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冰上很迅猛的動物是什麼
冰上很訊猛的動物是企鵝,還有熊貓。這些動物都是能在冰上走的。
B. 南極冰川有什麼兇猛的動物
南極冰川中危險的動物有:海豹、虎鯨、南極狼、南極巨蟲、賊鷗等。
1、海豹
海豹生活在寒溫帶海洋中,除產仔、休息和換毛季節需到冰上、沙灘或岩礁上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海中游泳、取食或嬉戲。繁殖期不集群,仔獸出生後,組成家庭群,哺乳期過後,家庭群結束。
2、虎鯨
虎鯨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一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定的家族。虎鯨的一些復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
3、南極狼
南極狼為本土陸生哺乳動物,主要捕食生活於福克蘭群島上的食草動物和嚙齒動物。為了適應極地生活和捕獵需要,南極狼的毛色是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夏季毛色變深,有的為淺黃,有的則呈紅色;冬季毛色變淺,有的甚至變為白色。
4、南極巨蟲
南極巨蟲屬於紐形動物類,又叫鞋帶或者絲帶蟲,屬於紐形動物門。一些種類屬食腐動物,但是大部分都是非常貪婪的掠食動物,它們利用從口腔射出的長長的鼻狀物捕食。根據種類不同,它們的鼻狀物可能有毒,或者可以分泌粘性液體。
5、賊鷗
賊鷗的飛行能力很強,其展翼翱翔的姿勢剽悍暴烈,勇猛無比,否則,賊鷗又能以在環境條件極差的南極生存。南極賊鷗的「賊性」從小已見端倪。它們通常會一次誕下兩只蛋,先孵出的佔有絕對優勢。
C. 冰原上有什麼野生動物
冰原包括純冰原和苔原,有北極熊、企鵝、北極狐、海豹、旅鼠、雪鴞、麝牛、馴鹿等。
D. 雪豹資料
雪豹(panthera uncia),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重35-45公斤,體長1.2米,尾長約1米。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 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動攻擊人。行動機警,四肢矯健,動物非常靈活,善於跳躍,十幾米寬的山澗一躍而過,三四米高的山岩一躍而上,由於其粗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躍起時可在空中轉彎,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強。雪豹3歲性成熟,發情期在1-3月, 懷孕期98-99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產仔,每胎1-3仔。
雪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很少。
雪豹
名字叫做雪豹 是生長在雪山上的豹子。
回答完畢,給分!
夠簡略吧
中文學名:雪豹
中文科名:貓科
中文俗名:艾葉豹、草豹、荷葉豹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Schreber,1776
物種信息:形似金錢豹,頭小而圓,體長100-130cm,尾粗長,尾長約為頭體長之3/4。身體被毛灰白色,頭部有小而密集的黑斑,體背、兩側及四肢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色環紋,耳邊緣呈黑色,尾上具有黑色環,尾末端黑色,尾毛長而蓬鬆。雪豹是中亞高原地區的特產動物。雪豹是典型的高山動物,因棲息於雪線附近而得名。夏季在海拔5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空曠地帶活動,冬季下降到3500m左右的較低地帶覓食。雪豹多在夜間活動,其中以晨昏時刻最活躍,巢區比較固定。雪豹性情兇猛,反應機靈,善奔跑,以岩羊、盤羊、北山羊、白唇鹿、白臀鹿、藏原羚、馬麝、高原兔及嚙齒類動物為食,有時特別是冬季也常偷襲家畜,但從不主動攻擊人。冬末春初發情交配。發情周期54-70天,發情期5-7天。妊娠期90-103天。每胎2或3仔。2年性成熟。壽命一般在10年左右。
雪豹(panthera uncia),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重35-45公斤,體長1.2米,尾長約1米。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 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動攻擊人。行動機警,四肢矯健,動物非常靈活,善於跳躍,十幾米寬的山澗一躍而過,三四米高的山岩一躍而上,由於其粗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躍起時可在空中轉彎,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強。雪豹3歲性成熟,發情期在1-3月, 懷孕期98-99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產仔,每胎1-3仔。
雪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很少。南方網訊 雪豹,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重35-45公斤,體長1.2米,尾長約1米。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動攻擊人。行動機警,四肢矯健,動物非常靈活,善於跳躍,十幾米寬的山澗一躍而過,三四米高的山岩一躍而上,由於其粗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躍起時可在空中轉彎,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強。雪豹3歲性成熟,發情期在1-3月,懷孕期98-99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產仔,每胎1-3仔。
