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動物園的歷史沿革
上海動物園園址原為高爾夫球場。據該場幾個老工人的回憶,約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國僑民在此開設老裕泰馬房,佔地20餘畝(1.33公頃),宣統年間(1909—1911年)擴大到約100畝(6.67公頃)。民國3年(1914年),太古洋行、怡和洋行、匯豐銀行等8家英商購買了這塊土地,民國5年成立高爾夫球場俱樂部(又名虹橋杓球俱樂部球場)。用地擴展至約150畝(10公頃),民國19年增至417畝(27.8公頃)。
1954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通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將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人民獻給毛澤東主席的一頭大象交給上海飼養展出。於是把西郊公園建設為動物園的設想提上議事日程。7月,市工務局派出以園場管理處副處長程緒珂為首的一批工程技術人員和動物園管理人員到北京動物園學習,並約請在京的莫斯科動物園主任薩斯諾夫斯基商議建園規劃及有關事宜。8月,薩斯諾夫斯基與莫斯科動物園獸醫主任麗安德諾娃來滬,協助踏勘了西郊公園、龍華苗圃、華涇長橋鎮等三地,最後決定將西郊公園擴建為動物園。規劃中的動物園將展覽、生產、科研、科普合為一體,總面積為2000畝(133.33公頃)。動物園建設採取全面規劃、分期建設的方針,在動物園未建成前,原文化休息公園保留,但不再建造新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設施。
1953年3月20日,外交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處關於收回新涇區高爾夫球場的報告。同年6月12日,市外事處與市工務局、市房地產管理局、市勞動局、市總工會新涇區辦事處會商收回虹橋高爾夫球場的有關事宜。同年7月,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在依法收回高爾夫球場土地的同時,以1.7萬元收購該處的建築及其他設施。同年10月,市政建設委員會決定在此地闢建一座文化休息公園。建園工程由園場管理處造園科徐景猷負責總體規劃,1953年10月由該處負責組織施工,至次年5月已完成綠化種植、道路、上下水道、照明及其他配套工程,建成竹結構大門、五曲長廊、八角環廊、雙檐氣樓、六角亭、小方亭等建築,還闢建了溜冰場、兒童園等。投資額85.33萬元。1954年5月25日,面積為421畝(28.07公頃)的公園對外開放,定名西郊公園。開放頭十天,日遊人量高達3—15萬人次,園外交通堵塞,園內花木損壞,遂於6月5日緊急決定暫停開放。在此期間,市工務局會同有關部門採取了一些相應措施:在園東南建12米寬園門和8米寬木橋各一座;園外增闢面積21畝(1.4公頃)的非機動車停車場一處;對售票辦法、交通管理、飲食供應、園內設施作適當改進。公園於6月21日重新開放。
1954年12月,經過「反浪費」批判後,公園規劃面積壓縮,最後決定在原有421畝土地的基礎上再徵用西郊公園北部的土地373畝共754畝(50.27公頃),由造園科吳振千負責總體規劃,參加設計的主要人員虞頌華、顧正、徐景猷、洪偉烈、嚴德慶等以及華東建築設計院和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的工程技術人員。隨即動工建設。動物籠舍建築面積為1857平方米,除象房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外,其餘均屬簡易設施。1955年夏,市園場管理處把中山公園動物園和復興公園動物園的部分動物轉移到西郊公園展出。
