擇或純化方法,從原代培養物或細胞系中獲得的具有特殊性質的細胞稱為細胞株。當培養超過50代時,大多數的細胞已經衰老死亡,但仍有部分細胞發生了遺傳物質的改變出現了無限傳代的特性,即癌變。此時的細胞被稱為細胞系。 培養基添加胰島素可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
與植物細胞的區別
1.培養基不同:植物細胞(固體培養基),動物細胞(液體培養基) 。
2.培養基的成分不同:動物細胞培養必須利用動物血清,植物組織培養則不需要。
3.產物不同:植物組織培養最後一般得到新的植物個體,而動物細胞培養因為動物體細胞一般不能表達其全能性,因此得到的是同一種的細胞。
4.原理不同: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為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動物細胞培養的原理為細胞的增殖。
5.過程不同: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為脫分化和再分化,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為原代培養和傳代培養。
E. 動物細胞培養的注意事項
原代動物細胞培養:
1、實驗材料要新鮮,從活體分離材料後要低溫保存,並盡快進行細胞分離實驗。
2、無菌操作。操作時用的培養液,可加平時細胞培養液5倍含量的青鏈黴素。
3、用酶法分離細胞時,注意酶液的濃度和控制消化時間。
貼塊法分離細胞時,注意動作要輕柔,不要傷到細胞組織,組織塊邊緣盡量平整有利於細胞游離。
4、培養液的選擇。不同的細胞有對培養液中營養的要求不同,根據所分離細胞的特性選擇。
傳代細胞培養:
1、無菌操作
2、控制消化時間
3、及時關注細胞生長狀態
F. 動物細胞培養過程是什麼
取動物組織塊——剪碎組織——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製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液中(原代培養)——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培養——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製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液(傳代培養)——二氧化碳培養箱.
G. 動物細胞培養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一、復甦
1.把凍存管從液氮中取出來,立即投入37℃水浴鍋中,輕微搖動。液體都融化後(大概1-1.5分鍾),拿出來噴點酒精放到超凈工作台里。
2.把上述細胞懸液吸到裝10ml培養基的15ml的離心管中(用培養基把凍存管洗一遍,把粘在壁上的細胞都洗下來),1000轉離心5分鍾。
3.把上清液倒掉,加1ml培養基把細胞懸浮起來。吸到裝有10ml培養基的10cm培養皿中前後左右輕輕搖動,使培養皿中的細胞均勻分布。
4.標好細胞種類和日期、培養人名字等,放到CO2培養箱中培養,細胞貼壁後換培養基。
5.3天換一次培養基。
二、傳代
1.培養皿中的細胞覆蓋率達到80%-90%時要傳代。
2.把原有培養基吸掉。
3.加適當的胰蛋白酶(能覆蓋細胞就行),消化1-2分鍾。
4.細胞都變圓後加如入等體積的含血清的培養基終止消化。
5.用移液槍吹打細胞,把細胞都懸浮起來。
6.把細胞吸到15ml的離心管中,1000轉離心5分鍾。
7.倒掉上清液,加1-2ml培養基,把細胞都吹起來。
8.根據細胞種類把細胞傳到幾個培養皿中。一般,癌細胞分5個,正常細胞傳3個。繼續培養。
三、 凍存
把細胞消化下來並離心(同上)。用配好的凍存液把細胞懸浮起來,分裝到滅菌的凍存管中,靜止幾分鍾,寫明細胞種類,凍存日期。4℃ 30min,-20℃ 30min,-80℃過夜,然後放到液氮灌中保存。
凍存液的配製: 70%的完全培養基 20%DMSO. DMSO要慢慢滴加,邊滴邊搖。
要注意的就是無菌操作!
H. 動物細胞貼壁培養的方法有哪些
齊氏生物 推薦以下2種方法:
一、組織塊培養法:
1)將上述剪好的小塊放入15ml離心管中用10ml的Hanks洗液強有力的反復吹打,1000轉離 心1分鍾,棄去上清,重復一次.
2)用習慣將組織塊放入25cm2 培養瓶中,豎起培養瓶,加入1-2ml培養液,培養箱中將培養瓶底朝上,放置2-4小時,小心將培養瓶方正,繼續培養.
3)培養3-4小時後緩慢取出培養瓶,加5ml培養液,繼續培養.