雪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很少。(編輯:姜志)
雪豹是貓科動物中最美麗的一種。它的體型大小和外形與豹很相似,但體毛的長度、毛色、花紋,以及尾巴的形狀等都與豹不同。體表的被毛特別細軟厚密,毛比豹長,背部毛長約5厘米,腹部的毛更長。冬季和夏季體毛的密度和毛色差別並不太大。全身均呈灰白色,略刷一層淺灰與淡青,並且滿布了黑色的斑。雪豹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長於豹尾,約與體長相等或為體長的3/4。尾巴不但長,而且尾巴上的毛也長,顯得特別蓬鬆肥大,尾梢也不呈尖細狀,走起路來特別顯眼。有的個體由於尾巴過於粗大,似乎行動不便,而養成了盤尾的習慣,久而久之竟形成一個捲曲的圓圈。
雪豹是中亞高原上的特產,分布於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前蘇聯的中亞各國、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爾、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地,以及我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等省區的高山地區,如喜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天山、帕米爾、昆侖山、唐古拉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烏拉山等等。這些地方大多為沒有人類居住的地區,僅生長著極少的高山墊狀植被。
雪豹在珍貴的大形食肉動物的行列中具有極為特殊的位置,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它是屬於經常棲居於高山雪地上的動物,也是食肉動物棲息地海拔高度最高的一種,雄踞在冰峰雪嶺之上,遠離塵囂,頗有「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氣勢。在它的分布范圍內,雪豹的棲息環境主要有4種,即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叢和山地針葉林緣,從不進入森林之中,海拔高度為2000一6000米之間,不同季節之間往往有沿山坡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棲息的高度大多在5000米左右,冬季則下遷至1800?500米處,偶而在平原地區也有它的蹤跡,例如我國曾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的安迪爾胡楊林附近,以及在尉犁縣的蘆葦叢中捕到過它。雪豹遷徙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為了避寒,而是為了追逐食物。
雪豹因為全身被有厚厚的絨毛,所以很耐嚴寒,即使氣溫在零下20多度時,也能在野外活動。平時獨棲,僅在發情期前後才成對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設在岩石洞中、亂石凹處、石縫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叢中,大多在陽坡上,往往好幾年都不離開一個巢穴,窩內常常有很多雪豹脫落的體毛。巡獵時也以灌叢或石岩上作臨時的休息場所。由於毛色和花紋同周圍環境特別協調,形成良好的隱蔽色彩,很難被發現。叫聲類似於嘶嚎,不同於獅、虎那樣的大吼。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從不主動攻擊人類,行動敏捷機警,四肢矯健,動作非常靈活,善於跳躍,3?米的高崖可以縱身而上,據說最多還有一躍跳過15米寬的山澗的記錄。
雪豹不僅是亞洲高山高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也可以看作是世界高山動物區系的象徵。能否對雪豹進行成功的保護工作,將影響到整個世界高山動物的保護事業。為此,目前國際上正在開始實施一個的國際性的保護雪豹行動計劃,期待著通過這個行動計劃的實施,不僅能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護,而且能夠進而保護整個高山地區的動物區系和生態系統。
雪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名: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
雪豹是典型的食肉動物,俗稱艾葉豹。外形似豹而體型稍小。身長1—1.3米,體重50千克左右,尾長竟達1米!體背淺灰色,散布黑色斑環;胸腹近於白色,沒有斑紋;面龐無斑,頭部黑斑小而密。四肢粗短強壯,前足較後足更發達。
雪豹,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重35-45公斤,體長1.2米,尾長約1米。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動攻擊人。行動機警,四肢矯健,動物非常靈活,善於跳躍,十幾米寬的山澗一躍而過,三四米高的山岩一躍而上,由於其粗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躍起時可在空中轉彎,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強。雪豹3歲性成熟,發情期在1-3月,懷孕期98-99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產仔,每胎1-3仔。
雪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很少。
雪豹多成對棲息,有相對固定的窩。夜間以所居窩穴為中心,以貓科動物特有的伏擊式獵殺為主,輔以短 距離快速追殺,捕食各種野羊或者旱獺,有時也襲擊氂牛群,咬倒掉隊的牛犢。
雪豹是棲息地海拔最高的貓科動物之一,因其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而名之。在雲南,主要分布在迪慶州。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雪豹長著一身厚毛,它們怕濕不怕干,怕熱不怕冷,你如請它下山,它還會吃不消呢!