在興建動物園的同時,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派西郊公園副主任陳克立率領6名技術、飼養人員去雲南西雙版納接運大象。當時西南地區不僅不通鐵路,不少地方甚至無公路,接運人員克服生活、語言、運輸等種種困難,歷時7個多月,於1955年6月12日把大象安全運抵上海。在此期間,接運人員同時在雲南、貴州等地收集到猴、虎、熊、金貓、馬鹿、紅狼、娃娃魚等動物20餘種,並與大象一起運回上海。7月9日,取名為「南嬌」的大象正式展出。是年,西郊公園展出動物共31種46隻,展出面積約4萬平方米。
1955年春夏之交,北京報刊以三里河辦公樓、友誼賓館為重點,批判建築設計的「復古主義」,並掀起了一股反浪費之風。上海報刊也以西郊公園象房為重點,批判「追求形式,不計實用,鋪張浪費」的設計思想。為此,對動物園的建設規劃重新審查,面積壓縮為279畝(18.6萬平方米),包括公園在內共為645畝(43萬平方米)。
1956年春末夏初,中國科學院建議除北京已有動物園以外,上海等10個大城市也應建動物園。這一建議得到國家和省、市的一些領導人的支持,於是上海動物園規劃面積又改為990畝(66公頃),原文化休息公園不再保留,把全園作為一個完整的動物園重新布局,籠舍按照動物進化的規律,由低等到高等依次分區設置,並使之與參觀路線相一致。1956—1957年間,拆除了大部分簡易籠舍,新建大游禽池、涉禽池、鳴禽籠、猛禽籠、犬科籠、小雜食獸籠、獅虎房、熊山、猴山。1959年3月續征土地319畝(21.27公頃),公園面積擴大至1055.7畝(70.38公頃)。是年在園中建成天鵝湖、獅虎山、熊貓嶺、野牛山、鹿苑和百花廳,初步形成大型綜合性動物園的面貌。
1960年後,陸續興建長頸鹿館、海獅池、雉雞園、小獸籠。1970年後又建斑馬房、金魚廊、鳴禽館、企鵝房、鴕鳥房、猩猩館、河馬館、袋鼠房。1978年,在哈密路中新涇另闢面積為3.7萬平方米的動物繁殖場。1980年以後,建犀牛房、小獸園、擴建長頸鹿館等。到1989年,動物籠舍建築面積已達1.14多萬平方米。鑒於早期建造的籠舍大多陳舊破損,是年經市建設委員會批准進行較大規模的改建。局部改建工程由上海市園林設計院梁友松等負責規劃參加設計的有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章明、上海市園林設計院章怡維、胡宏等,上海市園林工程公司負責施工,至1994年已新建、改建靈長一館、二館、三館、獼猴山、海獸區、兩棲爬蟲館、獅虎山、中型猛獸籠舍、大猩猩館、食草區、進入式鳥園、熱帶鳥館以及小吃部、攝影部等生活服務設施,建築面積共1.28萬平方米,投資3942萬元。
大事年紀
1900年駐滬英國一僑民在現動物園的范圍內,開設了「裕泰馬房」,佔地1.3公頃(20餘畝)。
1914年太古洋行、匯豐銀行等8家英商購下「裕泰馬房」,於1916年改建成為「高爾夫球場俱樂部」。
1953年3月20日,外交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處關於收回高爾夫球場的報告。9月,上海市政府決定在原球場的基礎上,規劃闢建文化公園。
1954年5月25日,為紀念上海解放五周年,定名「西郊公園」,作為文化休閑公園正式對外開放。當時投資85.33萬元,建成竹結構大門、溜冰場、兒童園等一系列園內設施。西郊公園的開園,轟動上海。開放僅十天,日遊人量高達3—15萬人次,園內花木損失較大、園外交通堵塞。經市政府同意,公園停止開放15天,進行整修。修整開園後,以日限4萬張門票控制遊客量。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通告上海市政府,將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人民獻給毛主席的一頭大象交給上海飼養展出。8月,上海市政府決定將西郊公園擴建為動物園。12月,7名科技、飼養人員去雲南西雙版納,於1955年6月把大象「南嬌」運回上海。
1955年5月,象宮等一批最早的動物籠舍建成,面積為1857平方米。7月9日,動物展區正式對外開放。展出大象、虎、熊、猴、鹿等動物31種46隻,展出面積4公頃。公園總面積為43公頃(645畝),門票5分/人。
