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蚌是什麼動物

蚌是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2022-04-14 15:35:41

❶ 蚌是從哪來的蚌是怎樣產生的又是什麼動物

蚌是一種水生生物,河蚌是淡水、象拔蚌和珍珠蚌生活在海水中。它們屬於軟體動物,即與烏賊(墨魚)、魷魚等都屬於同一種生物。蚌是怎樣產生的?什麼意思?是低等生物進化而來,在不同的環境形成了不同的種類。

❷ 河蚌屬於什麼綱

河蚌是軟體動物門蚌科(學名:Unionidae)的一類動物統稱,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

❸ 蚌指什麼動物

蚌指的是珠蚌科無齒蚌屬動物。

拓展資料:

水蚌就是河蚌。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體內自然形成珍珠.肉可食。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裡,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易寄生水蛭)。雙殼綱蚌目珠蚌科無齒蚌亞科無齒蚌屬貝類的通稱。蛤類的一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習見的雙殼類,底埋生活。

❹ 象,蚌,蟹,豹代表什麼動物

象、豹代表陸生動物。

、蟹代表水生動物。

蚌,是珠蚌科無齒蚌屬動物。

是一種水生動物,它呼吸用鰓。鰓很大,呈瓣狀,左右各1個,每個又分為2瓣,都是由細長的鰓絛緊密相連接而成。

蚌活動時,這個水流是不斷的。新鮮水流經過鰓的時候,就同血管中的含碳酸氣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把氧氣輸送到血液中,污水就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流出。

蚌有一束閉殼肌連於兩殼之間,用以閉殼。有強大、肌肉質的足,多數蛤類棲於淺水水域,埋於水底泥沙中免受波浪之擾。蛤將水從進水管吸進,又從出水管排出,從而進行呼吸和攝食,體型大小差異極大,從0.1公釐到1.2米都有。許多蛤類可食,包括文蛤、花蛤、斧蛤、圓蛤、嚴蛤和軟殼蛤。

基本特徵

蚌是一種水生動物,它呼吸用鰓。鰓很大,呈瓣狀,左右各1個,每個又分為2瓣,都是由細長的鰓絛緊密相連接麗成。

外形特徵

水蚌外形呈橢圓形和卵圓形。殼質薄,易碎。兩殼膨脹,後背部有時具後翼。殼頂寬大,略隆起,位於背緣中部或前端。殼面光滑,具同心圓的生長線或從殼頂到腹緣的綠色放射線。膠合部窄,無齒。斧足發達,雌雄異體,肉可食,亦為魚類、禽類的天然餌料,家畜、家禽的飼料。有的種類可用做淡水育珠。

水蚌的貝殼很厚,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齒,殼的珍珠層較厚,叫珠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它們的貝殼很薄,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沒有齒,叫池蚌。它們的身體很柔軟,活動能力很小,但是,它卻有兩扇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保護著身體,遇到敵害向它進攻的時候,柔軟的身體便立刻縮到兩個貝殼的中間,同時把兩個貝殼緊緊的關閉起來,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銅牆鐵壁」。

蚌的身體上有兩塊很發達的肌肉,它用達兩塊肌肉將柔軟的身體和貝殼連結在一起,並用來關閉貝殼,所以稱它閉殼肌。這兩塊閉殼肌幾乎同樣大小,都是由肌肉纖維所組成,呈圓柱狀,一塊在身體前方,叫做前閉殼肌;一塊在後面,叫做後閉殼肌。閉殼肌的伸縮力很強,由於它們的伸縮,貝殼就隨著張開或關閉。

生活習慣

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有兩大類,一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裡,它們的貝殼很厚,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齒,殼的珍珠層較厚,叫珠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它們的貝殼很薄,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沒有齒,叫池蚌。它們的身體很柔軟,活動能力很小,但是,它卻有兩扇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保護著身體,遇到敵害向它進攻的時候,柔軟的身體便立刻縮到兩個貝殼的中間,同時把兩個貝殼緊緊的關閉起來,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銅牆鐵壁」。

食用

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或褶紋冠蚌、三角帆蚌等蚌類的肉。蚌類古代簡稱為蚌,又稱蜃,一般也叫做河蚌、河歪、河蛤蚧。背角無齒蚌、褶紋冠蚌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江河、湖泊;三角帆蚌分布於長江流域及河北地區的江河、湖泊。獲得後,去殼取肉,洗凈鮮用。