因豹骨和豹皮價格昂貴,雪豹的活動路線又較為固定,易捕獲,故時遭濫捕,數量銳減,現已瀕臨滅絕。
雪豹,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重35-45公斤,體長1.2米,尾長約1米。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 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 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 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 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 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動攻擊人。行動機警,四肢矯健,動物非常靈活,善於跳躍,十幾米寬的山澗一躍而過,三四米高的山岩一躍而上,由於其粗 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躍起時可在空中轉彎,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強。雪豹3歲性成熟,發情期在1-3月, 懷孕期98-99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產仔,每胎1-3仔。
雪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 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 的數量很少。
別名 草豹、艾葉豹、荷葉豹
學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
貓科 Felidae
分布 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四川和內蒙古等省區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雪豹體型與豹相似,體重50千克左右,體長1-1.3米,尾長近1米。體色較淡,全身呈灰白色,毛長密而柔軟,布有不規則的黑環或黑斑。其頭部較小,前額隆起,鬢毛粗硬且長,黑白兩色相間。尾粗而長,具有蓬鬆濃密的毛。四肢粗短強壯,前足較後足更為發達。
雪豹屬於高山性動物,終年棲息雪線附近,為棲居海拔最高的貓科動物之一。主要生境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叢等三種類型。雪豹晝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捕食以貓科動物特有的伏擊式獵殺為主,輔以短距離快速追殺。捕食各種野羊,或以旱獺充飢。有時也襲擊氂牛群、咬倒掉隊的牛犢。有相對固定居住地點,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發情,5-7月份產仔,每胎2-4仔,3歲達到性成熟。
回答者:qq57954865 - 試用期 一級 3-6 19:35
雪豹是貓科動物中最美麗的一種。它的體型大小和外形與豹很相似,但體毛的長度、毛色、花紋,以及尾巴的形狀等都與豹不同。體表的被毛特別細軟厚密,毛比豹長,背部毛長約5厘米,腹部的毛更長。冬季和夏季體毛的密度和毛色差別並不太大。全身均呈灰白色,略刷一層淺灰與淡青,並且滿布了黑色的斑。雪豹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長於豹尾,約與體長相等或為體長的3/4。尾巴不但長,而且尾巴上的毛也長,顯得特別蓬鬆肥大,尾梢也不呈尖細狀,走起路來特別顯眼。有的個體由於尾巴過於粗大,似乎行動不便,而養成了盤尾的習慣,久而久之竟形成一個捲曲的圓圈。
雪豹是中亞高原上的特產,分布於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前蘇聯的中亞各國、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爾、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地,以及我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等省區的高山地區,如喜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天山、帕米爾、昆侖山、唐古拉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烏拉山等等。這些地方大多為沒有人類居住的地區,僅生長著極少的高山墊狀植被。
雪豹在珍貴的大形食肉動物的行列中具有極為特殊的位置,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它是屬於經常棲居於高山雪地上的動物,也是食肉動物棲息地海拔高度最高的一種,雄踞在冰峰雪嶺之上,遠離塵囂,頗有「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氣勢。在它的分布范圍內,雪豹的棲息環境主要有4種,即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叢和山地針葉林緣,從不進入森林之中,海拔高度為2000~6000米之間,不同季節之間往往有沿山坡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棲息的高度大多在5000米左右,冬季則下遷至1800~500米處,偶而在平原地區也有它的蹤跡,例如我國曾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的安迪爾胡楊林附近,以及在尉犁縣的蘆葦叢中捕到過它。雪豹遷徙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為了避寒,而是為了追逐食物。