1956年—1958年簡易籠舍被拆除。新建了獅虎房、犬科籠、熊山、猴山、鳴禽和猛禽籠等,動物展區擴展到全園。
1959年為慶祝建國10周年、建園5周年,開挖了天鵝湖、建成了獅虎山、熊貓嶺、鹿苑和百花廳。公園面積擴大到70公頃(1055畝),初步形成了大型綜合動物園的面貌。東北虎首次繁殖。
1960—1963年國家遭受三年困難時期,物質極端匱乏。全園職工為了保證動物飼料的供應,積極貫徹「窮、勤、巧」的三字方針,利用社會和園內一切可利用資源,保證193種1807頭(只)動物正常生長。
1964年5月,復興公園、中山公園附設動物園並入西郊公園。正式成立動物醫院。華南虎、金絲猴、黑葉猴繁殖成功。
1965年大熊貓首次繁殖。
1966—1970年組織科技、飼養人員去雲南、四川等地進行野外考察和種類收集。
1971年10月,從雲南省西雙版納獲一頭幼年(7歲)野生母象「版納」。
1972—1976年公園大門完成改建,新建的長頸鹿館、斑馬房、袋鼠房、鳴禽館和猩猩館,建設了獨立的動物繁殖場。
1974年7—8月,與日本橫濱動物園互贈動物(灰鶴、藏酋猴各1對交換日本花鹿、企鵝各1對)。這是上海動物園首次進行的國際間動物交換活動。
1977年雲豹、加洲海獅、白唇鹿等動物繁殖。
1978年亞洲象、袋鼠首次繁殖成功。
1980年1月1日,上海西郊公園正式改名為上海動物園。展出動物308種(含亞種),4005頭(只)。11月,黑猩猩首次繁殖成功。
1982年1月和11月,兩批飼養技術人員赴西藏進行野外考察。收集到羚牛、紅斑羚、紅腹角雉等動物。7月15日,《揚子鱷繁殖研究》獲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8月23日,大熊貓「白梅」產仔1隻。大熊貓首次繁殖成功。
1984年5月24日,舉辦大型座談會、園史展覽,紀念建園三十周年。5月,東方白鸛在國際上首次人工繁殖成功。
1985年南美貘、紅斑羚、白䴉在國內首次繁殖成功。
1986年英國皇家鹿苑贈送兩只麋鹿(四不像)給我園;「珍稀野生動物寄生蟲的調查和防治研究」獲上海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6月4日,25種動物去中國福利會,為殘疾兒童展出。
1988年10月,南美野牛首次繁殖成功。
1989年11月,動物檔案電腦信息化鑒定會。
1990年4月,市政府、市建委和局領導來園研究「上海動物園三年發展規劃」。5月,松鼠猴首次繁殖成功。
1991年9月,通過「上海動物園改建計劃任務書」。
1992年4月新建海獸館,6月靈長動物二館竣工開放。7月,上海動物園社會認養野生動物活動首發式,並開始了「動物園之友」系列活動。
1993年4月25日,首次「動物園之友」聯誼會召開,40多家媒體及有關單位參加。9月30日至10月2日,舉辦「首屆保護野生動物聯誼會暨虎嘯中秋、國慶之夜遊園會」。12月,鹿特丹動物園贈送的大猩猩在滬展出。
1994年3月,總經費3000萬元的「上海動物園改建計劃」基本完成,靈長館、大猩猩館、兩棲爬行館、科教館等對外開放。4月12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的喬治·勃普賽特先生贈我園1000種蝴蝶標本。4月18日,為慶祝上海—大坂締結友好城市20周年的紀念鍾在我園落成,上海原市長黃菊和大坂市長西尾正也為鍾塔揭幕。5月25日,「上海動物園建園40周年」慶典大會。
1995年2月28日,上海和重慶動物園合作繁殖大熊貓所產的第一頭屬於上海的幼仔抵達上海。5月6日,小象「洱納」產下一頭仔母象,是中國動物園里第一隻仔二代的亞洲象。上海動物園獲得「全國十佳動物園」榮譽,飼養科榮獲上海市勞模集體稱號。9月22日,原上海市市長徐匡迪為上海動物園題寫園名。10月,一對金絲猴去日本橫濱動物園進行為期十年的借展和合作研究。上海動物園成為「歐洲瀕危物種保護計劃」(EEP)成員。
1996年12月,一周內11隻老虎發病。診斷為犬瘟熱(屬國內首次),經各方努力搶救,兩周後病虎痊癒。