菜品做法

生炒海蚌

原料: 凈海蚌肉400克,水發香菇10朵,熟冬筍75克,蔥白2克。蒜茸3克,紹酒2茶匙,白醬油1茶匙,香油、生粉、上湯各適量。

製作: ①將每隻海蚌肉批成2片,蚌裙切開,與蚌紐一同洗凈後,放入60℃的溫水鍋中灼至五成熟撈出,剔凈蚌膜,用紹酒(1茶匙)拌勻。②香菇切片,冬筍切成2厘米長、1厘米寬的薄片。蔥白切馬蹄片,與上湯、鹽、味精、糖、醬油、香油、生粉一並調成鹵汁。③燒熱鍋,下油燒熱,將蒜茸下鋪稍煸,再放入香菇片、冬筍片、紹酒略炒,然後倒入鹵汁煮滾芡,汁粘時放進蚌肉片略炒即可。

❺ 鷸蚌是什麼動物呢

鷸:一種長嘴灰背棲息於水澤間的愛吃小魚的鳥。

蚌:生活在淡水裡的貝殼軟體動物,有兩片橢圓的外殼。

「鷸蚌」經常出自成語「鷸蚌(yùbàng)相爭,漁翁得利」,字面意思是鷸蚌兩方爭斗,卻讓漁翁最後獲利。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蚌的習性

蚌一般生活於江河、湖泊、池塘等水體的底泥中,蚌體潛入泥中的深度隨季節變化而不同。冬季水溫低時,蚌體大部分潛入泥沙中,前腹緣向下,背緣向上,僅露出殼後緣部分呼吸攝食。三角帆蚌喜流水環境,一般棲息在泥質、砂質、石礫底質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PH7-8。褶紋冠蚌和無齒蚌,PH5-9.5均能生存。

❻ 河蚌屬於什麼動物

河蚌是軟體動物門蚌科(學名:Unionidae)的一類動物統稱,在一些地方稱為蚌殼、歪兒,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魚類、禽類的餌料和家禽、家畜的飼料。
有的地區用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為三角帆蚌及褶紋冠蚌。蚌體後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藉以完成攝食、呼吸及排出糞便和代謝產物等機能,濾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機質顆粒等,還吃小型微生物。
中文學名
河蚌
拉丁學名
Unionidae
別稱
河歪、歪兒、河蛤蜊、鳥貝、嘎啦、瓦誇、背角無齒蚌、蚌殼

動物界
殼形多變化,兩殼相等,殼頂部刻紋常為同心圓型或折線型,但多少有些退化。鉸合部變化大,有時具擬主齒。具1外韌帶。鰓葉間隔膜完好,並與鰓絲平行排列,外鰓的外葉後部與外套膜癒合,有鰓水管。鰓與肛門的開口以隔膜完全區分。[1]
其外側有韌帶,依靠其彈性,可使二殼張開。殼的內面有肌肉附著的肌痕。與殼腹緣並行的外套痕;殼前上方有3肌痕,最大的一個橢圓形,為前閉殼肌痕;其後上緣為一小角的略呈三角形的前縮足肌痕;其後下緣為伸足肌痕。殼後端近背緣處有二肌痕,大的為後閉殼肌痕,橢圓形,其前上緣一小的是後縮足肌痕。[2]
雌雄性體形有一些差異,在腹緣有一個凸起, 這凸出部分和繁殖有關, 是幼蟲的臨時居所

❼ 蚌是什麼

蚌是一種水生動物。蚌介殼長圓形,表面黑褐色,殼內有珍珠層,有的可產出珍珠,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蚌的種類很多,通常常見的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中,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中,是雙殼綱蚌目珠蚌科無齒蚌亞科屬貝類的通稱。

蚌是一種水生動物,它呼吸用鰓。鰓很大,呈瓣狀,左右各1個,每個又分為2瓣,都是由細長的鰓絛緊密相連接而成。蚌活動時,這個水流是不斷的。新鮮水流經過鰓的時候,就同血管中的含碳酸氣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把氧氣輸送到血液中,污水就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流出。

水蚌就是河蚌。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體內自然形成珍珠.肉可食。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裡,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雙殼綱蚌目珠蚌科無齒蚌亞科無齒蚌屬貝類的通稱。蛤類的一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習見的雙殼類,底埋生活。