4)三天後小心取出觀察,搜集漂浮組織塊,置入離心管中,400轉離心3分鍾,棄去三分之二 上清,補加5ml培養液,移入25cm2 培養瓶中繼續培養.(更多詳情可以網路齊*氏*生*物,細胞培養專家)
二、消化培養法:
1)將上述剪好的小塊放入15ml離心管中,加入5-10ml的IV膠原酶消化液,放入37℃水浴中不斷震盪,聯系觀察一小時,直至組織塊彌散開為止,每隔30分鍾收集消化液.
2)400轉離心4分鍾,收集細胞沉澱,用Hanks洗液沖洗,並重復一次.
3)將收集的細胞沉澱,用培養液重懸,置於4°冰箱,直至消化全部結束.
4)將細胞懸液通過250目不銹鋼鋼篩,將濾液置於25cm2 培養瓶中,放入培養箱培養.
I. 動物細胞培養過過程
1、取動物組織塊剪碎
2、用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
3、製成細胞懸液
4、轉入培養液中進行原代培養
5、貼滿瓶壁的細胞用胰蛋白酶分散為單個細胞製成細胞懸液
6、分瓶轉入培養液進行傳代培養
J.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的方法有哪些
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常用方法
根據動物細胞的類型,可採用貼壁培養、懸浮培養和固定化培養等三種培養方法進行大規模培養。
一、動物細胞生長特性及培養溫度
1、細胞生長緩慢,易污染,培養需用抗生素
2、細胞大,無細胞壁,機械強度低,環境適應性差
3、需氧少,不耐受強力通風與攪拌
4、群體生長效應,貼壁生長(錨地依賴性)
5、培養過程產品分布細胞內外,成本高
6、原代培養細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
依據在體外培養時對生長基質依賴性差異,動物細胞可分為兩類:
貼壁依賴型細胞:需要附著於帶適量電荷的固體或半固體表面才能生長,大多數動物細胞,包括非淋巴組織細胞和許多異倍體細胞均屬於這一類。
非貼壁依賴型細胞:無需附著於固相表面即可生長,包括血液、淋巴組織細胞、許多腫瘤細胞及某些轉化細胞。
培養細胞的最適溫度相當於各種細胞或組織取材機體的正常溫度。人和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最適溫度為35~37℃。偏離這一溫度,細胞正常的代謝和生長將會受到影響,甚至死亡。總的來說,培養細胞對低溫的耐力比高溫高。溫度不超過39℃時,細胞代謝強度與溫度成正比;細胞培養置於39~40℃環境中1h,即受到一定損傷,但仍能恢復;當溫度達43℃以上時,許多細胞將死亡。當溫度下降到30~20℃時,細胞代謝降低,因而與培養基之間物質交換減少。首先看到的是細胞形態學的改變以及細胞從基質上脫落下來。當培養物恢復到初始的培養溫度時,它們原有的形態和代謝也隨之恢復到原有水平。
二、貼壁培養(attachment culture)
是指細胞貼附在一定的固相表面進行的培養。
1、生長特性:貼壁依賴型細胞在培養時要貼附於培養(瓶)器皿壁上,細胞一經貼壁就迅速鋪展,然後開始有絲分裂,並很快進入對數生長期。一般數天後就鋪滿培養表面,並形成緻密的細胞單層。
2、貼壁培養的優點:
容易更換培養液;細胞緊密黏附於固相表面,可直接傾去舊培養液,清洗後直接加入新培養液。
容易採用灌注培養,從而達到提高細胞密度的目的;因細胞固定表面,不需過濾系統。
當細胞貼壁於生長基質時,很多細胞將更有效的表達一種產品。
同一設備可採用不同的培養液/細胞的比例。
適用於所有類型細胞。
3、貼壁培養的缺點:與懸浮培養法相比
擴大培養比較困難,投資大;
佔地面積大;
不能有效監測細胞的生長;
4、細胞貼壁的表面:要求具有凈陽電荷和高度表面活性。對微載體而言還要求具一定電荷密度;若為有機物表面,必須具有親水性,並帶陽電荷。
5、貼壁培養系統:主要有轉瓶、中空纖維(後面專題介紹)、玻璃珠、微載體系統(後面介紹)等。
轉瓶培養系統:培養貼壁依賴型細胞最初採用轉瓶系統培養。轉瓶培養一般用於小量培養到大規模培養的過渡階段,或作為生物反應器接種細胞准備的一條途徑。細胞接種在旋轉的圓筒形培養器-轉瓶中,培養過程中轉瓶不斷旋轉,使細胞交替接觸培養液和空氣,從而提供較好的傳質和傳熱條件。