雪豹因為全身被有厚厚的絨毛,所以很耐嚴寒,即使氣溫在零下20多度時,也能在野外活動。平時獨棲,僅在發情期前後才成對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設在岩石洞中、亂石凹處、石縫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叢中,大多在陽坡上,往往好幾年都不離開一個巢穴,窩內常常有很多雪豹脫落的體毛。巡獵時也以灌叢或石岩上作臨時的休息場所。由於毛色和花紋同周圍環境特別協調,形成良好的隱蔽色彩,很難被發現。叫聲類似於嘶嚎,不同於獅、虎那樣的大吼。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從不主動攻擊人類,行動敏捷機警,四肢矯健,動作非常靈活,善於跳躍,3米的高崖可以縱身而上,據說最多還有一躍跳過15米寬的山澗的記錄。
雪豹不僅是亞洲高山高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也可以看作是世界高山動物區系的象徵。能否對雪豹進行成功的保護工作,將影響到整個世界高山動物的保護事業。為此,目前國際上正在開始實施一個的國際性的保護雪豹行動計劃,期待著通過這個行動計劃的實施,不僅能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護,而且能夠進而保護整個高山地區的動物區系和生態系統。
雪豹
Panthra uncia
隸屬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英文名Snow leopard,Onuca。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長110~130cm;尾長80~90cm,體重38~75kg。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 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主要生境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叢等三種類型。雪豹晝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獨居,夜行性,晨昏活躍。感官敏銳,性機警,行動敏捷,善攀爬、跳躍。捕食以貓科動物特有的伏擊式獵殺為主,輔以短距離快速追殺。捕食山羊、岩羊、斑羚、鹿,兼食黃鼠、野兔等小型動物或以旱獺充飢。有時也襲擊氂牛群、咬倒掉隊的牛犢。有相對固定居住地點,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發情,5-7月份產仔,每胎2-4仔,3歲達到性成熟。
是一種美麗而瀕危的貓科動物,是促進山地生物多樣性的旗艦,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顯著象徵,是促進跨國界的國家公園或保護區建立的環境大使,是健康的山地生態系統的指示器。
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很少。北京動物園1955年開始飼養展出,1995年繁殖成功。
E. 這是什麼動物
花豹
花豹
學名:Panthera pars
亞種:非洲有11個亞種;中東有6個亞種;亞洲有8個亞種。
最大體型:1.67米/91公斤
繁殖:孕期90到105天,一胎2到4仔。
種群單位:花豹過著獨居生活。雄豹的領地范圍可達40平方公里,通常會與多隻雌豹的領地相互重疊。
食物:羚羊、瞪羚、猴子、蛇類甚至昆蟲。
現狀:所有的花豹均已列入瀕危級 - 科學家認為,其中有4種屬極危級,它們是南阿拉拍花豹、遠東豹、北非花豹和安那托利亞花豹。
花豹追捕獵物的速度可達每小時70公里,身體異常強壯。它們能叼起相當於自身體重3倍的獵物,並能把獵物放到20英尺高的樹枝上。曾有多份報告稱,花豹把長頸鹿的幼仔拖到了樹上
雪豹
Panthra uncia
隸屬食肉目、貓科、豹亞科、豹屬。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英文名Snow leopard,Onuca。
雪豹別名草豹、艾葉豹,頭小而圓,尾粗長,略斷或等於體長,尾毛長而柔。體長110~130cm;尾長80~90cm,體重38~75kg。全身灰白色,布滿黑斑。頭部黑斑小而密,背部、體側及四肢外緣形成不規則的黑環,越往體後黑環越大,背部及體側黑環中有幾個小黑點,四肢外緣黑環內灰白色,無黑點,在背部由肩部開始,黑斑形成三條線直至尾根,後部的黑環邊寬而大,至尾端最為明顯,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邊緣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須顏色黑白相間,頸下、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及尾下均為乳白色,冬夏體毛密度及毛色差別不大。
該物種為高山動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隨岩羊下降到相對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設在岩洞中,一個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幾年。雪豹以岩羊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動物,所以其棲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區。黃昏時,岩羊開始離開岩石到草地覓食,雪豹則隨岩羊群活動,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需要許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 白天很少出來,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在黃昏或黎明時候最為活躍,上下山有一定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