❽ 蚌是什麼


蚌1 〔bànɡ ㄅㄤˋ〕

〔《廣韻》步項切,上講,並。〕

亦作「 硥1 」。亦作「 蜯1 」。

1.軟體動物。有兩個可以開閉的多呈橢圓形介殼,殼內有珍珠層,或能產珠。《易·說卦》:「[離]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 漢 張衡 《南都賦》:「巨蜯函珠,駁瑕委蛇。」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蚌》:「蚌與蛤同類而異形。長者通曰蚌,圓者通曰蛤,故蚌從豐,蛤從合,皆象形也。後世混稱蛤蚌者非也。」2.蠧蟲。

蚌2 〔bènɡ ㄅㄥˋ〕

地名用字。今 安徽省 有 蚌埠市 。

蚌3 〔fēnɡ ㄈㄥ〕

〔《集韻》敷容切,平鍾,敷。〕

通「 蜂1 」。

【蚌子】方言。銅元。 張天翼 《萬仞約·兒女們》:「著了涼可不是玩意帳:咱們沒半個蚌子抓葯。」

【蚌中月】指珍珠。舊說蚌孕珠與月的盈虧有關,故稱。 唐 孟郊 《詠懷》:「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蚌孕雙珠】舊時比喻二女共事一夫。《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 張金鳳 因姑娘當日給他作成這段良緣……今生一定要合他花開並蒂,蚌孕雙珠,才得心滿意足。」

【蚌帆】指船帆。風吹帆張,狀如巨蚌,故稱。 清 黃景仁 《水調歌頭·岳陽樓》詞:「龍鎖脫,蛇骨斷,蚌帆張。」

【蚌3江】蟹的一種。蚌,通「 蜂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一·蟹》:「兩螯極小如石者,蚌江也,不可食。」按,《太平御覽》卷九四三引《臨海水土物志》作「蜂江」。

【蚌虎】蟲名。地鱉的別稱。

【蚌研】蚌形硯。《南史·庾易傳》:「 安西 長史 袁彖 欽其風,贈以鹿角書格、蚌盤、蚌研、白象牙筆。」按,《增補類腋·物部下·硯》、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皆引作「蜯硯」。

【蚌胎】1.指珍珠。古人以為蚌孕珠如人懷妊,並與月的盈虧有關,故稱。語本《文選·揚雄〈羽獵賦〉》:「方椎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 李善 註:「明月珠,蚌子珠,為蚌所懷,故曰胎。」 晉 左思 《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唐 高適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日出見魚目,月圓知蚌胎。」 閩 徐夤 《露》詩:「散彩幾當蟬飲際,凝光宜對蚌胎前。」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中:「 潭州 一巨賈,私藏蚌胎,為關吏所搜,盡籍之,皆 南海 明胎也。」2.比喻精粹的學識。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涵蚌胎於學海,卓爾超羣;蘊抵鵲於文山,儼然孤秀。」3.指優秀的作品。 五代 齊己 《謝秦府推官寄<丹台集>》詩:「兩軸蚌胎驪頷耀,枉臨禪室伴寒灰。」

【蚌珠】亦作「蜯珠」。

蚌所產之珍珠。《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出銅、鐵、鉛、錫、金、銀、光珠、虎魄、水精、瑠璃、軻蟲、蚌珠。」 李賢 註:「 徐衷 《南方草物狀》曰:『凡採珠,常三月,用五牲祈禱,若祠祭有失,則風攪海水,或有大魚在蚌左右。蜯珠長三寸半,凡二品珠也。』」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蚌珠懸皎皛,桂魄倒瀴溟。」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己:「西市胡人貴蚌珠而賤虵珠,虵珠者虵所吐爾,唯胡人辨之。」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真珠》。

【蚌病生珠】見「 蚌病成珠 」。

【蚌病成珠】《淮南子·說林訓》:「明月之珠,蛖之病而我之利。」蛖,同「 蚌 」。後遂以「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寫出好文章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敬通 ( 馮衍 )雅好辭說,而坎壈盛世,顯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亦作「 蚌病生珠 」。 高燮 《題蔡哲夫所繪沈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嗟哉蚌病乃生珠,詩漸可讀消雄圖。」

【蚌淚】蚌內分泌的液體。傳說以大蚌含胎結珠未就如淚者,瀝取和色,用以作畫,欲日見者於日中畫,欲夜見者於月下畫。 元 吳萊 《東夷倭人小折疊畫扇子歌》:「銀泥蚌淚移杳冥,綿屏罨畫散紅青。」參閱 清 潘永因 《宋稗類鈔·博識》。