1997年4月1日,5月,「吉象迎賓」新大門建成。上海動物園首屆動物藝術節開幕。6月,斑嘴環企鵝首次繁殖成功。
1998年4—6月,日本橫濱市金沢動物園的樹袋熊(考拉)首次在滬展出。
1999年4月蝴蝶園建成,開始正式飼養展出活體昆蟲。6月,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動物園95%的面積被水淹,閉園三天,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關注,全園職工防汛排澇、搶救動物,未造成大的損失。10月,巴西CBMM公司送給徐匡迪市長的一對巴西狼在上海動物園落戶。這是中國首次飼養展出巴西狼。12月,上海動物園被國家科學教育委員會批准命名為「全國科學教育普及基地」,為國內第一座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的動物園。
2000年5月,美洲豹首次繁殖成功(一胎三仔)。10月,改建園內雨污水的「3100」萬元工程啟動。11月,珍·古德(Dr.Jane Goodall)來園訪問。動物醫院被評為上海市模範集體。
2001年3月,日本三和化學研究所贈送20隻黑猩猩抵園。4月,自然生態園、動物視線無障礙展示的改建計劃全面啟動。12月,公園檔案管理工作通過國家二級驗收。
2002年5月,「2002年上海科普教育大聯展」在園舉行。10月,創建為國家4A級景點。
2003年4月7日,大熊貓「樂樂」(雄)和北京動物園的「丫丫」(雌)赴美國孟菲斯動物園進行為期十年的合作研究。4—6月,全國遭遇「非典」,遊客量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全園上下積極做好動物防疫和經濟調整工作。7—12月,實施「管養分開」和轉制改革。
2004年2月,國內多處爆發「禽流感」,園內認真應對,確保鳥類安全。2—10月,舉行慶祝建園50周年系列活動。展示動物達620種7000餘頭(只)。
2008年2月17日,大猩猩「丹丹」(大名「海貝」)出生。
2009年11月2日,「塞席爾政府向上海世博會捐贈亞達伯拉象龜儀式」在上海動物園兩棲爬行館舉行。
2010年1月8日,四川雅安來滬的十隻可愛的世博大熊貓寶寶抵達上海動物園。
2012年5月17日凌晨,大猩猩「阿斯特拉」二度產仔。
2012年11月14日,蓋亞那引進的二趾樹懶正式對外展出。
2012年12月6日半夜,長頸鹿「珊珊」順利產下一頭身高為165cm的雄性幼仔。
Ⅱ 上海野生動物園建園至今已經有多少年了,幫幫忙吧
本園投資3億元人民幣,於1995年11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
Ⅲ 去上海動物園玩,大概有多少項目。大概可以玩多久詳細點
從市區去上野,會有大量時間(來回至少4小時)花費在交通上,就有一整天的時間,在園裡面也就能待上五六個小時,如果打算細細的看動物,差不多正好。如果還想看錶演,那麼時間還會更緊張。所以建議留一整天時間。
如果你時間緊張,建議去位於市區的上海動物園,那裡動物種類更全,交通也更方便,門票還便宜,而且現在世博熊貓還在那裡
Ⅳ 上海動物園 虹橋路上的那個 大不大 環境怎麼樣
還蠻大的,如果看得仔細的話可能需要一天時間。設施的話有的在不斷改善,當然還有些已經比較老了。如果是第一次去的話,應該還是很好玩的。
Ⅳ 上海動物園怎麼樣_上海動物園好玩嗎
上海動物園除了展出大量名貴動物以外,為了營造與動物相適應的生態環境還種植了大片植物。上海動物園共有綠化面積49.82萬平方米,擁有10萬平方米的開闊大草坪,園內種植600多種10萬余株樹木。園內還有大面積的天鵝湖,碧波粼粼美化了周圍地區的自然環境。
Ⅵ 上海動物園怎麼樣
上海動物園鄰近虹橋機場,原名西郊公園,是許多老上海人的回憶,也是中國第二大城市動物園。在全國來說這個動物園是非常不錯的。
園內共有620餘種動物,除了兩棲爬行類、食草動物、猛獸飛禽等動物展區,還有科教館、蝴蝶館等展館。動物園現有面積約74公頃,飼養展出各類稀有珍貴野生動物400餘種6000多隻(頭)。