主要生境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叢等三種類型。雪豹晝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獨居,夜行性,晨昏活躍。感官敏銳,性機警,行動敏捷,善攀爬、跳躍。捕食以貓科動物特有的伏擊式獵殺為主,輔以短距離快速追殺。捕食山羊、岩羊、斑羚、鹿,兼食黃鼠、野兔等小型動物或以旱獺充飢。有時也襲擊氂牛群、咬倒掉隊的牛犢。有相對固定居住地點,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發情,5-7月份產仔,每胎2-4仔,3歲達到性成熟。
是一種美麗而瀕危的貓科動物,是促進山地生物多樣性的旗艦,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顯著象徵,是促進跨國界的國家公園或保護區建立的環境大使,是健康的山地生態系統的指示器。
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岩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由於雪豹很難適應低海拔地區的濕度、溫度、氣壓和日照變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動物園中,能繁殖雪豹的數量很少。北京動物園1955年開始飼養展出,1995年繁殖雪豹成功。
雪豹是中亞高原上的特產,分布於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前蘇聯的中亞各國、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爾、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地,以及我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等省區的高山地區,如喜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天山、帕米爾、昆侖山、唐古拉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烏拉山等等。這些地方大多為沒有人類居住的地區,僅生長著極少的高山墊狀植被。
雪豹在珍貴的大形食肉動物的行列中具有極為特殊的位置,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它是屬於經常棲居於高山雪地上的動物,也是食肉動物棲息地海拔高度最高的一種,雄踞在冰峰雪嶺之上,遠離塵囂,頗有「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氣勢。在它的分布范圍內,雪豹的棲息環境主要有4種,即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叢和山地針葉林緣,從不進入森林之中,海拔高度為2000一6000米之間,不同季節之間往往有沿山坡垂直遷移的習性,夏季棲息的高度大多在5000米左右,冬季則下遷至1800?500米處,偶而在平原地區也有它的蹤跡,例如我國曾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的安迪爾胡楊林附近,以及在尉犁縣的蘆葦叢中捕到過它。雪豹遷徙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為了避寒,而是為了追逐食物。
雪豹因為全身被有厚厚的絨毛,所以很耐嚴寒,即使氣溫在零下20多度時,也能在野外活動。平時獨棲,僅在發情期前後才成對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設在岩石洞中、亂石凹處、石縫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叢中,大多在陽坡上,往往好幾年都不離開一個巢穴,窩內常常有很多雪豹脫落的體毛。巡獵時也以灌叢或石岩上作臨時的休息場所。由於毛色和花紋同周圍環境特別協調,形成良好的隱蔽色彩,很難被發現。叫聲類似於嘶嚎,不同於獅、虎那樣的大吼。雪豹性情兇猛異常,但在野外從不主動攻擊人類,行動敏捷機警,四肢矯健,動作非常靈活,善於跳躍,3?米的高崖可以縱身而上,據說最多還有一躍跳過15米寬的山澗的記錄。
雪豹不僅是亞洲高山高原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物種,也可以看作是世界高山動物區系的象徵。能否對雪豹進行成功的保護工作,將影響到整個世界高山動物的保護事業。為此,目前國際上正在開始實施一個的國際性的保護雪豹行動計劃,期待著通過這個行動計劃的實施,不僅能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護,而且能夠進而保護整個高山地區的動物區系和生態系統。
F. 雪山高原上的動物有哪些有狼吧,還有什麼呢有貓么
雪山上沒有貓,有狼,孢子,雪兔,老鼠等,還有許多昆蟲之類的小動物,無大型食草動物。
G. 南極有哪些動物
南極有100多種動物,其中包括帽帶企鵝、帝企鵝、海豹、雪海燕、賊鷗、虎鯨、南極磷蝦、南極狼、南極巨蟲、漂泊信天翁、暗色斑紋海豚等等,全球總共有34種海豹,南極地區有食蟹海豹、豹形海豹、威德爾海豹、象海豹、羅斯海豹、南極海狗6種海豹。
H. 雪山上有什麼植物,灌木叢,動物
地貌學上常把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稱為高山地帶,而植物地理學上則喜歡用樹線作為高山的起點。因為隨著山地海拔的升高,氣溫不斷下降,到了一定海拔時,樹木,嚴格地說是喬木,上不去了;若再往上去,風大、寒冷,樹木很難存活。因此,通常把某一山地,樹木能夠生存的最高海拔作為樹線。在這個高度以上,就只有草本植物,至多再加上一些矮小灌木能夠生存下去;等到了海拔5000米以上時,就連草本植物也極稀少了。而常年積雪的地帶則根本無植物生存,有的石頭上頂多隻見到地衣而已。
高山氣候嚴酷,大風及風雪交加的天氣如同家常便飯;而且氣溫低,晝夜溫差變化劇烈,常常是夜裡零度以下,白天卻可升至30°C,有的地段還少水。這樣的條件植物怎麼能生活?然而就是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下,高山植物經過長年的適應,練就了種種絕招得以存活下來,它們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本領令人驚嘆!