【蚌殼】蚌的外殼。古代常用來占卜。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龍蚌》:「隣邸有六家,有客人持一蚌殼求售,其中儼然一蛇身,累累若貫珠。」 清 黃宗羲 《萬里尋兄記》:「卜之瓊茅、蚌殼之閑,茫然不得影響。」 翦伯贊 《中國史綱要》第一章第二節:「龍山文化遺址中獸骨、魚骨、蚌殼、螺螄殼不少。」

【蚌硯】亦作「蜯硯」。

見「 蚌研 」。

【蚌蛤】亦作「蜯蛤」。

蚌與蛤。長者通曰蚌,圓者通曰蛤。詩文中常混用以稱蚌。《韓非子·五蠧》:「民食果蓏蜯蛤。」《呂氏春秋·精通》:「月望則蚌蛤實,羣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羣陰虧。」 漢 班固 《答賓戲》:「賓又不聞 和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隋侯 之珠藏於蚌蛤乎?」 唐 韓愈 《送鄭尚書赴南海》詩:「風靜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艾蕪 《印度洋風土畫》:「走,去吃蚌蛤呵, 檳榔嶼 的蚌蛤真好。」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蚌》。

【蚌蜃】蚌和大蛤。古代常混用以指蚌。

【蚌舞】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舞時,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殼,扮成蚌,一人扮成漁夫,表現漁翁捉蚌;或再加一人扮成鷸,三人表演「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又稱蚌殼燈。

【蚌盤】即螺鈿。鑲嵌蚌殼作為裝飾的漆器。《南史·庾易傳》:「 安西 長史 袁彖 欽其風,贈以鹿角書格、蚌盤、蚌研、白象牙筆。」 唐 孫元晏 《詠史詩·陳武帝蚌盤》:「金翠絲黃略不舒,蚌盤清宴意何如?」《資治通鑒·陳武帝永定三年》:「[上]性儉素,常膳不過數品,私宴用瓦器、蚌盤,餚核充事而已;後宮無金翠之飾,不設女樂。」 胡三省 註:「蚌盤者,髹器以蚌為飾,今謂之螺鈿。」

【蚌漿】蚌內加入冰片、麝香等葯物後肉化成的漿水。古代用以醫治火燒、開水澆潑造成的創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法》:「湯火傷……急覓水中大蚌,置磁碟中,將蚌口向上勿動,少頃,俟口微開,入冰片、麝香一、二分,口即合,內肉化為水漿而流於盤中……以蚌漿調灰敷上。」

【蚌螺】見「 蚌蠃 」。

【蚌醬】蚌肉做成的醬。

【蚌蠃】亦作「 蚌螺 」。

蚌和螺。亦泛指有貝殼的軟體動物。 唐 韓愈 《別趙子》詩:「蚌蠃魚鼈蟲,瞿瞿以狙狙。」 宋 蘇轍 《堂成》詩:「四鄰無聲,布被麤氈。身非蚌螺,一睡經年。」

【蚌鐮】用蚌殼磨製的鐮刀。 翦伯贊 《中國史綱要》第一章第二節:「龍山文化也仍是以鋤農業為主,農具中打制石器已很少,磨製石器則普遍使用……收割工具出現了磨製的半月形石刀,還有是可裝木柄的磨製石鐮或蚌鐮。」

【蚌3蠹】即白蟻。蚌,通「 蜂 」。《增補類腋·物部下·蟫》引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蚌蠧,人家屋中蠧也,似螘,白色。」參見「 白蟻 」。

【蚌鷸相持】《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 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後以「蚌鷸相持」比喻雙方相爭,兩敗俱傷,徒使第三者得利。 宋 秦觀 《邊防中》:「天方厭羗,內難屢起,權臣擅事,蚌鷸相持。」《秦並六國平話》卷中:「萬一有隙可乘,如蚌鷸相持,只為漁者之利耳!」參見「 鷸蚌相爭 」。

----------------------------------

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有兩大類,一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裡,它們的貝殼很厚,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齒,殼的珍珠層較厚,叫珠蚌;另一類喜歡生活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里,它們的貝殼很薄,兩個貝殼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沒有齒,叫池蚌。它們的身體很柔軟,活動能力很小,但是,它卻有兩扇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保護著身體,遇到敵害向它進攻的時候,柔軟的身體便立刻縮到兩個貝殼的中間,同時把兩個貝殼緊緊的關閉起來,形成一道攻不破的「銅牆鐵壁」。