其中有世界聞名的有著〝國寶〞和〝活化石〞之稱的大熊貓,以及金絲猴、華南虎、揚子鱷等我國特產珍稀野生動物,還有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動物如大猩猩、非洲獅、長頸鹿、袋鼠、南美貘等。
近年來,上海動物園以建成城市生態動物園為目標,逐步改造和新建視覺無障礙的生態化動物展區,使遊客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之中,盡情欣賞野趣之美。
Ⅶ 上海野生動物園回應10年養死5隻熊貓:概率問題你怎麼看
死亡檔案
大熊貓「幗幗」
21歲
2016年12月19日發病,12月26日上午搶救無效死亡
死因為急性胰腺炎並發多臟器功能衰竭
大熊貓「花生」
175日齡 /「幗幗」之女
2016年12月23日下午6時發病,12月31日中午搶救無效死亡
死因為腸扭轉導致大面積腸壞死並發多臟器功能衰竭
繼1月19日通過官微發布「幗幗花生母女死亡公告」之後,上海野生動物園管理運營方——上海野生動物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簡稱上野)再未「發聲」。上野當日的微博證實,21歲的大熊貓「幗幗」和幼崽「花生」突發重病,經全力救治無效後,分別於2016年12月26日和12月31日離世。
值得注意的是,幗幗母女逝世19天後才公布消息。
對於緣何近年多隻熊貓在該園病亡,陶鋒原認為,這是「數量與概率」的問題。他同時表示,「我們不可能說為了商業,而把保護給放棄掉,這是永遠不可能的」。當天,陶鋒原還證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繫上野公司兩個股東之一。
幗幗母女去世後上野到底還有多少只熊貓?
1月22日,記者: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熊貓館內,只看到了3隻熊貓。向陶鋒原求證熊貓數量時,得到的數據卻含混不清。
陶鋒原:5隻。
記者:我怎麼只看到了3隻在展區?5隻都在嗎?
陶鋒原:都在。你看到的3隻,在熊貓館內。
記者:花生多久出生的?
陶鋒原:去年7月9日。
記者:什麼時候開始跟公眾見面?
陶鋒原:應該兩個月多一點。每天大概半個小時左右。
記者:剛才你說有5隻。如果將幗幗母女計算在內,館內應該是7隻?
陶鋒原:不能這樣說,因為我們每個階段的熊貓說法都是不一樣的。有3隻熊貓應該是1月份送回四川基地了。
記者:為何要送回去?
陶鋒原:合約時間到了。館內熊貓數量,每個階段是不一樣的,我不能確定。包括12月份的話,加上這3隻,現在5隻,應該有10隻的樣子。
上野是否擁有大熊貓飼養和繁育技術?
按國家林業局頒布的《大熊貓國內借展管理規定》,大熊貓借展,借入方應具備與馴養繁殖大熊貓相適應的資金、設施和人員等條件,取得具有大熊貓物種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
借展期間,借展大熊貓發生受傷、患病等突發事件,借入方應通知借出方,及時採取救護措施,並報告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借展大熊貓發生傷殘、死亡等重大突發事件,借入方應立即通知借出方並報告所在地省級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家林業局。
記者:上野現在是否擁有大熊貓飼養和繁育的技術?
陶鋒原:您指哪個階段?從花生在我們這兒,出生到後階段都是非常好的,都是非常健康的,包括中心這邊全程都有飼養員帶著,然後我們雙方來做這樣一件事情。花生這次去世,我們總體分析下來,是幗幗因為生病,我們把它進行隔離。隔離以前,花生是純母乳,他沒有吃過其他任何東西,飲食結構變化,可能對它的消化系統會有點不一樣了。因為一旦隔離,它必須要吃東西,我們又沒有幗幗的奶給它吃,然後就以人工配方奶的形式喂養,它最終的死因是腸扭轉。
幗幗母女去世後為什麼延遲19天公布死訊?