如果爬到某山的高山地段,你會發現那裡的植物,若是灌木必然矮小成團,草本植物也如此,它們貼在地面生長,有細密分枝,整個植物如墊子一般,這樣可以減少大風對它的沖擊,還能減少能量的消耗。如墊狀點地梅,是一種報春花科的小草本,特產於西藏、雲南、四川、甘肅、新疆和青海,生於海拔4000~5300米高山裸露的砂質岩石或高山草甸上;尤其是在西藏定日縣境內,加布拉冰川海拔5000多米的草甸上,出露的岩石被它們妝點得好像一塊塊白色圓餅;因為它的花白色,有5個裂片,猶如白梅著地面而得名。
高山植物有奇種,例如塔黃,是蓼科大黃屬植物,在西藏南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海拔4000~4900米的高山草甸上或礫石灘上多見。植株呈狹尖寶塔形,高1米以內。奇怪的是,它的植株中上部有許多苞片,苞片較大,下垂,而且一層覆蓋一層,就像瓦塊一般,下雨時,雨水淋不進去。可不要小瞧了它的苞片!因為苞片蓋著花,不讓雨水和冷空氣侵害花朵,致使裡面的溫度比外面的高,就像天然的溫室一樣, 吸引了好些小昆蟲鑽到裡面去取暖呢!
高山植物的一大特點是莖比較粗,葉厚、根多而深。它們的莖、葉和根富含糖分和蛋白質,有的含量可達乾重的25%。這是由於植物在高山生長緩慢,而營養消耗少,但光合作用積累養分多的緣故。粗壯的莖葉中還貯存了空氣,以抵抗高山氧氣不足的惡劣環境。如千里香杜鵑(一種杜鵑花)為高山小灌木,枝細而密,高卻不足一米,葉片厚。如果切開葉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它的葉裡面有許多空隙,貯存了空氣。千里香杜鵑分布在青海及四川西北部的高山灌叢地帶,海拔可達4800米。
此外,高山植物根系都很發達,這是由於健壯的根系可以深深扎入地下砂石空隙中,吸取深層的水分和養分,供給植株充足的營養;而且使植物牢牢的固定在地面,頗有「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概。
艷麗的花朵
高山植物常有艷麗的花朵。中國有世界聞名的三大高山花卉:杜鵑花、報春花和龍膽花,分別屬於杜鵑花科、報春花科和龍膽科,都各有很多種,盛花時常在高山爭奇斗艷。為什麼高山植物的花特別美麗?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高山上紫外線強烈,紫外線容易破壞花瓣細胞中的染色體,阻礙核苷酸的合成,對花本身有害;然而長期的適應,使花瓣產生大量類胡蘿卜素和花青素,這兩種物質可以吸收紫外線,保護染色體。類胡蘿卜素可使花瓣呈黃色,花青素則使花瓣呈現紅色、藍色和紫色。海拔越高的地方,紫外線越強,花瓣裡面上述兩種物質也越多,花瓣的顏色也就更豐富、更艷麗了。
杜鵑花
報春花
龍膽花
還有堪稱一絕的藏波羅花,屬紫薇科。人們常以為高山太「苦」,植物開不出大花來,然而事實卻相反。許多高山植物,如藏波羅花等,就可以開出大而紅艷的花朵,它的花朵就像是直接從土裡鑽出來的一樣,花朵斜生,挨著地面,生於西藏海拔達5400米的高山草甸上,在高山流石灘上也能見到。
高山植物的魅力
除了美麗的高山花卉,高山植物中還有許多葯用植物,例如雪蓮花等。雪蓮花屬於菊科風毛菊屬,有多個種,產於新疆天山一帶的雪蓮是最有名的。
最早記載雪蓮的書是我國清代趙學敏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書中曰:「雪荷花形似蓮花」,「較荷花略細,其瓣薄而狹,可三、四寸,絕似筆頭」;又雲:「大寒之地積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類荷花,獨莖,亭亭雪間可愛」。趙氏文字中的「瓣」就是花序外面的總苞葉,呈乳白色,花序有雪襯托,與荷花相似,故得「雪荷花」之名。清代文人紀昀(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正式用了「雪蓮」這一名稱,他說:「塞外有雪蓮,生崇山積雪中,狀如今之洋菊,名以蓮耳」。人們常說的雪蓮就是這個種。
不過有一種誤解是,在采雪蓮時,生長在雪裡的是「雪蓮」,生長在石頭縫里的是「石蓮」。實際上,雪蓮並不都生在雪地,在石縫里也能生長,所謂的「石蓮」也就是雪蓮。雪蓮一般生於高山雪線以下,2000~3500米之間的冷凍帶上。
雪蓮為著名中葯,全草入葯,有通經活血、散寒除濕的功能,對風濕性關節炎和婦女病有較好的療效。其他種雪蓮,著名的有苞葉雪蓮,產於西藏、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草甸和流石灘上,植物樣子有點像雪蓮,苞葉也較大,只是呈黃色。藏醫把其本種代雪蓮使用,全草入葯,功效與雪蓮相同。