蚌的兩個貝殼的大小和形狀完全一樣,在背面互相連接,而在前後和腹面分開,可以隨意的關閉或張開。兩個貝殼在背部相連的地方有角質的、富有彈性的韌帶,有的種類除了韌帶以外,還有凹凸不平的鉸合齒。貝殼外表的顏色一般呈黑色或棕褐色。

蚌的貝殼的關閉和張開,是靠身體上的特殊肌肉和貝殼背面的韌帶來完成的。

蚌的身體上有兩塊很發達的肌肉,它用達兩塊肌肉將柔軟的身體和貝殼連結在一起,並用來關閉貝殼,所以我們稱它閉殼肌。這兩塊閉殼肌幾乎同樣大小,都是由肌肉纖維所組成,呈圓柱狀,一塊在身體前方,叫做前閉殼肌;一塊在後面,叫做後閉殼肌。閉殼肌的伸縮力很強,由於它們的伸縮,貝殼就隨著張開或關閉。

貝殼背面的韌帶很有彈性,它的作用好像小彈簧,任務跟閉殼肌剛剛相反,是使兩個貝殼保持張開的狀態。

兩個閉殼肌一收縮,使肉柱縮短,因而將左右兩個貝殼關閉起來。肌肉收縮得越緊,肉柱越短,貝殼關閉得就越緊。如果兩個閉殼肌鬆弛了,伸展了,肉柱便由短變長,失去了牽引左右兩個貝殼的作用,貝殼便在軔帶的彈力的作用下恢復到張開的狀態了。

貝殼的結構由外層、中層、內層三層所組成的:最外邊的一層很薄,差不多是黑色的,是由一種有機物質所組成,叫做角質層,中間的一層很厚,是貝殼的主要部分,為白色,是由許多角柱狀的碳酸鈣所組成,叫做稜柱層;最里邊的一層很光亮,是由角質和石灰質所形成的許多小薄片重疊排列而成,叫做珍珠層。貝殼的這些部分,都是由緊緊貼在貝殼里層的外套膜的上皮細胞所分泌的液體形成的。

外套膜是一切貝類都有的保護身體的器官,它掩蓋在內臟的外面,但是它很薄,而且是軟的,所以它本身對蚌起不了什麼保護作用。可是它卻能分泌一種液體,形成堅硬的石灰質的貝殼。貝殼的角質層和稜柱層是由外套膜的邊緣部分所形成的,它們可以隨著蚌的身體增大而加大,但是厚度不能再增加。珍珠層是由外套膜整個上皮細胞所形成的,所以它在蚌的生長過程中不但可以增大,還可以不斷的增厚;越是年老的蚌,珍珠層越厚越光澤,就是這個緣故。

蚌的足很特別,是一塊像斧頭一樣的肥厚的肌肉,稱為斧足。斧足是蚌的運動器官,但是它的動作非常慢,而且每次只不過移動2—3厘米的距離。斧足除了能夠移動身體以外,還有一個功用,就是挖掘泥沙,使自己鑽到泥沙里生活。斧足先伸入沙中,然後收縮它的肌肉,蚌便縮入泥沙中了。

在貝殼張開、斧足伸出的同時,可以看到在蚌的身體後端,由左右兩個外套膜形成的排水孔和入水孔的邊艨,稍稍向外伸展,進行活動。排水孔在背面,是蚌排出身體裡面水分的孔重,入水孔在腹面,通常與前邊的足孔相連,是新鮮水和食物進入蚌身體的孔道。蚌的攝食、呼吸、排精、排幼體等,都需要用到孔道。

蚌是一種水生動物,它呼吸用鰓。鰓很大,呈瓣狀,左右各1個,每個又分為2瓣,都是由細長的鰓絛緊密相連接麗成。鰓上有很多細小的纖毛,這些纖毛能夠經常不斷的顫動。由於纖毛的顫動,使蚌體內和體外的水產生一個水流。達個水流的方向是使外界水通過入水孔流入蚌的身體內部,經過鰓再至身體的上部,最後從排水孔流出。

蚌活動時,達個水流是不斷的。新鮮水流經過鰓的時候,就同血管中的含碳酸氣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把氧氣輸送到血液中,污水就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流出。