記者:有質疑稱,花生出生兩個月就開始與公眾見面,而且你剛才講了是每天半個小時。其生病與這個有關聯嗎?
陶鋒原:與公眾見面時間這個不確定,不是說每天。(其生病)與這個沒有關系。你說與公眾見面有關的話,我們展館其實從(去年)11月底已在裝修了,在這之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它整個發病是在12月23日,出現病症的。
記者:為什麼會延遲公布死亡情況?
陶鋒原:因為它們兩個死亡後,我們把相關的一些解剖分析後,有一些病理做一些實驗式的分析,看有沒有其他相關問題。
幗幗母女生病是否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記者:關於這對熊貓母女生病與死亡,你們向當地野生動物保護行政部門報告了嗎?
陶鋒原:這個我們應該會報上去。
記者:你的意思是沒有先直接上報嗎?
陶鋒原:這個我們會按法律程序上報,這個有沒有法定程序,我不是特別清楚,但是我們每一個熊貓死亡的話,都會向林業部門報告。
記者:是生病後就報,還是死了就報,或是確定死因之後再報?
陶鋒原:確定最終死因以後我們會報。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按照《大熊貓國內借展管理規定》第十二條,幗幗母女生病後,你們向浦東新區林業站野保部門報告了嗎?
陶鋒原:這個有口頭匯報,口頭匯報肯定是第一時間報的,包括在生病過程中我們也是及時匯報的。
記者:除幗幗母女外,有網友指出,還有幾只大熊貓在這里因病死去。這能說明你們已經擁有大熊貓飼養繁育保護能力嗎?
陶鋒原:我們肯定有這個能力。
記者:網友質疑,「十年間有5隻大熊貓在這里死去」。我們該如何評價你們的這個能力?
陶鋒原:其實我告訴你,很簡單,你可以去看其他幾個地方的動物園,(他們)養的熊貓都是一隻兩只,因此這是數量和概率的問題。
記者:因為養得多,所以就可能死得多?
陶鋒原:對啊,而且特別是像花生的死去,因為一歲的熊貓都是在危險期,它這次死於腸扭轉,也是熊貓比較多發的一種病。
上野股東當中確有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通過工商注冊信息查詢獲知,上海野生動物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有兩個股東。在接受采訪時,陶鋒原對此予以了證實。
記者:據工商注冊信息,你們公司有兩個股東?
陶鋒原:兩個股東沒有錯。一個是上海(申迪)集團,一個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記者:你們與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又是什麼關系?
陶鋒原:只能說是一種合作關系吧!也不能這么說,我也不是特別明白。
記者:在你們公司門口,掛著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基地。這說明什麼?
陶鋒原:因為保護大熊貓的一個種群,採取的一種避免一個地方過度集中(的措施)。因為全部集中在四川,萬一有一種疫病發生,或者傳染病發生,就非常容易影響到一個種群的發展,所以准備在上海和北京、廣州建立基地,分散飼養,這個戰略我覺得應該是非常正確的。另外,北京、上海、廣州的醫療科技水平可能是在全國范圍最好的。
記者:既然上海醫療水平很高。那麼,你們公司飼養的熊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因病去世?這次最為集中的是母女雙雙去世,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陶鋒原:是偶然現象。因為作為熊貓來說,其實主要還是疾病。
記者:上海野生動物園是商業盈利機構嗎?
陶鋒原:我們屬國有企業性質。企業性質是需要盈利的,對於我們來說,是自負盈虧的。
記者:你覺得動物園左手商業右手保護的現象,是否會失衡?
陶鋒原:保護永遠是第一的。我們不可能說為了商業而去把保護給放棄掉,這是永遠不可能的。
有沒有調查熊貓之死?浦東新區林業站:還沒有
熊貓母女死亡事件發生後,上海野生動物園、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和國家林業局依次給予回應。不過,作為屬地直接行業管轄地,上海野生動物管理部門卻一直未發聲。幗幗花生母女生病、死亡之後,上海野生動物園是否向管轄權所在的野生動物保護行政部門報告呢?