高山葯用植物中,還有一類是有名的「紅景天」,屬於景天科紅景天屬,此屬有90多種,我國有70多種,其中西藏有32種。用該屬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提純後製成的浸膏,不僅可用作在特殊環境下從事特殊工作的有關人員的保健葯物;又是抗疲勞葯物,有強身益智的作用。功效似人參,並優於人參。因為紅景天沒有人參那種興奮過強的副作用,在航天、軍事及運動醫學上都被用作保健葯。有些種還可治療多種疾病,如長鞭紅景天,藏醫常用其治療肺結核及心血管病。
陝西太白山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岩石縫中,生長有一種貝母名叫「太白貝母」,屬於百合科貝母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有鱗莖,可以入葯,有潤肺、化痰、止咳的功能,為治療呼吸道疾病之要葯。當地民謠中有形容野外識別、採摘此類貝母的訣竅:「花似燈籠葉似韭,五月開花六月休,要采貝母岩上走。」
還有一種葯草,當地叫「太白米」,人們認為它是健胃葯,實際是屬於百合科的假百合,也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叢中,其鱗莖就叫「太白米」,根叫「太白蒜」,鱗莖和根入葯,有健胃止嘔、鎮痛止咳的功能。還有一種叫「太白菊」,屬於菊科,生於太白山頂部高山草甸帶中,全草入葯,有止咳明目的功能,為治療肺病之良葯。
I. 南極洲都有什麼動物
南極洲除了企鵝還有其它動植物嗎?都長啥樣?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提起南極洲,相信很多人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冰雪世界、成群的企鵝、南極科考站、地球最後一方凈土。沒錯,這些都是南極洲留給我們的特有印象。
太空南極洲衛星圖
很多人都知道南極洲非常寒冷,事實上,南極真實的自然條件比我們平常想像的還要惡劣。然而,在這種自然條件下,卻仍然有數量眾多的生命在那裡生存繁衍。今天就帶你走進南極洲,看看南極的地理氣候以及生活在那裡的動植物們。
南極地理氣候
南極洲位於地球最南端,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公里,如果算上從陸地延伸到海里的浮動冰層以及周邊的島嶼面積,南極洲總面積達到了1424.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全境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南極洲
南極的氣候到底有多惡劣呢?
酷寒,南極大陸98%常年被冰雪覆蓋,冰層平均厚度2000米,最厚處4750米,全洲年平均氣溫﹣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50℃,歷史最低氣溫﹣89.2℃。
乾燥,由於降水稀少,且幾乎所有降雨都是雪或冰雹,導致南極洲成為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全洲年平均降水量小於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而內陸南極點附近幾乎沒有降水,空氣極端乾燥,被稱為「白色荒漠」。
南極洲
烈風,南極洲的風極具個性,這種風為近地表高速風,全洲平均風速約18米/秒,沿岸地面的平均風速高達45米/秒,最高風速可達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風最多、風力最強的地區。據澳大利亞科學觀察站長達20年的統計,南極每年刮8級以上大風的天數就有300天。
上述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南極洲成為目前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但這並不意味著南極就是生命禁區。
中國南極科考站
除了外來的人類科考隊與捕鯨隊,以及我們熟知的企鵝,南極還生活著許多其它動植物。南極洲只有2%的地方無長年冰雪覆蓋,這些區域主要位於南極半島、沿海地帶及島嶼上,因此大多數動植物也集中於這些區域。
南極動物
南極動物總共約150種,其中陸生動物極其稀少,大量生活的主要是分布於南極大陸沿岸、附近島嶼的鳥類、海獸類和附近海洋中的磷蝦、魚類等。
南極洲
陸生動物
南極純陸生動物主要是一些體型微小的昆蟲類和蜱類,在整個南極大陸均有分布。其中南極蠓是南極昆蟲的典型代表,是南極大陸的特有物種,體長只有2-6毫米,卻能在極寒、乾燥、大風和高鹽度、高紫外線輻射的環境中生存。
鳥類