轉瓶培養具有結構簡單,投資少,技術成熟,重復性好,放大隻需簡單的增加轉瓶數量等優點。 但也有其缺點:勞動強度大,佔地空間大,單位體積提供細胞生長的表面積小,細胞生長密度低,培養時監測和控制環境條件受到限制等。 現在使用的轉瓶培養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培養箱和轉瓶機兩類。
反應器貼壁培養 此種培養方式中,細胞貼附於固定的表面生長,不因為攪拌而跟隨培養液一起流動,因此比較容易更換培養液,不需要特殊的分離細胞和培養液的設備,可以採用灌流培養獲得高細胞密度,能有效地獲得一種產品;但擴大規模較難,不能直接監控細胞的生長情況,故多用於制備用量較小、價值高的生物葯品。
CelliGen、CelliGen PlusTM和Bioflo3000反應器是常用的貼壁培養式生物反應器,用於細胞貼壁培養時可用籃式攪拌系統和圓盤狀載體。此載體是直徑6毫米無紡聚酯纖維圓片,具很高表面積與體積比(1200cm2/g),利於獲得高細胞密度。籃式攪拌系統和載體培養是目前貼壁細胞培養使用最多方式,用於雜交瘤細胞、Hela細胞、293細胞、CHO細胞及其它細胞培養。此種方式培養細胞,細胞接種後貼壁快。
三、懸浮培養(suspension culture)
是指細胞在反應器中自由懸浮生長的過程。主要用於非貼壁依賴型細胞培養,如雜交瘤細胞等;是在微生物發酵的基礎上發通起來的。
無血清懸浮培養是用已知人源或動物來源的蛋白或激素代替動物血清的一種細胞培養方式,它能減少後期純化工作,提高產品質量,正逐漸成為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的研究新方向。
四、固定化培養(immobilization culture)
是將動物細胞與水不溶性載體結合起來,再進行培養。上述兩大類細胞都適用,具有細胞生長密度高,抗剪切力和抗污染能力強等優點,細胞易於產物分開,有利於產物分離純化。制備方法很多,包括吸附法、共價貼附法、離子/共價交聯法、包埋法、微囊法等。
1、吸附法:用固體吸附劑將細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細胞固定化的方法稱為吸附法(adhesion)。操作操簡便、條件溫和、是動物細胞固定化中最早研究使用的方法。缺點是:載體的負荷能力低,細胞易脫落。微載體培養和中空纖維培養是該方法的代表,稍後專門介紹。
2、共價貼附法:利用共價鍵將動物細胞與固相載體結合的固定化方法稱為共價貼附法(attachment by covalent bonding)。此法可減少細胞的泄漏,但須引入化學試劑,對細胞活性有影響,且因貼附而導致擴散限制小,細胞得不到保護。
3、離子/共價交聯法:雙功能試劑處理細胞懸浮液,會在細胞間形成橋而絮結產生交交聯作用,此固定化細胞方法稱為離子/共價交聯法(cross-linking by covalent bonding)。交聯試劑會使一些細胞死亡,也會產生擴散限制。
4、包埋法:將細胞包埋在多孔載體內部製成固定化細胞的方法稱為包埋法(entrapment)。優點是:步驟簡便、條件溫和、負荷量大、細胞泄漏少,抗機械剪切。缺點是:擴散限制,並非所有細胞都處於最佳基質濃度,且大分子基質不能滲透到高聚物網路內部。一般適用於非貼壁依賴型細胞的固定化,常用載體為多孔凝膠,如瓊脂糖凝膠、海藻酸鈣凝膠和血纖維蛋白。
5、微囊法(microencapsulation):是用一層親水的半透膜將細胞包圍在珠狀的微囊里,細胞不能逸出,但小分子物質及營養物質可自由出入半透膜;囊內是種微小培養環境,與液體培養相似,能保護細胞少受損傷,故細胞生長好、密度高。微囊直徑控制在200-400μm為宜。制備中應注意:
溫和、快速、不損傷細胞,盡量在液體和生理條件下操作;
所用試劑和膜材料對細胞無毒害;
膜的孔徑可控制,必須使營養物和代謝物自由通過;
膜應有足夠機械強度抵抗培養中攪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