1月2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先後向上海野生動物園所在地——浦東新區宣橋鎮林業站、浦東新區林業站野保科科長顧建明(音)予以求證。
上海野生動物園位於浦東新區南六公路178號。這里距離宣橋鎮政府不超過十分鍾車程。宣橋鎮林業站辦公室就在鎮政府大院內。
1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宣橋鎮林業站。該站一位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屬地管轄權,上海野生動物園應隸屬該林業站。不過,上海野生動物園平時卻不怎麼與他們聯系。即使該動物園內發生了野生動物患病、死亡等事件,對方也不會主動向他們報告。林業站盡管也去上海野生動物園例行檢查,不過,主要是配合區裡面去檢查。「可能是嫌棄我們這個站太小了,畢竟這個動物園是市級的。建議你找區林業站問問。」
當記者向東新區宣橋鎮林業站、浦東新區林業站野保科科長顧建明求證大熊貓幗幗花生生病,上海野生動物園向你報告了嗎時,顧建明說「生病的時候沒有。」他告訴記者:「生病,他們自己有獸醫院的嘛,我們又不能給他們看的,他們自己內部的事情。」
當記者問到:「是在醫院死的時候報了嗎?」他說:「他們以文件過來的。我這幾天在外面,反正他們辦公室給我說有一個野生動物(園)的報告。」
當記者向他求證「網上有說法稱,這個野生動物園十年間有多隻大熊貓死亡。有說是四隻,有說是五隻。請問具體是多少只?」時,顧建明稱只有幗幗花生母女死於上野。他說:「近十年來,熊貓館才開了多久?網友在瞎說啥,以前沒有熊貓的,後來世博會以後,這個動物園才開始有熊貓。」此外,他稱目前掌握的情況是以前沒有大熊貓死於上野。
幗幗花生母女死亡已有二十多天了,相關部門是否開始調查動物園是否存在操作不當、管理不善等問題?對此,顧建明稱「這個還沒有。」面對記者的問題「你們會調查嗎?」他說:「我們到時候會去聽聽他們的情況和原因。」
「每一個人都不僅僅是他自己。他還是與世上諸多事件相交匯的一點,這個交匯只有一次,而這一點獨一無二,意味深長,卓越超群。」——赫曼·黑塞
人是萬物的尺度。萬事萬物,宗法自然。不是說人天然就具有超越性,超然物外,唯吾獨尊。說到底,生物性才是人之根本。
人的精神性,相比動物原始的生物性,其全方位的主宰和優越感,如何體現呢?就自然生態和諧共存而言,萬物平等理念的普及,動物福利保障和踐行,瀕危物種的保護繁育,研究推廣,這些才是體現人之為人,人的精神價值高於萬物,文明尺度,堪稱表率的最根本之處。
可惜,揆諸現實,汗顏羞慚——前有上野熊貓死得蹊蹺,後有杭野疑似鞭笞白虎的殘暴。一隻熊貓之死,令人痛心;兩只熊貓之死,舉國震驚;五隻熊貓之死,難道就只是一個所謂「數字概率」問題了么?這種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回答,比國寶蹊蹺病夭更戳心戳肺。這和冷血的「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萬個人是統計數字」的翻版有何區別?
上野回應的話里話外所謂「養得多死得多」,咱就算退
一萬步認了這個數字概率邏輯,那和川陝有野生種群的地區相比呢?頂峰時十隻的數量和上述娘家地區能有可比性么?這些地方特定養殖單位內,除去不可控天災因素外,短期或都難破這個高致病高死亡率的「概率」紀錄吧?
而北上廣設的保護研究中心,顧名思義,首先是為了保護研究,是為了種群繁育和科研保護。如果患病期都還涉嫌商業展出,斂財目的,或者患病後報備、救治等流程、責任都還模糊不清,那就算北上廣地區技術確實高精尖,那也和熊貓外借外展,甚至專設的異地保護中心制度初衷相悖逆吧?