蚌是在水底鑽入泥沙中生活的,活動能力很小。它沒有頭,也沒有任何捕捉食物的器官,所以它不能夠主動的去捕捉食物。蚌吃的東西是從入水孔帶進來的微小生物和共他有機物質等,它們都可以隨著入水孔的水流進入蚌的身體之內,經過鰓上纖毛的扇動而達到口唇中間,進入蚌的口內。蚌對流入的水和食料是加以選擇的。在入水孔的入口處,孔的周緣生長著很多小型的觸手狀的突起,如果感到要進來的水中含有對它不利的物質或生物時,就會把孔關閉起來,防止它進入。此外,在蚌的身體里,鰓的基部還生長著一種特殊的嗅覺器官,叫做嗅檢器。它的作用好像高等動物的鼻子,如果威到進來的水中含有它不喜歡吃的東西,便嚴格的把它跟食物分開,使它們順著水流從排水孔排出體外。

總起來說,經過入水孔進到體內,然後再經過排水孔排出體外的水流,對蚌的生活是特別有意義的。它不僅給蚌帶來豐富的食料和新鮮氧氣,而且還把蚌排出的廢物送出體外。每天流經蚌身體的水,可達40升之多,對這樣一個不大的動物來說,確實是很驚人的。

雌蚌比同齡的雄蚌個體較大,貝殼也略寬、略厚。另外雌蚌的鰓絛細狹,雄蚌的鰓絛寬大,寬度往往是雌蚌的2—3倍。

成熟的精子經過雄蚌輸精管這到鰓上腔,再隨著水流從排水孔排至體外水中。含有精子的水,又順著水流從入水孔進到雌蚌體內的鰓瓣之間。這時候雌體的卵也已經通過輸卵管自生殖腺排出,聚集在它自己的鰓瓣之間。這樣,精子和卵就在雌體的鰓瓣間相遇而進行受精作用了。

受精的卵由於母體鰓瓣分泌的粘液粘著,不會隨著水流排到體外去。受精卵逐漸發育而成小幼蟲,達些幼蟲都有兩個小殼,而且在殼的側緣都長著鉤,身體的中央還長著一條很長的鞭毛絛。因為它的貝殼上長著鉤,所以叫鉤介幼蟲。鉤介幼蟲不需要用母體分泌的粘液給粘在鰓瓣上,而是用自己的長鞭毛絛纏繞在鰓絛上。鉤介幼蟲成熟後便通過蚌的排水孔排出體外,落在水底或在水流中懸浮,遇到魚類時就用它貝殼側緣的鉤鉤在魚類的鰓或鰭上,這時魚類因受到鉤介幼蟲的刺激,很快地形成一個被囊,把幼蟲包起來,於是這個幼蟲便開始了它的寄生生活。一隻大的蚌可以產300萬個鉤介幼蟲,一個魚體可以有3000個鉤介幼蟲寄生。一般鉤介幼蟲寄生對成體的魚無顯著的影響,而對幼魚則常可以致死。有些種蚌的鉤介幼蟲需要寄生在某種特定的魚類體上,有些種蚌的鉤介幼蟲則可以在很多種魚類體上寄生。

寄生期的長短隨種類和水溫而不同,在這一期間,幼蟲逐漸變態,足和其它成體的器官次第發育完成,最後便破魚體的被囊而出,落到水底,開始了蚌的底棲生活。

蚌的繁殖季節和習性隨種類而不同,我國淡水育珠的優良品種——三角帆蚌的繁殖季節是4—6月。4月上、中旬生殖腺成熟,開始產卵、排精。受精卵一般約需30一45天孵化成鉤介幼蟲。母體排出鉤介幼蟲的最盛期是5月下旬到6月中旬。三角帆蚌的鉤介幼蟲寄生在魚體的時間隨水溫而不同,約l一3個星期。

蚌的生長很慢,一般要到第三年,鰓瓣才能長全,到第五年,才能達到性成熟,並開始產卵。

❾ 什麼是蚌啊

蚌是一種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殼表面黑綠色,有環狀紋,裡面有珍珠層,生活在淡水中,有的會種類產珍珠。

❿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裡面的「鷸」和「蚌」分別是什麼動物

鷸:一種長嘴灰背棲息於水澤間的愛吃小魚的鳥。

蚌:生活在淡水裡的貝殼軟體動物,有兩片橢圓的外殼。

閱讀全文

與蚌是什麼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