南極鳥類都是海鳥,總共約41種,除了企鵝外,剩餘的可大致歸為三類:信天翁類、海燕類和海鷗類。南極常見的海鳥有企鵝、信天翁、雪海燕、巨海燕、南極燕鷗、南極鴿、海鷗、南極賊鷗等,它們主要以磷蝦等海洋生物為食。南極鳥類,除企鵝不能飛翔外,其它海鳥都能飛翔,除了企鵝和雪海燕是南極的「土著居民」外,其它鳥類都是「異洲僑民」,它們會隨著季節變化進行遷徙。
帝企鵝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南極洲幾種代表性的海鳥。
企鵝,南極洲的主要動物之一,被認為是南極洲的象徵,被譽為「海洋之舟」。全世界大約有20多種企鵝,全部分布在南半球,它以南極大陸為中心,北到非洲大陸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棲息在大陸的沿岸和島嶼上。南極洲發現的企鵝有7個種類,數量約1.2億只,約佔世界企鵝總數的87%,常見的有阿德雷企鵝、帽帶企鵝、帝企鵝等。南極洲除企鵝外,剩餘海鳥約6500萬只。整個南極海鳥約佔世界海鳥總數的18%,所以南極地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海鳥天堂。
帽帶企鵝
漂泊信天翁,是世界上最大的信天翁,生活在南極海地區,其出沒的范圍較廣闊,幾乎在整個南極海都有其蹤跡。漂泊信天翁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飛行,很少出現在陸地上。
漂泊信天翁
雪海燕,是另一種生活在南極地區的海鳥,體長36-41厘米,一身潔白的羽毛,外型和個體十分像鴿子,故名南極雪鴿,也是南極最為美麗的一種海鳥。
雪海燕
南極賊鷗,是生活在南極洲島嶼上一種兇悍的稀有鳥類,它只生活在南極,是受到國際生物保護組織精心保護的珍禽,喜歡住在開闊的海域,魚是南極賊鷗的主要食物,在冬季,它們會遷徙到北太平洋。
南極賊鷗
海獸類
南極發現的海洋哺乳動物主要有海豹、海獅、鯨魚、海豚等。
南極海豹,共有6種,數量約3200萬頭,佔全世界海豹總數的90%。常見的有體型巨大的象海豹、性情溫和的食蟹海豹、兇猛的豹形海豹等。象海豹是南極大陸上最大的海豹,其體重可達4噸。食蟹海豹是生活在南極洲的冰封地帶上的一種動物,其在冰上行動迅速,它們通常以磷蝦為食。
食蟹海豹
南極毛皮海獅,又叫南極海狗,主要分布於南極洲附近零散的群島跟小島一帶,其中約95%生活在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鯨魚,南極大陸周圍是世界產鯨最多的地區,常見的有藍鯨、虎鯨、抹香鯨、座頭鯨等。其中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動物, 有記錄的最大體長34 米,重約170 噸。相比於海豹、海獅,鯨魚只生活在海洋里。
虎鯨
海豚,在南極洲人們發現了暗色斑紋海豚的蹤跡,和其他海豚種類一樣,它們也會吹口哨,以便讓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它們也只生活在海洋里。
南極大陸沿岸海洋里還生活著數量極其龐大的南極磷蝦,蘊藏量約為4億噸~6億噸,它們是南極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許多南極鳥類及海獸類均以它們為食。除此之外,在南極沿岸海域還生活著約90種以上的各型魚類等海洋生物。
南極植物
南極洲的植物主要為地衣、苔蘚、藻類,由於地衣最能適應南極洲乾旱、寒冷的氣候,其分布范圍和種類均高於其它植物群。經植物學家考察,發現南極洲有850多種植物,其中地衣350多種,苔蘚370多種,藻類130多種,但只有3種開花植物屬於高等植物,剩餘都為低等植物。
三種開花植物,一種是墊狀草,另兩種是南極發草類,它們對南極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生命周期和花期長。
南極發草
南極洲是人類最後才踏足的大洲,也是目前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南極大陸冰蓋里保存著全球約72%的淡水資源。南極洲是地球最後一方凈土,它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它屬於全人類。保護好南極洲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生命,是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願這片美麗的冰雪世界永遠純凈安寧!
小夥伴們,今天對南極洲動植物的介紹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請點贊關注,了解地球,了解我們的家園,地球科普將持續為你講述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