Ⅷ 上海動物園門票及地址,以及開放時間。
上海動物園攻略
上海動物園緊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始建於1954年,原名西郊公園。上海動物園屬於國家級大型動物園,佔地面積74.3萬平方米,飼養展出動物400餘種,飼養展出動物的館舍面積有47237平方米。是全國十佳動物園之一,中國第二大城市動物園。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381號
門票:40.00元
開放時間:
1. 夏季(3月~10月):06:30~17:30 停止售票時間:17:00
2. 冬季(11月~2月):06:30~17:00 停止售票時間:16:30
電話:021-62687775
57 路、91 路、519 路、709 路、721路、739 路、748 路、806 路、807 路、809路、
911 路、911區間(原945路)、925 路、936 路、938 路、941 路、莘北線、滬青專線、滬青盈專線、776路(原中衛線)、徐梅線、軌道交通十號線、虹橋樞紐1路(上海南站北廣場)
自駕車路線:
A.沿外環線 (到虹橋路匝道下,該匝道位於延外立交處,過了吳中路的跨界橋之後就要逐漸往旁邊車道挪了)
B.沿延安路高架(婁山關路匝道下,走延安西路——虹橋路)
C.沿虹橋路(虹橋路筆直開)
靈長動物區(猴子、猩猩)→食草動物區(氂牛、馬、鹿、大象)→食肉動物區(老虎、獅子、熊、熊貓)→鳥區→兩棲爬行館
Ⅸ 上海動物園在哪裡!坐地鐵幾號線,在哪裡下謝謝
上海動物園位於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2381號,緊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乘坐地鐵十號線可至上海動物園站。
(9)上海動物園存在多久了擴展閱讀:
上海動物園主要景點
1.科教館
自然保護展覽一室以模型展示地面植被被破壞後造成的水土流失,農田、草地沙漠化,洪水、乾旱、風沙肆虐的情景。自然保護展覽二室以圖片及文字表現人與自然的關系、動物滅絕的原因和滅絕速度等內容。館外沿牆基設帶狀花壇,上植紅楓、垂絲海棠、黃楊等。館南為大片草坪,周邊種植高大的懸鈴木、廣玉蘭、烏桕、枸骨,樹蔭下設石桌石凳。右側草坪上有一座置於不銹鋼架上的太陽能大鍾。
2.九曲長廊
草坪間栽有高大成蔭的雪松、龍柏、懸鈴木、香樟、枸骨等大樹和花灌木,大樹下設石桌、石凳或木椅。廊後錯落有致地散點山石,小溪蜿蜒其間,旁植臘梅、桂花、石榴、南天竹、紫薇、郁李、黃金條等花灌木。
3.節尾狐猴園
位於猴山北面,通過模擬塑山與猴山相連。園內種植草皮和各種灌木,供節尾狐猴嬉戲。遊客既可以站在節尾狐猴園一條空中廊道俯視觀賞動物打鬧,也可在動物園主幹道邊通過約一米高的鋼化玻璃無
4.猛獸生態園
設計者在生態園內堆土造地形,選擇一些胸徑0.4~0.5米的香樟、懸鈴木等大樹支托環境。針對不同動物的習性,配置小喬木和花灌木,並自然組群種植,在草地上布置枯樹段,以滿足猛獸的捕食、磨爪的要求,也可避免猛獸對大樹的損壞。另外還大量運用藤本植物如爬山虎、西番蓮、南蛇藤、雞血藤、紫藤等綠化。生態園外圍的參觀面安裝了大面積的鋼化玻璃,遊客參觀時基本沒有視覺障礙,提高觀賞效果,有了一種可與動物親近的感覺。
5.松鼠猴生態園
松鼠猴生態園是一座觀賞視覺無障礙的生態化展區,於2000年國慶節落成。該園總面積1000平方米,其中室外活動場700平方米。園內用落葉喬木合歡為骨架樹種,符合松鼠猴生活在熱帶原始森林的習性。在背景樹種上選擇了珊瑚和女貞這兩種常綠樹種,以及刺梨、火棘等植物為松鼠猴提供可食用的果實。在整個松鼠猴生態園的設計中,始終遵循「生態」二字,把人、動物、自然三者有機地結合,創造一種人和動物在自然中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
參考鏈接:
上海動物園-網路
Ⅹ 上海動物園好玩嗎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